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危险品运输应急预案_第1页
春运危险品运输应急预案_第2页
春运危险品运输应急预案_第3页
春运危险品运输应急预案_第4页
春运危险品运输应急预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运危险品运输应急预案春运危险品运输应急预案 一 前言 危险化学品在运输途中若发生交通事故或泄漏事故 会引起燃烧 爆炸 腐蚀 等严重的灾害 为提高本公司危化品运输事故应急救援能力 最的限度地减少 事故造成的损失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国安生产法 和 道路危险货物运 输管理制度的规定 等法律法规规定 特编制本公司危货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预 案 1 目的 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危化品运输过程中突发性事故带来的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和社会影响 制定本应急预案 2 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5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2005 年 6 月 3 日颁布 6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344 号 7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国务院食第 373 号 8 危险化学品名录 国家安全监局人告 2003 第 1 号 9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15603 10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 gb6720 11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 单位版 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运输危化品车辆可能发生的翻车 危险品泄漏 火灾爆炸 撞车 坠河等事故 4 意义 遵循 以防为主 防消结合 追求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利 用有限的人力 物力 把事故控制造成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 二 公司概况 xxx 有限公司位于 xxx 企业负责人 xxx 现有危化品运输车辆 x 辆 日运输能力 xxx 吨 现有危货运输从业人员 xx 人 其中管理人员 x 人 主要从事易然 易 爆气体 液体 腐蚀品等道路运输业务 三 术语 1 危化品 是指有危险的化学品 2 危化品事故 是指危化品其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身伤亡 其意外泄漏造成燃烧 爆炸或环境 污染事故 3 应急救援 是指以发生事故时 采取的消除 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 最大限度降 低事故损失的措施 4 预案 是指预测危险源 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 危害程度 而制定的事故应 急救援方案 充分考虑现有物质 人员及危险源的具体条件 使事故发生时能 及时 有效地统筹指导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5 危险目标 指危化品 性质 数量可能引起事故的场所和车载货物 6 直接经济损失 指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 资源破坏和受到事故影响而造成其他损失的价值 7 间接经济损失 指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 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的其他损失的价值 四 危险目标 1 危害种类 本公司确定运输的危险货物种类有 1 1 环氧树脂 对氨基苯甲醚 对硝 环氧树脂 对氨基苯甲醚 对硝 2 2 氧气 溶解乙炔 氧气 溶解乙炔 氢气 二氧化碳 氢气 二氧化碳 3 3 汽油 柴油 油漆 汽油 柴油 油漆 4 4 碳化钙 碳化钙 电石 硫磺 电石 硫磺 5 5 氢氧化钠 液态 硫磺 盐酸共五大 氢氧化钠 液态 硫磺 盐酸共五大 类 类 2 危险目标的危险特性及周边的影响 1 a 