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杰开题报告定稿.doc_第1页
阳杰开题报告定稿.doc_第2页
阳杰开题报告定稿.doc_第3页
阳杰开题报告定稿.doc_第4页
阳杰开题报告定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阳杰开题报告定稿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论文(设计)题目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研究作者姓名阳杰所属学院专业年级商学院会计学专业xx年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万平(副教授)预计字数10000开题日期xx.1.9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一)选题背景我国民营企业逐渐发展成为了中国经济新的支撑点,据统计,xx年中国民营经济贡献的GDP总量超过60%,民营经济从业人员实有2.19亿人。 民营上市公司作为我国最优秀的民营公司的集合体,具有很强的盈利能力和资本增值潜力,不仅是民营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我国证券市场新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现代企业中普遍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委托代理问题也日趋严重,因此,我国许多民营上市企业都采用股权激励来解决此问题,进而提升企业的绩效。 自xx年以来,国内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从xx年的44家发展到xx年的68家,受到xx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xx年发布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仅为19家,随着经济形势的上升以及经营管理绩效上的需求,xx年发布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达到了153家,而从企业的性质来看,其中有139家是民营企业,占比91%,可见民营上市企业是实施股权激励最为积极的群体。 虽然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发展迅速,但是我国股权激励仍处在探索阶段,依然存在各方面的问题。 比如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不完善、股权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证券市场有效性不足、经理人才市场不完善等等。 甚至有的上市企业在运用股权激励时生搬硬套,缺乏对企业自身内外部因素的考虑,从而影响了股权激励实施的效果,也可能出现对企业管理不利的情况。 由此看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那么股权激励在实施过程中如何合理解决这些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直接影响着股权激励实施的最终效果,只有把这些问题都合理解决,股权激励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对民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问题进行研究,为广大民营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提供决策依据。 (二)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研究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我国对股权激励方面的理论研究并不完善,至今都没有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股权激励理论体系,国家颁布的与股权激励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够。 本文结合中国民营上市公司自身的特点及内外部环境等因素,对中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进行分析,不仅对我国股权激励理论体系的完善具有重大意义,还可以为国家制定与股权激励相关的法律法规提供依据,进而对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制定股权激励计划的制定及实施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2.实际意义本文对中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可以帮助民营上市公司了解股权激励计划的制定所需要注意的各种因素,以及实施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从而帮助企业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对提高股权激励实施的成功率,提升企业业绩,进而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本文对民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进行研究对促进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一)国外研究综述国外股权激励的起源时间很早,发展时间很长,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Abody.D和R.Kasznik (2000)研究发现,在股权激励实施的过程中,上市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而对信息的披露进行随意操纵,从而导致股权激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1。 Bebchuk和Fried (xx)认为企业的契约和约束机制的建立不完善,管理层会借着股权激励的掩护积累股份,逐渐获得控制自己收益的能力,并研究企业内部公司治理结构对高管薪酬的行为,发现企业薪酬委员会的运作机制不完善,董事会本身也存在代理问题,缺乏监督公司高管薪酬的机制,认为企业应该要完善企业自身的治理结构以及构建合理的薪酬管理体系2。 