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省级)申请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 请 书推荐单位: 学校名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心名称: 电子电工实验教学中心 中心网址: 中心联系电话:8306 中心通讯地址: 武汉市鲁磨路中国地质大学 申报日期: 2006年7月2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填写说明1申请书中各项内容用“小四”号仿宋体填写。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2“中心工作职责”是指在中心承担的具体教学和管理任务。3兼职人员是指编制不在中心,但在中心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或专业技术人员。1实验教学中心总体情况实验教学中心名称电子电工实验教学中心所属学科名称信息与通信工程隶属部门管理部门教育部教育部成立时间2003年3月建设发展历程1998年,在原电子电工实验室的基础上,成立了电子电工实验中心,主要负责全校电子电工基础实验课和电子通信类专业实验课程。随着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发展,2000年以后,在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机电学院、地空学院等院系分别建立了各自不同的电子电工方面的实验室。由于实验室管理存在着重复建设、利用率低等问题,2003年在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机电学院、地空学院等院系的电子信息类实验室的基础上,本着集中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合并组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2004年新的信息技术实验大楼建成,电子电工实验中心全部搬入信息技术实验大楼,教学环境得到了彻底的改善。2005年夏,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实验中心的综合实验室、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大学生电子大赛实验室、机器人大赛实验室、EDA实验室、DSP实验室、图像处理实验室、GIS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等相关实验室安装了门禁系统,实行开放式管理。目前中心总面积近5000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 1500多台套(件),总值近1千万元。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得到学校领导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近几年,校级实验室专项建设基金、211经费、教育部实验室专项经费等,近千万元经费投入,实现了中心实验环境的现代化改造,实验设备的全面更新及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确定了以培养具有“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重创新”为特征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以打造强、弱电结合,传统与现代教学内容结合,虚、实教学情境结合,统一与多样教学手段结合,支持多学科交叉的实践教学大平台;以建设一支观念新、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为保障,争创国家工科基础教学示范中心为指导思想。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深化教学改革,为本校电工电子基础教学和实践创造良好的条件。中心现有电子工艺实验室、电子大赛实验室、传感器实验室、电路分析实验室、数字电路实验室、模拟电路实验室、高频电路实验室、电子测量实验室、光纤通信实验室、通信原理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DSP实验室、EDA实验室、ARM实验室、电机拖动实验室、电工实验室等21个实验分室。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路、电路分析、高频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信号与系统、单片机技术、接口技术、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可编程控制器 PLC、EWB 仿真实验、DSP技术、嵌入式系统、通信原理、光纤通信、移动通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电子竞赛、基于 PC 的虚拟实验和综合选修实验等理论教学和相应实验。年均承担近 29 万人时数的教学工作量。中心主任姓 名王广君性别男出生年月1964年10月民族汉专业技术 职 务教 授学位博士毕业院校华中科技大学通讯地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邮 编430074电子邮箱联系电话67883244主要职责1、负责中心的精神文明建设,抓好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检查、总结实验室工作,开展评比活动,推广先进经验。2、和中心学术委员会的专家一起规划中心的发展方向以及制定中心各向规章制度。3、负责中心实验室的科学管理,提高实验室的投资效益,防止浪费。4、参与实验室规划和建设,负责组织论证仪器设备的采购计划。5、负责规划实验中心的师资队伍建设,包括师资引进、实验技术人员的进修、培训等工作。6、制定中心各个岗位责任,负责中心专职实验工作人员的考核工作。7、负责安排信息实验中心的安全保卫工作,经常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8、组织本实验中心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负责仪器设备的研制、改装、维护、维修等工作。9、参与电子信息类专业实验课程的设置,实验课程教学计划的制定等相关工作。10、领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负责学生科技课外活动的选题、申报、经费落实、场地落实、验收等工作。