环氧树脂 危险性类别 第 3 2 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危规号 32197 un 编号 1866 包装 分类 ii 包装标识 7 危险特性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粉末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 达到一定的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对周边的影响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1 b 对氨基苯甲醚 爆炸危险 本品可燃 有毒 具刺激性 具致敏性 危险特性 遇明火 高热可燃 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受高热分解 放出有毒的气体 1 c 对硝 危险性类别 第 6 类有毒品 危规号 61713 包装分类 iii 包装标志 有 毒 危险特性 遇明火 高热可燃 受高热分解 放出有毒的烟气 对周边的影响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 2 a 氧气 危险性类别 第 2 2 类不燃气体 危规号 22001 un 编号 1072 包装分类 包装标志 5 和 危险特性 无色 无臭气体 气体比重 1 1 微溶于水 强烈助燃 接触油脂 即剧烈氧化燃烧 与可燃气体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2 b 溶解乙炔 危险性类别 第 2 1 类易燃气体 危规号 21024 un 编号 1001 包装分类 包装标志 4 危险特性 易燃 易爆 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气体 遇高热 明火能引起 燃烧 爆炸 爆炸界限 空气中 2 5 80 7 100 vd 氧气中 2 8 93 100 vd 与氧化剂接触反应剧烈 与氟 氯等接触发生剧烈的化学 反应 与铜 银 汞等纯金属接触生成化合物产生爆炸物 乙炔具有窒息性 吸入 20 浓度时头晕 40 浓度时人会失神 但无局部症状 对周边的影响 乙炔泄漏后 对周围人群 建筑物有很大的危害 2 c 氢气 瓶装 危险性类别 第 2 1 类易燃 易爆气体 危规号 2001 un 编号 1049 包装 分类 包装标志 4 危险特性 极易燃 易爆极限 4 1 74 1 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 遇 明火即会发生爆炸 比空气轻 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 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 排出 遇明火会引起爆炸 与氟 氯 溴等 卤素会剧烈反应 对周边的影响 氢气泄漏 遇火既炸 遇卤素等发生激烈的反应 对周围人群 建筑物有极大的危害 在使用 运输过程中必须杜绝漏气现象 运输氢气瓶的 车辆不能在室内停车 2 d 二氧化碳 瓶装 危险性类别 第 2 2 类不然气体 危规号 22019 un 编号 1013 包装分类 iii 包装标志 5 危险特性 不然 无毒 若遇高热 钢瓶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吸入高浓度二 氧化碳会窒息 出现呼吸停止甚至死亡 对周边的影响 二氧化碳泄露 泄漏区人员迅速撤离至上风处 尽可能切断泄 漏源 发生火灾可用武装水冷却货场中的二氧化碳容器 禁用沙石压盖 3 a 汽油 危险性类别 第 3 1 类闪点易燃液体 危规号 31001 un 编号 1203 包装 分类 ii 包装标志 7 危险特性 易燃 易爆 爆炸极限 1 3 6 0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 合物 遇明火极易燃烧 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汽油在受到震动 碰撞 冲击 摩擦等情况和流动时 会产生静电 汽油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痹 作用 轻度中毒有头痛 头晕 恶心 呕吐 步态不稳等症状 液体吸入呼吸 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 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溃疡 穿孔 甚至失明 皮肤接触致 急性接触性皮炎 甚至灼伤 对周边的影响 易挥发性液体 一旦遇火源 引发燃烧 爆炸 对周围人群 建筑物有很大危害 会把灾害传到很远的地方 同时坏会污染地面及水体 3 b 柴油 危险性类别 第 3 3 类高闪点液体 二级易燃液体 