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莱辛的《拉奥孔》中“画与诗的界限”.doc_第1页
浅谈莱辛的《拉奥孔》中“画与诗的界限”.doc_第2页
浅谈莱辛的《拉奥孔》中“画与诗的界限”.doc_第3页
浅谈莱辛的《拉奥孔》中“画与诗的界限”.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莱辛的拉奥孔中“画与诗的界限”2008年?o7月?下期学术?理论现代衾誊浅谈莱辛的拉奥孔中”画与诗的界限”韩璐璐(熏龙江大学西语学院哈尔滨150080)摘要:莱辛从拉奥孔雕像群入手,通过对画与诗艺术规律的比较,驳斥了温克尔曼主张”诗画同一”和崇高”单纯静穆”的观点.证明雕像群中的拉奥孔之所以不哀号,是为了遵循造型艺术的特殊规律.关键词:莱辛拉奥孔诗与画美与真“画与诗的界限”之讨论古来有之,历来美学家们和文艺批评家们较多地着重诗画的共同点.罗马诗人贺拉斯在论诗艺>里所说的”画如此,诗亦然”,在西方也已经成为文艺界的一个信条.德国启蒙运动的先驱温克尔曼推崇古希腊艺术,认为雕像群中的拉奥孔之所以不哀号,是要表现一颗伟大而宁静的心灵.他反复情调古希腊文艺的最高理想就是”静穆”.他认为”希腊杰作有一种普遍和主要的特点,这便是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1】.在拉奥孔>中,莱辛从拉奥孔雕像群人手,通过对画与诗艺术规律的比较,驳斥了温克尔曼主张”诗画同一”和崇高“单纯静穆”的文艺观点.证明雕像群中的拉奥孔之所以不哀号,是为了遵循造型艺术的特殊规律.拉奥孔)中所谓画与诗的界限,实际上指的是造型艺术和语言艺术的界限.莱辛通过比较”拉奥孔”这个题材在雕塑和史诗中不同的艺术处理,论证造型艺术和语言艺术各自具有的特殊本质和表现规律.“画与诗无论是从模仿的对象来说,还是从模仿的方式来看都是有区别的”21.本质区别在于”画是空间艺术,它受空间规律支配;诗是时间艺术,它受时间规律支配”【3】.而由于存在本质区别所以遵循的规律也各不相同,画所遵循的规律是“美”,诗所遵循的规律是”真”.一,画与诗拉奥孔在开篇第一章就”为什么拉奥孔在雕刻里不哀号,而在诗里却哀号”进行了讨论.莱辛引用了温克尔曼的观点和话语作为开头:”他(温克尔曼)认为希腊绘画或雕刻经典杰作的显着特征是,无论在姿势上还是表情上,它们都显出一种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温说”不管海面上波涛多么汹涌,大海的深处总是静止的;希腊人所塑造的形象在一切激情之下他们仍表现出一种伟大而沉静的心灵”.41接下来莱辛详细的阐述了画与诗的界限和区别,对温的观点加以批驳.莱辛从三个观点来考虑诗画异同问题:1.绘画用空间的形体和颜色来模仿,而诗却用在时间中发出的声音达到相近的目的,也就是二者模仿所用的媒介或者说是符号不同.2.绘画的媒介比较适合表现全部或部分在空间并列的事物,“物体连同它们的可以眼见的属性是绘画所特有的题材”;诗的媒介比较适合表现全部或部分在时间中先后连续的事物,”动作是诗所特有的题材”.Sl3.从人的感官来看,画是通过眼睛来感受,眼睛可以摄入空间共存的事物,所以适宜静止的物体;诗是通过耳朵来接受的,声音一纵即逝,所以不适合于听并列的罗列,而适合于听先后连续的事物.但是莱辛也承认.一切事物都在空间和时间中存在,一定程度上诗也可以描绘物体,画也可以叙述动作.但绘画只能通过物体,用暗示的方式去模仿动作,用动作中最富孕育性的那一刻引导观众去理解;而诗也只能通过动作用暗示的方式去描绘物体,运用物体的某个属性”引发其最生动的感性形象”的属性【6】.莱辛为此举了荷马对事物的美的描写为例!指出”凡是不能按照组成部分去描绘的对象,荷马就使我们从效果上去感觉到它”;荷马避免对事物美作细节描写,而通过特洛伊国元老们对海伦的议论暗示海伦的美.二,美与真画与诗遵循的规律也不同,绘画所遵循的规律是”美”(dieSch?nheit),而诗所遵循的规律是”真”(dieWahrhei0.莱辛同温克尔曼的论战就是由如何认识雕像群中拉奥孔的不哀号这种艺术处理引起的.莱辛认为”雕刻家要在既定的身体痛苦的情况下表现出最高的美.身体苦痛中激烈的形体扭曲和最高度的美是不相容的”.所以”他就不得不把身体苦痛冲淡,把哀号化为轻微的叹息.”然而这并不是因为象温克尔曼说的那样,是为了表现拉奥孔那颗深受痛苦的宁静心灵,从而体现”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而是为了遵循美的规律.”