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合理轮作倒茬与耕地用养结合.doc_第1页
浅论合理轮作倒茬与耕地用养结合.doc_第2页
浅论合理轮作倒茬与耕地用养结合.doc_第3页
浅论合理轮作倒茬与耕地用养结合.doc_第4页
浅论合理轮作倒茬与耕地用养结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轮作(crop rotation)指在同一田块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和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复种组合的种植方式。如一年一熟的大豆小麦玉米三年轮作,这是在年间进行的单一作物的轮作;在一年多熟条件下既有年间的轮作,也有年内的换茬,如南方的绿肥水稻水稻油菜水稻小麦水稻水稻轮作,这种轮作有不同的复种方式组成,因此,也称为复种轮作。轮作的命名决定于该轮作中的主要作物构成,被命名的作物群应占轮作区的1/3以上。常见的有禾谷类轮作、禾豆轮作、粮食和经济作物轮作,水旱轮作、草田轮作等。 作用作用 合理的轮作有很高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防治病、虫、草害作物的许多病害如烟草的黑胫病、蚕豆根腐病、甜菜褐斑病、西瓜蔓割病等都通过土壤侵染。如将感病的寄主作物与非寄主作物实行轮作,便可消灭或减少这种病菌在土壤中的数量,减轻病害。对为害作物根部的线虫,轮种不感虫的作物后,可使其在土壤中的虫卵减少,减轻危害。合理的轮作也是综合防除杂草的重要途径,因不同作物栽培过程中所运用的不同农业措施,对田间杂草有不同的抑制和防除作用。如密植的谷类作物,封垄后对一些杂草有抑制作用;玉米、棉花等中耕作物,中耕时有灭草作用。一些伴生或寄生性杂草如小麦田间的燕麦草、豆科作物田间的菟丝子,轮作后由于失去了伴生作物或寄主,能被消灭或抑制为害。水旱轮作可在旱种的情况下抑制,并在淹水情况下使一些旱生型杂草丧失发芽能力。均衡利用土壤养分各种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各种养分的数量和比例各不相同。如禾谷类作物对氮和硅的吸收量较多,而对钙的吸收量较少;豆科作物吸收大量的钙,而吸收硅的数量极少。因此两类作物轮换种植,可保证土壤养分的均衡利用,避免其片面消耗。调节土壤肥力谷类作物和多年生牧草有庞大根群,可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结构;绿肥作物和油料作物,可直接增加土壤有机质来源。另外,轮种根系伸长深度不同的作物,深根作物可以利用由浅根作物溶脱而向下层移动的养分,并把深层土壤的养分吸收转移上来,残留在根系密集的耕作层。同时轮作可借根瘤菌的固氮作用,补充土壤氮素,如花生和大豆每亩可固氮68千克,多年生豆科牧草固氮的数量更多。水旱轮作还可改变土壤的生态环境,增加水田土壤的非毛管孔隙,提高氧化还原电位,有利土壤通气和有机质分解,消除土壤中的有毒物质,防止土壤次生潜育化过程,并可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繁殖。 分类轮作因采用方式的不同,分为定区轮作与非定区轮作(即换茬轮作)。定区轮作:通常规定轮作田区的数目与轮作周期的年数相等,有较严格的作物轮作顺序,定时循环,同时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田地)的轮换。非定区轮作:在中国多采用不定区的或换茬式轮作,即轮作中的作物组成、比例、轮换顺序、轮作周期年数、轮作田区数和面积大小均有一定的灵活性。轮作的命名决定于该轮作中的主要作物构成,一般被命名的作物群应占轮作田区1/3 以上。常见的轮作有:禾谷类轮作、禾豆轮作、粮食和经济作物轮作、水旱轮作、草田(或田草)轮作等。 试点方案农业部等十部委联合出台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方案提出,在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等地推广轮作500万亩(其中,内蒙古自治区100万亩、辽宁省50万亩、吉林省100万亩、黑龙江省250万亩)。1轮作技术路径:推广“一主四辅”种植模式。“一主”:实行玉米与大豆轮作,发挥大豆根瘤固氮养地作用,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优质食用大豆供给。“四辅”:实行玉米与马铃薯等薯类轮作,改变重迎茬,减轻土传病虫害,改善土壤物理和养分结构;实行籽粒玉米与青贮玉米、苜蓿、草木樨、黑麦草、饲用油菜等饲草作物轮作,以养带种、以种促养,满足草食畜牧业发展需要;实行玉米与谷子、高粱、燕麦、红小豆等耐旱耐瘠薄的杂粮杂豆轮作,减少灌溉用水,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实行玉米与花生、向日葵、油用牡丹等油料作物轮作,增加食用植物油供给。2浅论合理轮作倒茬与耕地用养结合摘要:玉树小块农业区的气候条件能满足青稞、春小麦、马铃薯、油菜等农作物的生长,但当地农民长期以来只重视青稞,现有的耕地每年种一半歇一半,长期采用“青稞歇地青稞”这种休闲耕作制度,耕地没有充分利用。 