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人员是安全生产的主人一一论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义务制度_第1页
从业人员是安全生产的主人一一论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义务制度_第2页
从业人员是安全生产的主人一一论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义务制度_第3页
从业人员是安全生产的主人一一论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义务制度_第4页
从业人员是安全生产的主人一一论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义务制度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业人员是安全生产的主人一一论从业人员是安全生产的主人一一论 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义务制度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义务制度 保障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的必要性 以人为本 重视和保护从业人员的生命权 是贯穿 安全生产 法 的主线 从业人员既是各类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承担者 又是安全生产事故的受害者或责任者 只有高度重视和充分发 挥从业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 充分保护他们的 人身权利 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实现安全生产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 宪法 第四十二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 利和义务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 创造劳动就业条件 加强劳动 保护 改善劳动条件 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 提高劳动报酬 和待遇 劳动法 矿山安全法 和 煤炭法 等有关 法律 行政法规对从业人员在获得劳动保护和防护用品 参与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人身自我保护和紧急避险等方面的安全生 产权利 也有相关规定 总的来说 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 较好地得到了法律保障 但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生产力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比较 低 我国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保护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 的问题 由于缺乏法律规范 一些生产经营单位和业主为追求 利润最大化 不惜以牺牲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甚至生命为代 价 剥夺 限制 侵犯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的现象普遍存在 一是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 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的现行 法律规定比较原则 权利保护的广度和力度不够 二是从业人 员的自我保护和维护权利的意识较差 许多从业人员不知道自 己应有的权利以及如何行使 维护自身的权益 三是一些业主 利用有关法律规定不健全 故意规避法律 剥夺 侵犯从业人 员的安全生产权利 有的老板与从业人员签订非法的 生死合 同 利用貌似合法实为非法的形式剥夺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 权利 四是侵权责任追究的规定不明确 难以依法监管 这与 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不相容 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社会主 义法制精神不相容 因此 要真正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 利 必须通过相应立法加以确认 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基本权利 安全生产法 第六条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 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 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 义务 法律赋予从业人员有关安全生产和人身安全的基本权 利 可以概括为以下五项 一 享有工伤保险和伤亡的求偿权 从业人员在生产经营作 业过程中是否依法享有获得工伤社会保险和民事赔偿的权利 是长期争论而没有解决的问题 而由此引发的纠纷和社会问题 极多 合同法 虽有关于从业人员与生产经营单位订立劳动 合同的规定 但没有关于载明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 享受工 伤社会保险事项 没有关于从业人员可以依法获得民事赔偿的 规定 由于对事故受害者的抚恤 善后等经济补偿的法律规定 很不完善 很多生产经营单位没有给从业人员投保 现行的抚 恤标准较低 不足以补偿受害者伤亡的经济损失 缺乏明确的 法律规定 一旦发生事故 不是生产经营单位拿不出钱来 就 是开支没有合法依据 许多民营企业老板一走了之 或是 要 钱没有 要命有一条 把 包袱 甩给政府 最终受害的是 从业人员 安全生产法 明确赋予了从业人员享有工伤保险和获得伤亡 赔偿的权利 同时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义务 安全生 产法 第四十四条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 动合同 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 防止职业危害 的事项 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 生产 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 免除或者减轻 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当承担的责任 第 四十八条规定 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人员 除依法享 有获得工伤社会保险外 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 利的 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第四十三条规定 生 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 费 此外 法律还规定对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 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 责任的 该协议无效 并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个人经 营的投资人处以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安全生产 法 的上述规定 明确了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 从业人员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和伤亡求偿的权利 法律规 定的这项权利 必须以劳动合同必要条款的书面形式加以确认 没有依法载明或者免除或者减轻生产经营单位对从业人员因生 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 是一种非法行为 生产 经营单位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 依法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社会保险费和给予民事赔偿 是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义务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免 除该项义务 不得变相或者以抵押金 担保金等名义强制从业 人员缴纳工伤社会保险费 第三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 从业人员首先依照劳动合同和工 伤社会保险合同的约定 享有获得工伤赔付的权利 受害者除 了依法获得工伤社会保险补偿外 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应当给予 赔偿的 从业人员或其亲属有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民事赔偿 的权利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履行相应的赔偿义务 否则 受害 者或其亲属有向人民法院起诉和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 第四 从业人员获得工伤社会保险赔付和民事赔偿的金额标准 领取和支付程序 必须符合法律 法规和国家的有关规定 从 业人员和生产经营单位均不得自行确定标准 不得非法提高或 者降低标准 安全生产法 的上述规定 彻底否定了所谓 生死合同 的 合法性和有效性 生死合同 的实质是私营企业老板利用法 律不够健全和从业人员的无知和无奈 逃避因事故造成的从业 人员伤亡的经济赔偿责任 这是严重侵犯从业人员人身权利和 经济权利的违法行为 必须依法查处 二 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的知情权 生产经营单位特别是从 事矿山 建筑 危险物品生产经营的和公众聚集场所 存在着 各种对从业人员生命和健康带有危险 危害的因素 