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6自控实验报告(1500字)南昌大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马常珺学号:6100311193专业班级:自动化115班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一、实验项目名称:典型环节的模拟研究二、实验要求1了解和掌握各典型环节模拟电路的构成方法、传递函数表达式及输出时域函数表达式2观察和分析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了解各项电路参数对典型环节动态特性的影响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1计算机一台2AEDK-labACT自动控制理论教学实验系统一套3LabACT6_08软件一套四、实验数据及处理结果1)观察比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典型比例环节模拟电路如图3-1-1所示。2/26图3-1-1典型比例环节模拟电路典型比例环节的传递函数:G?UO?KUiK?R1R0单位阶跃响应:U?K实验分析:1、由电路图可知,当R1=100k时,比例系数K=数据如下:其中CH1为输入,CH2为输出。由图可得K=,并且是把原图形比例缩小,图像与原图形趋势相同,无相角变化。2、当R1=200K时,比例系数。如图所示:输入输出信号重合,线性放大。结论:比例环节是将输入信号进行无失真地进行放大,此实验放大系数k与R1有关,成正相关,改变R1,比例系数就随之改变,输出信号就相应改变。2)观3/26察惯性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典型惯性环节模拟电路如图3-1-4所示。图3-1-4典型惯性环节模拟电路典型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G?UOK?Ui1?TS,K?R1,R0T?R1C单位阶跃响应:当,时,T=R1C=,K=1如图:当t=T时,U0=K*Ui=*=由图得,此时t=200ms=T。改变时间常数:当增大R1或者C时,时间常数就会加大,输出信号跟踪变慢。改变比例系数:K变化时,只会影响输出幅值,不会影响时间常数,它对暂态性4/26能没有影响。3)观察积分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典型积分环节模拟电路如图3-1-5所示。图3-1-5典型积分环节模拟电路典型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G?UO1?UiTS,T?R0C单位阶跃响应:U0?1tT分析:按照指导书理论计算时间常数T=,从图中测量为,和理论结果几乎相同,有点误差是正常的,这是不可避免的。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积分环节是将输入信号进行积分,因为输入为阶跃信号,故输出为斜坡信号,按比例增大,只要阶跃信号在,就一直增大,但是不能超过放大器电压。4)观察比例积分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典型比例积分环节模拟电路如图3-1-8所示.。典5/26型比图3-1-8典型比例积分环节模拟电路例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G?UO1?K,UiTSK?1t)TR1,R0T?R1C单位阶跃响应:UO?K/R0=1,故最终降至输入信号幅值处。6)观察PID环节的响应曲线PID环节模拟电路如图3-1-11所示。图3-1-11PID环节模拟电路典型比例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G?6/26UOK?KP?P?KPTdSUiTiS,KP?R1?R2R0Td?C2R1?R2,Ti?C1单位阶跃响应:U0?KpTD?KP?KpTtV=Kp输入电压=2*=,测得此时Ti=,与计算值Ti=*C1=相符。改变比例常数:当R0=50K时,Kp=,V=*=,测得此时Ti=,与计算值相近。如图:改变时间常数:R1=20K时,Ti=*C1=,Kp=3,V=3*=测得此时Ti=,与相近。如图:7/26五、实验心得通过这次试验,我对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有了更加清晰地认识。懂得了利用模电运算放大器知识求取传递函数,同时也学会了正确的在响应曲线中测量时间常数的大小。对各个典型环节的电路模型有了初步的认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知识对响应曲线做简答分析。六、参考资料1自动控制理论,王时胜、曾明如、王俐等,江西科技出版社2自动控制理论,夏德钤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3自动控制理论,胡寿松,航空工业出版社南昌大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马常珺学号:6100311193专业班级:自动化115班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一、实验项目名称:二阶系统瞬态响应和稳定性二、实验要求1.