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_1_第1页
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_1_第2页
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_1_第3页
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_1_第4页
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_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线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 编制目的 本措施适用于 xxx 输电线路工程监理部对现场全面监督管 理 为认真贯彻执行强制性条文 确保 xxx 输电线路工程的建 设质量 实现 达标投产 创优工程 目标 特制定本措施 2 编制依据 1 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 q gdw2482008 2 关于印发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 的通知 国家电网基建 2011 146 号 3 关于印发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 要求及技术措施 的通知 基建质量 2010 19 号 4 关于印发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监理管 理办法 的通知 国家电网基建 2010 166 号 5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质量管理规定 国家电网基建 2011 1759 号 6 关于印发 国家电网公司直流线路工程创优总体策划 试行 的通知 直流线路 2012 210 号 7 关于强化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数码照片采集与 管理的工作要求 基建质量 2010 322 号 8 经批准的监理规划 细则 设计文件等 3 组织管理 3 1 工程建设监理部 l 制定本工程监理部的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2 应依据本措施 审查施工单位提供的项目管理实施规划 施工组织设计 重要施工技术方案 提出具体要求和监控 措施 并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将工程结构质量 使用功能作为 监理工作的控制重点 并列入 专业监理实施细则 中 3 审核施工单位编制的 施工质量检验项目划分表 并 约定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点 w 点 h 点 s 点 4 应将通病防治列入工程检查验收内容 认真做好隐蔽工 程和工序质量的验收 工序质量验收不合格的 不得进行下道 工序 5 按有关规定做好旁站监理和见证取样工作 特别是要做 好原材料进场 基础砼浇制 接地焊接与敷设 导地线压接等 检查工作 6 配备常规的便携式检测仪器 加强对工程质量的巡视和 平行检验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 工程完工后 应编制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 并纳入工 程质量评估报告中 3 2 设计单位 l 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 规定 强化 各专业协调配合 对容易产生质量通病的部位和环节 进行深 入细致的设计 在工程设计中应当按本措施落实相应的设计措 施 2 将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和技术要求向相关单位进行设计 交底 3 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必须有足够的可靠性 地 基基础应满足承载力稳定性要求 地基变形应满足规范规定的 允许值 桩基及处理后的地基应进行承载力的检验 3 3 施工单位 l 在图纸会审时应将不符合本措施的情况及时告知设 计单位 由设计单位进行变更 2 针对工程实际情况 施工单位应认真做好项目管理实施 规划 施工组织设计 落实设计图纸会审中保证施工质量的 技术措施 对容易产生质量通病的部位提出并采取相应的技术 保障措施 必须将本措施规定的内容纳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 施工组织设计 经监理部审查 业主项目部批准后实施 3 做好原材料 构配件和工序质量的报验工作 在采用新 材料时 除应有产品合格证 有效的新材料鉴定证书外 还应 进行必要检测 4 工程完工后 施工单位应记录 收集和整理质量通通防 治的相关资料 认真编写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内容总结报告 4 路径复测质量通病防治的控制措施 l 杆 塔 位置的复核应符合和满足设计施工图的平 断面要求 复核重要跨越物间的安全距离 对新增加的跨越物 