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12005审查稿....an MT671.doc_第1页
6712005审查稿....an MT671.doc_第2页
6712005审查稿....an MT671.doc_第3页
6712005审查稿....an MT671.doc_第4页
6712005审查稿....an MT67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t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 mt/t 671- 代替mt/t671-2005 矿用潜水电泵submerge electric pump for mine(送审稿)2010-xx-xx发布 2010-xx-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目 次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型式与基本参数25 技术要求46 试验方法107 检验规则12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14附录a(规范性附录)电泵效率的确定16附录b(资料型附录)许用剩余不平衡质量计算方法18前 言本标准是对mt/t671-2005煤矿用隔爆型潜水电泵的修订。本标准代替mt/t671-2005。本次修订保留了mt/t671-2005中仍然适用的内容,主要作了如下修改:标准名称改为“矿用潜水电泵”,扩大了标准应用范围(见封面和第1章);调整和增添了必要的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增加了电泵用电动机型号表示方法及电动机电压等级(见4.2.3及4.3.1);增加了潜水电泵潜入深度及相关技术要求(见5.2.1 a、5.3.4、5.4.6、5.6、5.10.3);扩大了电动机的功率范围(见表1、表2和2005版表2、表3);修改了电动机的电气性能保证值(见表3和2005年版表5);修改了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温升限值并删去了聚氯乙烯的绝缘材料(见表5和2005年版表7);修改了电动机定子绕组对机壳冷、热态绝缘电阻要求(见5.4.6、5.4.7和2005版表8);修改了匝间耐冲击电压水平要求(见5.4.10和2005年版4.8.10);增加了电动机噪声和振动限值要求(见5.4.12、5.4.13和2005年版4.8.3、4.8.4);补充了引入电缆采用标准和修改了电缆长度(见5.4.17和2005年版4.7.3);增加了矿用增安型电动机防爆结构和防爆性能要求(见5.5.2、6.19);增加了矿用一般型电动机矿用结构和安全性能要求(见5.5.3、6.20);修改了平衡试验要求,增加了动平衡试验要求(见5.8和2005年版4.12);零部件检验中增加电泵主要材料检验要求(见表10和2005年版表9);检验规则中增加矿用增安型电动机防爆结构和防爆性能,矿用一般型电动机矿用结构和安全性能检验项目表(见表11、表12、表13、表14和2005年版表10);取消了附录中图b.1,修改和补充了许用剩余不平衡质量的计算方法和示例(见附录b和2005年版附录b); 对标准的结构和条文作了适当的编辑性修改。本标准由国家煤炭工业协会科技发展部提出。本标准由煤炭工业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分院、合肥三益江海泵业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山东颜山泵业有限公司、山东博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泰丰潜泵业有限公司、山西天波泵业有限公司、山东星源矿山设备集团有限公司、鹤岗市斯达排沙潜水泵业有限公司、 济宁安泰矿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山西天海泵业有限公司、河南省矿山机电研究院有限公司、焦作神化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山东中联泵业有限公司、新乡豫通新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斯巴达泵业有限公司、常州矿杰风动水泵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安连红、徐立基、范光、毛骥、卢志明、段海鹏、张东岭、郭玉鹏。