了解和掌握典型二阶系统模拟电路的构成方法及型二阶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标准式。2.研究型二阶闭环系统的结构参数-8/26无阻尼振荡频率n、阻尼比对过渡过程的影响。3.掌握欠阻尼型二阶闭环系统在阶跃信号输入时的动态性能指标Mp、tp、ts的计算。4.观察和分析型二阶闭环系统在欠阻尼,临界阻尼,过阻尼的瞬态响应曲线,及在阶跃信号输入时的动态性能指标Mp、tp、ts值,并与理论计算值作比对。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1计算机一台2AEDK-labACT自动控制理论教学实验系统一套3LabACT6_08软件一套四、实验原理及说明图3-1-7是典型的型二阶单位反馈系统原理方块图。图3-1-7典型二阶闭环系统原理方块图K型二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G?TiS2?nG9/26型二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标准式:?221?GS?2?nS?n自然频率:阻尼比:?12有二阶闭环系统模拟电路如图3-1-8所示。它由积分环节和惯性环节构成。图3-1-8型二阶闭环系统模拟电路图3-1-8的二阶系统模拟电路的各环节参数及系统的传递函数:积分环节的积分时间常数Ti=R1*C1=1S惯性环节的惯性时间常数T=R2*C2=该闭环系统在A3单元中改变输入电阻R来调整增益K,R分别设定为4k、40k、100k。模拟电路的各环节参数代入式,该电路的开环传递函数为:RKK100kG?其中K?2?TiSSRR模拟电路的开环传递函数代入式,该电路的闭环传递函数为:10/262?n10K?2?22S?2?nS?nS?10S?10K模拟电路的各环节参数代入式,该电路的自然频率、阻尼比和增益K的关系式为:110?n?K?1T?2K2当R=100k,K=1=1为过阻尼响应,当R=40k,K=1为临界阻尼响应,当R=4k,K=25=0欠阻尼二阶闭环系统在阶跃信号输入时的动态指标Mp、tp、ts的计算:?1?2超调量:MP?e?100%?%峰值时间:tp?n?211/26?3调节时间:ts?n?五、实验内容及步骤型二阶闭环系统模拟电路见图3-1-8。该环节在A3单元中改变输入电阻R来调整衰减时间。实验步骤:注:SST不能用“短路套”短接!用信号发生器的阶跃信号输出和幅度控制电位器构造输入信号:B1单元中电位器的左边K3开关拨下,右边K4开关拨下。阶跃信号输出调整为2V阶跃信号按钮,L9灯亮,调节电位器,用万用表测量Y测孔)。构造模拟电路:按图3-1-8安置短路套及测孔联线。虚拟示波器的联接:示波器输入端CH1接到A6单元信号输出端OUT。注:CH1选1档。运行、观察、记录:运行LABACT程序,选择自动控制菜单下的12/26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下的二阶典型系统瞬态响应和稳定性实验项目,就会弹出虚拟示波器的界面,点击开始即可使用本实验机配套的虚拟示波器单元的CH1测孔测量波形。也可选用普通示波器观测实验结果。分别将中的直读式可变电阻调整到4K、40K、100K,按下B1按钮,用示波器观察在三种增益K下,A6输出端C的系统阶跃响应,其实际响应曲线参见图3-1-9.。改变积分时间常数Ti,重新观测结果,记录超调量MP,峰值时间tp和调节时间ts,填入实验报告。改变惯性时间常数T重新观测结果,记录超调量MP,峰值时间tp和调节时间ts,填入实验报告。在作该实验时,如果发现有积分饱和现象产生时,即构成积分的模拟电路处于饱和状态,波形不出来,请人工放电。放电操作如下:输入端Ui为零,把B5函数发生器的SB4“放电按钮”按住3秒左右,进行放电。实验数据及处理结果改变惯性环节增益六、实验数据及结果如下图、时,=为过阻尼响13/26应,由图中可以看出阶跃响应为单调上升的,超调量为0,符合理论。、时,=1为临界阻尼响应。此时阶跃响应为单调上升的,超调量为0,相比上图上升时间缩短了,即响应速度加快了。3、R=10K时,K=10,=为欠阻尼响应。测得Tp=,此时响应曲线为震荡衰减的,Ts=,超调量为/=%,虽然有了超调,但是响应速度加快了。3、R=4k时,K=25,=为欠阻尼响应。测得Tp=5、R=2K时,K=50,=为临界阻尼响应。测得Tp=6、C2=2u、Tp=14/26六、实验心得本次实验是做的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对于二阶系统来说,它有欠阻尼、临界阻尼和过阻尼,不同的系统具有不同的性质。本次实验把三种情况都进行了实验,并进行了简要分析。通过这次试验,我对典型二阶系统模拟电路的构成方法有了更加直观的理解,同时,通过观察比较过阻尼,临界阻尼和欠阻尼响应,对典型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七、参考资料1自动控制理论,王时胜、曾明如、王俐等,江西科技出版社2自动控制理论,夏德钤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3自动控制理论,胡寿松,航空工业出版社南昌大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马常珺学号:6100311193专业班级:自动化115班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实一、验项目名称:一阶惯性环节的频率特性曲线二、实验要求了解和掌握对数幅频曲线和相频曲线、幅相曲线的构造及绘制方法15/26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1计算机一台2AEDK-labACT自动控制理论教学实验系统一套3LabACT6_08软件一套四、实验原理及说明频域分析法是应用频率特性研究线性系统的一种经典方法。