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秦统一中国 教案.doc_第1页
第9课秦统一中国 教案.doc_第2页
第9课秦统一中国 教案.doc_第3页
第9课秦统一中国 教案.doc_第4页
第9课秦统一中国 教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课 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七年级 历史组 于爱玲【课标要求】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学习目标】 1.了解秦统一全国的过程和原因,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2.归纳、试评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具备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利用动态历史地图,初步具备观察、想象能力。3.通过对秦朝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进步作用。 【学习重点】秦的统一及其作用。【学习难点】理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学习过程】本课内容设计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建立统一”。第二部分为“巩固统一”。导入新课:思考:世界上领土最大的三个国家是?这三个国家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中国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局面存在的时间最长,俄罗斯170多个民族,1000年;加拿大50多个民族,不到300年;我国有两千多年。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何时出现?通过哪些措施奠定的?生:秦朝今天我们来学习秦统一中国,看看秦始皇和他的秦朝多后世有何影响!一、建立统一1.统一的过程:通过秦统一六国动态示意图,了解秦灭六国的顺序(含着委屈咽气:韩赵魏楚燕齐)、策略(远交近攻)、结果(公元前221年,嬴政建立秦朝,定都咸阳)易错字:“嬴”2.统一的原因:依据以下材料归纳: 材料一 战国时,七国争霸中原,混战不休,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渴望统一。材料二 商鞅变法后,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材料三 长平之战后,六国在军事上再也无力与秦抗衡。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你认为秦统一的原因有哪些?商鞅变法,使秦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实力秦王嬴政重用人才人民渴望统一,统一是民心所向远交近攻的策略3.统一的意义:依据秦统一前的社会状况,说说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有什么意义?材料:秦统一前政治:诸侯割据混战,社会动荡经济: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被破坏民生:人民流离失所,困苦不堪统一的意义: 结束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各族人民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依据秦始皇的话“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思考:秦始皇想让他的江山传到千秋万代,可是六国旧民甘心服从秦朝统治吗?他选择什么制度或者措施才能让这个统一的国家长存下去呢?二、巩固统一秦始皇的选择一:备选一:“六国故地离秦都遥远,应分封子弟到各地为王,以加强控制”备选二:“周代分封同姓子弟很多,结果怎呢?应当实行郡县制!”1.政治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1)阅读课本,说说秦始皇是如何选择,并且创立了一套怎样的政治制度? 请完成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图,并说出各级机构的权责。 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图最高统治者:中央: 地方:思考:国家所有事务最终由谁决定?这说明了什么?最高统治者:皇帝,其他各级官员都是帮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就连太尉要调兵也是没有皇帝的虎符不行的;说明皇帝掌握一切军政大权。(君主专制)郡守与诸侯的权力分别来源于?谁的权力大?郡县制分封制哪个有利于中央控制地方?诸侯权力是世袭的;郡守权力是皇帝赐予的;诸侯拥有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有很大的独立性,郡守只能听命于中央;所以郡县制有利于中央控制地方。据此:你能说出秦朝制度的特点和作用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中央集权制度有何影响?