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 (2).doc_第1页
读书心得 (2).doc_第2页
读书心得 (2).doc_第3页
读书心得 (2).doc_第4页
读书心得 (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开国上将张爱萍心得体会小组成员:张恒威2011514039 苏晓敏 2011514046 高敏2011514040 李雨晗 2011514063 李俊杰 2011514057 邓朱玉 2011514049 张家祖籍湖北孝感,清初时“湖广镇川”,祖上后来来到川东北部大巴山,1910年1月9日张瑞旭生于此处。张瑞旭幼时适逢国家内外忧患,军阀混战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但同时革命思潮也风起云涌。上学后,私塾老师、家长等的教育,催生着童年张瑞旭对恶势力的强烈反抗精神。在那“枪杆子决定一切”的时代,谁兵多、枪多,谁就是当然的霸主,这样的社会现实让他决定长大了一定要当元帅的梦想。童年的张瑞旭对枪杆子的认识难免过于幼稚、肤浅,但在上中学之后,他渐渐的明白了,武装斗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枪也是只用来打坏人的。时事往往造就英雄,1926年对全国的有志青年来说是风雷激荡的一年,许多胸怀革命抱负的有志青年都自觉的接受大革命的洗礼,进而在那大浪淘沙般的斗争中成长为国家和民族的中流砥柱。16岁的张瑞旭经过这些日子也从一个不知政治为何物的少年蜕变成为一名信仰坚定的有志青年了,在同学中更是出类拔萃,被大家一致推荐为学生会主席,在这之后戴志安和张鲤庭两位老师对他走上革命道路,起了决定性影响,包括陈毅,都是他革命的启蒙老师。经历了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他实现了自己要从军的愿望,加入了江西红军。但是他却没有想到这是一次大撤退,一次走投无路,面临覆灭边缘的大逃亡,更没想到会是一次改变中国历史的伟大长征。在征途中,张爱萍文韬武略,战功赫赫,备受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赏识和器重。因此,在抗日战争期间他被任命为上海市军委书记抗日战争爆发后,张爱萍同志受毛泽东同志委派赴上海任中共江浙省委军委书记,组织沪杭宁地区抗日游击战争。年春,任八路军总指挥部参谋,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做统战工作。同年月下旬,赴浙江金华进行统战工作,秘密发展党员,组织抗日队伍。月中旬赴河南确山,发展武装力量,组建新四军挺进纵队。年月,任中共豫皖苏省委书记。同年月,赴津浦路东开辟敌后根据地,任八路军、新四军皖东北办事处处长,广泛团结、扩大抗日力量,仅用个月就建立了包括县区的皖东北抗日根据地。同年月,任新四军第支队第总队总队长兼政委,开辟苏皖边区敌后抗日根据地,后任八路军苏皖纵队政委。年月,任八路军第纵队第支队司令员,率部挺进淮海、盐阜地区,接应江南新四军渡江北上,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年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师第旅旅长,第师副师长兼苏北军区副司令员。年月,任第师副师长兼第旅旅长、政委,兼盐阜军分区司令员、政委及盐阜地委书记,统一指挥盐阜地区的反“扫荡”斗争。他运用灵活多样的作战样式,领导军民粉碎了万余日、伪军的大“扫荡”。年月,任新四军第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率部转战在徐州以南、津浦路东西的广大战场,连续作战,收复失地,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贡献。在这期间,他多次遇到九死一生的绝境,甚至孤身闯敌穴,由此可见张爱萍胆识过人,沉着冷静为了开辟皖东北根据地,张爱萍带着他的队伍强攻大柏屿子,智取老周域屯子。在刘少奇的支持下他率9旅到皖东北,肃清当地日伪及土匪,恢复发展根据地等等可以说他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张爱萍又转身投入内战之中,依旧是屡立战功,为自己的军旅生涯写下辉煌的篇章,同时也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汗马功劳。解放战争初期,张爱萍同志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在指挥部队破击津浦铁路顽敌的战斗中头部负重伤,后赴苏联治疗。年底,他伤愈回国,任第三野战军前线委员会委员。渡江战役伊始,受命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任华东海军司令员兼政委。他坚持以人民军队为基础,招贤纳士,广罗人才,团结教育原国民党海军人员,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创办了我军第一所海军学校及第一个海军技术研究指导机构海军司令部研究委员会。从接管国民党海军机构、舰船开始,不到两年时间,就建起一支具有较强作战能力的海军部队。国家局面稳定后张爱萍同志又转身长期从事国防科学技术和国防工业战线的领导工作,是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杰出领导者。年月,他参加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研究制订全国科学技术远景规划工作,拟制了关于十二年内我国科学对国防需要的研究项目的初步意见、关于军队内部建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自年月,先后任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中央专委委员兼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军委委员,主持国防科技、装备和国防工业工作,组织领导“两弹一星”大协作、大会战,先后次担任核试验委员会主任委员、现场试验总指挥,成功地组织了我国第一代地地导弹、首次原子弹塔爆、空爆及第三次原子弹爆炸试验。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工作面临严重困难的关键时刻,他深入全国各地的核工业单位调查研究,向中央建议集中全国力量,加速攻关,并呈报了关于原子能工业建设的基本情况和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的报告,为中央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他长年奔波在大漠深处、深山僻壤,与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和参试部队官兵工作在一起,生活在一起,为解决核试验中的难题,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提出了许多关键的指导性意见。年月,任地地导弹专门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建立导弹作战基地及组建导弹部队领导机构的工作。年月,向中央军委呈报了关于组建导弹部队领导机构问题的报告,得到军委批准。年月日,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他亲赴全国各地勘察、选址,为第二炮兵和我国战略核力量的建设与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做出了重要贡献。年月,张爱萍同志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退居二线后,他仍十分关心党、国家和军队的建设,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热心参与开拓老年事业和关心下一代的工作,撰写了大量回忆文章,出版了诗词、书法、摄影选集。著有神剑之歌、张爱萍军事文选等,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张爱萍同志是著名的将军诗人、摄影家、书法家。他以诗、书、摄影为武器,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热情讴歌真善美,无情鞭挞假恶丑。他的大量诗词、书法、摄影作品,艺术地记录了党史、军史重要事件及重大活动,对弘扬革命传统、振奋军心士气、陶冶道德情操,起到了积极作用,产生了广泛影响。张爱萍同志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张爱萍同志作为解放军的高级将领,战功赫赫,有威陶武略,但是去哦从不焦躁,终身虚心学习,这值得我们学习。 张爱萍同志对党忠诚,矢志不渝,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张爱萍同志能征善战,军政兼优,是我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员。 张爱萍同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