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治疗腰痛处方用药特点分析_第1页
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治疗腰痛处方用药特点分析_第2页
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治疗腰痛处方用药特点分析_第3页
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治疗腰痛处方用药特点分析_第4页
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治疗腰痛处方用药特点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治疗腰痛处方用药特点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治疗腰痛的中药处方用药情况的统计,总结用药规律及合理性,为腰痛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收集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从2014年11月到2015年3月治疗腰痛的门诊处方共1219张,通过系统抽样法随机抽取301张,使用Excel及采用描述性分析法对单味药使用频率、中药类型、中药味数、患者构成等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门诊中腰痛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年龄集中于5059岁之间,常用中药有45%剂量过大;共用中药161种,补虚药、清热药和化痰止咳平喘类药物使用频次居前3位,使用率最多的中药为黄芪,常用药对为杜仲和牛膝,治疗腰痛使用频率超过80%的中药有:党参、杜仲、当归;。结论本院用药特点,重用清热药,活血化瘀药治标,补虚药治本。辅以解表药、利水消肿药、化湿药等治疗腰痛伴随症状,从而达到痊愈的目的。关键词:腰痛:处方分析;中药;用药情况ITheAnalysisofthePrescriptionMedicationTreatingLumbagoCharacteristicsinZhongshanGuzhenPeoplesHospitalAbstracts:ObjectLumbago,asoneofthemostcommondiseasesinChina,hasadvantagesinChinesemedicinetherapy.Thisreportisaimtocollecttheinformationaboutthestatueforusingtheprescriptionmedicationsoflumbagoandsummerytherouteofthemedicationused,whichprovidesausefulbasisfortheclinicaltreatmentoflumbago.MethodsTheinformationwhichusedinthisreportiscollectedfromtheprescriptionforlumbagotreatmentinGuzhenPeopleHospitalfromNovember2014toMarch2015,arethefrequencyofusingsingleherb,thetypesofherb,thepatientandothers.ResultsTheresultsshowthattheherbswhichuseover80%tothefrequencyintotalmedicineusedrootofCodonopsisPilosula,eucommiaandChineseangelica.Also,themajortypeofherbinlumbagotreamnetarerelievemedicine,tonic,heat-clearingdrugsandPromotingbloodcirculationandremovingbloodstasis.ConclusionThecharacteristicsofmedicineuseinthishospitalarethatusingheat-clearingdrugsandPromotingbloodcirculationandremovingbloodstasisforassistanceandusingtonictotreatlumbago.Thehospitalusedamp-clearingdrug,thewetmedicineandbenefitsofwaterswellingagentasassistancealongthetreatment,toletpatientsrecoverfromlumbago.Keywords:lumbago,prescription,herbs2目录摘要.I-II1前言.12资料与方法.12.1资料来源.22.2处理方法.22.3辨证分类标准.23结果.23.1腰痛患者年龄分布情况以及患者性别构成.23.2常用中药类型统计.33.3用药规律与特点.43.4治疗腰痛各类型中药中较多使用的药对.64分析与讨论.74.1中老年易患上腰痛的病机病因分析.84.2治疗腰痛常用中药类型分析.94.3治疗腰痛多频药的用药讨论.114.4治疗腰痛常用药对的分析与讨论.124.5代表方剂的分析和讨论.135、总结.13参考文献.15综述.16致谢.2201前言腰痛(lumbago)又称为“腰脊痛”,是临床上常见的骨科病,是指因外感、内伤或挫闪导致要不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1。