加强了对全国各地的控制,有利于巩固统一;奠定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刚解决了一个大问题,丞相又有事汇报了:秦始皇的选择二:观看情景剧一:李非赴任下官是,秦国人,李非,被任命去楚国当县令 我赴任路上,刚到旧楚国境内,就发现路面窄得不能走了,我们秦国马车宽大路也宽,而楚国马车窄路窄,没法通行,只能弃车骑马前行,这路太不方便了。 到了县衙,我叫手下张贴布告到各处“天下一统,唯秦皇独尊,令各地于三日后,交纳赋税!” 谁知三日后,有些乡根本没有交来!他们说布告用咱们秦国文字写成,不少字不认识,看不懂! 有的倒是连碰带猜,猜到收赋税。可是,交上来的粮食根本不够,原来是楚民的斗比咱们秦国的小。 丝绸倒是交的特别多,因为他们的一尺要比咱们的长。交的钱也都是鬼脸钱,我都不知道,怎么和咱们秦的半两钱换算,交多少合适 我的朋友孔虚,也为此吃过亏!我给您讲: 观看情景剧二:孔虚经商 (旁白)秦统一初年,原齐国富家子弟孔虚,想经商致富。孔虚:做生意好赚钱,就去做生意吧!(旁白)于是便贩运盐和丝稠,前往原魏国大梁。到了大梁,得知这里的每斗盐,每丈丝稠,都比齐国贵得多,很高兴。孔虚:这回发达了。(作高兴状)(旁白)谁知魏国的尺和斗都比齐国大得多,孔虚一不小心亏了大本。孔虚:你们这些奸商,用的是什么尺和斗。(很生气的样子)(旁白)孔虚卖掉货物,得到不多的布币,又发现这些钱在齐国不能用。孔虚:这是什么钱,真丑,我们齐国都不用。(作无奈状)(旁白)孔虚只好决定用这些布币再搏一次。他把货物运往赵国的邯郸。到了邯郸,他发现赵国的斗比魏国小得多,而两国货物的价格差不多,大有赚头。孔虚:原来赵国的斗这么大,这回要发达了。哈哈(旁白)孔虚趁机赚了一笔。商场得意,孔虚日渐出名,一位赵国商人向他告贷,并立字为据。但孔虚不认识这些字,认为赵国商人有意欺骗他。孔虚:这是什么字,想坑我,没门。(蔑视的样子)(旁白)竟不知这正是赵国的字。后来,孔虚思念家乡,于是把赚到的布币换成刀币,用马驼着,往齐国奔去。回到家时,才发现袋子被刀币扎穿,空无一钱,十分沮丧,从此再也不经商了。孔虚:泪水直下三千尺(作流泪状)思考问题:你认为导致县令李非和商人孔虚的困难遭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秦始皇应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由于统一之初,各诸侯国的道路,文字、货币、度量衡不统一,对国家:1.不利于政令在全国的推行和,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对人民:2.阻碍了经济、文化交流解决办法:统一各项制度2. 巩固统一的措施结合课本归纳秦始皇在政治、文化、经济、交通、军事各方面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措施作用政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文化统一文字(小篆) 政令在全国推行;人民顺畅沟通;文化交流与发展经济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各地的经交流和发展交通统一车轨、修筑驰道、开凿灵渠便利了陆路和水路交通;经济交流和发展军事北击匈奴,修筑长城抗击匈奴 观察图片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观察秦朝疆域四至,画出简易示意图;并说出秦朝长城的起止点:(临洮) 长城 (辽东)陇西东海 南海 完成情景剧三孔虚再度经商 几年过去了,孔虚心想:“现在我们大秦_,政策制度大统一了,我再经商试试?” 于是,他离开了家乡,直奔都城咸阳而去。这回他依旧贩卖盐和丝绸,因为政府统一了度量衡,他多带的几把尺子和容器,都用不上了。 大大地赚了一笔之后,孔虚带着赚来的圆形方孔五铢钱,他决定到南方去做生意,这时,又有商人向他借钱,于是他用小篆(字体)写了借据。孔虚一路南下,顺着湘江、穿过灵渠进入漓江,他不由感叹道,这样做生意真方便啊! 课堂小结秦王嬴政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建立秦朝,又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如政治上拓展延伸讨论:秦始皇的功绩有哪些?1.统一、建立、 2.创立了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修筑贯穿全国的道路、开凿灵渠4.北击匈奴,修筑长城课堂练习1秦国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是在( )A.商鞅变法以后 B.战国中期以后C.嬴政在公元前246年即位后D长平之战以后2梁启超:“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天下“统于秦”发生在( )A公元前356年 B公元前230年C公元前221年 D公元前202年3小明想要参观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都城遗址,那么他应该去下列哪个地方( )A河南安阳 B河南洛阳C陕西咸阳 D河南登封4秦朝拥有绝对权力、决定国家重大事务的是( )A丞相 B太尉C御史大夫 D皇帝5秦统一后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刀形币 B.蚁鼻钱 C.铲形币 D.圆形方孔钱6秦始皇派谁北伐匈奴( )A蒙恬B.李斯C淳于越D赵括7大型纪录片长城中国的故事全面展现了长城的雄姿和周边优美的环境。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秦朝长城的东西起止是( )A辽东、临洮 B鸭绿江、嘉峪关C山海关、嘉峪关 D山海关、临洮8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古代中国的统一大业并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