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设备维护检修规程(温度章节)_第1页
仪表设备维护检修规程(温度章节)_第2页
仪表设备维护检修规程(温度章节)_第3页
仪表设备维护检修规程(温度章节)_第4页
仪表设备维护检修规程(温度章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仪表设备维护检修规程第二节 温 度 仪 表1 总则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1 主题内容 本节规程规定了兴发金冠化工有限公司常用测温元件与测温仪表的技术标准、检查校验、使用维护以及检修的内容和方法。1.1.2 适用范围 本节规程适用于工业用热电偶、工业用热电阻、双金属温度计的维护与检修。1.2 编写及修订依据 编写及修订参考了上述仪表的有关资料、说明书2 工业用热电偶2.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工业用热电偶的维护、检修、投运及其安全注意事项的具体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 本规程适用于化工装置中在线使用的镍铬-康铜(E型)热电偶(以下简称热电偶),其他型号热电偶亦应参照使用。2.2 基本工作原理热电偶基于热电效应原理工作。2.3 构成及功能 热电偶主要由热电偶元件、保护套管和接线盒构成。 热电偶元件将温度的变化转换成热电势的变化。 保护套管用于隔离工艺介质,保护热电偶。 接线盒用于与二次仪表连接。2.4 主要技术性能及规格2.4.1性能指标基本误差: I级1.54000.4t II级2.5400O.75t 注:t为测量端温度。2.4.2规格 测量范围:0800 热电极直径:0.23.2mm各种规格2.5 对维修人员的基本要求 维修人员应具备如下条件: a.熟悉本规程及相应的产品说明书等有关技术资料; b.了解工艺流程及该热电偶在其中的作用; c.掌握数学基础、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化工测量仪表及维修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d.掌握热电偶的维护、检修、投运及常见故障处理的基本技能; e掌握常用测试仪器和有关的标准仪器的使用方法。2.6 完好条件2.6.1 零部件完整,符合技术要求,即: a铭牌应清晰无误; b零部件应完好齐全并规格化; c紧固件不得松动; d端子接线应牢靠; e保护套管应无泄漏; f新制热电偶测量端焊接要牢固,表面应光滑,无气孔、无夹灰,呈近似球状; g新制热电偶的电极直径应均匀、平直、无裂纹,使用中的热电偶不应有严重的腐蚀或明显缩径等缺陷。2.6.2 运行正常,符合使用要求,即: a运行时,热电偶应达到规定的性能指标; b.正常工况下,热电偶工作温度应在该热电偶测量范围的20一80; c热电偶接线端子所处的环境温度不应超过100。2.6.3 设备及环境整齐、清洁,符合工作要求,即: a热电偶保护套管应清洁、无锈蚀,漆层应平整、光亮、无脱落; b线路标号应齐全、清晰、准确; c补偿导线不得靠近热源及有强磁场的电气设备; d穿线管和软管应敷设整齐。2.6.4 技术资料齐全、准确,符合管理要求,即: a说明书、合格证、入厂检定证书应齐全; b运行记录、故障处理记录、检修记录、校准记录、零部件更换记录应准确无误;2.7 维护2.7.1 日常维护2.7.1.1 巡回检查 每班至少进行两次巡回检查,内容包括: 向当班工艺人员了解热电偶运行情况; 检查接线盒是否盖好,保护管、软管及管线是否破损断裂,连接处是否松动; 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做好巡回检查记录。2.7.1.2 定期维护 每周进行一次热电偶外部清洁工作。2.7.2 定期校准2.7.2.1 校准周期 校准周期为12个月。