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mt/t396-1995mt/t671-1994mt/t671-2005矿用潜水电泵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矿用隔爆型、矿用增安型和矿用一般型潜水电泵的型式与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用潜水电泵的制造和检验。非煤矿山等其它类似场合使用的潜水电泵可参照采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2008,iso780:1997,mod) gb755 旋转电机 定额和性能(gb755-2008,iec60034-1;2004.idt)gb/t1032 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gb/t1176 铸造铜合金技术条件(gb/t1176-1987,neqiso1338:1977) gb1971 旋转电机 线端标志与旋转方向gb/t2423.4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gb/t2423.4-2008,iec60068-2-30:2005,idt)gb3836.1-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要求(eqviec60079-0:1998)gb3836.2-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2部分:隔爆型“d”(eqviec60079-1:1998)gb3836.3-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3部分:增安型“e”(eqviec60079-7:1990)gb/t4942.1-2006 旋转电机 整体结构防护等级(ip代码)分级(iec60034-5:2000,idt)gb/t9239.1-2006 机械振动 恒态(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要求 第1部分:规范与平衡允差的检验(iso1940-1:2003,idt)gb/t12173-2008 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gb/t12785-2002 潜水电泵 试验方法gb/t13306标牌gb/t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aq1043-2007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标识jb/t6880.1 泵用灰铸铁件jb/t6880.2 泵用铸钢件jb/t6880.3 泵用抗磨白口铸铁件jb/t8687-1998 泵类产品抽样检查jb/t9615.1-2000 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 试验方法jb/t9615.2-2000交流低压电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 试验限值jb/t10098-2000 交流电机定子成型线圈耐冲击电压水平(idtiec60034-15:1995)jb/t50080 潜水电泵 可靠性考核评定方法mt818.1 煤矿用阻燃电缆 第1单元:煤矿用移动类阻燃软电缆 第1部分:一般规定3 术语和定义3.1 矿用潜水电泵 submerge electric pump for mine本标准规定的矿用潜水电泵(以下简称电泵)是由潜水三相异步电动机(以下简称电动机)和单级或多级潜水泵(以下简称泵)组成的机电合一的产品。根据不同的防爆型式分为矿用隔爆型潜水电泵、矿用增安型潜水电泵和矿用一般型潜水电泵。矿用潜水电泵是三者的总称。3.2 隔爆型电泵 flameproof electric pump矿用隔爆型潜水电泵的简称。是由矿用隔爆型潜水电泵用电动机和泵组成的机电合一的产品。3.3 增安型电泵 increased electric pump矿用增安型潜水电泵的简称。是由矿用增安型潜水电泵用电动机和泵组成的机电合一的产品。3.4一般型电泵 electric pump for non hazardous area矿用一般型潜水电泵的简称。是由矿用一般型潜水电泵用电动机和泵组成的机电合一的产品。3.5 隔爆型电动机 flameproof electric motor矿用隔爆型潜水电泵用电动机的简称。