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管网抢修技术的研究_第1页
燃气管网抢修技术的研究_第2页
燃气管网抢修技术的研究_第3页
燃气管网抢修技术的研究_第4页
燃气管网抢修技术的研究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燃气管网抢修技术的研究燃气管网抢修技术的研究 1 1 天津城市燃气管网运行现状天津城市燃气管网运行现状 天津城市燃气管网的大规模建设经历了 三年气化 1985 年 1987 年 陕气进津 快速发展 三个阶段 敷设高 压管道 240km 中压管道 740km 低压管道 5300km 总计约 6300km 燃气管道 沿线安装约阀门井 4000 座 凝水缸 15000 座 调压设施 1500 座 担负着 150 104 户居民用户及 7000 户 工商用户的供气任务 并且以每年新增约 300km 的速度发展天 然气管道 在燃气被广泛应用的同时 燃气管网的运行状况很不乐观 管 道运行时间长 腐蚀严重 造成事故频发 对居民用户的正常 供气和社会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对工商用户的经济利益也造成 了一定的影响 面对这种情况 分析管网运行状况 了解管网隐患 采取相应 措施 降低危害程度 成了我们燃气企业的当务之急 根据集 团公司的总体部署 我们对燃气管网进行了全面的检测和调研 从 3 个方面对管网情况进行了分析 防腐层检测数据的分析 依据 sy t 0087 95 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与防护调查方法 制定了管道防腐层评价等级指标 见表 1 通过检测 按此标 准对管道防腐层进行评价 表表 1 1 管道防腐层评价等级指标管道防腐层评价等级指标 级别绝缘电阻 m2 老化状况 一级 优 10000基本无老化 二级 良 5000 10000老化轻微 无剥离和破损 三级 一般 3000 5000老化轻微 基本完整 沥青发脆 四级 差 1000 3000 老化较严重 有剥离 较严重吸 水 五级 劣 1000老化和剥离严重 轻剥即掉 检测结果为防腐层为四级和五级的管道长度为 924km 占管网 总长度的 14 7 管网运行时间的分析 我市现在运行的管道中半数以上是三年气化 1985 年 1987 年 时期敷设的 至今已运行了逾 20 年 不同时期敷设的管道长度 统计见表 2 表表 2 2 不同时期敷设的管道长度统计不同时期敷设的管道长度统计 管道敷设时间管道长度 km所占比例 20 世纪 70 年代 1332 1 20 世纪 80 年代 342154 3 20 世纪 90 年代 202932 2 2000 年 2006 年 71711 4 合计 6300100 0 抢修情况的分析 从近几年来的泄漏情况看 管道泄漏原因各异 但主要还是因 管道腐蚀而泄漏 2000 年 2006 年管网抢修情况见表 3 表表 3 3 20002000 年年 20062006 年管网抢修情况统计年管网抢修情况统计次 年份腐蚀漏气焊口开裂外力破坏其他合计 2000 年 267141520316 2001 年 23481664322 2002 年 28712823330 2003 年 3068176337 2004 年 245101112278 2005 年 254746271 2006 年 2842138316 合计 187780741392170 比例 86 53 73 46 4100 可见我市的燃气管道已进入 老龄化 阶段和事故多发期 虽 然天津市政府和燃气集团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 以 100km 年的 速度对旧管网进行改造 但是相对于整个管网如同杯水车薪 管网的改造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这期间 管道腐蚀泄漏 不可避免 我们一方面加强对隐患管道的巡视和预防 加大改 造和维修的力度 另一方面 积极研究和应用泄漏管道的抢修 技术 最大程度地降低因泄漏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保证居民的 安全用气 杜绝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2 2 燃气管道快速抢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燃气管道快速抢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几年来 我们以安全 经济 高效为技术创新的指导原则 组 织广大员工进行新设备新工艺的研究 经过群策群力 我们自 行研发了一系列不停气抢修设备和停气作业的压力调控装置 这些新设备 新工艺的研发与应用 提高了抢修的安全性和抢 修速度 大大降低了气损 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 