外感因素主要有:劳作汗出迎风,衣着单薄;或居处潮湿;或冒雨着凉;或暑夏贪凉,腰府失护;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入,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生腰痛。湿性粘滞,所以引发腰痛的感受外邪多离不开湿邪为患。临床上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本病基本特征。现代医学治疗腰痛的方法有很多,包括微创治疗,药物治疗等。药物治疗可使用药物来缓解和治疗疼痛,但这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较大,长期使用还会出现嗜睡,眩晕,疲倦,恶心,呼吸困难,便秘等副作用。而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不仅能有效治疗主证,同时可明显消除伴随的多种症状2,可从多方面调节机体,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具有疗效好,作用缓和且持久,副作用少等特点。治法有辨证论治、专方专药、经方加减、中西医结合、外治疗法等,显示了中医药治疗途径的多样性及治疗效果的显著性。因此,开发治疗腰痛的特效中药制剂以及方法,中药处方具有重要的意义3。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门诊中医科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因此,本文收集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治疗腰痛处方301张,对腰痛用药规律及影响腰痛发生的因素进行初步分析,并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探讨其对腰痛的治疗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2资料与方法2.1资料来源收集了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的治疗腰痛的门诊处方共1219张,通过系统抽样法随机抽取301张治疗腰痛中药门诊处方为分析对象。处方由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门诊中药房提供。12.2处理方法处方采用系统抽样法随机抽取301张腰痛处方进行分析。处方调查采用分类统计和频率统计的方法,对收集的处方进行审查,对中药的不同类型及各种中药的使用情况进行数据统计。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处理,根据中医学基础概论及中药学等理论,对301张处方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2.3辨证分类标准寒湿腰痛:腰痛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疼痛不减,寒冷和阴雨天则加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湿热腰痛:腰部疼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症状加重,活动后可减轻,身体困重,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瘀血腰痛:疼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日轻夜重,轻者俯仰不便,重则不能转侧。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肾虚腰痛:1)肾阴型:腰部隐隐作痛,酸软无力,缠绵不愈,心烦少寐,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2)肾阳型:腰部隐隐作痛,酸软无力,缠绵不愈,局部发凉,喜温喜按,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少腹拘急,面色白,肢冷畏寒。