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起重机基础施工专项方案-四桩基础_第1页
塔式起重机基础施工专项方案-四桩基础_第2页
塔式起重机基础施工专项方案-四桩基础_第3页
塔式起重机基础施工专项方案-四桩基础_第4页
塔式起重机基础施工专项方案-四桩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塔式起重机基础施工专项方案一、 编制说明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XXXX市学前东路工程位于XX市学前东路与广南路交汇处西侧;属于框剪结构;地上33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87.75m;标准层层高:3 m 。 本工程由无锡市崇安新城凤盛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上海海珠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XX建筑实业有限公司承建施工。为了保障本工程塔式起重机使用的安全可靠性,我项目部编制了金格广场1#楼使用塔式起重机基础的施工专项方案,请建设及监理单位审批。2、编制依据2.1 施工图纸及施工现场平面布置;2.2 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1992)2.3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4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5 建筑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2.6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2.7 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 187-2009 2.8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 196-20102.9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等编制。二、 塔式起重机基础设置塔机基础采用桩上承台基础,桩身混凝土采用C30,钢筋采用二级钢;承台基础混凝土为C30,钢筋采用二级钢;拟采用QTZ63型号的塔式起重机,基底拟埋设深度3.500m(基底相对标高-4.200m),从地质勘查报告中看出,1#楼使用的塔式起重机所处的位置(见附图1:塔式起重机基础平面布置图), 其深度3.6m处的土层为2层粉质粘土,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建议值为200KPa。拟采用FS5510现浇固定钢筋砼基础(见附图2:FS5510固定基础示意图),砼标号C30,25双层双向钢筋,其尺寸为长5000mm宽5000mm高1350mm,总体积为33.75m3,质量约81T。根据现场的施工条件,我单位拟使承台基础近建筑物一侧设于围护桩上,并于另一侧补两根桩,补桩采用工程围护桩桩径进行施工,即采用钻孔灌注桩,成桩直径700mm,承台以下桩长14m。受力分析:从塔式起重设备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该生产设备在以下方面对设备的安全使用关系相当重要:设备的基础,设备结构,设备结构的材料,设备的工作性能和操作系统;在计算中重点求出设备基础的稳定性及设备抗倾覆的能力;因该工程的塔吊设备由生产厂家进行安装和施工中的施工材料垂直运输操作,现只对设备基础进行计算,基础类型按四桩基础计算。三、 塔式起重机四桩基础计算书1、参数信息塔吊型号:QTZ63, 塔吊起升高度H=101.000m,塔吊倾覆力矩M=630kN.m,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塔身宽度B=1.6m, 基础埋深D=2.250m,自重F1=450.8kN, 基础承台厚度Hc=1.350m,最大起重荷载F2=60kN, 基础承台宽度Bc=5.000m,桩钢筋级别:II级钢, 桩直径或者方桩边长=0.700m,桩间距a=3.9m, 承台箍筋间距S=200.000mm,承台砼的保护层厚度=50mm。 2、塔吊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和弯矩计算塔吊自重(包括压重)F1=450.80kN, 塔吊最大起重荷载F2=60.00kN, 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F=1.2(F1+F2)=612.96kN, 塔吊的倾覆力矩M=1.4630.00=882.00kN。 3、矩形承台弯矩及单桩桩顶竖向力的计算 图中x轴的方向是随机变化的,设计计算时应按照倾覆力矩M最不利方向进行验算。a. 桩顶竖向力的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1.1条。 