12 1 不停气抢修设备与工艺不停气抢修设备与工艺 2 1 1 带气 带压顶压堵漏夹具 带气 带压顶压堵漏夹具结构见图 1 进行抢修作业时 利用 两个反向固定挂钩勾住管道 通过旋转手柄使压盖压紧待补焊 的钢板 阻止管道内燃气逸出 从而进行管道带压补焊 现场 操作情形见图 2 应用带气 带压顶压堵漏夹具进行带压补漏的具体操作步骤如 下 发现燃气管道泄漏后 根据泄漏点的大小及形状 备好与泄 漏点相匹配的木楔 用铜质手锤将木楔打入泄漏孔 使木楔高出管壁 10mm 在泄漏点处覆盖上 ht 系列密封剂 将事先预制好的钢板放置在 ht 系列密封剂之上 用带气堵漏夹具的固定挂钩紧紧勾住管道 压盖对准待补焊 的钢板 旋转手柄 使压盖将待补焊的钢板紧紧压在管道上 制止泄漏 在管道正常供气的情况下 实施带气焊接 带气 带压顶压堵漏夹具在我公司使用 3 年来 以其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安全可靠的优点得到了操作者的好评 并为公司节 约了近 33 104 m3 的燃气 实践表明 该装置适用于高 中压 燃气管网带压堵漏抢修作业 可在燃气行业推广应用 2 1 2 管道多功能液压式抢修器具 管道多功能液压式抢修器具结构见图 3 该器具利用液压原理 使法兰漏气点通过卡具压力快速闭合而密封 其主要特点是操 作简单安全 应用范围广 节省抢修时间 避免了停气带来的 损失 现场操作情形见图 4 多功能液压式抢修器具的操作步骤如下 将 c 型卡具卡住泄漏 的法兰部位 调整间距调整杆 旋紧液压油缸阀门 上下推动 液压泵手柄至液压油缸顶紧法兰 不漏气为止 进行抢修操作 多功能液压式抢修器具在燃气管道抢修中使用效果良好 基本 达到了设计要求 解决了燃气管道法兰连接部位泄漏的难点问 题 降低了抢修作业中的不安全程度 另外 它还能够在狭小 空间内多角度地进行操作 操作简单 省时省力 安全性较高 2 1 3 提闸器 多年来 高压燃气管道阀门两侧的放散阀门及阀垫 一旦发生 燃气泄漏 就用传统抢修方法停气降压后再进行更换 而提闸 器的研制成功改变了这一情况 提闸器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不 停气的情况下 用较短的时间更换放散阀门及阀垫 从而消除 安全隐患 提闸器的使用条件为放散阀门为全通径球阀 提闸器结构见图 5 将提闸器与待更换阀门的法兰连接 打开 待更换阀门 通过丝杠旋进 将助塞橡胶装置推入并压紧管道 阻止气体溢出 在留下活动连接杆及助塞装置的前提下 卸下 待更换阀门 安装新阀门 从而实现在不停气的情况下更换阀 门的目的 现场操作情形见图 6 使用提闸器更换阀门的操作步骤如下 将提闸器的法兰与待更换阀门的上部法兰连接 缓慢打开待更换的阀门 检查密封盖 丝杠活动连接口及法 兰接口处是否存在泄漏 确认无泄漏后完全打开待更换阀门 以便助塞橡胶头 jj 顷 n 通过待更换阀门 用手柄旋进丝杠 做好丝杠行程记录 以保证将助塞橡胶头 推至待更换阀门下部法兰之下 适度用力旋紧助塞橡胶头 助塞橡胶头受压缩而变形 堵塞 住管道至密封无泄漏为止 将待更换阀门下部法兰的螺栓卸下 松开活动连接件 留下 活动连接杆及助塞装置 卸下待更换阀门 在阀门井外将提闸器与新阀门连接好 然后将新阀门下部法 兰与管道法兰连接 转动活动连接件 连接活动连接杆 旋紧密封盖 将提闸器的法兰与新阀门上部法兰的连接螺栓卸下 用手柄 提升丝杠 带动活动连接杆套管和活动连接杆上升 将留于管 道上提闸器的活动连接杆套管和活动连接杆及助塞装置一同提 出管道 同时缓慢关闭新阀门 换阀工作完成 从 2003 年至今 我们一直使用提闸器更换高压燃气管道阀门两 侧的放散阀门及阀垫 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 22 2 停气作业抢修设备停气作业抢修设备 在实际操作中 因管道腐蚀较严重及其他条件限制 必须采取 停气降压的传统工艺进行抢修或管道连接作业 因此 我们研 究并应用了停气作业压力调节器 停气作业压力调节器结构见 图 7 其主要的优势在于 克服传统 u 型压力计和凭经验进行压力测 控带来的操作不便及误差较大的不足 使停气作业过程中管道 内压力的观测及调控能够随时准确进行 从而达到提高停气抢 修作业安全性和操作速度的目的 将停气作业压力调节器与抢修管段上的凝水缸相连接 管道内 压力变化可通过压力表实时观测 根据压力表读数 通过调节 器放散阀调整管道内压力 使其始终处于作业方案要求的压力 范围内 停气作业压力调节器的操作过程为 关闭带气作业管段两端的 阀门 连接压力调节器至凝水缸放散球阀 打开凝水缸放散球 阀 打开压力表前球阀 观察管道内压力状况 打开凝水缸放 散球阀 打开调节器放散球阀 当管道内压力达到作业要求后 关闭调节器放散球阀 随时观测管道内压力并进行调控 几年来的实践表明 使用停气作业压力调节器可以实时监测和 准确控制管道压力 最大限度减少放散量 在提高工作效率和 保证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