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编李中发制作李中发2005年1月 电子技术 第3章多级放大电路 了解多级放大电路的概念 掌握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了解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的概念理解基本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组成 特点以及各主要参数的意义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电压传输特性和理想化的主要条件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和非线性应用的基本条件和分析依据理解反馈的概念 了解反馈的类型和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学习要点 3 1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3 2差动放大电路3 3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3 4集成运算放大器3 5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第3章多级放大电路 3 1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 多级放大电路的组成 3 1 1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各极之间通过耦合电容及下级输入电阻连接 优点 各级静态工作点互不影响 可以单独调整到合适位置 且不存在零点漂移问题 缺点 不能放大变化缓慢的信号和直流分量变化的信号 且由于需要大容量的耦合电容 因此不能在集成电路中采用 1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特点 2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分析 1 静态分析 各级单独计算 2 动态分析 电压放大倍数等于各级电压放大倍数的乘积 注意 计算前级的电压放大倍数时必须把后级的输入电阻考虑到前级的负载电阻之中 如计算第一级的电压放大倍数时 其负载电阻就是第二级的输入电阻 输入电阻就是第一级的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就是最后一级的输出电阻 3 阻容耦合放大的频率特性和频率失真 中频段 电压放大倍数近似为常数 低频段 耦合电容和发射极旁路电容的容抗增大 以致不可视为短路 因而造成电压放大倍数减小 高频段 晶体管的结电容以及电路中的分布电容等的容抗减小 以致不可视为开路 也会使电压放大倍数降低 除了电压放大倍数会随频率而改变外 在低频和高频段 输出信号对输入信号的相位移也要随频率而改变 所以在整个频率范围内 电压放大倍数和相位移都将是频率的函数 电压放大倍数与频率的函数关系称为幅频特性 相位移与频率的函数关系称为相频特性 二者统称为频率特性或频率响应 放大电路呈现带通特性 图中fH和fL为电压放大倍数下降到中频段电压放大倍数的0 707倍时所对应的两个频率 分别称为上限频率和下限频率 其差值称为通频带 一般情况下 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都是非正弦信号 其中包含有许多不同频率的谐波成分 由于放大电路对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放大倍数不同 相位移也不一样 所以当输入信号为包含多种谐波分量的非正弦信号时 若谐波频率超出通频带 输出信号uo波形将产生失真 这种失真与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有关 故称为频率失真 3 1 2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优点 能放大变化很缓慢的信号和直流分量变化的信号 且由于没有耦合电容 故非常适宜于大规模集成 缺点 各级静态工作点互相影响 且存在零点漂移问题 零点漂移 放大电路在无输入信号的情况下 输出电压uo却出现缓慢 不规则波动的现象 产生零点漂移的原因很多 其中最主要的是温度影响 3 2差动放大电路 3 2 1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抑制零漂的方法有多种 如采用温度补偿电路 稳压电源以及精选电路元件等方法 最有效且广泛采用的方法是输入级采用差动放大电路 静态时 uil ui2 0 此时由负电源UEE通过电阻RE和两管发射极提供两管的基极电流 由于电路的对称性 两管的集电极电流相等 集电极电位也相等 即 IC1 IC2UC1 UC2输出电压 uo UC1 UC2 0温度变化时 两管的集电极电流都会增大 集电极电位都会下降 由于电路是对称的 所以两管的变化量相等 即 IC1 IC2 UC1 UC2输出电压 uo UC1 UC1 UC2 UC2 0即消除了零点漂移 1 抑制零点漂移的原理 2 信号输入 共模信号 两输入端加的信号大小相等 极性相同 共模电压放大倍数 说明电路对共模信号无放大作用 即完全抑制了共模信号 实际上 差动放大电路对零点漂移的抑制就是该电路抑制共模信号的一个特例 所以差动放大电路对共模信号抑制能力的大小 