其中 n单桩个数,n=4; F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F=612.96kN; G桩基承台的自重 G=1.2(25BcBcHc+20BcBcD)= 1.2(255.005.001.35+205.005.002.25)=2362.50kN; Mx,My承台底面的弯矩设计值,取882.00kN.m; xi,y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a/2=1.95m; Ni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kN);经计算得到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 最大压力:N=(612.96+2362.50)/4+882.001.95/(4 1.952)=856.94kN。b. 矩形承台弯矩的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6.1条。其中 Mx1,My1计算截面处XY方向的弯矩设计值(kN.m); xi,y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取a/2-B/2=1.15m; Ni1扣除承台自重的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kN),Ni1=Ni-G/n=266.32kN/m2;经过计算得到弯矩设计值:Mx1=My1=2266.321.15=612.53kN.m。4、矩形承台截面主筋的计算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7.2条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 式中,l系数,当混凝土强度不超过C50时, 1取为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1取为0.94,期间按线性内插法得1.00; fc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查表得14.30N/mm2; ho承台的计算高度Hc-50.00=1300.00mm; fy钢筋受拉强度设计值,fy=300.00N/mm2;经过计算得:s=612.53106/(1.0014.305000.001300.002)=0.005; =1-(1-20.005)0.5=0.005; s =1-0.005/2=0.997; Asx =Asy =612.53106/(0.9971300.00300.00)=1574.59mm2。由于最小配筋率为0.15%,所以构造最小配筋面积为:5000.001000.000.15%=7500.00mm2。建议配筋值:HPB335钢筋,18160。承台底面单向根数30根。实际配筋值HRB335钢筋,25170mm。承台底面单向根数30根,满足要求。5、矩形承台斜截面抗剪切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6.8条和第5.6.11条。根据第二步的计算方案可以得到XY方向桩对矩形承台的最大剪切力,考虑对称性,记为V=856.94kN我们考虑承台配置箍筋的情况,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满足下面公式: 其中,o建筑桩基重要性系数,取1.00; bo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宽度,bo=5000mm; ho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高度,ho=1300mm; 计算截面的剪跨比,x=ax/ho,y=ay/ho, 此处,ax,ay为柱边(墙边)或承台变阶处 至x, y方向计算一排桩的桩边的水平距离,得(Bc/2-B/2)-(Bc/2-a/2)=1150.00mm, 当 3时,取=3, 满足0.3-3.0范围; 在0.3-3.0范围内按插值法取值。得=0.88; 剪切系数,当0.31.4时,=0.12/(+0.3);当1.43.0时,=0.2/(+1.5), 得=0.10;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14.30N/mm2; fy钢筋受拉强度设计值,fy=300.00N/mm2; S箍筋的间距,S=200mm。则,1.00856.94=8.57105N0.10300.0050001300=9.42106N;经过计算承台已满足抗剪要求,只需构造配箍筋!6、桩承载力验算桩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4.1.1条。根据第二步的计算方案可以得到桩的轴向压力设计值,取其中最大值N=856.94kN;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应满足下面的公式: 其中,o建筑桩基重要性系数,取1.00;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14.30N/mm2; A桩的截面面积,A=3.85105mm2。