11、积极开展同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合作。近年来承担的主要教学课程:图像处理(40)本科生; 图像分析(40) 研究生;EDA技术(40)本科生; 数字系统设计(40)研究生;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64)本科生;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本科生(64);课程设计;电子设计;毕业设计。教学科研主要经历主要科研经历:1989年到1992年在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系无线电物理与无线电电子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无线电电子学、凝聚态物理,研究课题为稀土永磁材料的穆斯堡尔谱研究。1997年到2001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课题是激光成像雷达信息处理技术,承担的课题有:成像激光雷达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国防预演基金);弹上激光成像雷达仿真(国防预演基金);MPP图像处理并行算法及软件研制(航天基金)等;2002年在香港中文大学访问研究,主要从事嵌入式系统和指纹识别方面的研究工作。2003年到2005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天文导航信息处理技术和半物理仿真技术。1994至今先后在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系、信息工程学院、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等单位工作,从事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心主任教学科研主要经历近年来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1 国家863项目(子课题),“航天器自主天文导航星敏感器图像处理技术”,2003.11-2004.12,项目负责人。2 航天707所合作研究项目,“数控机床的网络化的远程管理系统”,2004.102005.12,项目负责人;3国家863项目(子课题),“遥感图像处理及其应用”,2004.8-2005.8,项目负责人;4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大视场下高精度星图提取与识别方法研究”,2005ABA217,项目负责人;5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基于激光成像雷达的海底地形导航技术研究”,WKL(02)0102,项目负责人;6 实验室改造项目,“虚拟仪器的研制”, 20032005,项目负责人;7自然科学基金,“航天器新颖高精度自主定位导航方法与仿真实验研究”,60174031,2002.1 2004.12,主要技术负责人;8 国家863项目,“基于天体敏感器的自主导航技术”, 2002AA713031,2002.2 2003.2,主要参加人;9 民用航天预先研究项目,“小型CMOS天体敏感器及自主天文导航技术研究”,科工计2002 439号,2002.6-2005.12,主要参加人,并负责完成半物理仿真系统的研制;10 航天时代电子研究院合作研究项目,“INS/GPS/CNS组合导航技术研究”,004.6-2004.12,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11 佛山科技委员会“数控机床的网络化的远程控制”,2006.1,10万,项目负责人。教学科研主要成果教学研究与获奖:主持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1项,发表教学论文2篇,获学校教学成果奖一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武汉市发明三等奖一项。1999年被评授予园丁奖。编写教材:主编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参编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材,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年参编航天器自主天文导航原理与方法,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教学科研主要成果 有代表性的论文:在物理学报、航空学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电波科学学报、地球科学、SPIE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9篇进入EI检索,1篇进入ISTP检索。有代表性的论文有:王广君,房建成,基于多特征融合的地形匹配技术,航空学报,Vol.26 No.3 May 2005, 340-343(EI检索)王广君,房建成,一种星图识别的星体图像高精度内插算法,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报,2005.5,Vol.31 No.5 (EI检索)王广君,房建成,基于Hausdorff距离的星图识别方法研究,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报,2005.5, Vol.31 No.5 (EI检索)Wang Guangjun, Cui Yuping, Tian Jinwen, Liu Jian.High precision imaging technology of laser radar front down view. Proc. SPIE, Vol.4548, 2001, 63-67(EI检索)Wang Guangjun, Tian Jinwen, Liu Jian. Gravel Image Segmentation in Noisy Background Based on Partial Entropy Method。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Vol.11 N0.1, 2000 (3), 92-94(EI检索源)王广君, 田金文,柳健. 激光成像雷达获取3D地形图的重采样技术。地球科学,Vol. 26 suppl. Oct. 2001 126-130 (EI检索源)王广君, 田金文,柳健. 基于Haar小波的地形匹配技术. 电波科学学报,Vol.17, No.3 June, 2002, 240-244 (EI检索源)王广君, 田金文,柳健. 