它以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作为数学模型,以波德图或其他图表作为分析工具,来研究和分析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与稳态性能。1、波德图:波德图又称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由于方便实用,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控制系统分析时的作图。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的横坐标统一为角频率,并按十倍频程对数分度,单位是弧度/秒rad/s。对数幅频特性曲线的纵坐标表示对数幅频特性的函数值,为均匀分度,单位是分贝dB。对数相频特性曲线的纵坐标表示相频特性的函数值,为均匀分度,单位是度。对数幅频特性定义为:L?20lgA?A2极坐标图:极坐标图又称幅相频率特性曲线,还称奈奎斯特图。其特点是把频率看成参变量,当从0时将频16/26率特性的幅频和相频特性或实频和虚频特性同时表示在复数平面上。实频特性定义为:虚频特性定义为:Re?ReA?A五、实验内容和步骤本实验将数/模转换器单元作为信号发生器,自动产生的超低频正弦信号的频率从低到高变化,OUT2输出施加于被测系统的输入端r,然后分别测量被测系统的输出信号的对数幅值和相位,数据经相关运算后在虚拟示波器中显示。惯性环节的频率特性测试电路见图3-2-1。图3-2-1惯性环节的频率特性测试电路实验步骤:将数/模转换器输出OUT2作为被测系统的输入。构造模拟电路:按图3-2-1安置短路套及测孔联线,表如下。安置短路套测孔联线运行、观察、记录:运行LABACT程序,选择自动控制菜单下的17/26线性控制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实验项目,选择一阶系统,就会弹出虚拟示波器的频率特性界面,点击开始,实验机将自动产生64Hz多个频率信号,测试被测系统的频率特性,等待将近十分钟,测试结束。测试结束后,可点击界面下方的“频率特性”选择框中的任意一项进行切换,将显示被测系统的对数幅频、相频特性曲线和幅相曲线,同时在界面上方将显示该系统用户点取的频率点的L、?、Im、Re等相关数据。点击停止后,将停止示波器运行。改变惯性环节开环增益:改变A6的输入电阻R=50K、100K、200K。C=1u,R2=50K。改变惯性环节时间常数:改变A6的反馈电容C2=1u、2u、3u。R1=50K、R2=50K注:本实验要求惯性环节开环增益不能大于1。六、实验数据及处理结果改变惯性环节开环增益:改变A6的输入电阻R=50K、100K、200K。C=1u,R2=50K。R=50KT=R2C=K=1依次是:极坐标图,伯德图的幅频特性,伯德图的相频特性18/26改变惯性环节时间常数:改变A6的反馈电容C2=1u、2u、3u。R1=50K、R2=50KC2=1uT=R2C=转折频率f=1/=如图C2=2uT=R2C=转折频率f=1/=如图:C2=3uT=R2C=转折频率f=1/=如图:19/26七、实验数据分析及心得通过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到:1、当改变R1时,系统的开环增益随之改变,时间常数T不变,相对应的伯德图中,低频段的幅频特性跟随R1相应变化。R1变大,则幅频特性上移,R1变小,则幅频特性下移。2、当改变电容C2时,系统的开环增益不变,T相应改变,则对应的转折频率随之改变。C2变小,则时间常数T变小,转折频率加大;C2变大,则时间常数T变大,转折频率减小。3、通过这次自动控制原理实验,使我对自动控制原理有了更进一步的探究,以及对其特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该实验,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根据实验结果应用理论知识对其进行解释,加深了对系统频率特性的理解。八、参考资料1自动控制理论,王时胜、曾明如、王俐等,江西科技出版社2自动控制理论,夏德钤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3自动控制理论,胡寿松,航空工业出版社20/26南昌大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马常珺学号:6100311193专业班级:自动化115班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实一、验项目名称频域法串联迟后校正二、实验要求1了解和掌握二阶系统中的闭环和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的构造及绘制方法。2了解和掌握迟后校正的原理,及迟后校正网络的参数的计算。3熟练掌握使用本实验机的二阶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的测试方法。4观察和分析系统未校正和串联迟后校正后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L和相频特性?,幅值幅值穿越频率处c,相位裕度,并与理论计算值作比对。