3.6 增安型电动机 increased electric motor矿用增安型潜水电泵用电动机的简称。3.7 一般型电动机 electric motor for non hazardous area矿用一般型潜水电泵用电动机的简称。3.8 外装式 type of outside mounting电动机外壳裸露,输送介质不流经电动机外表面,直接从泵体外接排出管排出的结构型式。3.9 内装式 type of inside mounting电动机安装在电泵外壳内,输送介质流经电泵外壳和电动机外壳之间的环形流道,由顶部排出的结构型式。或电动机外装冷却水套,期间注满流动的输送介质。3.10 半内装式 type of half inside mounting输送介质部分流经电动机外表面并由与电动机外壳连接的管道中排出的结构型式。4 型式与基本参数4.1 型式4.1.1 电泵的结构型式按液流排出方式分为外装式、内装式和半内装式。4.1.2 电泵的叶轮型式分为:a)开式;b)半开式;c)闭式; 4.1.3 电泵的安装型式分为立式和卧式。立式安装的电泵按泵与电动机的相对位置分为上泵式和下泵式,并在使用说明书中作出规定。4.1.4 隔爆型电泵和增安型电泵的电气设备类别为gb3836.1-2000规定的“i”类,一般型电泵的类别按gb/t12173-2008的规定。4.1.5 隔爆型电泵的防爆型式为gb3836.2-2000规定的隔爆型,代号为“d”;增安型电泵防爆型式为gb3836.3-2000规定增安型,代号为“e”。4.1.6 隔爆型电泵的防爆标志为“exdi”,增安型电泵的防爆标志为“exei”,一般型电泵的矿用标志为“ky”。4.1.7 电动机的定额是以连续工作制(s1)为基准的连续定额。4.1.8 电动机的防护等级为gb/t4942.1-2006规定的“ipx8”。4.1.9 电动机的结构特征为干式或充水式。4.1.10 制造厂应确定电泵的旋转方向并在使用说明书中作出规定。4.2 型号编制方法4.2.1 型号由特征代号和主要技术参数组成,用大写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其型式和特征,阿拉伯数字表示技术参数。4.2.2电泵型号的组成和排列方法如下: q - - / 电动机特征,充水式用“s”(干式不注) 电泵叶轮型式特征,开式和半开式用“k”(其他不注) 电泵结构特征,卧式用“w”(立式不注),内装式用“n”(外装式不注),半内装式用“b”电动机额定输出,单位为千瓦(kw)电泵额定扬程,单位为米(m)电泵额定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3/h)电泵的输送介质,污水污物用“w”,泥沙用“s” (清水不注)潜水电泵电泵的防爆特征,隔爆型用“b”,增安型用“z”,一般型用“y”注:多级泵额定扬程总扬程/级数。4.2.3 电动机型号的组成和排列方法如下:y q / ( ) 额定电压,单位为伏(v) s-充水式电动机(干式电动机不注);w-卧式;立式不注 电泵结构型式特征 ( 内装为n;其它不注) 电机极数电动机额定功率,单位为千瓦(kw) 潜水电动机 电动机的防爆特征,隔爆型用“b”, 增安型用“z”,一般型不注 三相异步电动机4.2.4 标记示例 规定流量为15 m3/h,规定扬程为30m,电动机额定输出为4kw,内装式结构,输送介质为污水污物的隔爆型电泵,其标记为bqw15-30-4/n。 额定输出为200kw,额定电压为6000v,4极充水式增安型电动机,其标记为yzq-200/4s(6000)。4.3 基本参数4.3.1 电泵用电动机的额定频率为50hz,额定电压为380v、660v、1140v、380v/660v、660v/1140v、6000v、10000v。4.3.2 电泵用电动机的同步转速2极为3000r/min、4极为1500r/min、6极为1000r/min、8极为750r/min。4.3.3 电泵的流量、扬程由制造厂根据需要确定,并应在使用说明书和相应技术文件中确定电泵的流量、扬程、同步转速和电泵效率;电动机的额定输出、额定电压、额定转速、电机效率、功率因数等技术参数。4.3.4 电泵的效率可依据附录a(规范性附录)的规定确定,其实际值不得低于确定值。附录a中的电泵的泵效率仅限于确定电泵效率用。5 技术要求5.1 电泵的制造要求电泵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5.2 电泵的正常运行条件5.2.1电泵在下列条件下使用应能正常运行: a)电泵的潜入深度分为浅水和深水。在浅水中运行其潜入深度一般不大于5m,但不低于吸水网罩;在深水中运行,其潜入深度为5m70m和大于70m两种,但必需淹没水泵进水口0.5m以上。 