危规号 t33502 un 编 号 包装分类 iii 包装标志 7 危险特性 褐色稍粘稠油状液体 有一定气味 不溶于水 比重小于 1 对周边的影响 一旦泄露会污染地面及水体 3 c 油漆 危险性类别 第 3 2 类中闪点液体 一级易燃液体 危规号 32198 un 编 号 1139 1263 1293 包装分类 ii 包装标志 7 危险特性 各种颜色的粘稠液体或透明气体 有芳香或特殊气味 易挥发和燃 烧 燃烧时放出有毒的氧化氮气体 对周边的影响 油气泄漏后 能在空气中迅速扩散 对周围人群有很大危害 4 a 碳化钙 电石 危险性类别 第 4 3 类遇湿易燃物品 一级遇湿易燃物品 危规号 43025 un 编号 1402 包装分类 ii 包装标志 10 和 14 危险特性 无色或黑色固体 比重 2 22 遇水放出易燃 易爆的乙炔 受撞击 震动或遇明火易爆炸 遇酸反应剧烈 含有硫磷等杂质时与水作用 易引起自 燃爆炸 对周边的影响 电石遇水燃烧后 能在空气中迅速扩散 一遇火源 引发爆炸 对周围人群 建筑物有很大危害 4 b 硫磺 危险性类别 第 4 1 类二级易燃固体 危规号 41501 un 编号 1350 2448 包装分类 iii 包装标志 8 危险特性 黄色粉末或硬块 粉状比重 1 96 块状比重 2 05 燃点 232 不 溶于水 易燃 燃烧时放出有毒和刺激性气体 粉末漂浮在空气中能产生粉末 爆炸 与氧化剂能组成敏感度高的爆炸性混合物 对周边的影响 远离有火源的地方 5 a 氢氧化钠 液态 危险性类别 第 8 2 类一级碱性腐蚀品 危规号 82001b un 编号 1824 包 装分类 ii 包装标志 20 危险特性 遇酸发生中和反应 并放出热 与潮湿对铝 锌和锡金属有腐蚀性 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 烧碱不燃烧 遇水会放热 形成腐蚀性溶液 有强烈 的刺激性和腐蚀性 皮肤直接接触会引起灼伤 对周边的影响 液碱泄漏对生物灼伤不可逆 5 b 硫酸 危险性类别 第 8 1 类一级酸性腐蚀品 危规号 81007 un 编号 1830 包 装分类 i 包装标志 20 危险特性 硫酸不燃 有强烈的化学腐蚀性 遇水大量放热 兵发生沸溅 遇 苯 糖和纤维素等碳氢化合物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 甚至引起燃烧 遇电石 高氯酸钾 硝酸盐 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 甚至会引起燃烧和爆炸 对皮肤 粘膜等人体组织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蒸汽或雾可致眼睛灼伤 进入眼中有失明 的危险 对周边的影响 硫酸泄漏后 对地面产生强烈的污染 5 c 盐酸 氢氯酸 危险性类别 第 8 1 类一级酸性腐蚀品 危规号 81013 un 编号 1789 包 装分类 ii 包装标志 20 危险特性 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液体 有刺激性气味 比重 1 12 1 19 凝固点 62 17 有腐蚀性 蒸汽刺激粘膜 有毒 对周边的影响 盐酸泄漏后 对周围环境产生强烈的污染 有毒 五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组成人员和职责 1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和组成人员 公司成立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负责公司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 应急处理的各项工作 承担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车辆和驾驶员积极配合用车单位 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公司危货运输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 指 挥 xxx 副总指挥 xxx 成员 xx xx xx 应救援指挥部下设办公室 主任 xxx 成员 办公室设在安全生产部 联系电话 xxx 2 职责 1 应急指挥部职责 a 负责公司危货运输事故应急处理总体工作 是应急处理的指挥机构 b 平时负责 检查各车辆应急处理机构及预案的制定 完善 演练及监督各项 安全措施的落实 c 负责危货运输事故发生后的重要事项的决策及向上一级部门汇报事宜 d 负责在事故发生后统一调度相关人员 设备 指挥应急处理工作 e 负责应急事故处理中贡献突出人员或违纪人员的奖励 2 办公室职责 a 掌握从事危货运输作业的种类 人数 地点 b 危货运输事故发生后 迅速了解 汇总事故情况和应急工作的现状 及时向 指挥部汇报 c 传达指令 协调应急处理的相关事宜 六 