Campbell和Wasley (1999)认为上市企业股权激励要素的设计不合理,会引发激励对象寻求手段达到行权条件的机会,从而影响了最终的激励效果,因此要设计合理的激励要素3。 Patrick等 (xx)的研究结果发现,有的上市企业在实施股权激励过程中没有加入长期的激励因素,不限制管理层短期内抛售手中的股票,因此管理层存在短视行为4。 Bebchuck等 (xx)也认为企业在实施股权激励过程中应规定禁售期,如果在禁售期内离职,则无法获得该股票5。 Stephen (xx)通过研究认为企业没有选择好契约要素,契约结构构建不合理,从而影响激励效果,因此要从契约本身入手,对股权激励契约要素深入分析,构建合理的契约结构6。 Vanden SteenE (xx)、Mak,Y T等 (xx)认为上市企业实施对象太过广泛,出现很多搭便车的行为,导致激励不足的现象。 他们认为激励对象应该是能够直接影响公司经营决策的高层管理者78。 股权激励对企业的影响,国外学者也有不同的观点,McAnally (xx)Myers等都认为实施股权激励会提升企业绩效910。 而Warfield等 (xx)研究结果表明,增加对高管的股权激励后,公司利润反而会下降11。 对影响激励效果的因 (xx)素方面,Morgan AG等 (xx)认为激励效应没有因对象的不同发生变化,反而会随着人数的不同而产生差异,激励对象少于十个人时,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更加显著12。 Feltham等 (xx)基于最优模型,研究激励模式对经营者努力程度的影响,对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证实,当经营者行为只对产出均值有影响时,限制性股票的激励效应明显优于股票期权;当经营者行为不仅影响产出均值,而且还影响产出方差时,股票期权在激励经营者方面优于限制性股票13。 Gong等 (xx)发现,所处行业集中度越低、市值越大、董事会独立性越高的公司,采用相对绩效评价法来考核经营层绩效的可能性就越高14。 (二)国内研究综述中国引进股权激励对公司进行管理后,对企业的绩效具有显著影响,纪欣琳 (xx)、黄婧 (xx)、李斌等 (xx)通过实证研究都发现实施股权激励对于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151617。 但李春玲 (xx)认为对管理层的激励力度需要适度,不可无限加大,否则会对企业业绩的提升起到负作用18。 由于我国对于股权激励还处于探索阶段,实践经验太少,因此还存在许多问题,王雪等 (xx)认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问题在于对股权激励的认识不够,对管理层的控制度不够,市场不成熟19。 徐国成 (xx)认为我国上市公司主要的问题在于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股权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不足、经理人才市场不完善20。 王秋霞等 (xx)以青岛海尔为例,认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问题在于企业业绩考核指标过于简单,行权条件比较宽松21。 王棣华,杨琳琳 (xx)认为我国上市企业股权激励方案设计考虑的因素不全面,股权激励费用会计准则和税法相关规定不够完善22。 对于股权激励的选择,纪欣琳 (xx)、魏雪婷 (xx)、丁睿 (xx)都认为要充分考虑公司性质、公司治理结构等一系列因素再合理使用,不可盲目跟从,死搬硬套152324。 (三)文献评价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能够看出当前国内外学者对股权激励的研究还是非常丰富的,尤其国外学者对其研究已经相当成熟,为西方国家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起到了理论指导作用,也为我国股权激励的实行提供了大量可借鉴的经验,对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有效地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是由于我国民营上市企业股权激励的发展起步晚,时间较短,因此有一些学者对其进行研究时所能借鉴到的实践经验很少,提出的解决对策没有联系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影响了研究的质量。 三、可能的创新点本文以我国民营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对中国民营企业股权激励的问题进行研究。 可能的创新点有 (1)从以往文献的研究来看,学者们对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对策很多都不具针对性,而本文先分析我国股权激励实施的现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对上市企业提出的建议更具有针对性。 (2)国内学者以往的研究成果选取的都是首批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企业,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是xx-xx年实施股权激励的的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研究的数据更具有时效性。 四、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1.1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1.1.1选题背景1.1.2选题的理论意义1.1.3选题的实际意义1.2国内外研究综述1.2.1国外研究综述1.2.2国内研究综述1.2.3文献评价1.2.4可能的创新点第二章股权激励相关理论分析2.1股权激励简述2.1.1股权激励的概念及原理2.1.2股权激励的产生及发展2.1.3股权激励的优缺点2.2股权激励相关理论2.2.1委托代理理论2.2.2人力资本理论2.2.3激励理论2.3股权激励计划设计的要素第三章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分析3.1我国股权激励的起源及实施进展分析3.2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主要激励模式分析3.3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行业分布特征第四章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4.1企业治理结构不规范4.2业绩考核指标不完善4.3制定的股权激励方案不考虑企业自身条件4.4资本市场、证券市场、经理人才市场不成熟4.5股权激励费用会计准则和税法相关规定不完善第五章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果优化的对策5.1规范公司的治理结构5.2构建健全的企业业绩考核体系5.3制定符合企业自身条件的股权激励方案5.4培育及发展资本市场、证券市场、经理人才市场5.5完善股权激励费用会计准则及税法相关规定结论参考文献致谢附录 五、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理论分析法、个案研研究法.