舌质谈,脉沉细无力。43结果与分析3.1腰痛患者性别比例及年龄分布情况3.1.1腰痛患者性别比例表1腰痛患者性别比例性别处方数(张)百分比(%)男10936.21女19263.792在301张腰痛处方患者性别统计中,男性患者有109例,占36.21%,女性患者有192例,占63.79%,由此可知,女性患腰痛的人数远大于男性,说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腰痛。但也由于抽取的处方数较少且由于腰痛受季节,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统计结果具局限性。统计结果见表1。3.1.2腰痛患者年龄分布情况表2腰痛患者年龄分布情况腰痛患者年龄处方数(张)百分比(%)2029岁103.33039岁268.64049岁4715.65059岁10936.26069岁3110.37079岁299.68089岁90岁以上391013.03.3从腰痛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可知,腰痛一般在20岁时才开始发病,且占的比例小,仅为3.3%,但随着年龄增长,腰痛患者数越来越多,在5059岁达到高峰期,占36.2%,并且腰痛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069岁,占处方总数的62.1%,提示步入中老年后更容易患腰痛疾病,这可能与工作性质,生活习惯,运动爱好等有关。详细情况见表2。3.2处方中药类型统计与分析表3治疗腰痛用药频率的中药分类统计药物分类药味占总中药数比例(%)补虚药4226.1清热药2012.4活血化瘀药169.9解表药138.1利水渗湿药116.8祛风湿药116.8理气药95.6平肝息风药74.3收涩药74.3化痰止咳平喘药63.7消食药42.5安神药42.53化湿药42.5温里药42.5泻下药21.2开窍药10.6注:占总中药数比例=各类中药/161按中药学分类5,从表3可以清楚地看出301张处方中药物使用范围广泛,但使用相对集中,共用16种类型的中药,161味。使用最多的是补虚药(26.1%),清热药(12.4%),活血化瘀药(9.9%),共出现了79味次,占全部的48.4%,其中补虚药最多,有42味,占26.1%,补虚药中又以补气药和补阴药居多,常用的有党参、当归、白芍等。补虚药使用居多说明治疗腰痛以补虚益肾为主。季节变换易导致腰痛发作,且寒湿和湿热腰痛在此段时间发病率较高,3.3处方常用中药用药情况3.3.1常用中药使用率统计表4301张处方中使用频次排前20的中药分析中药名称中药类型处方数(张)百分比(%)党参补虚药13885.71杜仲补虚药13382.61当归补虚药13080.75甘草补虚药11772.67茯苓利水消肿药11470.81黄芪补虚药10464.60白术补虚药10464.60熟地黄补虚药10464.60山药补虚药8854.66白芍补虚药8653.42续断补虚药8653.42牛膝活血化瘀药8653.42巴戟天补虚药8351.55川芎活血化瘀药8150.314枸杞子补虚药6842.24桑寄生祛风湿药6238.51赤芍清热药6037.27炙甘草补虚药5735.40防风解表药4427.33陈皮理气药4427.33被调查的301张处方中,治疗腰痛使用的中药总共有161种,排在前四位的均是补虚药,分别为:党参(85.71%),杜仲(82.61%),当归(80.75%),甘草(72.67%)。使用频率大于70%的有五种,用药频率在50%70%的药有9种。该院治疗腰痛使用频率最多的药为补虚药,由表5可知,处方中使用频率排前20的药中,有13味为补虚药,2味活血化瘀药,1味清热药,与表3,表4的统计结果相符。该医院是在以补虚药为核心的基础下,配以清热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等共同治疗。统计结果见表5。党参,味甘,性平,功效有补脾益肺,养血生津,适用于脾肺气虚证,气津两伤证,现代研究中,党参含苍术内酯具有明显的抗炎活性,可以延缓衰老,修复损伤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从而达到抗衰老的作用,可较好的治疗腰痛。杜仲,味甘,性温,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的功效。可治疗肾阳虚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软无力等症。现代研究杜仲具有除去体内垃圾,加强、加快人体细胞物质代谢,防止肌肉骨骼老化,防止骨质疏松,预防中老年易发生的腰痛疾病。当归,性温,味甘辛;归心、肝、脾经,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作用。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症瘕结聚;血虚头痛,眩晕,跌扑损伤。