b)工作环境温度为040; c)输送介质温度应不超过40;d)输送介质的ph值在410范围内;e)输送介质中固体颗粒的体积浓度一般不超过2%,固体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泵的流道过流断面最小尺寸的50%。5.2.2 电泵的潜入深度由制造厂在5.2.1a)中选取。当电泵的运行条件与5.2.1的规定不同时,制造厂应在使用说明书和相应技术文件中作出规定。5.3 电泵的水力性能及偏差5.3.1 电泵的水力性能应符合4.3.3和4.3.4的规定。制造厂应在使用说明书中给出产品性能参数表。5.3.2 电泵的流量、扬程的偏差应符合gb/t12785-2002中2级的规定。5.3.3 电泵效率的下偏差为电泵效率规定值的-0.045倍。5.3.4电泵的输入功率 53.4.1电泵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运行时:潜水深度5m的电泵,在0.7-1.2倍流量范围内,电泵用电动机输入功率应不超过其输入功率的限值。潜水深度5m的电泵,在全流量范围内,电泵用电动机输入功率应不超过其输入功率的限值; 5.3.4.2电动机的输入功率限值:当电动机的额定输出小于或等于150kw时,其输入功率限值按公式(1)计算,当电动机额定输出大于150kw时,其输入功率限值按公式(2)计算: p1max=p2/mot-0.15(1-mot)/2 (1) p1max=p2/mot-0.1(1-mot)/2 (2) 式中:p1max 电动机输入功率限值,单位为千瓦(kw);p2 电动机额定输出,单位为千瓦(kw);mot在输出、电压和频率为额定时,电动机效率的保证值,%。电动机效率和功率因数保证值见表2及表3。5.3.5当输送介质的密度大于1.02103kg/m3时,输入功率值应用清水试验值乘输送介质的密度,再除以清水密度。5.3.6电泵性能参数为清水条件下的指标,且转速不修正,试验室试验时电压应在额定电压的3%范围内。5.4 电动机性能及要求5.4.1 电动机在运行期间,电源电压和频率对电动机额定值的偏差及其对电动机的性能和温升限值的影响应符合gb755的规定。5.4.2 在输出、电压和频率为额定时,干式电动机和充水式电动机的效率和功率因数的保证值应分别不低于表1和表2的规定。若电动机额定输出不同于表1和表2规定时,可采用插值法计算。表1 效率及功率因数保证值(干式电动机)功率kw同步转速,r/min300015001000750300015001000750效率mot,%功率因数cos0.7568.066.40.840.760.761.171.071.070.50.850.770.711.574.074.073.50.840.782.276.077.075.575.00.850.810.730.69378.579.078.077.00.860.800.70479.581.079.078.00.810.760.715.581.582.081.080.50.870.830.727.582.583.582.582.00.840.770.731183.084.084.083.50.830.751584.085.085.584.50.840.790.7418.585.086.086.585.50.880.852286.087.086.585.60.810.763087.087.587.786.00.860.820.783787.587.588.386.50.794588.588.088.587.00.870.835588.588.588.587.00.807589.089.089.187.50.860.819089.590.089.789.00.880.8211089.590.590.589.513290.091.090.889.516090.591.091.190.018590.591.091.190.00.880.870.8220090.591.391.190.50.880.870.8222090.592.592.5920.880.870.7825090.592.592.5920.880.870.7928090.592.592.5920.880.830.7931590.592.592.5920.880.830.8035590.5939392.50.870.860.830.80注:用间接法计算效率时,电动机的损耗包括机械密封损耗和电缆的铜耗(折算值)。 