2.7.2.2 校准仪器 直流电位差计:0.05级 二等标准铂铑铂热电偶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050 管式高温炉:1300 冷端恒温箱 多点转换开关 油(水)恒温槽2.7.2.3 校准接线 标准接线。2.7.2.4 基本误差校准 热电偶校准可以多支同时进行,根据使用需要确定35个校准点。校准顺序为由低温向高温逐点升温校准。增加管式高温炉温度,当炉温升到校准点温度并稳定后进行电势测量。测量顺序如下: 参考端标准被校l被校2被校3被校4被校5 参考端标准被校1被校2被校3被校4被校5 测量过程中,炉温变化不得超过5,并做好记录。被校热电偶热电势误差e用下式计算: e=被测 s被-e分 (1) 式中被测被校热电偶在校准点温度下(参考端为0时)测得的热电势平均值,mV: 式中标测标准热电偶在校准点温度下(参考端为0时)测得的热电势均值,mV; e标准标准热电偶证书上校准点温度的热电势值,mV; e分在热电偶分度表上查得的校准点温度的热电势值:mV; s标、s被标准热电偶证书上校准点温度的热电势值,mV。 校准时,若参考端温度未处于0,可用下式计算参考端温度为O时的热电势值: E(t,t0)=E(t,t1) E(tl,t0) 式中 E热电偶的热电动势,mV; t0热电偶参考端温度为Ot1热电偶参考端的实际温度2.7.2.5校准质量标准 校准后的热电偶应达到第2.6.1条和2.6.2条规定的性能指标。2.8故障及处理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见表1。热电势值偏低1.热电偶受潮绝缘不良;2.热电偶电极材料变质或热端损坏;3.补偿导线与热电偶极性接反;4.线路电阻不准确;1.清洗烘干或更换热电偶;2.更换热电偶;3.正确接线;4.正确配置线路电阻 热电势值偏高1. 补偿导线与热电偶种类不符;2. 热电偶电极材料变质;3. 线路电阻短路; 1. 更换补偿导线;2. 更换热电偶;3. 更换线路电阻;热电势不稳定1. 端子接触不良;2. 绝缘不良或局部接地;1. 拧紧线端子;2. 清洗烘干或处理接地故障; 表12.9 检修2.9.1 检修周期 热电偶每12个月进行一次检修,通常与工厂年度大修同步进行。2.9.2 检修内容2.9.2.1 清除热电偶套管内外灰尘、油污等杂物。2.9.2.2 检查热电偶紧固件是否松动或损坏,拧紧或更换紧固件。2.9.2.3 检查保护套管、软管及穿线管是否破损或断裂,并修复或更换。2.9.2.4 用于高温承压的保护套管应进行探伤检查。2.9.2.5 按本规程第2.7.2条对热电偶进行校准。2.9.2.6 对检修后的热电偶按国家(部门)计量检定规程进行检定。2.10 投运2.10.1 投运前的准备工作。2.10.1.1 检查热电偶接线是否正确、牢固。2.10.1.2 对带联锁或位式调节阀的二次仪表,应先解除联锁或转入手动。2.10.2 投运步骤2.10.2.1 将热电偶与补偿导线和二次仪表连接。2.10.2.2 送二次仪表电源,检查指示是否正确。2.11 验收2.11.1 逐条检查检修项目的完成情况。2.11.2 检查热电偶是否达到检修质量标准。2.11.3 热电偶正常运行72小时后,由有关技术主管签收。2.12 安全注意事项2.12.1 维护安全注意事项2.12.1.1 维护必须由两人以上作业。2.12.1.2 进行作业需经工艺人员认可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2.12.2 检修安全注意事项2.12.2.1 对运行热电偶的检修必须办理检修工作票。2.12.2.2 不得带压拆卸热电偶保护套管。2.12.3 投运安全注意事项2.12.3.1 投运必须由两人以上作业。2.12.3.2 用于带联锁或位式调节仪表的热电偶,投运时必须先切除联锁或转入手动。3 工业用热电阻3.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工业用热电阻的维护、检修、投运及其安全注意事项的具体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本规程适用于化工装置中在线使用的铂热电阻(以下简称热电阻),其他型号的热电阻亦参照使用。3.2基本原理热电阻基于导电物质的电阻值与温度呈现一定函数关系的原理工作。