地形导航中的3D地形跟踪方法,电波科学学报, Vol.17, No.6 december, 2002, 609-619 (EI检索源)王广君, 田金文,柳健. 激光成像雷达在前视飞行器避障中的应用,电波科学学报,Vol.16, No.2 June, 2001, 249-251 (EI检索源)王广君, 田金文,柳健. 基于局部熵的图像分割技术。华中科技大学学报,Vol.28 No.12, Dec. 2000, 4-5 (EI检索源)王广君,黄鹰,田金文,柳健. 基于匹配检测技术的照明线数据通信系统。华中科技大学学报,Vol.28 No.11 Nov. 2000, 62-63 (EI检索源)王广君, 田金文,柳健. 基于局部熵的红外图像小目标检测。红外与激光工程,Vol.29 No.4 Aug 2000.26-29(多次被引用)王广君。EDA课程教学方法探讨。中南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12月89-90电子实习的改革与实践,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0 V0l 22 107-109教学科研主要成果王广君, 田金文,柳健. 基于样条函数的航迹规划。中南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12月,62-64王广君, 田金文,柳健. 激光成像雷达前视成像仿真及障碍物识别方法研究。红外与激光工程,Vol.30 No.6 Dec.2001, 462-465王广君, 田金文,柳健. 基于四叉树结构的图像分割技术。红外与激光工程,Vol.30 No.1, 2001. 2 12-14王广君,李梅,张文涛. 一种基于汉字端节点特征的汉字松弛匹配算发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应用与研究,2002年344-345王广君,柳健,黄鹰. 高斯滤波器在实时系统中的快速实现。电子技术应用,Vol.26 No.3 2000, 15-16.李梅,王广君,基于TLC5540的高速数据采集卡设计。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2。10 69-70王巍,王广君. 用可编程器件和VHDL语言快速实现高斯滤波器.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12月9-12马泳,王广君,田金文。基于三次B样条函数的地形重构方法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Vol.30 No.11, Nov. 2002, 31-33 (EI检索)田玉龙,王广君,房建成,星光模拟的半物理仿真技术,中国航天,2004年第4期梁庆中,王广君。虚拟仪器设计专用语言G语言程序设计。学术研究与探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313-315夏益民,王广君,基于USB总线的数据采集系统。国外电子元器件 2003年第10期 20-23李峰,王广君,基于以太网的测控总线。现代计算机 2003年1月 155期 48-50梁庆中,王广君,基于DLL的虚拟仪器设计。计算机仿真 2004年7月 21(7)178-193王永涛,王广君,EZ-USB FX2 芯片内集成I2C总线控制器的特性及其应用,现代电子技术, 104108,2005年第5期田玉龙,全伟,王广君等,星图识别的剖分算法,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Nov.2004 Vol. 26 No. 11 1675-1679 (EI检索)教学仪器研制:主持研制的虚拟仪器系统,包括示波器、频谱分析、任意波形合成、高频信号源、相位差计、频率计、计数器、传感器信号采集等多种功能,将全面应用于电子电工等实验室中。专职人员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其它博士硕士学士其它总人数平均 年龄人数111817106232705639.8占总人数比例19.6%32.1%30.4%17.9%10.7%41.1%48.2%0教学简况实验课程数 实验项目数面向专业数实验学生人数/年实验人时数/年1617530488028.84万环境条件实验用房使用面积(M2)设备台套设备总值(万元)设备完好率5000150098099%教材建设出版实验教材数量(种)自编实验讲义数量(种)实验教材获奖数量(种)主编参编2126近五年经费投入数额来源主要投向2000年,79,850 元,用于电子电工实验室建设。2001年,645,864元,用于电子电工实验室建设。2002年,235,350元,用于电子电工实验室建设。2003年,796,326元,用于电子电工实验室建设和计算机建设。2004年,4,300,000元,用于电子电工实验室建设、计算机建设和网络化建设。2005年,3,080,000元,用于电子电工实验室建设、计算机网络与安全建设。2006年,计划投入5,000,000元,用于通信实验平台、虚拟仪器、电子电工基础实验、SOPC等实验室建设。经费主要来源: 211专项经费,教育部专项和学校实验室建设拨款。近五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自编教材和实验指导书26套,其中正式出版的有:电路与电子技术教程、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开发多媒体教学软件一套,获学校科研成果一等奖。研制各类教学仪器7种,其中包括:模拟电子实验箱、单片机实验箱、运动控制实验箱、通信原理实验箱、DD2003-1型光纤通信实验箱、虚拟仪器、电子多媒体教室软件系统等。发表高水平论文200多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检索的有20多篇。其中有代表性的论文包括:1、王典洪,A Fast Melting Release Method in Free-Fall Equivalence Principle Test,Chinese Physics Letters,18(2):20012、王典洪,A single cylindrical attracting mass in the time-of-swing method to measure the gravitational constant G,Measure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12,2001,1689-1691近五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3、王典洪,Eddy current loss testing in the torsion pendulum,Physics letters,A 290,2001,41-484、Kong, LB; Yi, XJ; Wang, DH; Ye, DF; Chen, SH,Design and optical