也就是反映了它对零点漂移的抑制能力 1 共模输入 因两侧电路对称 放大倍数相等 电压放大倍数用Ad表示 则 差模信号 两输入端加的信号大小相等 极性相反 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可见差模电压放大倍数等于单管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差动放大电路用多一倍的元件为代价 换来了对零漂的抑制能力 2 差模输入 3 比较输入 比较输入 两个输入信号电压的大小和相对极性是任意的 既非共模 又非差模 比较输入可以分解为一对共模信号和一对差模信号的组合 即 式中uic为共模信号 uid为差模信号 由以上两式可解得 对于线性差动放大电路 可用叠加定理求得输出电压 上式表明 输出电压的大小仅与输入电压的差值有关 而与信号本身的大小无关 这就是差动放大电路的差值特性 对于差动放大电路来说 差模信号是有用信号 要求对差模信号有较大的放大倍数 而共模信号是干扰信号 因此对共模信号的放大倍数越小越好 对共模信号的放大倍数越小 就意味着零点漂移越小 抗共模干扰的能力越强 当用作差动放大时 就越能准确 灵敏地反映出信号的偏差值 共模抑制比越大 表示电路放大差模信号和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越强 在一般情况下 电路不可能绝对对称 Ac 0 为了全面衡量差动放大电路放大差模信号和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 引入共模抑制比 以KCMR表示 共模抑制比定义为Ad与Ac之比的绝对值 即 或用对数形式表示 在发射极电阻RE的作用 是为了提高整个电路以及单管放大电路对共模信号的抑制能力 负电源UEE的作用 是为了补偿RE上的直流压降 使发射极基本保持零电位 恒流源比发射极电阻RE对共模信号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 3 2 2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方式 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式电路的输出uo与输入ui1极性 或相位 相反 而与ui2极性 或相位 相同 所以uil输入端称为反相输入端 而ui2输入端称为同相输入端 双端输入单端输出方式是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输入输出方式 单端输入式差动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只加到放大器的一个输入端 另一个输入端接地 由于两个晶体管发射极电流之和恒定 所以当输入信号使一个晶体管发射极电流改变时 另一个晶体管发射极电流必然随之作相反的变化 情况和双端输入时相同 此时由于恒流源等效电阻或发射极电阻RE的耦合作用 两个单管放大电路都得到了输入信号的一半 但极性相反 即为差模信号 所以 单端输入属于差模输入 单端输出式差动电路 输出减小了一半 所以差模放大倍数亦减小为双端输出时的二分之一 此外 由于两个单管放大电路的输出漂移不能互相抵消 所以零漂比双端输出时大一些 由于恒流源或射极电阻RE对零点漂移有极强烈的抑制作用 零漂仍然比单管放大电路小得多 所以单端输出时仍常采用差动放大电路 而不采用单管放大电路 双端输出差动放大电路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为 单端输出差动放大电路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为 或 3 3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3 3 1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及类型 1 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 功率放大电路的任务是向负载提供足够大的功率 这就要求 功率放大电路不仅要有较高的输出电压 还要有较大的输出电流 因此功率放大电路中的晶体管通常工作在高电压大电流状态 晶体管的功耗也比较大 对晶体管的各项指标必须认真选择 且尽可能使其得到充分利用 因为功率放大电路中的晶体管处在大信号极限运用状态 非线性失真也要比小信号的电压放大电路严重得多 此外 功率放大电路从电源取用的功率较大 为提高电源的利用率 必须尽可能提高功率放大电路的效率 放大电路的效率是指负载得到的交流信号功率与直流电源供出功率的比值 2 功率放大电路的类型 甲类功率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设置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 在工作过程中 晶体管始终处在导通状态 这种电路功率损耗较大 效率较低 最高只能达到50 乙类功率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设置在交流负载线的截止点 晶体管仅在输入信号的半个周期导通 这种电路功率损耗减到最少 使效率大大提高 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介于甲类和乙类之间 晶体管有不大的静态偏流 其失真情况和效率介于甲类和乙类之间 3 3 2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1 