3.3构成及功能热电阻主要由电阻体、保护套管、接线盒 等部分构成。电阻体将温度的变化转换成电阻值的变化。保护套管用于隔离工艺介质,保护电阻体。接线盒用于和二次仪表连接。3.4主要技术性能及规格3.4.1 性能指标基本误差:A级(0.15+0.002|t|) B级(0.30+0.005|t|)绝缘电阻:20M注:t为测量端温度3.4.2 规格测量范围:-200-3503.5对维修人员的基本要求。维修人员应具备如下条件:a. 熟悉本规程及相应的产品说明书等有关技术资料;b. 了解工艺流程及该热电阻在其中的作用;c. 掌握数学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化工测量仪表及维修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d.掌握该热电偶的维护、检修、投运及常见故障处理的基本技能;e.掌握常用测试仪器和有关的标准仪器的使用方法。3.6 完好条件3.6.1零部件完整,符合技术要求,即:a铭牌应清晰无误;b.零部件应完好齐全并规格化;c.紧固件不得松动;d.端子接线应牢靠;e.密封件应无泄漏;3.6.2运行正常,符合使用要求,即:a.运行时,热电阻应达到规定的性能指标;b.正常工况下,热电阻工作温度在测量范围的20%-80%3.6.3设备及环境整齐、清洁、符合工作要求,即:a.保护套管应清洁、无锈蚀、漆层应平整、光亮、无脱落;b.穿线管、软管应敷设整齐;c线路标号应齐全、清晰、准确;d.连接导线不得靠近热源及有强磁场的电气设备;3.6.4技术资料齐全、准确、符合管理要求,即: a.说明书、合格证、入厂检定证书应齐全; b.运行记录、故障处理记录、检修记录、校准记录、零部件更换记录应准确无误; c.系统原理图和接线图应完整、准确。3.7 维护3.7.1日常维护3.7.1.1巡回检查每班至少进行两次巡回检查,内容包括: a.向当班工艺人员了解热电阻运行情况; b.检查接线盒是否盖好,保护套管、软管及穿线管是否破裂,连接处是否松动; c.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巡回检查记录。3.7.1.2定期维护 每周进行一次热电阻外部清洁工作。3.7.2 定期校准3.7.2.1 校准周期校准周期为12个月。3.7.2.2 校准仪器二等标准铂热电阻温度计直流电桥:0.02级多点转换开关恒温油(水)浴冰点槽液氨杜瓦瓶3.7.2.3 校准接线标准接线。3.7.2.4 基本误差校准热电阻校准可以多支同时进行,根据使用需要确定3-5个校准点增加恒温油(水)浴温度,当温度升到校准点并稳定后进行电阻测量。测量顺序如下:标准被校1被校2被校3被校4被校5标准被校1被校2被校3被校4被校5测量过程中,温度变化每10分钟不超过0.04.根据所测电阻值查热电阻分度表得到对应的温度值。对于用于0以下的热电阻的校准一般取冰点和液氮沸点两个校准点,分别在冰点槽和杜瓦瓶中进行,校准步骤同上。被校热电阻误差te可按下式计算:te=t被校n一t标 式中t被校n以被校热电阻在校准点测得的电阻平均值查热电阻分度表所得的温度值,。 T 标以标准热电阻在校准点测得的电阻平均值查热电阻分度表所得的温度值,。 3.8故障及处理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见表2。显示仪表指示负值1.显示仪表与pt100热电阻接线有错;2.pt100热电阻有短路现象;1.改正接线;2.找出短路处,加强绝缘;pt100热电阻的表指示无穷大1.pt100热电阻或引出线短路;2.接线端子松开;1.更换电阻体;2.焊接及拧紧接线螺丝;显示pt100热电阻的指示值比实际值低或示值不稳1. 保护管内有金属屑、灰尘、接线柱间脏污;2. 热电阻短路;1. 除去金属屑,清扫灰尘、水滴等;2. 找到短路点加强绝缘;pt100热电阻值与温度关系有变化pt100热电阻丝材料腐蚀变质更换pt100热电阻 表23.9 投运3.9.1 投运前的准备工作。3.9.1.1 检查热电阻接线是否正确、牢固。3.9.1.2 对带联锁或位式调节阀的二次仪表,应先解除联锁或转入手动。