performance research of multi-phase diffractive microlens arrags,INSTITUTE of PHYSICS PUBLISHING,20045、董浩斌,Single printer-port pin as an encoder output,EDN (The Design Magazine of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7,20016、董浩斌,Distributed multi-electrodes resistivity imaging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Geophysics.Science Press, Wuhan China, 7,2004.7、孔令彬,IRFPA Real-time Nonwniformity Correction Using the FPGA Technology,Proceding of SPIE,5065,20038、Wang Guangjun, Cui Yuping, Tian Jinwen, Liu Jian. High precision imaging technology of laser radar front down view. Proc. SPIE, Vol.4548, 2001, 63-67. 9、Wang Guangjun, Tian Jinwen, Liu Jian. Gravel Image Segmentation in Noisy Background Based on Partial Entropy Method。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Vol.11 N0.1, 2000 (3), 92-9410、Huang Ying, A compression method for super-low bit image of video transmission , Computer application,200011、Huang Ying, Electrical automatic charge technology for traffic system,Modern electrical technology,7:200012、Huang Ying, High Speed Data collecting System Based on Equivalent time sample,Radio Engineering,7,199913、黄 鹰(1),Study on Curriculum Provision for Specialty of Telecommunic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Theory and Practice),3(12),200014、孔令彬,320240长波非致冷微测辐射热计红外像仪的研制,光子学报,5(31):200215、孔令彬,光刻胶在二元光学元件制作工艺中的行为研究,中国激光,6(29):200216、甘明,高温热台温度的自动测量与控制,地球科学,6:200217、杨代华,WC-67型折弯机数控系统的研制,地球科学,6:200218、董浩斌,分布式智能化高密度电法仪的研制,地球科学,9(26),200219、庞晓晖,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仪器仪表学报,199920、张友纯,大规模电路岛桥分析法,电子科学学刊,2,199521、张友纯,容差子网络级故障诊断,电子与信息学报,3,200122、张友纯,黑箱子网络的单子网路故障诊断,电路与系统学报,6,199923、张友纯,含“黑箱”子网络电路的分析,微电子学,200224、王广君,房建成,一种星图识别的星体图像高精度内插算法,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报,2005.5,Vol.31 No.5 近五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25、王广君,房建成,基于Hausdorff距离的星图识别方法研究,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报,2005.5, Vol.31 No.5 26、王广君,房建成,基于多特征融合的地形匹配技术,航空学报,Vol.26 No.3 May 2005, 340-343 27、王广君,房建成,基于CPLD的高精度任意波形发生器,仪器仪表学报,2005 (EI检索源)28、王广君, 田金文,柳健. 激光成像雷达在前视飞行器避障中的应用,电波科学学报,Vol.16, No.2 June, 2001, 249-251 (EI检索源)29、王广君, 田金文,柳健. 基于Haar小波的地形匹配技术. 电波科学学报,Vol.17, No.3 June, 2002, 240-244 (EI检索源)30、王广君, 田金文,柳健. 地形导航中的3D地形跟踪方法,电波科学学报, Vol.17, No.6 december, 2002, 609-619 (EI检索源)31、王广君, 田金文,柳健. 一种新的多目标图像区域分割方法. 电波科学学报, Vol.15, Sup December, 2000, 35-38 (EI检索源)32、王广君, 田金文,柳健. 激光成像雷达获取3D地形图的重采样技术。地球科学,Vol. 26 suppl. Oct. 2001 126-130 (EI检索源)33、王广君,黄鹰,田金文,柳健. 基于匹配检测技术的照明线数据通信系统。华中科技大学学报,Vol.28 No.11 Nov. 2000, 62-63 (EI检索源)34、王广君, 田金文,柳健. 基于局部熵的图像分割技术。华中科技大学学报,Vol.28 No.12, Dec. 2000, 4-5 (EI检索源)35、孔令彬,多相位256256衍射微透镜的设计及其光学性能研究,红外与激光工程,3(31):200236、曾俊玲,一种基于游程块邻接图的纸印品直线检测算法,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7:200137、曾俊玲,一种基于游程块邻接图的纸印品直线检测算法,华中科技大学学报,7(30):200238、孔令彬,易新建,王勇,非致冷红外焦平面阵列驱动电路优化设计,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100):200339、殷蔚明,一种地形遥测图像自适应滤波器,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3庞晓晖,高速数据采集及存贮技术研究,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940、马泳,王广君,田金文。基于三次B样条函数的地形重构方法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Vol.30 No.11, Nov. 2002, 31-33 41、王广君, 田金文,柳健. 