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2亿人口日_第1页
中国12亿人口日_第2页
中国12亿人口日_第3页
中国12亿人口日_第4页
中国12亿人口日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中国12亿人口日XX年1月6日零时02分,一个体重3660克、身长52公分的男婴在北京妇产医院诞生,至此,中国人口已达13亿。在中国,第一个“中国人口日”出现在1989年。据国家统计局测算,1989年4月14日中国大陆总人口达到11亿,这一天被定为“中国11亿人口日”。1995年2月15日凌晨,一个叫赵旭的男婴在北京妇产医院出生,宣告中国第12亿个公民的诞生。2月15日也被定为“中国12亿人口日”。XX年1月6日零点2分,中国第13亿个公民在北京妇产医院出生,这一天也成为“中国13亿人口日”。这个小公民为男性,体重3,660克,身长52公分。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XX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为/1000,死亡率为/100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00。总人口中,乡村人口占%,城镇人口占%。人口预期寿命为岁。经过多年艰苦努力,中国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人口总和生育率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下降到现在左右,进入到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但这种低水平并不稳2/5定。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的基本国情没有根本改变,计划生育面临的主要矛盾没有根本改变,计划生育是天下第一难的工作性质没有根本改变,计划生育政策也将长期坚持。中国13亿人口日是如何测算出来的国家统计局的资料表明,根据XX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XX年底中国大陆总人口是129988万人,据此推算,XX年全国平均每天净增人口为万人,因此,到XX年1月6日,中国人口将达到13亿。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偏离正常值国家人口计生委获悉的材料显示,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已经升高到,与正常值106相比有严重的偏离。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不仅农业人口中出生人口性别比较高,非农业人口的出生性别比也呈升高趋势。有5个省的出生人口性别比甚至高达130以上。一些省份不但二胎、多胎的性别比升高,一胎性别比也出现偏高的态势。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有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原因。在许多农村地区,生育男孩是重体力劳动和传统生活方式的需要,同时,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尚不健全,农民有后顾之忧,这是产生男孩偏好的经济基础;传统文化中养儿防老、男尊女卑、只有男孩才能传宗接代等传统生3/5育观念一直延续并影响着人们的生育行为;社会性别不平等的种种现象在现实社会中刺激人们产生“男孩偏好”的情结。而性别比升高最直接的原因,是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等。为了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势头,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等法律法规,并于XX年启动关爱女孩行动。中国流动人口数量10年内翻番全国流动人口数量从1993年的7000万增加到XX年的亿,10年内翻了一番,超过了全国人口总数的10%,约占农村劳动力的30%。当前,人口流动的基本方向是由农村流向城市,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流动人口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省内流动的占65%,跨省流动的占35%。流动人口中年轻人口占绝大多数,其中15岁到35岁人口占全部流动人口的70%以上。流动人口的日益庞大,将不断加大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压力,因此要高度重视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4/5及时有效地提供包括生殖健康在内的多种服务。本世纪中国人口将先后迎来三大高峰根据联合国的预测,21世纪,中国将先后迎来劳动年龄人口、总人口和老龄人口三大高峰。这是记者日前从国家人口计生委了解到的。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在总人口中,15岁到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例最大,为%。因此劳动年龄人口将最先达到高峰。另外,据联合国1998年预测,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5亿之多,到21世纪40年代也将达到峰值。1月6日,中国人口总量达到1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相当于亚洲总人口的1/3,比世界上现有的所有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总量还多1亿。中国不仅是人口大国,同时还是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不到20年的时间便进入发达国家近百年才出现的人口老龄化状态,成为老龄化速度最快、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中国60岁以上人口已占全世界的1/5。据中国老龄协会提供的数据,中国的人口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