3.9.2 投运步骤3.9.2.1 将热电阻与补偿导线和二次仪表连接。3.9.2.2 送二次仪表电源,检查指示是否正确。3.10 验收3.10.1 逐条检查检修项目的完成情况。3.10.2 检查热电阻是否达到检修质量标准。3.10.3 热电阻正常运行72小时后,由有关技术主管签收。3.11 安全注意事项3.11.1 维护安全注意事项3.11.1.1 维护必须由两人以上作业。3.11.1.2 进行作业需经工艺人员认可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3.11.2 检修安全注意事项3.11.2.1 对运行热电阻的检修必须办理检修工作票。3.11.2.2 不得带压拆卸热电阻保护套管。3.11.3 投运安全注意事项3.11.3.1 投运必须由两人以上作业。3.11.3.2 用于带联锁或位式调节仪表的热电阻,投运时必须先切除联锁或转入手动。4 双金属温度计4.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双金属温度计的维护、检修、投运及其安全注意事项的具体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本规程适用于化工装置中在线使用的WSS型双金属温度计,其他型号的双金属温度计亦参照使用。4.2 基本原理双金属温度计基于两种不同金属在温度改变时膨胀程度不同的原理工作。4.3 构成及功能双金属温度计主要由感温元件、表盘、保护套管等部分构成。4.4 主要技术性能及规格4.4.1 基本误差:1.6级4.4.2 规格测量范围:0-1004.5 对维修人员的基本要求。维修人员应具备如下条件:d. 熟悉本规程及相应的产品说明书等有关技术资料;e. 了解工艺流程及该双金属温度计在其中的作用;f. 掌握数学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化工测量仪表及维修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d.掌握该双金属温度计的维护、检修、投运及常见故障处理的基本技能;e.掌握常用测试仪器和有关的标准仪器的使用方法。4.6 完好条件4.6.1 零部件完整,符合技术要求,即:a铭牌应清晰无误;b.零部件应完好齐全并规格化;c.紧固件不得松动;e.密封件应无泄漏;4.6.2 运行正常,符合使用要求,即:a.运行时,双金属温度计应达到规定的性能指标;b.正常工况下,双金属温度计工作温度在测量范围的20%-80%4.6.3 设备及环境整齐、清洁、符合工作要求,即:a.保护套管应清洁、无锈蚀、漆层应平整、光亮、无脱落; b线路标号应齐全、清晰、准确; c.安装环境整齐、清洁、符合工作要求;4.6.4 技术资料齐全、准确、符合管理要求,即: a.说明书、合格证、入厂检定证书应齐全; b.运行记录、故障处理记录、检修记录、校准记录、零部件更换记录应准确无误;4.7 维护4.7.1 日常维护4.7.1.1 巡回检查 每班至少进行两次巡回检查,内容包括: a.向当班工艺人员了解双金属温度计运行情况; b.检查保护套管是否破裂,连接处是否松动; c.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巡回检查记录。4.7.1.2 定期维护 每周进行一次双金属温度计外部清洁工作。4.7.2 定期校准4.7.2.1 校准周期校准周期为12个月。4.7.2.2 校准仪器恒温油(水)浴冰点槽4.7.2.3 校准方法校验按如下进行:标准被校1被校2被校3被校4被校5标准被校1被校2被校3被校4被校5测量过程中,温度变化每10分钟不超过0.04.根据对应的温度值观察双金属温度计刻度盘指针是否一一对应。4.8故障及处理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见表3。无指示1 管内污物淤积而阻塞;2 扇形齿轮与小齿轮阻力过大;3两齿轮磨损过多,无法啮合;1 洗掉簧管内污物,用钢丝疏通;2 调整配合间隙至适中;3 更换两齿轮;指针回转迟钝或跳动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