则,1.00.92=8.57105N14.303.85105=5.50106N;经过计算得到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满足要求,只需构造配筋!7、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验算桩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2.2-3条;根据第二步的计算方案可以得到桩的轴向压力设计值,取其中最大值N=856.94kN;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按下面的公式计算: 其中 R最大极限承载力; Qsk单桩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Qpk单桩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s, p分别为桩侧阻群桩效应系数,桩端阻群桩效应系数, s, p分别为桩侧阻力分项系数,桩端阻抗力分项系数, qsik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取平均值22Kpa; qpk极限端阻力标准值,由于桩的入土深度为14.00m,所以桩端是在第5层粉质粘土,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建议值为220Kpa, 土端阻力标准值取3700.00 Kpa; u桩身的周长,u=2.199m; Ap桩端面积,取Ap=0.385m2; li土层的厚度; 单桩竖向承载力验算: R=2.20(14.0022.000.98+14.0022.001.02)/1.67+1.153700.000.385/1.67=1.35103kNN=856.942kN;上式计算的R的值大于最大压力856.94kN,所以满足要求!8、桩配筋计算a. 桩构造配筋计算As=d2/40.65%=3.147002/40.65%=2501mm2b. 桩抗压钢筋计算经过计算得到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满足要求,只需构造配筋!c. 桩受拉钢筋计算桩不受拉力,不计算这部分配筋,只需构造配筋!建议配筋值:HPB335钢筋,1018。按本工程围护灌注桩G1结构图实际配筋值HPB335钢筋,1225,箍筋采用8100/200mm,采用螺旋式箍筋;桩顶2m及桩底3m范围内箍筋加密;钢筋笼每隔2m设一道16焊接加劲箍筋。桩钢筋锚入承台不少于800mm。9、结论据验算,四桩基础500050001350的砼基础满足QTZ63型塔式起重机的作业要求。四、 塔式起重机基础施工塔式起重机基础的施工顺序为:测量定位放线灌注桩施工塔基放石灰线塔基坑土方开挖凿桩头100厚C10素砼垫层(深基础时基坑护壁)弹出基础边线坑壁四周测设标高线并打水平桩砌筑基础砖胎模(或安装木模板)基础底钢筋制作安装绑扎安固定地脚螺栓基础面钢筋绑扎浇捣基础同时用经纬仪观测地脚螺栓有无偏移养护砌挡土墙井筒封盖并回填周边土方。部分节点的说明及注意事项如下:1、基坑开挖:基础采用大开挖,地基标高-4.300m,待挖至标高-4.100m时,凿出桩顶主筋800长,再人工清理基土后即可在基槽放线,定出塔机基础位置,余下20cm土采用人工开挖清槽,基底土层不得扰动,严禁超挖后填土。2、地基处理:对塔机基础附近的地下部分应进行钎探,查明地下是否有不实结构(如防空洞、化粪池等)以及地下物质运输管道(如煤气管道、水管等)。做好钎探施工作业记录并存档。3、塔式起重机基础垫层:采用C10混凝土,具体尺寸为52005200100;垫层面标高-4.200M,垫层要求平整,水平控制在0.2%以内,垫层强度达到60%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4、1#楼塔机基础边平行于轴线设置,几何尺寸为500050001350,埋设位置处于轴上(详细位置见附图1:塔式起重机基础平面布置图),基础采用C30混凝土(掺早强剂),基础浇筑后表面应平整(5mm)。5、基础模板:若采用砖胎膜,在基础垫层上放出基础外边线,在边线以外砌筑240厚砖模,砌至1.35米高,无需粉刷。6、基础钢筋:采用25钢筋,上下排双层双向,间距为170,上下层钢筋间设14510拉结筋,拉结筋平行布置,为控制上下保护层,设置25的钢筋马凳,间距1200,基础的钢筋保护层为50mm。7、塔机基础预埋四组地脚螺栓,地脚螺栓中心距离为1618,呈四角布置,放置时严格控制尺寸,偏差不大于3mm,地脚螺栓必须是厂家提供的符合强度要求的合格产品。8、浇筑混凝土,并捣实,在此过程中必须随时检测地脚螺栓的位置,如有变化,则随时进行调整,确保位置正确,偏差符合要求。做好砼的养护,留置混凝土试块,检验强度是否符合要求。9、接地装置:塔基避雷针的接地和保护接地采用440 mm镀锌扁铁,利用48的钢管预埋至地下(埋深不小于3米),扁铁与钢管及塔身(或预埋节与螺栓)的连接采用焊接。必须在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并经质量安全部门验收合格后方能安装塔机。10、塔吊安装后,为方便四周回填土及今后拆塔的需要,故在塔机基座四周砌筑挡土墙,在边角部位设置集水坑,放置水泵以备抽水。挡土墙240厚,采用MU10标准砖M7.5水泥砂浆砌筑,与塔吊标准节的净距离为1000,自基础面砌至自然地面。挡土墙四角设构造柱,断面同墙厚,钢筋采用414,箍筋6200;同时,在挡土墙的顶部设置圈梁,圈梁同墙厚,高240,配筋同构造柱(详见附图3:塔式起重机基础剖面图)。11、塔吊基础及围护砖墙(包括构造柱及圈梁)完成后,周边应及时回填,井筒应采用5cm厚脚手板封盖。五、 现场实际施工1、 按设计单位提出的做法,除补桩桩头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