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建筑实习的调研报告_第1页
关于上海建筑实习的调研报告_第2页
关于上海建筑实习的调研报告_第3页
关于上海建筑实习的调研报告_第4页
关于上海建筑实习的调研报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上海建筑实习的调研报告一、 实习目的:通过参观上海国内重点或知名城市的建筑,让我们能在建筑空间中体会和深入理解到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的基本原理;了解专业发展的新动向。并通过建筑实习对城市及其建筑的发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理解城市的建筑文脉,体会建筑发展的历史环境,分析其空间形式组合特点,借鉴、吸收其中的成功经验,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使我们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得到一定的充实和提高,并加深我们队所学课程知识的理解,使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二、 实习时间:实习一共一周,即2011年8月20日至26日。三、 主要实习地点:上海新天地、外滩、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周庄古镇、中国国家馆。四、 实习内容: 1. 上海新天地上海新天地是一个具有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的都市旅游景点,它以上海独特的石库门建筑旧区为基础改造成为一条集餐饮、商业、娱乐、文化的休闲步行街。“中西融合、新旧结合”的建筑理念,将上海传统的石库门里弄与充满现代感的新建筑融为一体。在上世纪末,“上海新天地”工程曾做为当地地区的改造项目之一而开工建设,该建设工程依照“拯救如旧,保护历史,文化兴市”的思路,对该地进行保护性开放,以保留代表上海市民阶层文化的石库门建筑,并建造具有现代气息的新建筑。今日的上海新天地,已宛然成为由石库门建筑与现代建筑组成的时尚休闲步行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具有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的都市旅游景点。在建筑特色方面,这片石库门建筑群的外表保留了当年的砖墙、屋瓦、石库门、仿佛时光倒流,置身于20 世纪20年代。但是,每座建筑内部,则按照21世纪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情感世界度身定做,成为国际画廊、时装店、主题餐馆、咖啡酒吧其中自动电梯、中央空调、宽带互联网等一应俱全,处处体现都市生活的舒适和方便。在规划布置方面,新天地分为南里和北里两个部分,南里以现代建筑为主,石库门旧建筑为辅。北部地块以保留石库门旧建筑为主,新旧对话,交相辉映。南里则集中为购物娱乐休闲中新心北里由多幢石库门老房子所组成,并结合了现代化的建筑、装潢和设备,化身成多家高级消费场所及餐厅。在南里和北里的分水岭-兴业路-是中共一大会址的所在地,沿街的石库门建筑也将成为凝结历史文化与艺术的城市风景线。2. 外滩外滩位于上海市黄浦江畔,此处东临黄浦江,西面坐落着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风格各异的大楼,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群”。 站在浦江边上,从北到南举目望去矗立在西面一字排开的高高低低、样式各异的建筑物,就如同走进了世界建筑博物馆。在建筑形式与风格上,上海外滩早期建筑的形式多为欧洲古典式、文艺复兴式和中西结合式。到了近代,钢筋水泥框架在建筑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才逐渐形成了有意大利巴洛克式、仿文艺复兴式和集仿古典式的建筑形式。如今外滩的各个大楼大都经过改建,但它们的基本风格都保持不变,直至今日所见的巍峨雄峙、上有钟楼的英姿,乃为欧洲古典和近代建筑相结合的折衷式。外滩该段的街廓建筑讲究个性,构成了拼贴的场景效果,单单新古典主义墙面和巴洛克山花墙就异彩纷呈,英国式的、意大利式的、法国式的、西班牙式等等。上海街面日新月异的建筑,和街面上异彩纷呈的万国店面装饰,将与外滩的高楼大厦万国建筑艺术风格契合得更紧密、更融洽、更和谐。外滩将率领遍布上海的广大建筑群,形成一个欧陆风格的远东大都市。3. 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上海城市规划馆以“城市、人、环境、发展”为展示主题,作为上海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是全国4A级旅游景点,不仅是初来到上海旅游者的必去之地,更是我们这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必经之所。