在治疗由于月经不调等原因引起的经闭腰痛、瘀血腰痛等方面有明显疗效。甘草,性平、味甜,是一味补气益脾的中药,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还有调和诸药、缓和烈性的作用。主要作用是补脾胃不足之气,清热解毒,祛除外邪,调和治疗腰痛的方中诸药。3.3.2处方中常用中药的剂量使用情况表5处方中使用次数前20味中药剂量统计表药物名称处方数使用频率剂量范围常用剂量药典用量常用剂量是否5/张/%/g/g/g符合药典要求党参13885.71104520930符合杜仲13382.61104515610不符合当归13080.7553010612符合甘草11772.675106210符合茯苓11470.811060151015符合黄芪10464.60106030930符合白术10464.601010010612符合熟地黄10464.60103015915符合山药8854.661530151530符合白芍8653.42103015615符合续断8653.42101515915符合牛膝8653.4251510515符合巴戟天8351.55103015310不符合川芎8150.3161510310符合枸杞子6842.24105015612不符合桑寄生6238.511030301015不符合赤芍6037.271040101015符合炙甘草5735.4051510210符合防风4427.33101512612符合陈皮4427.3361510310符合通过统计301张腰痛患者处方中使用率前20味常用中药的剂量范围和常用剂量,与中国药典规定的使用剂量进行对比,得到该医院治疗腰痛常用中药中,仅有四个中药其常用剂量不符合中国药典的要求,分别为杜仲,巴戟天,枸杞子,桑寄生,其余药物均符合药典规定。可见该医院治疗腰痛患者的中药使用情况较符合国家要求,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3.3.3处方药味数及用药剂数表6中药处方药味数统计分布处方药味数(味)156101115162021256处方数量(张)63421394413所占比例()20.914.046.214.64.3表7处方中用药剂数及其频率用药剂数(剂)处方数(张)频率(%)1165.312165.3138628.5743411.357023.2663611.9673110.3851.661031.001231.001410.33被调查的301张处方中,处方所用药物味数最多的是1115味,占总药味数的46.2%,只有4.3%的处方使用了2125味中药,结果见表6。而处方中用药剂数以3剂和5剂居多,分别占28.57%和23.26%,总体看以3,4,5,6,7剂居多,所占比例均在10%以上。由整体结果得出,因为腰痛疾病病因、病机复杂、病程长,所以处方药味数比一般处方略多。该院治疗腰痛以其组方严密,主次分明,配伍得法,一般在1115味左右,很少有超过20味的大处方,且在统计过程中发现,药味数少的用药剂量一般较大。详情见表6,表7。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超过3日常用量。”但对于某些慢性疾病或特殊情况可以酌情适当的增加剂量,该医院有些医生会因病型的特殊性或患者的居住距离远等原因,同意处方超过7天剂量的存在。3.4治疗腰痛各类型中药中使用较多的药对调查的301张处方中,常用的中药类型中常用的药对有:党参-白术、当归-川穹、防风-白芷、柴胡-黄芩、茯苓-桂枝(见表7)。表7治疗腰痛常用药对统计中药类型药对出现次数频率(%)7补虚药对党参-白术当归-丹参甘草-桔梗9832.56268.64113.65活血化瘀药对当归-川芎泽兰-益母草乳香-没药8126.9120.6651.66解表药对防风-白芷川芎-白芷防风-羌活4414.62185.9892.99清热药对柴胡-黄芩黄芪-防己防己-桂枝268.64134.3282.66祛风湿药对川芎-羌活防风-苍术防风-秦艽237.64154.98103.32在治疗腰痛时,因为腰痛发病的原因有很多,所以治疗过程中使用某种类型的中药时不可以仅仅考虑一种原因,还要配合药对使用治疗,方可以对症治疗并且增强治疗效果。被统计的301张处方当中,使用最多的几种药对分别是:补虚药对中使用最多的是党参和白芷,活血化瘀药对中使用最多的是当归和川芎,解表药对中使用最多的是防风和白芷,清热药对中使用最多的是柴胡和黄芩,祛风湿药对中使用最多的是川芎和羌活。统计结果见表7。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白术则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用于脾虚食少、水肿等症。两者配伍具有健脾益气,和胃化湿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虚湿困,食欲不振,形体虚弱,舌淡嫩、苔白腻,脉虚缓等症状。加强了两者补虚的作用,使疗效更加明显。8当归味甘而重,专于补血,且能行血,补中有动;川芎也是行气活血的药物,和当归相似,不过川芎燥烈一些可以上行。当归能调经补血、祛瘀生新、止痛和血补血,配川芎祛诸头风。