OCL功率放大电路 静态 ui 0 时 UB 0 UE 0 偏置电压为零 V1 V2均处于截止状态 负载中没有电流 电路工作在乙类状态 动态 ui 0 时 在ui的正半周V1导通而V2截止 V1以射极输出器的形式将正半周信号输出给负载 在ui的负半周V2导通而V1截止 V2以射极输出器的形式将负半周信号输出给负载 可见在输入信号ui的整个周期内 V1 V2两管轮流交替地工作 互相补充 使负载获得完整的信号波形 故称互补对称电路 由于V1 V2都工作在共集电极接法 输出电阻极小 可与低阻负载RL直接匹配 从工作波形可以看到 在波形过零的一个小区域内输出波形产生了失真 这种失真称为交越失真 产生交越失真的原因是由于V1 V2发射结静态偏压为零 放大电路工作在乙类状态 当输入信号ui小于晶体管的发射结死区电压时 两个晶体管都截止 在这一区域内输出电压为零 使波形失真 为减小交越失真 可给V1 V2发射结加适当的正向偏压 以便产生一个不大的静态偏流 使V1 V2导通时间稍微超过半个周期 即工作在甲乙类状态 如图所示 图中二极管D1 D2用来提供偏置电压 静态时三极管V1 V2虽然都已基本导通 但因它们对称 UE仍为零 负载中仍无电流流过 2 OTL功率放大电路 因电路对称 静态时两个晶体管发射极连接点电位为电源电压的一半 负载中没有电流 动态时 在ui的正半周V1导通而V2截止 V1以射极输出器的形式将正半周信号输出给负载 同时对电容C充电 在ui的负半周V2导通而V1截止 电容C通过V2 RL放电 V2以射极输出器的形式将负半周信号输出给负载 电容C在这时起到负电源的作用 为了使输出波形对称 必须保持电容C上的电压基本维持在UCC 2不变 因此C的容量必须足够大 3 4集成运算放大器简介 3 4 1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 通常由差动放大电路构成 目的是为了减小放大电路的零点漂移 提高输入阻抗 通常由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构成 目的是为了获得较高的电压放大倍数 通常由互补对称电路构成 目的是为了减小输出电阻 提高电路的带负载能力 一般由各种恒流源电路构成 作用是为上述各级电路提供稳定 合适的偏置电流 决定各级的静态工作点 集成运放的电路符号如图所示 它有两个输入端 标 的输入端称为同相输入端 输入信号由此端输入时 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同 标 的输入端称为反相输入端 输入信号由此端输入时 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反 3 4 2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及种类 1 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 2 集成运放的种类 3 4 3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理想模型 集成运放的理想化参数 Ado rid ro 0 KCMR 等 非线性区 饱和区 非线性区分析依据 当 i 0 即 时 o OM当 i 0 即 时 o OM 集成运放的理想化参数 Ado rid ro 0 KCMR 等 线性区 放大区 线性区分析依据 1 虚断 i i 0 2 虚短 u u 3 5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3 5 1反馈的基本概念 反馈 将放大电路输出信号 电压或电流 的一部分或全部 通过某种电路 反馈电路 送回到输入回路 从而影响输入信号的过程 反馈到输入回路的信号称为反馈信号 根据反馈信号对输入信号作用的不同 反馈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两大类型 反馈信号增强输入信号的叫做正反馈 反馈信号削弱输入信号的叫做负反馈 若xi xf和xd三者同相 则xd xi 即反馈信号起了削弱净输入信号的作用 引入的是负反馈 例 判断图示电路的反馈极性 解 设基极输入信号ui的瞬时极性为正 则发射极反馈信号uf的瞬时极性亦为正 发射结上实际得到的信号ube 净输入信号 与没有反馈时相比减小了 即反馈信号削弱了输入信号的作用 故可确定为负反馈 例 判断图示电路的反馈极性 解 设输入信号ui瞬时极性为正 则输出信号uo的瞬时极性为负 经RF返送回同相输入端 反馈信号uf的瞬时极性为负 净输入信号ud与没有反馈时相比增大了 即反馈信号增强了输入信号的作用 故可确定为正反馈 例 判断图示电路的反馈极性 解 设输入信号ui瞬时极性为正 则输出信号uo的瞬时极性为正 经RF返送回反相输入端 反馈信号uf的瞬时极性为正 净输入信号ud与没有反馈时相比减小了 即反馈信号削弱了输入信号的作用 故可确定为负反馈 根据反馈网络与基本放大电路在输入端的连接方式 可分为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串联反馈的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以电压串联方式叠加 ud ui uf 以得到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入电压ud 并联反馈的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以电流并联方式叠加 id ii if 以得到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入电流ii 