本文通过试验,分析了合理轮作倒茬的好处,并提出了耕地用养结合的意见和建议。 1、玉树州农业区的轮作现状 玉树州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扎曲河、吉曲河、通天河及其支流两岸的河谷地带。 海拔在 3600 4000m, 年日照时数 22312783h, 太阳辐射量 136 187.2kcal/cm2,通常年份的无霜期 8590d 左右。 这样的气候条件能满足青稞、春小麦、油菜、洋芋等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但当地农民长期以来只重视青稞和习惯于轮歇。 除囊谦县小块农业区少量青稞与芫根倒茬;玉树县小块农业区少量青稞与油菜倒茬外,其他地区的耕地都是每年种一半,歇一半。 全州现有耕地 17667 hm2, 每年播种面积只有 12200 hm2, 有近6667 hm2 耕地休闲。 长期采用“青稞歇地青稞”这种休闲耕作制度,致使土壤肥力逐年下降,青稞产量低而不稳。 消极的靠轮歇提高土壤肥力,耕地不能充分利用,土壤肥力也难以恢复和提高,制约着玉树州农业发展。 2、轮作是提高青稞产量一项经济有效的措施轮作是在同一耕地上, 在一定的年限内将不同种类的作物按一定的顺序循环种植的方式。 合理轮作倒茬是内地和本省东部农业区广泛采用的传统有效的耕作方式。 为适应 “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 ” 的需要, 笔者针对东三县农业生产的现状, 通过试验和调查研究, 初步总结出以下有利于青稞增产的合理轮作倒茬方式, 供改革东三县农业区耕作制度参考。 从表 1 可以看出,在同样的栽培条件(地块、品种、播期、下种量、肥料、管理均相同)下,豌豆茬作比 “青菜茬、洋芋茬、芫根茬种植青稞比歇地种植青稞生长发育良好且产量高。 增产效果高低顺序依次是豌豆洋芋油菜芫根歇地。实行青稞与其他农作物轮作倒茬, 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同时也提高了青稞产量, 增加了农民收入。 从表 2 看出,“青稞豌豆青稞” 稞歇地青稞 ”轮歇产量高,整个轮作周期,不仅青稞高出 972kg, 而且每公顷多收入豌豆 2571kg,还有豌豆茎秆(冬春季节为牛、羊补饲的优质饲草)平均每公顷约 15000kg。 从表 3 看出,“青稞洋芋青稞”比“青稞歇地青稞”轮作方式好,整个轮作周期不仅青稞产量平均每公顷高出 247.5kg,而且每公顷多收入洋芋 25890kg。 3合理轮作倒茬增产的原因分析 3.1合理地利用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各种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种类不同, 在同一块地上循环轮作不同作物, 能较均衡地利用土壤中各种营养物质。 如青稞、 春小麦对氮素需要量较多,而洋芋需钾肥较多,相对需氮较少;豌豆、油菜需磷和钙较多而吸收钾较少, 同时豌豆的根部还有大量的根瘤菌,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素,增加土壤的含氮量。 不同作物利用土壤中难溶性营养物质的能力也不同,更换作物种类可以提高这些物质的有效性。 如小麦、青稞对难溶性磷酸盐吸收能力较好,而油菜能够靠自己根系分泌的有机酸溶解难溶性磷供其吸收利用, 因此实行不同作物轮作能有效地利用土壤中的各种养分,充分发挥土壤肥力。 不同作物对土壤水分的要求和利用能力也不一样。 如青稞根系深,能吸收土壤深层中的水分,而洋芋、豌豆的根系较浅,能吸收土壤表层的水分。 合理轮作特别是在无灌溉条件的旱地上, 可以均衡地利用土壤水分,利于增产。3.2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合理轮作倒茬能通过用地起到养地作用, 在我州现存的条件下,实行青稞与洋芋、豌豆、油菜等作物轮作,是恢复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的一项经济有效的措施。 不同作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和对土壤中有机质、养分的积累能力,以及遗留于土壤中的根系量各不相同。 如青稞消耗土壤中大量氮素,而豌豆有根瘤菌的固氮作用,能大大丰富土壤中的氮素。 据有关资料表明,种过豌豆的地每年每公顷可积累 78kg 纯氮素, 相当于 360420kg 磷酸二铵或 2500kg 农家肥含氮量。 还有相当数量的落叶及根茎,使土壤有机质增加,这可改善土壤结构和性状,使粘土疏松,沙土团聚,增强土壤蓄水保水能力。3.3 有利于防除杂草 许多作物在田间生长时,都伴生杂草,如青稞地里的野燕麦、小蓟(刺儿菜),洋芋地里的灰条草,油菜地里的野油菜等。 实行轮作,利用各种作物不同的栽培条件特点,能有效地消除或抑制这些杂草。 不同作物常发生不同的病虫害, 如青稞的条纹病,洋芋环腐病,油菜地的蚜虫,各种病菌和虫害都有一定的寄主和寿命, 连作使这些病菌和虫害不断发生,造成严重的病虫害,实行轮作,可以改变病虫害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