两者配伍主要是可以逐血祛瘀,治疗痛处滚定不移,痛如锥刺,经闭导致的长久腰痛。白芷为辛温解表、祛风解表;防风可以祛风解表、胜湿止痛。防风与白芷可在风寒头痛,身痛时同用,两味可有协同作用。常用于脾虚肝旺之痛泻,痛泻要方加上白芷亦效佳。防风温而甘乃风中润药。白芷辛温性偏燥,除湿较好。4分析与讨论4.1中老年易患上腰痛病因病机的讨论由表1、表2可见,腰疼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女性占63.79%,男性为36.21%。腰疼的发病率在4059岁到达高峰期,两者共占51.8%,尤以5059岁为多,占了36.2%。中医学所说的腰痛是多指的是内科腰痛,是指因为外感、内伤或挫闪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失于濡养或脉络绌急而引起腰部一侧或两侧发生疼痛味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6。多有居处潮湿,涉水冒雨,跌仆闪挫或劳损等经历。虽然腰痛的发病具有普遍性,但是中老年的发病率会更高一些,尤其是5059岁时高峰期。在传统医学上,认为腰痛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肾虚为主,加上外邪所近,其气必虚;在此基础上,外感六淫、情志过度、疫气内侵、跌扑损伤、瘀血阻滞等,而现代的医院又有不同的看法,如朱氏7认为有肾虚,外邪,外伤瘀伤外滞,情志失调,经络病变;张氏8认为主要是因为寒湿,闪挫损伤瘀血,肾虚三种。而在西医看来,腰痛的主要原因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退行性变9;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因为突出的髓核压迫神经根而引起疼痛,而由于神经根没有组织保护梢,所以对这种机械性压迫非常敏感,此外这种压迫会引起神经营养或功能障碍,造成神经根微静脉阻滞,代谢产物会在组织内积聚,成为致痛物10。腰椎退行性变则分为三个时期:功能障碍期,不稳定期和稳定期;腰9椎退向性改变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自青年开始发生,椎间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逐渐成熟,衰退,老化的过程,椎间盘的水分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慢慢减少,蛋白多糖和弹性多糖的含量就慢慢减少11。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出现的可能越大。结合中西医观点,人到中年,劳动量、年龄有了一定的数量;腰部就会慢慢出现老化,腰间盘的退行性改变也会慢慢发生,并且腰之府-肾也会精气不足,加上年龄的上升免疫力也会有所下降,若偶感外邪或其他原因,腰痛疾病就会发生。所以中老年人更容易患上腰痛病。应该加强中老年人中的腰痛防治工作,注意规律的生活,一旦发现就要及早治疗,避免积劳成疾4.2治疗腰痛常用中药类型分析由表3、表4可见,治疗腰痛的中药主要以补虚要为主,兼以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腰痛的病发部位主要在腰与肾,及足少阴、足太阳任冲督带密切相关7;多因感受外寒、湿热等外邪或者跌打损伤发病,病久多以肾虚常见。所谓久病及肾,肾藏精,主水。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所以治疗腰痛主要为补肾之不足,肾虚腰痛则补肾强腰,阳虚者则温阳补肾,治疗肾阳亏虚所导致的腰腿酸软无力;阴虚者滋阴益肾,滋养肾阴,补肾阴不足,腰酸腿痛7。方药多以:山茱萸、枸杞子、盐莵丝子、肉桂和牛膝等为主。由表5可见,使用频率最高的党参、杜仲、当归都是补虚药;也可以看出治疗腰痛常用的也是补虚药。4.2.1补虚药补虚药是指凡能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不足,治疗诸虚证为主的药物。所谓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不同类型,补虚药根据其主治功效及应用范围,分为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补阳药。使用补虚药要根据虚证的类型选择相应功效的补虚药物,如气虚补气,阳虚助阳。14补虚药主要有补充人体气血阴阳不足,改善脏腑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消除虚弱症候的功效。据药理学的研究表明,补虚药中主要的药理作用有增强免疫力、促进改善造血功能、促进物质新陈代谢、抗氧化损伤等15。而腰痛正是肾虚位根本的疾病,补肾虚正是治疗腰痛的根本所在。