文献分析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等期刊网站寻找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巨潮资讯网查找股权激励相关的公告;通过中证网了解最新的信息;通过中国股权激励年度报告了解最近几年中国股权激励的重要信息。 理论分析法结合委托代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契约理论等基本理论,了解企业内部各个层次的人员之间的矛盾,产生矛盾的的原因,从而为解决股权激励的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 案例研究法选取多家近三年成功实施股权激励的民营上市企业作为参考对象,了解该企业在实施股权激励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从而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实践经验。 六、预计完成期限和采取的主要措施(一)预计完成期限1.xx年11月,确定选题,收集文献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初稿;2.xx年12月,完成开题报告修改、定稿,开题答辩,收集实证数据;3.xx年1-3月,完成毕业论文初稿的撰写工作;4.xx年4月,完成毕业论文修改、定稿;5.xx年5月(20日之前),完成毕业论文答辩,将毕业论文装订成册。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1.加强对所研究课题的相关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的学习;2.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料室及电子期刊等网络信息平台,广泛收集、认真阅读国内外文献资料,以便借鉴以往研究成果;3.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充分利用统计年鉴、网络数据库收集所需数据,以便进行实证分析;4.虚心向指导老师请教,认真撰写、修改论文,努力提高论文质量; 七、主要参考文献1Aboody.D,R.Kasznik.CE0Stock OptionAwards andthe Timingof CorporateVolunt-ary DisclosuresJ.Journal ofAounting andEconomics,2000,29 (08):73-100.2Bebchuk,Lucian Arye,Fried,Jesse.Executive pensationas anagency problemJ.Journal ofEconomic Perspectives,xx,17 (3):71-92.3Campbell,Wasley.Stock-based Incentive Contracs andManagerial Performance:The C-ase ofRalston PurinaCompanyJ.Journal ofFinancial Economics,1999,51 (09):195-217.4Patrick,Jose.Executive pensationand shorttermist behaviorin speculativemarke-tsN.NBER WorkingPaper,xx, (5)No.9722.5Bebchuk,Fried.Managerial Powerand RentExtraction in the Designof Executi-veC-ompensationJ.University ofChicago LawReview,xx,69 (02):751-846.6Stephen GSapp.The Impactof Corporate Governance0n ExecutiveCompensationJ.European FinancialManagement,xx,14 (4):710-746.7Vanden SteenE.Organizational beliefsand managerialvisionJ.Journal ofEconomic-s,and Organization,xx,21 (1):256-283.8Mak,Y T.Determinants ofcorporate ownershipand boardstructure:Evidence fromSi-ngaporeJ.Journal ofCorporate Finance,xx,7 (3):235-255.9McAnally,Mary Lea,Srivastava,Anup,Weaver,Connie.Executive Stock Options,Mis-sed EarningsTargets,and EarningsManagementJ.Aounting Review,xx,183 (1):185-216.10Myers,James,Myers,Linda,Skinner,Douglas.Earnings Momentumand EarningsM-anagementJ.Journal ofAounting,Auditing&Finance,xx,22 (2)249-284.11Warfield,Terry.Equity Incentivesand EarningsManagementJ.The AountingRev-iew,xx,80 (2)441-476.12Morgan AG,Poulsen AB.Linking payto performanceompensation proposalsintheS&P500J.Journal offinancial economics,xx,62 (3):489-523.13Feltham,G.A.Incentive Efficiencyof Stockversus OptionsJ.Review ofAounting S-tudies,xx,6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