表2 充水式电动机效率及功率因数保证值额定输出kw效率mot%功率因数cos额定输出kw效率mot%功率因数cos0.7555.00.7022086.00.801.159.00.722501.562.00.742802.264.00.7631587.00.81370.00.77355475.00.7940087.55.576.00.804507.577.050088.01179.00.815601580.00.8263088.50.8218.580.57102282.50.848000.833083.090090.03784.010004585.50.85112090.50.845586.0125063140091.00.857587.00.84160090180010020001100.85220091.50.85132250016088.028001850.86315020088.50.86355092.00.854000注: 用间接法计算效率时,电动机的损耗包括机械密封损耗和按本标准规定配置电缆的铜耗(折算值)5.4.3 在额定电压下,电动机堵转转矩与额定转矩之比的保证值和最大转矩与额定转矩的保证值应不小于表3的规定,堵转电流与额定电流之比的保证值应不大于表3的规定。表3 电动机电气性能保证值项目干式电动机充水式电动机额定输出 kw1115303720022012001200堵转转矩/额定转矩1.81.21.11.00.60.5最大转矩/额定转矩2.02.01.8堵转电流/额定电流6.5注:额定电流应按额定输出、额定电压、效率及功率因数的保证值(不计及容差)求得。5.4.4 电动机电气性能保证值的容差应符合表4中的规定表4 电动机电气性能保证值的容差序号电气性能名称容差1效率额定输出在150kw及以下-0.15(1-)额定输出在150kw以上-0.10(1-)2功率因数cos-(1-cos)/6最少0.02;最多0.073堵转转矩倍数保证值的-15%4最大转矩倍数保证值的-10%5堵转电流倍数保证值的+20%5.4.5 当环境温度和输送介质温度均不超过40,电泵在规定流量和扬程范围内连续运行时,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温升限值(电阻法)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 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温升限值电泵型式绝缘材料或热分级温升限值k充水式聚乙烯25交联聚乙烯40干式b级、f级805.4.6 电动机定子绕组对机壳的实际冷态绝缘电阻应不低于表6的规定。潜入深度小于和等于70m的充水式电动机绝缘电阻应将定子绕组在清洁冷水中浸泡12h后进行测量;潜入深度大于70m充水式电动机的绝缘电阻应按5.6.3规定的耐水压试验后进行测量。表6 电动机定子绕组对机壳的冷态绝缘电阻电泵型式绝缘材料或热分级绝缘电阻m充水式聚乙烯浸入深度70 m 为150浸入深度70 m为200 交联聚乙烯干式b级、f级1005.4.7 电动机接近工作温度时或温升试验后,定子绕组的热态绝缘电阻应不低于公式(3)求得的数值,但不得低于1m。 r=u/(1000+0.01p)(3)式中:r电动机定子绕组对机壳的热态绝缘电阻,单位为兆欧(m);u电动机的额定电压,单位为伏(v);p电动机的额定输出,单位为千瓦(kw)。5.4.8 当三相电源平衡供电时,电动机三相空载电流中任何一相与三相平均值之差应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10%。5.4.9 电动机定子绕组(含信号线)应能承受历时1min耐电压试验而不发生击穿。试验电压的频率为50hz并尽可能为正弦波形,定子绕组试验电压的有效值为2倍额定电压加1000v;信号线的试验电压有效值为1500v。潜入深度小于和等于70m的充水式电动机应在清洁冷水中浸泡12h小时后进行;潜入深度大于70m的充水式电动机应按5.6.3规定的耐水压试验后进行。大批量连续生产的电动机进行检查试验时,允许将试验时间缩短为1s,试验电压为上述试验电压有效值的120%。同一台电动机不应重复进行本项试验。如用户提出要求,允许在用户现场安装之后,开机之前再进行一次试验,其试验电压为上述有效值的80%。5.4.10 电动机定子绕组应能承受匝间耐冲击电压试验而不发生击穿。其试验电压峰值对于1140v及以下按jb/t9615.2-2000的规定;对于6000v及以上的成型线圈绕组,其规定陡峭波前冲击电压(峰值)按jb/t10098-2000表1的规定(充水式电动机除外)。5.4.11 电动机(充水式电动机除外)应能承受gb/t2423.4规定的严酷程度为高温40,循环周期为12天的交变湿热试验,试验后按5.4.9的规定进行耐电压试验。试验电压的有效值为两倍额定电压加1000v再乘以85%,历时1min应无击穿,闪络和显著的发热现象,隔爆型潜水电动机隔爆面不应锈蚀。5.4.12 电动机在空载时测得的a计权声功率级噪声数值应不超过表7的规定。表7 电动机空载时噪声限值额定输出kw0.750.75331111373790902202205005001250125020002000噪声限值db(a)75848893971021041061081105.4.13 电动机在空载时测得的振动速度有效值应不超过表8的规定。