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配置抢救器材表 序号品 名存放地数量序号品 名存放地数量 1 防爆手电筒车载 16 撬 棍车载 1 2 千斤顶车载 17 铁 桶车载 1 3 钢 丝 缆绳车载 18 灭 火 器车载 1 4 警 告 标志车载 19 三 角 木车载若干 5 工 具车载若干 七 预案的启动 发生事故时驾驶员在第一时间准确的向当地消防 运管 安监及公司领导汇报 事故发生的地点 时间 人员伤亡等情况 公司 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事故应 急救援运营方 预 案 总指挥通知所有应急小组起动预案 1 事故发生后驾 押运员应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 1 驾驶员立即拉紧手制动器 固定车轮 熄灭发动机关报警 押运员根据所 载货物的性质 釆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防止事故扩大 2 指挥周围车辆及无关人员迅速离幵 现場隔离 50 米范围禁止明火 防止 事态扩大 3 疏散事故现场周围易燃易爆物品 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4 立即到路口设置警戒标志 并迎接救援车的到来 2 人员紧急疏散 撤离 驾驶员和押运员在紧急救援时 要按危险品性质和事故严重程度进行分析 决 定是否对周边人员紧急撤离以及撤离方式 在当地救援部门到来后 人员的疏散 与撤离决定权移交给政府部门履行 3 危险区的隔离 事故发生后 驾押人员应对事故现场周围实行警戒 对无关人员及车辆进行紧 急疏散 驾驶员要在危险区域放置 前方危险 车辆绕行 警示牌 协助相关 部门做好交通管制工作 4 检测 抢救 救援及控制措施 1 驾 押人员应落实危化品污染事故监测工作 2 抢险 救援方式 方法及人员的防护 监护措施 a 运输易燃 易爆气瓶发生事故的处理方式 关闭钢瓶阀门 如果无法拧紧阀门 迅速将车辆开至空旷无人区域任其泄露尽 车辆无法开动时应向气瓶大时浇水 使其冷却并移出危险区域 安全转移气瓶 逐个卸车 严禁踢 倾 摔 碰 溜放卸车 注意防止气瓶安全帽脱落 气瓶 竖放时必须稳妥 b 运输易燃液体发生事故的处理方式 轻装容器 有渗漏现象时 应及时将渗透部位朝上 并移至安全通风处 进行 粘补和更换包装 已经泄露的物品用纱布覆盖后扫净 发现中毒 应立即将中 毒人员移至空气流通处 c 运输易燃液体 自燃物品 遇温易燃物品发生事故的处理方式妥善收集 更 换或处理包装 d 运输腐蚀品发生事故的处理方式 腐蚀品货物发生泄露时用砂土覆盖吸收 对遇水发生剧烈反应的 不得用水直 接喷射扑救 以防腐蚀物品飞溅 扑救人员必须穿戴防护用品 对散发腐蚀性 蒸汽的危化品 必须使用防毒面具 扑救人员应站在上风处 人体被腐蚀品灼 伤处 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必要时送医院就诊 事故预案 3 翻车的应对措施 a 发生 翻车事故 驾驶员 押运员应立即自救 离开驾驶室 b 根据车辆翻车点的地形和车辆重心 就地取材稳定车辆重心 防止车辆继续 滚滑 扩大险情 c 发生泄漏立即向消防 119 救护 120 交通事故 122 治安 110 报警求援 向公司领导报告 在消防人员未到达前 做好保护现场看护工作 警告闲杂人 员离开 现场隔离 50 米范围禁止明火 d 公安 消防人员到达现场后 听从指挥 协调调查处理 若有伤员立即设法 抢救 4 泄漏的应对措施 a 尽快驶离 拖主 人群密集地 到空旷区域 将发生动机熄火 并切断车辆 电源总电源 尽快堵塞 倒桶或卸料作业 并向公司领导报告泄漏原因 泄漏 数量 b 泄漏量较大时 立即向消防 119 救护 120 交通事故 122 治安 110 报警 求援 现场隔离 要在泄漏点 50 米范围内设置禁火区域 禁止车辆驶入 明火 进入或其它可能产生火花的作业 119 110 122 到现场后 服从指挥 配合 抢险 c 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泄漏 待交警到场后 要主动接受事故据调查 5 火灾 爆炸事故的应对措施 a 当火势可以控制的情况下 应迅速将车辆驶离 拖离 至空旷区域 以中断 灾情的进一步扩大 b 火灾初始 押运员和驾驭员立即用随身携带的灭火器对准火焰根部灭火 或 用其他方法中断燃烧 当火势猛烈灭火无效时 应立即撤离人员中断交通 并 立即向消防 119 交通 122 治安 110 报警 同时向公司领导泄报 c 发生爆炸和爆炸后燃烧 所有人员应立即撤离 如有人员伤亡应通知 120 急 救中心 d 事故救援人员到场后 做好配合并协助进行事故调查 6 撞车的应对措施 a 发生撞车事故后 应迅速拨交通事故 122 协助调查 b 当事故发生后双方有生命危险或货物剧烈反应的 污染环境 火灾爆炸等 驾驶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