应及时做好详细记录 报监理并通知设计单位校核 予以更证 2 线路方向桩 转角桩 杆塔中心桩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 施 防止丢失和移动 以便后期供验收时使用 3 线路途经山区时 应校核边导线在风偏状态下对山体的 距离 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5 基础分坑 开挖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l 遇特殊地质条件 如 流沙 泥水 稻田 山地等 开挖前应将杆塔中心桩引出 辅助桩应采取可靠保护措施 并做好详细的平面位移图 待基础浇制完成后 必须恢复塔位 中心桩 2 拉线 杆 基础分坑时应以中心桩高程为准 其主杆 拉线坑埋深应符合设计要求 3 基坑开挖时应设专人检查基础坑的深度 及时测量根开 对角线 防止出现超深或欠挖以及控制好各部位几何尺寸 以 免返工 4 掏挖基础如需放炮时 应编制好专项施工措施 采用多 点放小炮的方式 严禁放大炮爆破 避免破坏原地质结构 5 基坑开挖完成后要及时进行下道工序验收上道工序 上 道工序合格后 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当温度降至 0 c 以下 时应采取防冻措施 严禁坑底受冻 雨 雪天气后 必须把坑 积水 雪 和淤泥清理干净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6 基础位移 扭转质量通病防治的控制措施 l 基坑开挖前要对基础中心桩进行二次复核 并设置稳 固的辅助桩位 确认桩位及各个基础腿的方位准确 2 基础支模后 浇制前和浇制中要多次核对基础模板 地 脚螺栓或插入角钢的方位 保证其准确性 浇制前施工单位要 通知监理人员现场复核 确认 签字后方可进行浇制施工 3 当基坑有积水时 回填前应先将水排完 报现场监理确 认 签字 然后四周均匀填土 夯实 并随时检查基础是否位 移 7 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的控制措施 l 混凝土施工前应取得有资质的试验室出具的设计配合 比 附有试配强度报告 进入冬期施工或更换添加剂时 应 根据规范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设计配比开工前应报监理部审 查 核实 2 基础试块养护条件应与基础养护条件相同 记录试块养 护期的日平均温度 当等效养护龄期逐日温度累计达到 600 c d 时方可送检 o c 及以下的龄期不计入 等效养护龄期不应小 于 14d 也不宜大于 60d 监理随行参加送样检查 3 基础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 刚度 平整度 应对其支撑 强度和稳定性进行计算 基础模板应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 的重量和侧压力 防止出现基础立柱几何变形 模板接缝处应 采取粘贴胶带等措施 防止出现跑浆 漏浆现象 4 浇制中设专人控制混凝土的搅拌和振捣 现场质检人员 要随时检查混凝土的搅拌和振捣过程 防止出现振捣不均匀或 振捣过度造成的离析 5 混凝土垂直自由下落高度不得超过 2m 超过时应使用 溜槽 串斗 防止混凝土离析 6 基础浇制时 应多方位均匀下料 浇制过程中要时刻监 控地脚螺栓的垂直度 防止地脚螺栓受力不均产生倾斜和与基 础立柱不同心 7 混凝土初凝前 采用多点控制的方法对基面高差进 行测量 杜绝二次抹面 8 基面整理不规范质量通病防治的控制措施 1 回填时应在坑口地面上筑防沉层 防沉层应平整规范 其宽度不小于坑口宽度 其高度不应掩埋铁塔构件 2 基础施工完成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 做到工完料尽场地 清 3 清理现场时应恢复现场植被 防止水土流失及地质滑坡 9 基础表面观感差质量通病防治的控制措施 l 对施工用模板的涂刷应及时 并且使用质量好的脱模 剂 如环氧树脂型脱模剂等 以阻止锈源的产生 监理人员现 场复核验收 2 采用优质脱模剂 目前工地上使用的优质脱模剂主要为 环氧树脂型脱模剂 不污染混凝土 表面光洁 色泽均匀 并 且可多次倒用 当使用液压油作脱模剂时 尽量选用质量好的 品种 如没有合适的优质脱模剂 可采用一定比例来掺配以调 和其颜色 通常柴油和机油按 1 4 的比例进行掺配 也可收到 较好的颜色效果 3 尽量减少各种污染源 净化环境 以保护混凝土颜色不 受或少受侵害 4 严格控制水泥来源 避免不同厂家水泥混用 监理人员 现场见证 5 工地混凝土拌和应做到混凝土配合比各组分用量准确 特别是用水量的准确 确保水灰比在极小范围内波动 严格控 制混凝土的拌和质量 适当延长混凝土的拌和时间 确保拌和 质量稳定 监理人员严格按照 旁站方案 进行旁站 6 合理安排施工 自拌混凝土浇制前应备好充足的使用材 料和人员 仔细检查施工器具 确保工地浇筑作业的连续 避 免施工缝的出现 对运输距离远以及温度高的夏季 混凝土掺 一定量的缓凝剂 适当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 以应对工地出现 的各种突发事件 7 基础拆模一定要达到规定的时间才允许进行 拆摸 前要报监理 得到允许后才能进行拆模 10 保护帽质量差质量通病防治的控制措施 l 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 刚度 