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防雷电安全技术措施_第1页
煤矿防雷电安全技术措施_第2页
煤矿防雷电安全技术措施_第3页
煤矿防雷电安全技术措施_第4页
煤矿防雷电安全技术措施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矿防雷电安全技术措施煤矿防雷电安全技术措施 根据柳政办发 2011 32 号文件精神 结合赵家庄煤矿实 际情况为了杜绝由于雷电而引发的事故 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 经矿委会研究决定 特制定此安全技术措施 一 雷云的形成和雷电发展一 雷云的形成和雷电发展 雷电是大气中自然放电现象 一般叫闪电 它的形状分为 线状 带状 片状和球状 按空间位置可分为雷云之间和雷云 对大地之间两类 前者发生在高空 对人类危害较小 后者为 发生在雷云对大地间的落地雷 尤其是负极性落地雷 对人体 和设备危害最大 是造成煤矿变电所雷击事故的主要来源 雷 电与雷云的存在分不开 在天气闷热时 热空气上升到高空遇 到冷空气 水蒸汽结成水滴 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 与继续 上升的热空气发生碰撞出现水滴分离形成微细水滴 这些水滴 随风吹聚形成带负电的雷云 雷云是产生雷电放电的前提 负 极性的落地雷的发展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 先导放电 当天空中有带负电电荷的雷云时 由于感应作用 地面和 地面物体都带上正电荷 雷云中某处电荷较多就使该处附近电 场强度增大 增大到一定值时 就使空气绝缘被破坏 开始出 现游离 形成先导放电通路 方向从雷云向大地逐级发展 放 电速度约数 10km s 向下发展到一定高度时 地面物体可能 产生向上的先导 它影响下行先导的发展方向和雷击点的方位 2 主放电 下行先导的极高电位和上行先导的感应电荷与大地距离较 小 在电场强度足够大时 就使剩余的空气隙被击穿 游离出 来的电子很快流入大地 大量地面电荷迅速冲向雷云 就会产 生很强的光亮和巨大的雷声 主放电电流极大 大多数雷电流 瞬间幅值约数 10ka 少数可达数百千安 剧变的雷电流产生过 渡过程 形成雷电冲击波 使雷击点周围的磁场出现很大的变 化 虽然主放电时间只有几十微秒 但破坏作用极大 造成人 畜伤亡 建筑物和设备损坏及引起火灾 3 余辉放电 主放电后 雷云中的剩余电荷按通路持续流入大地 形成 余辉放电 放电电流随时间的延长而快速减小 只需几毫秒放 电就结束了 在存在多个雷云中心时 还会出现重复放电 只 是放电电流小多了 二 雷电类型 二 雷电类型 1 直击雷 雷云和大地之间的放电叫直击雷 雷击时 流过被击物的电流极大 对电气设备会造成最大威胁 2 感应雷 感应雷也叫雷电感应或感应过电压当雷云与大 地放电后线路中的电荷失去束缚 以雷电波的形式向导线两侧 流动 这种过电压是由静电感应引起的 电磁感应也可引起感 应过电压 3 球形雷 球形雷是雷电发生时形成的发红光或白光的火 球 球形雷很少见 它是由特殊的带电气体形成的能够从门 窗 烟囱等信道进入室内 4 雷电侵入波 是雷电时 在架空线路上或金属管道上产 生的冲击电压沿线路和管道的两个方向迅速传播的雷电波 三 成立矿井防雷电工作领导组三 成立矿井防雷电工作领导组 1 领导组 组长 高铭明 副组长 高运来李红伟张小林邢兴旺高兴则 成员 郝天增武占录王丙清杨振清陈启存 刘爱国赵艳军技术科机电科 2 雷电的危害 1 破坏 由于雷电的冲击电压高达几十万甚至几百万 伏 可以毁坏电气设备的绝缘 烧毁电线 引起火灾 爆炸事 故 造成大规模停电 绝缘损坏后 增加了触电和危险性 2 量的破坏 当巨大的雷电流通过导体时 将转换成 大量电能 造成金属导体过热甚至熔化 引起火灾或爆炸 若 雷击在易燃物上 更易造成危险 3 质的破坏 由于巨大的雷电流通过被击物时 被击 物缝隙中和气体受热剧烈膨胀 水分急剧蒸发为大量气体 使 被击物损坏或爆炸 雷击时产生的气浪也有较大的破坏作用 3 雷电活动规律和雷电流幅值概率 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雷电活动的规律 按地理环境的 分布规律是 山区和热而潮湿的地区雷暴高于平原和冷而干燥 的地区 内陆多于沿海 按地质条件易遭雷击的地点为 土壤 电阻小 地表土壤中粘土电导率高 地下埋有金属矿床等 高 耸突出或孤立的建筑物 高压输电线路转角等 雷电活动时间 大多在白天下午 1 至 9 时 雷暴的高峰月为七八月 四 安全技术措施 1 架设避雷线 2 提高线路本身的绝缘水平 3 加强对绝缘薄弱点的保护 4 绝缘子铁脚接地 5 防直击雷 装设避雷针以保护建筑物免遭直击雷 6 存放爆炸物或易燃物的建筑装设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 线 使被保护的建筑物及风帽 放散管等突出屋面的物体均处 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 7 雷暴时 尽量少在室外逗留 确需巡检时 应穿好塑料 等不浸水的雨衣 不准登高作业 8 注意关闭好站内所有门窗 防止球形雷进入室内 9 雷暴时 尽量远离站内避雷针塔 烟囱 孤树 路灯杆 旗杆等建筑设施 10 下雨时 应注意离开电线 电话线 管网等设施 1 5m 以外 防止这些设施对人体二次放电伤人 11 在雨季未来前 地面配电房 绞车房 办公大楼等处设 置避雷设施 已安装的避雷装置要进行定期检修 12 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 13 切勿站立于山顶 楼顶上或其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14 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15 为防止雷电波侵入井下 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