譬如接触 粉尘 顶板 突水 火险 瓦斯 高空坠落 有毒有害 放射 性 腐蚀性 易燃易爆等场所 工种 岗位 工序 设备 原 材料 产品 都有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的可能 如果从业人员事 先知情 就可以加强自我保护 遵守规章制度 避免事故发生 或者减少人身伤亡 安全生产法 规定 从业人员有权了解 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事故应急措施 要保 证从业人员这项权利的行使 生产经营单位也有义务事前告知 有关危险因素和事故应急措施 否则就侵犯了从业人员的权利 并应承担法律责任 三 安全管理的批评检控权 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状况尤其 是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和事故隐患最了解 最熟悉 只有依靠他 们并且赋予其必要的安全生产监督权 才能做到预防为主 防 患于未然 一些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安全问题熟视无 睹 不听取从业人员的正确意见和建议 使本来可以发现 及 时处理的事故隐患不断扩大 导致事故和人员伤亡 有的竟对 批评 检举 控告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问题的从业人员进行 打击报复 针对这些问题 安全生产法 规定从业人员有权 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有权对本单位存在的问题 提出批评 检举 控告 四 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权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经 常出现企业负责人或者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和强令从业人员冒险 作业的现象 由此导致事故 造成人员大量伤亡 安全生产 法 第四十六条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对本单 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 检举 控告或者拒绝违章指挥 强 令冒险作业而降低其工资 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 动合同 法律赋予从业人员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的 权利 不仅是为了保护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也是为了警示生 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自觉照章指挥 保证安全 五 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 由于生产经营场 所的自然和人为的危险因素的存在不可避免 经常会在生产经 营作业过程中发生一些意外的或者人为的危险情况 譬如从事 矿山 建筑 危险物品生产作业的从业人员 一旦发现将要发 生透水 瓦斯爆炸 煤和瓦斯突出 冒顶 片帮 坠落 倒塌 危险物品泄露 燃烧 爆炸等紧急情况并且无法避免时 首先 要保护现场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安全生产法 第四十七条 规定 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 有权 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生产经 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在前款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或者采取紧 急撤离措施而降低其工资 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 动合同 从业人员在行使这项权利的时候 必须明确四个问 题 一是危及从业人员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必须有确实可靠的 直接根据 该项权利不能滥用 凭借个人猜测或者误判而实际 并不属于危及人身安全的所谓 紧急情况 除外 二是紧急情 况必须直接危及人身安全 间接或者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况 不应撤离 而应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三是出现危及人身安全 的紧急情况时 首先是停止作业 然后要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 采取应急措施无效时 再撤离作业场所 四是该项权利不适用 于某些从事特殊职业的从业人员 譬如飞机驾驶人员 船舶驾 驶人员 车辆驾驶人员等 根据有关法律 国际公约和职业规 范 在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下 他们不能或者不能先 行撤离从业场所或者岗位 设定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义务的必要性 作为法律关系内容的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从业人员依法享有权利 同时必须履行法定义务 承担法律责 任 由于从业人员违章违规操作引发责任事故的最多 其主要原因 有四个 一是从业人员的法定安全生产义务不明确 无法可依 二是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差 责任心不强 违章违规操作 三 是从业人员不履行法定义务所应承担的责任追究的依据不足 四是有关责任追究的法律规定较轻 不足以震慑违法者 因此 有必要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义务和法律责任作出明确的规定 安全生产法 的有关规定具有四个作用 一是明确了安全生 产是从业人员最基本的法定义务 二是从业人员必须尽职尽责 不得违章违规摔作 三是从业人员不履行法定义务 必须承担 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是为事故处理及从业人员责任追究提供了 依据 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基本义务 安全生产法 设定的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基本义务 主要有四 项 一 遵章守规 服从管理的义务 从业人员违反规章制度和 操作规程 是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安全生产 法 第四十九条规定 从业人员在从业过程中 应当严格遵 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服从管理 根 据 安全生产法 和其它有关法律 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从业 人员必须严格依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作业 生产经营单位有 权实施安全管理 从业人员必须服从 依照法律规定 生产经 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 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 规程的 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 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 处分 造成重大事故 构成犯罪的 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 事责任 二 正确佩带和使用劳保用品的义务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 从业人员提供必要的 安全的劳动防护用品 避免或者减轻作 业和事故中的人身伤害 但由于一些从业人员缺乏安全知识 认为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没有必要 往往不按规定佩带和 使用或者不能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由此引发事故 比如煤矿矿工下井作业时必须佩戴矿灯用于照明 从事高空作 业的工人必须佩戴安全带以防坠落等等 有的从业人员虽然佩 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但由于不会或者没有正确使用而发生 人身伤害的案例也很多 因此 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是从业人员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 这是保障从业人员人身安全 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需要 三 接受安全培训 掌握安全生产技能的义务 不同行业 不同生产经营单位 不同工种岗位和不同的生产经营设施 设 备具有不同的安全技术特性和要求 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和安全技能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可靠性 特别是从事矿山 建筑 危险物品生产作业和使用高科技安全 技术装备的特种从业人员 更需要具有系统的安全知识和熟练 的安全生产技能 以及对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 突发事故的 预防 处理的能力和经验 要适应生产经营活动对安全生产技 术知识和能力的的需要 必须对新招聘 转岗的从业人员尤其 是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强制性的 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培 训 安全生产法 第五十条规定 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 生产教育和培训 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 提高安 全生产技能 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这对提高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