104.2.2清热药清热药是能够清解里热、治疗五脏各种热性疾病的药物,具有清热泻火、清热凉血、清热解毒、清热明目、清热解暑和清虚热等功能,临床上应用范围较广,凡遇到表邪入里化热或里热已盛而尚未形成实结的脏腑热证,均可以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择性地应用清热药16。据药理学的研究中表明,清热药中跟清热等有关的药理作用有抗病原微生物、抗菌、抗炎、调节免疫力。清热药的应用时因为腰痛的发生大部分也会伴随着外邪,配伍清热药则是正好用以除去外邪,扶助正气,加强腰痛治疗药物的功效。4.2.3活血化瘀药中国传统医药学十分重视人体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气停滞不行则为气滞,津液停滞不行为痰湿,血停滞不行则为血瘀。中医认为血瘀证(也称瘀血证)通常是指因气虚、气滞、寒凝、火热等原因,导致血瘀而血行不畅。随着对活血化瘀药科学深入的研究,发现该类药具有改善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抑制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降低血压、调节免疫功能、等药理学作用。对比腰痛发生的另外一大原因:内伤或闪挫,活血化瘀药主要是是内伤或挫伤导致的瘀血排出体外,改善血液循环,加快腰痛的痊愈,并且活血化瘀药也有一定的作用。4.3治疗腰痛多频药物的用药讨论据显示,被调查的301张处方中:治疗腰痛使用的中药排在前三位的是:党参,占85.71%;杜仲,占82.61%;当归,占80.75%;并且这是三种都是补虚药。在其他类型的中药使用频率上,较多使用的是茯苓,占70.81%,为利水消肿药;牛膝,占50.42%,为活血化瘀药(见表5)。4.3.1党参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党参具有调节血糖,促进造血机能,降压,抗缺氧,耐疲劳,增强机体免疫力,调节胃收缩及抗溃疡等多种作用。党参中的苍术内酯具有明显的抗炎活性,20党参可抑制MSCs凋亡,使MSCs增殖,并且不影响其高度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从而起到保护细胞的作用,此结果可用于损伤和老化的组织或器官进行再生修复,从干细胞的角度进行抗衰老的治疗。11许爱霞等21用D-gal(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并灌服定量党参多糖,结果显示党参多糖能对抗衰老机体免疫器官的退化,同时不同程度清除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以及抗脂质过氧化。黄丽亚等22在给大鼠注射党参、首乌等混合液后,使大鼠血液、肝等的抗氧化酶SOD和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上调,过氧化物MAD的表达量下调,从而延缓衰老。傅盼盼等11研究表明党参多糖可以很好的清除氧自由基,同时SOD活性升高,MDA含量减少23。4.3.2茯苓茯苓性甘、淡、平.入心、脾、肾经.药理实验表明茯苓具有渗湿利尿、合胃健脾、宁心安神、抑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及降低血糖的功效中药的利尿作用与体液的利尿激素样的调节机制与肾的生理作用关系密切.茯苓素是利尿消肿的主要成分,茯苓素能激活细胞膜上的Na-K-ATP酶,而ATP与利尿有关.茯苓素作为茯苓的主要活性成分,体外可竞争醛固酮受体,体内逆转醛固酮效应,不影响醛固酮的合成.这些都说明茯苓素是新的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有利于尿液排出,恢复肾功能19。4.3.3牛膝目前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主要以抑制骨吸收为主,牛膝中的三萜皂苷类成分可以抑制破骨细胞形成从而发挥抗骨质疏松的作用。于大永25等以牛膝中三萜皂苷进行抑制破骨细胞形成的实验显示竹节参苷a,竹节参苷a丁酯,竹节参苷a甲脂,竹节参苷,木鳖子皂苷b有较强的抑制活性,且抑制作用具有可逆性。李建新26等发现牛膝醇提液的乙酸乙酯、正丁醇部位具有骨吸收亢进抑制作用,活性成分为三萜皂苷类,并以齐墩果酸的葡萄糖酸苷活性最强;其中正丁醇部位对大鼠双侧卵巢摘除模型的骨密度降低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且未见雌激素样副作用。4.4治疗腰痛常用药对分析与讨论由统计结果显示:常用的药对有补虚药对:党参-白术,活血化瘀药对:当归-川穹,解表药对:防风-白芷,清热药对:柴胡-黄芩,利水渗湿药对:茯苓-桂枝。从合计次数来看,本院使用药对的频率较高,药对作为处方的核心,即12可单独应用,也可与其他相应的药物配伍组合,应用得当可以使得药效增加。党参、白术是最常用的益气健脾中药。二者组成的“药对”在益气健脾中药临床配伍运用中具有高度代表性。