基于样条函数的航迹规划。中南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12月,62-64 42、王巍,王广君. 用可编程器件和VHDL语言快速实现高斯滤波器.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12月9-1243、王广君, 田金文,柳健. 激光成像雷达前视成像仿真及障碍物识别方法研究。红外与激光工程,Vol.30 No.6 Dec.2001, 462-465近五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44、王广君, 田金文,柳健. 基于局部熵的红外图像小目标检测。红外与激光工程,Vol.29 No.4 Aug 2000.26-2945、王广君, 田金文,柳健. 基于四叉树结构的图像分割技术。红外与激光工程,Vol.30 No.1, 2001. 2 12-1446、赵娟,王典洪,指纹图像匹配的算法研究及其实现,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3(41),2005二、部分教改论文:1、 郭红想,叶敦范,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实践,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叶敦范,狠抓实验室建设,改善教学条件,为教学事业作贡献,地学教育论评,1996年第1期3、 叶敦范,王广君从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看电子信息类教学改革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人文与管理,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4、叶敦范,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初探,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5、王典洪,曾令恒,高等学校如何适合知识经济的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6、严军,王典洪,从专业英语到双语教学,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7、王广君,EDA课程教学方法探讨,中南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12月89-908、王广君,电子实习的改革与实践,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0 V0l 22 107-1099、舒邦久,高校实验室管理与技术探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初探,199910、叶敦范,狠抓实验室建设,改善教学条件,为教学事业作贡献,199911、叶敦范,王书纯,黄用勤,狠抓实验教学改革,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实验室创新与人才培养,200312、殷蔚明,叶敦范,计算机辅助在双主模式教学中的作用和实现,中国教育新理论,2004.213、贺良华,优化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确保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大学教育思想与教学改革的探索,200414、叶敦范,加强教学管理,提高基础课教学质量,中国地质教育15、叶敦范,设计性实验的实践与体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集 中国地质大学 2001.7 16、叶敦范,电子设计竞赛促进实验室的建设与改革 推进创新能力的培养/news/2004/.doc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网,2004年8月近五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部分获奖情况:2001董浩斌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王典洪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王典洪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叶敦范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张惠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金 星地矿部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2004杨代华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金 星地矿部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2004王典洪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叶敦范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舒邦久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张友纯中国地质大学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2叶敦范湖北省第三届挑战杯2002叶敦范校十二届科技论文报告会优秀指导老师2002陈分雄校第二届优秀青年教师2001杨代华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广三等奖2001叶敦范校三育人标兵2004王典洪校十四届科技论文报告会优秀指导老师2001王典洪湖北省优秀教师2000陈凤清校先进工作者2002陈凤清校工会积极分子2002陈分雄校最受欢迎老师2002叶敦范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1998黄 鹰校教学优秀先进个人2000黄 鹰校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2004黄 鹰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1999黄 