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可以根据电路结构判别 当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接在放大电路的同一点 另一点往往是接地点 时 一般可判定为并联反馈 而接在放大电路的不同点时 一般可判定为串联反馈 综合以上两种情况 可构成电压串联 电压并联 电流串联和电流并联4种不同类型的负反馈放大电路 3 5 2负反馈的类型及其判别 1 电压串联负反馈 设ui瞬时极性为正 则uo的瞬时极性为正 经RF返送回反相输入端 uf的瞬时极性为正 ud与没有反馈时相比减小了 即反馈信号削弱了输入信号的作用 故为负反馈 将输出端交流短路 RF直接接地 反馈电压uf 0 即反馈信号消失 故为电压反馈 ui加在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和地之间 而uf加在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和地之间 不在同一点 故为串联反馈 ui uf 2 电压并联负反馈 设ui ii 瞬时极性为正 则uo的瞬时极性为负 if的方向与图示参考方向相同 即if瞬时极性为正 id与没有反馈时相比减小了 即反馈信号削弱了输入信号的作用 故为负反馈 将输出端交流短路 RF直接接地 反馈电流if 0 即反馈信号消失 故为电压反馈 ii加在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和地之间 而if也加在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和地之间 在同一点 故为并联反馈 ii if 3 电流串联负反馈 设ui瞬时极性为正 则uo的瞬时极性为正 经RF返送回反相输入端 uf的瞬时极性为正 ud与没有反馈时相比减小了 即反馈信号削弱了输入信号的作用 故为负反馈 将输出端交流短路 尽管uo 0 但io仍随输入信号而改变 在R上仍有反馈电压uf产生 故可判定不是电压反馈 而是电流反馈 ui加在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和地之间 而uf加在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和地之间 不在同一点 故为串联反馈 ui uf 设ui ii 瞬时极性为正 则uo的瞬时极性为负 if的方向与图示参考方向相同 即if瞬时极性为正 id与没有反馈时相比减小了 即反馈信号削弱了输入信号的作用 故为负反馈 4 电流并联负反馈 将输出端交流短路 尽管uo 0 但io仍随输入信号而改变 在R上仍有反馈电压uf产生 故可判定不是电压反馈 而是电流反馈 ii加在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和地之间 而if也加在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和地之间 在同一点 故为并联反馈 ii if 3 5 3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1 稳定放大倍数 引入负反馈后 闭环放大倍数的相对变化率为开环放大倍数相对变化率的1 AF分之一 因1 AF 1 所以即闭环放大倍数的稳定性优于开环放大倍数 负反馈越深 放大倍数越稳定 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 即1 AF 1时 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开水炉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三叉神经解剖MRI课件
- 企业员工关系面试实战模拟题库
- 职业资格考试宝典:题目与答案精 编
- 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法律法规》练习题库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心得体会
- 天气安全教育教案
- 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投资分析试卷带答案详解(b卷)
- 大学生毕业销售实习个人总结
- 论述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指南
- 20以内破十法练习题-A4打印版
- 铁路线路工中级技能鉴定练习题及答案
-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评测指南
- 中国历史地理概况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复旦大学
- 越野赛道计划书
- DR002012 NE系列路由器路由协议故障处理 ISSUE 1.00
- 幻觉妄想的护理诊断及护理
- 2024年福建泉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社区团购团长起号流程
- 安徽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
- 国网超市化招标评标自动计算表(区间复合平均价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