在多频用药的结果讨论中可知道:党参具有保护细胞的作用,可用于损伤或者老化的组织和器官进行再生修复。而白术是传统的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中药,具有抗衰老的作用,而且对肾的利水作用明显,可以调节肾的功能。党参和白术作为药对在治疗腰痛中作为常用药物,一方面可以针对损伤腰椎的部位的治疗,加快损伤部位的痊愈;另一方面白术又可以针对腰的相应器官:肾,调节肾的功能,利水渗湿,还可以健脾运脾5、总结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治疗腰痛,辨证论治。根据腰痛类型的不一样;主要以补虚药为核心,辅助正气,补充人体气血阴阳不足,改善腰之府-肾;达到治本的效果。配以活血化瘀药和清热药等,除去引起腰痛发生的外感、内伤或挫伤,解除腰痛症状,达到治疗效果。13参考文献1陈怀民腰痛病症古代文献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2周璇,白跃宏下腰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7):118-1203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31-3334周仲锳中医内科医学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08:496-5005朱少兵,张龙君,陈建良,等腰痛病因病机述略J浙江中医杂志,2012,47(07):502-5036张冲,万军腰痛病因病机及治疗略论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05):65-667何镜清腰痛病人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热带医学杂志,2003,3(1):96-978尤清波,肖艳中药与手法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8(12):7599马瑞腰间盘退行性疾病患者Modic改变与性别、年龄、劳动量、体重及下腰痛的关系D山东:山东大学,201210郑鲤榕,黄惠娟左归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解及其药理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2,15(2):152-15411李西海,张翼,刘献祥,等独活寄生汤治疗风寒湿痹证膝骨关节炎的机制J中国正骨,2012,24(1):68-7112黄志辉,吴康郁,张建环,等常用补虚药的归经分析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7):89-9013王明喜补虚药的合理应用简释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19(3):28514陈开文清热类中药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作用机理与应用J中国药业,2011,20(20):84-8615陈晨,刘倩,高华活血化瘀药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事,2011,25(6):603-6051416张明发,张雅琴甘草及其活性成分抗炎与抗炎机制的研究进展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1,26(4):261-26817张敏,高晓红茯苓的药理作用及研究进展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9(1):64-6718WangJu-guang,WangLian-rong,XiangPeng.EffectofCodonopsispilosulaonproliferationofmesenchymalstemcellsJ.ChinJPublic,Health,2009,25(1):123-125(InChinese)19XuAi-xia,ZhangZhen-ming,GeBin,etal.StudyeffectanditsmechanismonresistingsenilityofPCPNJ.ChinJMAP,2006,23(8):729-731(InChinese)20HuangLi-ya,CuiXian-nian.Experimentalresearchofup-regulatinganti-oxidaseexpressionwiththemixedinjectionofradixCodonopsispilosulaandradixpolygonummultiflorumJ.