鹰校先进工作者2001张友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优秀赛前指导老师2000杨艺华“双基”实验室评估,校先进工作者2000冯丽华校首届优秀青年教师序号姓 名性别出生年月学位中心职务专业技术职务所属二级学科中心工作年限中心工作职责是否专职兼职人员所在单位、部门1欧阳建平男1955.10博士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地球化学1管理兼校办,副校长2吴信才男1952.12博士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应用电子3管理兼信息工程学院,院长3康立山男1934.01学士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数学3管理兼计算机学院,院长4王典洪男1957.09博士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电子工程3实验教师专机电学院,院长5董浩斌男1964.12博士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电子工程3实验教师专实验室设备处,处长6杨 伦男1957.4博士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地理信息3管理兼教务处,处长7王广君男1964.01博士主任 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电子工程3教学、管理专8戴光明男196409博士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实验教师兼计算机学院副院长9胡祥云男1966.10博士学术委员会委员副教授信息处理3实验教师兼地空学院副院长10张友纯男1954.11学士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应用电子3实验教师专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11叶敦范女1956.09学士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应用电子3实验教师专中心成员简表(中心学术委员会成员)中心成员简表(实验教师及实验室技术人员)序号姓 名性别出生年月学位中心职务专业技术职务所属二级学科工作年限中心工作职责是否专职1王典洪男1957.09博士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电子工程3实验教师专2董浩斌男1964.12博士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电子工程3实验教师专3王广君男1964.01博士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电子工程3教学、管理专4张友纯男1954.11学士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应用电子3实验教师专5叶敦范女1956.09学士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应用电子3实验教师专6陈凤清男1944.06学士教授电工电子3实验教师专7补家武 男1946.08学士教授电子电工3实验教师专8侯自良男1948.09学士教授级高工电子技术3实验教师专9杨代华男1954.09学士教授应用电子3实验教师专10金 星男1960.02硕士教授电子电工3实验教师专11吴国平男1955.9硕士教授信息处理3实验教师专12戚建汉男195501学士副教授应用电子3实验教师专13甘 明女1958.01学士副教授自动化3实验教师专14傅华明男1959.03学士副教授应用电子3实验教师专15孔令彬男1962.05博士副教授应用电子3实验教师专16饶建华男1962.8博士副教授电工电子3实验教师专17黄 鹰女1962.09硕士副教授电工电子3实验教师专18陶家祥男1963.05学士副教授通信工程3实验教师专19汪 文女1963.10学士副教授应用电子3实验教师专20舒邦久男1964.09硕士副教授电工电子3实验教师专21张惠婕女1964.10学士副教授应用电子3实验教师专22李玉清女1965.9硕士副教授电工电子3实验教师专23贺良华男1966.02博士副教授通信与信息系统3实验教师专中心成员简表(实验教师及实验室技术人员)序号姓 名性别出生年月学位中心职务专业技术职务所属二级学科工作年限中心工作职责是否专职24冯丽华女1969.01硕士副教授电子技术3实验教师专25李勇波男1967.10硕士高工电子工程3实验教师专26李 波男1969.02学历副教授电子技术3实验教师专27严 军女1971.01硕士副教授应用电子3实验教师专28王晓莉女1970.05硕士讲师电子技术3实验教师专29殷蔚明男1968.2硕士讲师通信与信息系统3实验教师专30王国洪男1968.12学士讲师电子技术3实验教师专31陈分雄男1969.10学士讲师电工电子3实验教师专32陈 朝女1974.2硕士讲师通信与信息系统3实验教师专33刘夏鸥男1974.4学士副主任讲师计算机应用3教学、管理专34郝国成男1975.04学士讲师通信与信息系统3实验教师专35罗大鹏男1978.04硕士讲师通信与信息系统3实验教师专36王 巍男1976.09硕士讲师通信工程3实验教师专37吴 涛男1979.12硕士助教电子技术3实验教师专38王 勇男1980.12硕士助教电子技术3实验教师专39何王勇男1978.11硕士助教电子技术3实验教师专40谢 靖男1977.02硕士助教通信工程3实验教师专41沈丽娜女1956.04学士讲师应用电子1实验教师、设备维护和实验管理专/兼42张伟民男1976.08学士讲师应用电子1实验教师、设备维护和实验管理专/兼43张晓锋男1975.09学士助教应用电子1实验教师、设备维护和实验管理专/兼44倪效勇男1975.11硕士助教应用电子1实验教师、设备维护和实验管理专/兼45熊秋香女1951.10学士高级工程师电子电工3实验教师、设备维护和实验管理专46王书纯男1964.3学士室主任高级工程师电子工程3设备维护和实验管理专中心成员简表(实验教师及实验室技术人员)序号姓 名性别出生年月学位中心职务专业技术职务所属二级学科工作年限中心工作职责是否专职47陈绪成男1964.5学士室主任讲师电子电工3设备维护和实验管理专48蔡 鄂男1959.8大学室主任工程师电子电工3设备维护和实验管理专49龚文芳女1968.7学士助理研究员工商管理3管 理专50黄世葆男1953.5大学工程师电子技术3设备维护和实验管理专51王香莲女1954.11大学工程师电工电子3设备维护和实验管理专52余志华男1978.10硕士讲师电子技术1实验教师、设备维护和实验管理专53陈珺女1980.9硕士助教通信与信息系统2实验教师、设备维护和实验管理专54王永涛男1979.03硕士助教电子技术1实验教师、设备维护和实验管理专55赵 娟女1979.10硕士助教通信与信息系统1实验教师、设备维护和实验管理专56胡亚斌男1980.03硕士助教计算机应用1实验教师、设备维护和实验管理专2实验教学2-1实验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学校实验教学相关政策,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案等)学校实验教学相关政策学校一直非常重视实验课教学,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加大平台化建设几年来,学校大力支持电子电工实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教学平台建设,共投资5000万元(包括基建和网络化建设),实现了中心实验环境的现代化改造,为学校实验教学、科研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平台。