表8 电动机空载时振动速度限值额定输出kw7.57.5220220振动速度限值mm/s1.82.83.55.4.14 电动机接线腔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gb3836.3-2000中4.3和4.4的规定。5.4.15 电动机的防护等级应符合4.1.8的规定。5.4.16 电动机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内外接地装置及其标志应符合gb3836.1-2000中第15章的规定。5.4.17 电动机的引入电缆应采用mt818.1规定的煤矿用移动橡套软电缆。对于潜入深度不大于5m的电泵,其电缆长度为(5+0.5)m;对于潜入深度大于5m的电泵,其电缆长度为(120.5)m.5.4.18 电动机的线端标志与旋转方向应符合gb/t1971-2006的规定。制造厂应确定线端标志的字母(如u、v、w)与电源相序关系,保证电动机的旋转方向符合4.1.10的规定。5.5 电动机防爆结构和防爆性能5.5.1 隔爆型电动机5.5.1.1 电动机的隔爆结构及参数应符合gb3836.1-2000和gb3836.2-2000的规定。隔爆面应有防锈措施,如电镀、磷化、涂204-1防锈油等,但不准涂油漆。5.5.1.2 电动机隔爆外壳材质应符合gb3836.2-2000中附录c的规定。5.5.1.3 电动机的防爆性能应符合gb3836.2-2000中第14章和第15章的规定。5.5.1.4 电动机外壳应能承受gb3836.1-2000中表4的规定。5.5.1.5 电缆引入装置夹紧及密封性能应符合gb3836.1-2000中d3.1和gb3836.2-2000中d2章的规定。5.5.1.6 采用密封圈式的电缆引入装置,引入装置的橡胶密封圈老化试验应符合gb3836.1-2000中d3.3的规定。5.5.1.7 连接件绝缘套管扭转试验应符合gb3836.1-2000中23.4.5的规定。5.5.1.8 电动机外壳应能承受gb3836.2-2000中15.1.2.1的静压试验。内装式电泵,电动机外壳应能承受1.5倍额定压力的水压试验,但试验压力不低于1mpa。5.5.2 增安型电动机5.5.2.1 电动机的防爆结构及参数应符合gb3836.1-2000和gb3836.3-2000的规定。5.5.2.2 电动机的外壳应能承受gb3836.1-2000中表4规定的冲击能量。承受1mpa水压试验。5.5.2.3 电缆引入装置的夹紧性能应符合gb3836.1-2000中d3.1的规定。5.5.2.4 采用密封圈式的电缆引入装置,引入装置的橡胶密封圈老化试验应符合gb3836.1-2000中d3.3的规定。5.5.2.5 连接件绝缘套管扭转试验应符合gb3836.1-2000中23.4.5的规定。5.5.2.6 电动机定子和转子之间最小径向单边气隙应不低于gb3836.3-2000中5.1.3的规定。5.2.2.7 电动机起动时,转子最高表面温度应不超过gb3836.3-2000中5.1.4.2的规定。5.5.2.8 电动机的起动电流比ia/in应不大于8。5.5.2.9 电动机的te时间应不小于5s。5.5.2.10 额定电压为6kv及以上的电动机定子和电缆接线应有防电晕措施。依次在各相施加1.5倍额定线电压(r.m.s)的正弦波试验电压3min,试验期间绝缘应不发生击穿,在黑暗中用肉眼或仪器不应观察到放电火花和明显的电晕。5.5.3 一般型电动机5.5.3.1 电动机的矿用结构及参数应符合gb/t12173-2008的规定。5.5.3.2 电动机的外壳应能承受gb3836.1-2000中表4规定的低冲击能量。承受1mpa水压试验。5.5.3.3 电缆引入装置应符合gb/t12713-2008中4.3的规定。5.5.3.4 连接件应符合gb/t12173-2008中4.4的规定。5.6 电动机的密封和耐压5.6.1 干式电动机组装后,其内腔及密封室应能承受不低于潜水深度1.5倍的水深压力,最低为0.2mpa,历时5min的气压试验而无泄漏现象。5.6.2 充水式电动机组装后,其内腔应能承受压力为0.05mpa,历时5min的水压试验而无泄漏现象。5.6.3潜入深度大于70m的电泵(充水式电动机),应作整机水压试验。将电动机(含引入电缆)放入压力罐中进行耐水压试验。其试验压力为电泵允许最大潜入深度的1.5倍(型式检验)和1.25倍(出厂检验),保压12h测量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00m。保压10h、11h及12h测得的绝缘电阻应基本相符。并按5.4.9的规定进行耐电压试验而不发生击穿。