规划馆外观通体白色,线条流畅,雄伟典雅且富有海派风格,展馆大楼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城门形态,暗喻建筑与城市存在着内在联系,整体以中心对称体现着中国的传统美学以及和谐美感,其顶部造型犹如四夺盛开的白玉兰,乃上海市花,并且网络状的结构使建筑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在功能划分上,全馆由底层至四层展厅,展示面积达70000平方米,分为序厅、夹层、二楼临展厅、三楼总体规划一厅、四楼总体规划二厅、五楼休闲环廊,空间流线组织明确,空间利用率高,使用方便,使观展者可自上而下自由漫步于展厅中来浏览全馆展品。4. 周庄位于江苏省昆山市与上海市交界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且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称。周庄的整体建筑均显古朴,因环境幽雅,虽经历900多年沧桑,但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来的江南水乡集镇的建筑风貌。其中百分至六十以上的民居仍为明清建筑,仅有47公顷的古镇有近百座古殿宅院和60多个调转门楼,还有一些过街骑楼和水墙门,这在江南水乡是堪称典型的,真可谓“古风犹存”。在周庄的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古典宅院当属沈厅。沈厅位于富安桥东堍南侧的南市街上,坐北朝南,七进五门楼,大小房屋共有一百多间房屋,分布在一百米长的中轴线两旁,占地两千多平方米。沈厅属于清式院宅,共有三个部分组成,厅堂共有七进,属于典型的“前厅后堂”的建筑格局。前后楼屋之间均由过街楼和过道阁连接,形成一个环通的走马楼,为同类建筑物所罕见。大堂楼木梁架造型浑厚,一律为明式圆形图案。地板大多是六十厘米左右宽的单幅松板,坚固结实,可以想见当年建造时工程的艰重。大堂楼的栏杆与棂窗制作较为精致,与前厅的建筑风格有所不同,属徽派风格。沈厅整体结构严谨,局部风格各异。5. 中国国家馆中国国家馆坐落于上海世博园区A片区,位于世博轴东侧,由我国建筑界最优秀的设计大师之一何静堂担任总设计师,开工于2007年12月18日,竣工于2010年2月8日。它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表现出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中国文化精神与气质。其构思方面,中国馆的整体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为构思的主题,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在设计中处处体现中国元素:(1)建筑外观色彩为“中国红”;(2)彰显中国特色的外观设计“东方之冠”;(3)其上印有二十四节气的篆体字;(4)屋顶花园新“九州清晏”。国家馆主体造型恢弘气派,雄浑有力,犹如华冠高耸,天下粮仓,彰显大气让游客叹为观止。其中极具文化内涵,融合了中国营造法则和现代设计理念,诠释了东方“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展现出了艺术之美、力度之美、传统之美和现代之美,是中国文化的最好表达。在整体造型方面,中国馆借鉴了夏商周时期鼎器文化的概念,四组巨柱就好像巨型的四角鼎将中国馆架空升起,使整体呈现出挺拔奔放的气势,很有力的攒打出力量感和权威感,同时又使这个庞大建筑摆脱了压抑感。通过巨柱与斗拱的巧妙结合,将力合理分布,使整座建筑稳妥、大气、壮观,极富中国气派。同时向前倾斜的倒梯形结构,是现代建筑向力学的又一巨大挑战。将传统建筑构件科学地运用,是中国人的又一大胆创造,它向世界传达了一个大国崛起的概念,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在地区馆周边自然折转的空中游廊、台阶步道和园林小品,相互衔接得异常完美,建筑外观镌刻有叠篆文字,环廊外侧立面印有中国历史朝代名称,象征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环廊中的小品表面,还刻有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名称,象征中国地大物博和各地区间的团结合作。如此,使中国的特色得以最完整的体现与表达,使中国最具代表的时代精神得以彰显与弘扬。五、 实习总结 通过这次对上海国内重点及知名城市建筑的实习,使我们对所参观建筑的设计与规划有了一次比较全面的感性认识,从而进一步理解和接受课堂上所讲的建筑原理和设计上的知识,并深切了解到理论在实际生产中的运用。近年来,随着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