本着“保证教学、服务科研、鼓励创新、资源共享”的基本宗旨,所有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和统一使用,并且进行统一建设。相关专业的电子电工类课程和全校所有电子电工基础课程实行统一安排,保证全校学生电子信息类实验教学;中心配备必要的专职实验管理技术人员,负责实验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中心有一支精干高效的实验教学和科研队伍,负责有关电子电工方面的实验教学计划制订,完善实验教材、实验指导书的编写和实验教学等工作。2、鼓励和资助实验教师业务素质提高学校一直鼓励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实验课教学,并且在工作量计算、职称评定等方面都给予优惠。为了提高实验中心教师业务水平,鼓励实验教师进行科研活动,实验中心每年以立项名义资助实验人员进行实验仪器研制、改造、维修、软件开发、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科研活动;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提供科研所需的仪器设备、场所等;资助实验中心人员发表论文,对高级别论文给予奖励,营造科研氛围。3、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实验技能培养培养年轻教员,充实实验队伍。为了使年轻教师具有比较高的实验技能,为以后的实验课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规定每年新进年轻教员,必须在实验中心进行一年的实验技能培训,并且在考核合格后,才能进行理论课教学。体现了学校对实验教学的重视,使年轻教师在进行理论课教学之前,有比较扎实的实验技能基础。4、大力支持学生进行科技活动 学校一直很重视学生科研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从中心的政策措施的制定、硬件设施的完善、师资队伍的建设几个方面为大学生的科技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本着一切为师生服务的原则,中心采取“开放式”管理模式,除正常的实验教学外,学生可自由的在实验室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对于学生自选课题的科技创新活动,中心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并在学生科研活动完成以后再组织专人对课题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验收。中心专门建立了“综合实验室”、“大学生科技活动室”、“大学生电子竞赛实验室”供学生进行科研活动,并且组织专门人员对学生的科技活动进行指导,全面系统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中心定位1、教学、科研和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电子电工实验中心是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师生教学、科研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面向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地空学院等院系的专业实验教学、科研和全校的电子电工基础实验教学。2、运作模式电子电工实验中心挂靠在实验室设备处,按照中心化建设,学校和职能处两级管理模式,业务上单独运作。中心实行仪器设备的集中化管理和仪器设备使用的开放式管理。对全校教职工和学生都是全开放式管理,除了正常开设实验课外,只要凭借学校发放的一卡通,就可以自由的在实验中心进行相应的学习和科研等活动。发展规划1、平台化建设计划用3年时间,每年投入300万以上的资金,完善所有实验室建设,使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开出率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湿疹患者糖皮质激素外用的疗程控制原则
- 社区工作人员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新】
- 银行岗位题库试题附答案详解【基础题】
- 课后读书心得读安徒生童话有感(14篇)
- 2025年新能源行业渠道策略创新:新能源行业渠道创新论坛论文集推广报告
- 教师发挥作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 内外部培训资料及在线学习资源库
- 名誉权课件教学课件
- 华夏银行南昌市南昌县2025秋招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中信银行南京市秦淮区2025秋招笔试行测高频题及答案
- 民政政策宣讲课件
- 餐厅餐饮服务员试用期劳动合同范本
- 肾功能不全与降压药的选择讲课件
- 乡土资源融入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以石亭小学为样本的探索与实践
- 氧化蜡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2024-2030版)
- 2025-2030年中国备件制造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数字化运营与管理 课件 第1章 数字化运营基础
- 产品尾数管理制度
- 安全编码规范
- 中医养生保健操课件
- 平台运营中心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