5.7 电泵的保护5.7.1 电泵用电动机应有过热或过电流保护装置,必要时应有漏电保护,或在配电系统中要求配置相应保护装置。5.7.2 增安型电泵用电动机的过热保护装置应能在te时间内切断电动机的电源。5.8 平衡5.8.1 泵叶轮应作静平衡试验,静平衡许用剩余不平衡量按公式(4)计算。 upreeprem(4)式中:upre许用剩余不平衡量,单位为克毫米(gmm);epre许用剩余不平衡度,单位为克毫米每千克(gmm/kg),按gb/t9239.1-2006中g6.3级,即:当同步转速为3000r/min时,epre=19 gmm/kg;当同步转速为1500r/min时,epre=38 gmm/kg;当同步转速为1000r/min时,epre=57gmm/kg;当同步转速为750r/min时,epre=76 gmm/kg;m单个叶轮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采用许用剩余不平衡质量方法计算时,许用剩余不平衡质量计算方法按附录b(资料性附录)。若计算出的叶轮外缘许用剩余不平衡质量小于3g时,按3g执行。当切除不平衡质量时,切除厚度不应超过叶轮盖板厚度的1/3。5.8.2 同步转速在1000r/min及以上的电动机转子和多级泵转子(叶轮组装后)应进行动平衡试验。其转子两端的每端许用剩余不平衡量按公式(5)计算。upreeprem(5)式中:m转子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若计算出转子外缘每端剩余不平衡质量小于1.5g时,按1.5g执行。5.9 电泵承压件的水压试验电泵的承压件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1.5倍的工作压力,但不低于0.2mpa,保压5min不得有渗漏、永久变形或开裂现象。5.10 电泵的主要材料5.10.1 电泵主要零部件的材料应与所输送的介质相适应,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符合有关材料标准的规定。 a)外露紧固件应采用不锈钢; b)铸铁件和铸钢件应分别符合jb/t6880.1、jb/t6880.2和jb/t6880.3的规定; c)不锈钢件应符合gb/t1220的规定; d)铜合金铸件应符合gb/t1176的规定; e) 有特殊要求和合同规定的可按合同执行。5.10.2 采掘工作面用排污、排沙电泵的主要零部件应采用性能不低于表9规定的材料制造。表9 采掘工作面排污、排沙电泵的主要零部件材料零部件名称材料叶轮侧机械密封 动环静环不低于碳化硅和碳化钨叶轮、蜗壳、前护板不低于qt600-3密封环、轴套不低于30cr13或高鉻耐磨合金铸件5.10.3 潜入深度5-70m的充水式电动机,其耐水绕组线和引入电缆进厂后在水中浸泡12h,测量其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50m;潜入深度大于70m的充水式电动机,其耐水绕组线和引入电缆进厂检验,浸水12h后其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00 m。5.11 电泵的滤网罩网孔 电泵滤网罩的网孔总有效面积应大于泵叶轮吸入口面积的3倍,网孔的最大尺寸应小于泵流道过流断面最小尺寸的50%。5.12 电泵的装配和外观5.12.1 电泵的装配应完整正确,标牌标志齐全。表面油漆应干燥完整、无污损、碰伤和裂痕等现象。5.12.2 电泵装配完成后,应转动平稳、自如,无卡阻、停滞现象。5.13电泵的标牌在电泵明显位置上应有电泵各种标志。其固定位置与施加方式不能破坏电泵的安全性能。电泵的标牌、标志均应采用黄铜、青铜或不锈钢制成,转向标志可直接铸出;标牌上数据刻划方法应使其字迹清晰端正,在电泵整个使用期内不被磨灭。5.14 可靠性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电泵的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为2000h。6 试验方法6.1 电泵水力性能试验6.1.1 电泵的水力性能试验按gb/t12785-2002的规定进行。6.1.2 电泵的效率应采用实测法进行。按实际测量值由公式(6)确定。=pu/pi100%(6) 式中: 电泵效率;pu电泵的输出功率(水功率),单位为千瓦(kw);pi电动机的输入功率,单位为千瓦(kw)。6.2 电动机的负载试验电动机的负载试验按gb/t1032的规定进行。6.3 电动机堵转电流和堵转损耗的测定电动机堵转电流和堵转损耗的测定方法按gb/t1032的规定进行。6.4 电动机最大转矩的测定电动机最大转矩的测定方法按gb/t1032的规定进行。