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2006,17(11):2195-2196(InChinese)21李黎星,康杰芳中药党参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9(12):2371-237315综述中药治疗腰痛概况随着社会的工业化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生活环境的变化等因素腰痛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骨科的病因复杂,包括内在和外在两种因素,内在因素就是:主要为肾虚导致的腰疼的发生,或者骨质疏松、骨质退化等等。外在因素就是:外邪侵入体内,或者跌伤仆伤等等而引发的腰通。腰痛发病多见,病程较长,治疗不当反而会引起更严重的病症。腰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挫闪导致要不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病久多以肾虚为见,在肾虚的基础上,外感六淫,疫气内侵,跌扑损伤,瘀血阻滞等等。从腰痛的病机看,在肾气失衡的前提下,先有外感入侵,进而导致先有气滞,后有血瘀。从腰痛发生的原因来看,导致腰痛的发生就有风、寒、湿、痰、瘀、凝、坠堕挫扭等,在病危方面则多责于肝肾脾;由于每种原因导致的腰痛疾病的发生不一样,所以中医则多采用论证辩治,可分为肝肾不足型、气滞血瘀型和寒湿痹阻型。根据腰痛发生类型的不一样,采用补肝强腰、活血化瘀、祛风胜湿,从而通络止痛、益气活血。11中药治疗腰痛的辨证论治1.1辩证要点辨致病原因:腰痛病因主要分为外感、内伤与跌仆闪挫。外感者,多起病较急,腰痛明显,常伴有外感症状;内伤者,多起病隐袭,腰部酸痛,病程缠绵,常伴有脏腑症状,多见于肾虚;跌仆闪挫者,起病急,疼痛部位固定,瘀血症状明显,常有外伤史。21.2辩证论治寒湿腰痛:多是因为风湿侵袭肌表,卧湿冲风,或有冒水涉水等外感;风湿寒湿感人肌表,或者素体本来就肾虚,加上风湿乘袭,从而导致风湿寒湿滞留在经络导致16的。症状多见:腰部疼痛酸重,活动不方便;又或者痹症着实不仁,或者痛处不定,或发热恶风之表证等等。治疗原则是以祛风化湿为主。方可选用独活寄生汤或三痹汤或羌活胜湿汤增减。湿热腰痛:多是因为湿热邪气阻滞经络导致。症见腰髋驰痛,偶伴郁热感,或者小便短赤疼痛。治疗原则宜清热化湿、祛湿止痛。可选用加味二妙散加减。肾虚腰痛:1.阴虚腰痛:多为内伤劳损,或者热病耗阴,或者因为其他脏器阴虚引起,常见病症多为肺肾阴虚,肝肾阴虚等。治疗宜滋补肾阴,方可选用六味地黄丸或左归丸或大补阴丸加减。2.阳虚腰痛:肾阳亏损不足导致,症多见腰膝疼痛、畏寒怕冷,腰以下会有冷感,遇冷时会加重,少腹据急,神疲乏力,头昏耳鸣等等。治疗宜温阳补肾,方可选用八味肾气丸或右归丸青娥丸加减。2中药治疗腰痛的机制2.1补虚药与双相调节及微量元素中老年人腰痛的发生多是由于骨质疏松、衰老等原因,机体内的代谢逐渐紊乱,阴阳失调也相对突出。现代药理研究显示,中药大部分具有双相调节作用,既具有腺苷环化酶的激活作用,又含有磷酸二脂酶的抑制作用,表现出来就是阴阳平衡效应。并且微量元素的改变跟肾虚腰痛也有一定的关系,据报道六味地黄丸含有丰富的锌、锰、铜、铁等微量元素,而其或其他相关药物治疗腰痛是否与微量元素有关,还有待研究。2.2活血化瘀与改善微循环椎间盘突出在腰痛疾病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这类腰痛常常有痹症、瘀血症等的发生,而对于瘀血症又可以分为循环障碍和功能障碍还有器质性变化期;活血化瘀药对于腰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以及微循环均有一定的作用,特别是椎管内的微循环和微环境。例如丹参等药就有调整脊椎管内的骨内压得作用。172.3祛风胜湿与消炎镇痛作用腰痛发病的原因有很多,痹症腰痛主要是因为风寒湿三气杂至。中医治疗痹症腰痛多使用祛风除湿、散寒通络等方法,其常用药物例如防己、五加皮等可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直接作用于皮质,增加皮质激素的分泌,对关节炎显现不同的抑制作用。并且大部分祛风胜湿的药物都具有镇痛的作用。3中医治疗腰痛的其他疗法3.1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在治疗经脉导致的腰痛疾病方面疗效显著,在不同类型的腰痛上也有不同的穴位针灸和不同的见解。例如少阳令人腰痛,张介宾认为是膝阳关穴,而楼英则认为是阳陵泉穴3。主穴:肾俞、腰眼、委中、阿是穴、大肠俞。配穴:寒湿痹阻者,加腰阳关;湿热阻滞者加大椎;瘀血阻滞偏于脊柱正中疼痛加水沟;偏于腰外侧疼痛者加后溪;肾气亏虚者加志室、命门。操作:寒湿痹阻、湿热阻滞、瘀血阻滞均采用泻法;肾气亏虚证用补法。寒湿证、肾阳虚证加灸法,瘀血证在委中点刺放血。3.2外敷法外敷法通常是将中药药物敷于腰痛疼痛部位局部,腧穴等特定的部位来治疗腰痛的方法4。刘婷自拟用当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