平整度 模板应能可 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 防止出现几何变形 模 板接缝处应采取粘贴胶带等措施 防止出现跑浆 漏浆现象 2 混凝土振捣应适度 严格按规范执行 减少漏振和过振 现象 3 为使保护帽顶面不积水 顶面应有散水坡度 4 外观质量同第 8 点控制措施 11 接地沟埋设深度不够质量通病防治的控制措施 l 接地网地沟开挖时要充分考虑敷设接地体时出现弯 曲的情况 留出深度富裕量 且沟底部要求平整 2 接地体敷设时要边压平边回填 保证埋深 要求旁站监 理现场验收 签证 3 杆塔引下线应竖直埋入土中 直至设计埋深 12 接地体焊接质量通病防治的控制措施 1 施焊人员必须持焊工考试合格证方准上岗 不准无证 施焊 施焊前应根据图纸要求严格进行焊接工艺评定 焊接工 艺评定合格后 焊工方可遵照工艺评定的参数进行施焊 2 接地体焊接前应清除焊接部位的铁锈等附着物 3 接地体的焊接应使用搭接的方式 搭接长度为接地体直 径的 6 倍或满足设计要求 并双面焊接 4 接地体的焊接部位应使用防锈漆进行防腐处理 13 接地体引下线安装工艺质量通病防治的控制措施 l 接地引下线与杆塔的连接应接触良好 应平服于基 础及保护帽 2 接地引下线方位与铁塔接地孔位置相对应 露出地表部 位应平直美观 3 当引下线直接从架空地线引下时 引下线应紧靠杆身 并应每隔一定距离与杆身固定 14 螺栓紧固不到位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l 在地面组装的塔材螺栓要一次性紧固到位 2 采用力臂加长的力矩扳手紧固 3 在技术交底中进行强调 以增强作业人员的责任心 4 螺母平面必须与构件紧密接触 交叉铁所用垫块要与间 隙相匹配 使用垫片时不得超过 2 个 15 铁塔构件变形 镀锌层磨损等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 施 l 对塔材的运输和装卸 应采取防止变形及磨损的措 施 2 塔材进场后施工单位向监理部提出申请 由监理部组织 厂家 施工单位等进行开箱检查 外观检查塔材材质 数量和 锌层厚度及焊接等 并行成开箱检查记录 3 对于悬浮抱杆下拉线的设置宜采用吊装带 当采用钢丝 绳时必须对被绑扎的部位进行保护 4 塔材起吊时 要合理选定吊点的位置 对于过宽塔片 过长交叉材必须采取补强措施 对绑扎吊点处要设置圆木并绑 扎衬垫材料保护 5 地面转向滑车严禁直接利用塔腿 基础立柱代替地锚使 用 应设专用卡具 或采用在塔腿内侧跟部设置的滑车锚固铁 件或锚固孔 6 铁塔组装过程中发生构件连接困难时 要认真分析问题 的原因 严禁强行组装造成构件变形 16 铁塔主材与塔脚板结合不紧密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 施 l 加强塔材的到货检验 尤其是对塔脚板的焊接部位 进行检查 焊缝不合格的严禁使用 2 组塔时最底段塔材组装完成后 应检查主材与塔脚板的 结合情况 若发现结合不紧密的 不得继续组装 要立即查清 原因 属塔材加工质量问题的要联系厂家进行处理和更换 3 对转角塔有预偏的基础 在基础浇制时要将顶面做成斜 面 倾斜角度根据基础根开和顶面高差计算 17 压接管不满足规范要求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l 压接时严格按照施工作业指导书的工艺进行 2 压接后必须对毛刺 飞边打磨光滑 检查弯曲度 不得 超过 2 l 有明显弯曲时应校直 校直后如有裂纹应割断重压 3 经过滑车的接续管 应使用与接续管相匹配的护套进行 保护 4 对于超过 30 度的转角度 垂直档距较大 相邻档高差 较大的直线塔 要合理设置双放线滑车 18 引流线安装工艺不美观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l 引流线压接前要将引流线吊至塔上 进行实际长度的 比对 然后再断线压接 2 压接引流管时需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给定的引流管预偏 角度压接 3 作业人员上下引流线时需使用软梯 不可直接踩踏引流 线 19 导地线驰度超差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l 采用程序精确计算导 地线驰度 2 合理选用观测方法 合理选择观测档和辅助观测档 多 设观测点 3 改进紧线工艺 采取粗调一细调一微调一精调的紧线方 法 4 尽量利用无风时间进行紧线作业 5 紧线作业尽量一次完成 6 改进耐张塔挂线工艺 减少导线相间和线间弧垂偏差 20 子导线超差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l 放线滑车使用前要检查保养 保证转动灵活 消除 其对子导线弧垂的影响 2 耐张塔平衡挂线时 划印及断线位置应标示清楚 准确 3 避免在较恶劣的天气紧线 21 导线磨损防治的技术措施 l 装卸 运输导线过程中应采取保护措施 防止导线 磨损和碰伤 2 按跨越架 物 条件计算放线张力 减少导线与跨越架 物 摩擦 防止损伤导线 3 放线时应保证线轴出线与张力机进线导向轮在一条直线 上 导线不得与线轴边沿摩擦 换线轴时 应防止导线与张力 机 线轴架的硬 锐部件接触 4 余线回盘时 若连接网套被盘进线轴 应在连接网套和 其他导线间垫一层隔离物 张力机前的压接和更换线轴时地面 必须采取保护措施 禁止导线直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