凡是为造型艺术所能追求的其他东西,如果和美不相容,就须让路给美;如果和美相容,也至少必须服从美”.为了达到造型艺术追求的”美”“艺术家们宁可违反真实”.说到真实,就涉及到了诗所遵循的规律”真”.71也就是说,诗的描写要有真实性.诗人认为”他写的主角如果博得了我们的好感,他的高贵品质就会把我们吸引住,使我们简直不去想他的身体形状;或是纵然想到,也会是好感先人为主,如果不是把他的身体形状想象为美,也会把它想象为不太难看的”.【8】莱辛在<拉奥孔里也认真地讨论了丑.他的结论是:丑可以人诗,由于并列的形体已转化为在时间上连续的东西,丑”就比较不那么令人起反感,所以就效果说,丑已仿佛不再为丑”;通过无施劳.”接着孔子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自由交谈,各抒己见,感发情怀,互相认可对方的志向.当然,孔子的民主教学,也有不足之处.如招收学生以貌取人;轻视老百姓;把女子和小人相提并论,歧视女性等.这于他宣扬的礼仪制度有关,他要求人们不能违背,所以,在学习方法上也只能是守旧的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说明练习的重要,后人一直借鉴.但在当时,习:意思偏重于”做”,即使和”练”结合成”练习”,也一样有”照着去做”的意思.这种学习方法使人只重视过去的知识,不能发现和开拓,是守旧的学习方法.另一种学习方法是要放开范围去学,放开范围去思考.这样,就会有所怀疑,就会有所发现,就会有开拓和创新.这是一种开拓创新的学习方法,符合今天素质教育提倡的民主式教学参考文献:【1】王钧林,齐姜红.孔子【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102】修建军.孔门弟子【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10【3】秋孔子着_论语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7.4.口现代企业教育MODERNENTERPRISEEDUCATION135文史酮究论”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翁治清唐红梅(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江苏213164)摘要:黑色幽默是美国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研究黑色幽默文学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美国社会以及美国文学的发展进程.本文从特殊的幽默风格,特殊的题材,”反英雄”式的人物和反小说的叙事结构等四个方面论述了黑色幽默的艺术特征.关键词:黑色幽默艺术特征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重要的文学流派,这一术语是由法国超现实主义诗人和批评家安德烈-布勒东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I】后来美国评论家尼克伯克发表致命一蜇的幽默一文,于是以”黑色幽默”命名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在美国诞生.70年代后,黑色幽默声势大减,但不时仍有新作出现,它在美国文学中至今仍有一定影响.黑色幽默作家们用幽默的手法来揭露和反讽丑恶阴暗,荒诞可笑的人生,社会,宇宙及由此而来的人们的荒诞病态的境地,社会机制,价值观,人生观,宗教,艺术,情感等各类严肃主题都成为他们嘲讽的对象.黑色幽默不同于一般幽默的地方在于,其荒诞不经,冷嘲热讽,玩世不恭之中包含了沉重和苦闷,眼泪和痛苦,忧郁和残酷.所以,西方评论家称其为”绞刑架下的幽默”.黑色幽默是一种带有悲剧色彩的喜剧,是绝望的喜剧.黑色幽默小说力求突出生存环境的荒谬冷酷,嘲讽挖苦和攻击传统价值与美学观念,表现世界的异化,人性的沦落与情感的破碎.黑色幽默可以说是反理性,反理想主义的文学.其艺术特征可归结为特殊的幽默风格.特殊的题材,”反英雄”式的人物和反小说的叙事结构.一,特殊的幽默风格黑色幽默文学打破传统悲喜剧的界限,以喜剧的手法处理悲剧的内容,痛苦和不幸也成了开玩笑的对象.这给传统幽默的美学形式引进了一个新因素:痛苦是可笑的,对不幸可采取嘲笑的态度.其嘲讽表现得很含蓄,带有寓言性质.