三、实验原理及说明频域法校正主要是通过对被控对象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观察和分析实现的。串联迟后校正的原理是利用迟后校正网络其高频幅值衰减的特性,以降低已校正系统的系统开环截止频率,从而获得足够的相角裕度。迟后校正网络的最大迟后相位角?m应力求避免发生在已校正的幅值穿越频率处c附近。对于系统的响应速度要21/26求不高,而抑制噪声电平性能要求较高的系统可采用该校正。如果未校正系统已具备满意的动态性能,也可采用该校正方法以提高系统的稳态精度,同时保持动态性基本不变。迟后校正网络的电路图及伯德图见图3-3-12。图3-3-12迟后校正网络的电路图及伯德图迟后校正网络传递函数为:GC?1?bTS1?TS设校正后的截止频率为?C,则网络的参数为:?20lgb?L,为了避免最大迟后角发生在已校正系统开环截止频率c附近,通常使网络的交接频率2=1bT远小于c,一般取c。1?C,b?R5,T?CbTR4?R5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未校正系统的时域特性的测试未校正系统模拟电路图见图3-3-13。本实验将函数发生器单元作为信号发生器,OUT输出施加于被测系统的输入端Ui,观察OUT从0V阶跃+时被测系统的时域特性。图3-3-13未校正系统模拟电路图22/26图3-3-13未校正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10模拟电路的各环节参数:积分环节的积分时间常数Ti=R1*C1=,惯性环节的惯性时间常数T=R2*C2=。开环增益K=R2/R3=10在时域特性特性曲线上可测得时域特性:超调量Mp=%,调节时间ts=,峰值时间tp=图3-3-14未校正系统模拟电路的时域特性曲线2未校正系统的频域特性的测试本实验将数/模转换器单元作为信号发生器,自动产生的超低频正弦信号的频率从到16Hz变化,OUT2输出施加于被测系统的输入端r,然后分别测量被测系统的输出信号的对数幅值和相位,数据经相关运算后在虚拟示波器中显示。未校正系统频域特性测试的模拟电路图见图3-3-15。图3-3-15未校正系统频域特性测试的模拟电路图23/26图3-3-15的被测二阶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相频曲线见图3-3-1617所示。图3-3-16未校正系统开环相频特性曲线图3-3-17未校正系统开环幅频特性曲线在图3-3-16未校正系统模拟电路的相频特性曲线上可测得未校正系统频域特性:穿越频率c=rad/s,相位裕度=263迟后校正网络的设计如果设计要求校正后系统的相位裕度=50,考虑到迟后校正网络在新的截止频率?C处会产生一定的相角迟后?,因此,?,取?60,则?500?60?560。在未校正系统开环相频特性曲线中可测得=56时的角频率为rad/s。该角频率即为校正后的穿越频率c。在未校正系统开环幅频特性曲线中可测得:?C=rad/s处的迟后校正网络对数幅频值为:L?4据式3-3-9可计算出网络的参数:?20lgb?L,b?,24/26据式3-3-10可计算出:T?R5=875K迟后校正网络传递函数为:4串联迟后校正系统的频域特性的测试串联迟后校正系统频域特性测试的模拟电路图见图3-3-18。图3-3-18串联迟后超前校正后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GC?1?9S1?C?b?令C=10u,计算出:R4=159K,1?1?图3-3-18串联迟后校正系统频域特性测试的模拟电路图运行、观察、记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曲阳文综考试题库及答案
- 销售合同电子签署与审核模板
- 城市绿化环境美化承诺书6篇
- 2025年国电电网安规考试配电部分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新疆籽棉种植基地施肥合同书
- 2025年新疆农业科技交流合作合同
- 材料力学证考试题及答案
- 化纤厂应聘考试题及答案
- 运维管理岗考试题及答案
- 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商家服务合同书
- 2.3河流与湖泊第1课时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 专题04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压轴题8大类型专项训练)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一(解析版)
- 2025上海浦东新区浦东公安分局文员招聘300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风险限额管理与应用
- 2025年三方股权合作合同协议书
- 工程结算审核工作方案(3篇)
- 地方病竞赛试题及答案
-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
- 秋季企业施工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社工抗压与情绪处理课件
- 起重机作业人员Q2证理论考试练习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