6.5 电动机定子绕组温升限值的测定电动机定子绕组温升限值的测定方法按gb/t1032的规定进行。6.6 电动机绝缘电阻的测定电动机冷态绝缘电阻和热态绝缘电阻的测定方法按gb/t1032的规定进行。6.7 电动机空载试验电动机空载试验按gb/t1032的规定进行。6.8 耐电压试验电动机耐电压试验按gb/t1032的规定进行。6.9 匝间绝缘试验6.9.1 额定电压为1140v及以下电动机匝间绝缘试验按jb/t9615.1-2000的规定进行。6.9.2 额定电压大于或等于6000v电动机电子成型线圈耐冲击电压水平的测定按jb/t10098-2000的规定进行。6.10 耐湿热试验 电动机的耐湿热试验按gb/t2423.4的规定进行。6.11 电动机噪声的测定 电动机噪声的测量按gb/t12785-2002的规定进行。6.12 电动机振动的测量 电动机振动的测量按gb/t12785-2002的规定进行。6.13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检查 不同电位裸露导电部分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检查按gb3836.3-2000中4.3和4.4的规定进行。6.14 防护试验 电动机的防护试验按gb/t4942.1-2006的规定进行。6.15 接地的检查 接地装置及接地标志的检查用目测法进行。6.16 电缆及电缆长度的检查 引出电缆用目测法进行,电缆长度用盒尺进行检查。6.17 电动机线端标志与旋转方向的检查 电动机线端标志与旋转方向的检查采用目测法进行。6.18 隔爆型电动机隔爆结构和防爆性能检验6.18.1 隔爆结构及参数的检查按gb3836.1-2000和gb3836.2-2000的规定进行。6.18.2 电动机隔爆外壳材质检查按gb3836.2-2000中附录c的规定进行。6.18.3 电动机的防爆性能试验按gb3836.2-2000中第14章和第15章的规定进行。6.18.4 电动机隔爆外壳的冲击试验按gb3836.1-2000中23.4.3.1的规定进行。6.18.5 电缆引入装置夹紧及密封性能试验按gb3836.1中附录d和gb3836.2-2000中附录d的规定进行。6.18.6 电缆引入装置的橡胶密封圈老化试验按gb3836.1-2000中d3.3的规定进行。6.18.7 连接件绝缘套管扭转试验按gb3836.1-2000中23.4.5的规定进行。6.18.8 电动机隔爆外壳静压试验按5.5.1.8的规定进行。6.19 增安型电动机防爆结构和防爆性能检验6.19.1 电动机防爆结构及参数的检查按gb3836.1-2000和gb3836.3-2000中的规定进行。6.19.2 电动机外壳的冲击试验按gb3836.1-2000中23.4.3.1的规定进行。6.19.3 电缆引入装置夹紧性能试验按gb3836.1-2000中附录d的规定进行。6.19.4 电缆引入装置橡胶密封圈老化试验按gb3836.1-2000中d3.3的规定进行。6.19.5 连接件绝缘套管扭转试验按gb3836.1-2000中23.4.5的规定进行。6.19.6 电动机最小径向单边气隙采用量具或塞尺测定。6.19.7起动时转子最高表面温度的测定按gb3836.3-2000中b2.3的规定进行。6.19.8 起动电流比ia/in的测定按gb3836.3-2000中b2.1和b2.2的规定进行。6.19.9 te时间的测定按gb3836.3-2000中b3和b4的规定进行。6.19.10 电动机定子和电缆接线防电晕试验按gb3836.3-2000中g3.2的规定进行。6.19.11电动机外壳静压试验按5.5.2.2的规定进行。6.20 一般型电动机矿用结构和安全性能检验6.20.1 电动机的矿用结构及参数的检查按gb/t12173-2008中的有关规定进行。6.20.2 电动机外壳的冲击试验按gb3836.1-2000中23.4.3.1的规定进行。6.20.3 电缆引入装置的检查按gb/t12173-2008中4.3的规定进行。6.20.4 连接件的检查按gb/t12173-2008中4.4的规定进行。6.20.5电动机外壳静压试验按5.5.3.2的规定进行。6.21 电动机的密封及耐压试验6.21.1 干式电动机气密试验是将电动机置于水中,向其内腔和密封室接通气源,升压至试验压力,保压5min,不应有气泡产生。6.21.2 充水式电动机密封性能试验是对电动机内腔充水,升压至试验压力,保压5min,应无渗漏现象。6.21.3 潜入深度大于70m的电泵用充水式电动机的耐压试验是将电动机整机进入密封压力罐中,按5.6.3的规定进行耐水压试验,保压12h后测定其绝缘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