作家并不明确做出道德,政治的评价,而是让读者从这些冷隽的幽默和喜剧形式的笑声中,领悟出某种含蓄的寓意来.黑色幽默又称为”大难临头时的幽默”,这是单一的可悲与可怕,伴之而来的是严肃,紧张甚至痛苦:然而,黑色幽默却把痛苦与欢乐,异想天开的事实与出奇平静的反应并列在一起,它是痛极而笑,化痛而笑,为的是减轻痛苦,这不能不说是文学史上的奇观.第二十二条军规(以下简称军规)和第五号屠场同是描写战争,可其黑色幽默的表现却各具特色.同样拿痛苦,不幸和死亡开玩笑,海勒笔下是一种面对惨烈事物发出短暂的笑声之后迅即引起的恐怖,惊愕,梦魇感,从语调中可以感觉到海勒潜在的激愤.而冯尼格特则以极为冷漠的语调缓缓道来,始终保对比,丑在诗里还可以加强喜剧性和悲剧性;而画却不然,因为“形象完全摆在眼前,它所产生的效果并不比在自然里减弱多少”,所以”就画作为摹仿来说,它可以表现丑;就画作为美的艺术来说,它却不肯表现丑”,总之,绘画还以不用丑为妙.莱辛之所以要严格辨清诗和画的界限,是和他所进行的启蒙运动分不开的.当时他所进行的是两方面的斗争.一方面是反对高特雪特所提倡的古典主义,这种所谓的新古典主义者仍然坚持贺拉斯的”画如此,诗亦然”的信条,特别强调诗和画的共同点而忽略它们各自的特点.”这种信条要么把诗牢牢的限制在绘画中,要么把画硬填充到诗中,要么二者皆具备某种意境,要么二者都要有所欠缺.”【9】这种诗和画呆板无生气.为革新诗和画,就必须弄清楚它们各自的界限.另一方面是是反对温克尔曼的片面的看法.虽然温也反对高特雪特,却仍相信诗画一致,这种诗与画的混淆也遭到莱辛的反对.莱辛坚信亚理斯多德观点一诗摹是仿人的行动.”这种看法在启蒙运动中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它把人和人的行为提到首位,有利于当时的斗争.”Do莱辛承认画和诗就其同为艺术而言,确有它们的共同点(摹仿),但是他却更强调它们的特点.按照辩证的看法,这两点必须统一起来看,才能达到全面的看法,莱辛的功绩在于明确的指出了诗和画的特点,即向来被忽视的一面.至于说关于对美的看法,莱辛所了解的丑主要是物体形式的丑,至于绘画能不能用丑的问题实质上就是画能不能表现反面形象的问题.如果真正不能,绘画就不能作为揭露丑恶的工具.但事实上,英国的伯来克以但丁的地狱篇为题材的作品,古希腊的关于蛇神之类丑怪形象的描绘,也都证明造型艺术并不排除丑的材料.就这一点上莱辛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参考文献:1.Lessing,GottholdEphraim:LaokoonoderdberdieGrenzenderMalereiundPoesie,17662.Winckelmann,JohannJoachim,:GedanckeniiberdieNachahmungderGfiechischenWerckeinderMahlereyundBildhauerKumt,1755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4.章安祺:西方文艺理论史精读文献(修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5.张秉真,章安祺,杨惠林:西方文艺理论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注释:11Winckelmann,GedanckeniiberdieNachahmungderGfiechischenWerckeinderMahlereyundBildhauerKunst,1755,(温克尔曼论古代艺术)2朱光潜译拉奥孔=,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页3】朱光潜译拉奥孔,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页4Lessir,LaokoonoderiiberdieGrenzenderMalereiundPoesie,1766,Vorrede(莱辛,拉奥孔论画与诗的界限)55Lessing,LaokoonoderiiberdieGrenzenderMalereiundPoesie,1766,xvI(同上)6Leasing,LaokoonoderiiberdieGrenzenderMalereiundPoesie,1766,I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