徂徕山实习报告_第1页
徂徕山实习报告_第2页
徂徕山实习报告_第3页
徂徕山实习报告_第4页
徂徕山实习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地 理 野 外 实 习 报 告 书实习项目: 徂徕山地理野外实习 专 业: 年级班级: 姓名学号: 实习地点: 泰安徂徕山国家森林公园 实习时间: 指导教师: 2016 年 5 月 22 日题 目: 徂徕山地理综合实习报告前言一、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一方面获得基本自然地理现象的感性认识,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知识,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功效;另一方面在自然地理野外工作方法和技能方面受到初步训练,培养和提高观察和分析野外地理现象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和今后从事教学工作以及组织、指导课外地学小组活动打下必要的地理学基础。同时,要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锻炼,增强热爱地学科学的感情,巩固从事地理专业的思想,并培养他们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关心他人、团结互助的风尚。二、实习地点和内容 本次徂徕山国家森林公园野外地理实习主要沿着“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秋千架中军帐太平顶”一线,途经龙湾水库、秋千架、望山、天然大佛、千年古松、千年银杏、汶水古渡等名胜古迹。通过实习老师的讲解,了解了徂徕山的历史由来以及山上各种岩石、断层构造、稀有植物。三、实习区概况地理位置:徂徕山,位于泰山东南20公里,新泰城西40公里处,总面积250平方公里,大小峰峦97座,游览景点100余处。是泰山的姊妹山。地理坐标东经11720,北纬3603。位于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横亘连绵29公里,总面积250平方公里。其主峰太平顶,海拔1027米,相对高度800多米,与泰山玉皇顶的直线距离为30公里。徂徕山山势雄伟,幽深绵延,俨然如岱宗之屏障。交通:徂徕山西侧有泰安到良庄、天宝、楼德的公路和京沪铁路、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由北侧有泰安至新泰、京沪高速公路。山东侧有09国防公路穿越徂徕山林区,并与京沪高速公路、泰莱一级公路相交,山南侧有泰莱铁路及泰安至新汶、方城、平邑、徐州的公路。四、自然地理概况地质地貌景观:徂徕山属于鲁中南山地的最北的一部分。位于泰山东南20公里,新泰城西40公里处,总面积250平方公里,与泰山玉皇顶的直线距离为30公里。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横亘连绵29公里。其主峰太平顶,海拔1027米,相对高度800多米。 徂徕山形成主要受断裂构造影响。景区沿北东、北西、北东东方向发育三组断裂,地势西高东低,南陡北缓,属中新生代形成的单斜断块山。徂徕山岩石为太古界泰山杂岩,周边地带有灰岩出露。区内地质遗迹内容丰富,以著名的变质表壳岩系及多期侵入岩为主,各期岩体接触关系清楚,各种类型的包体发育,是对泰山地质遗迹类型的重要补充。景区内新构造运动抬升强烈,山体突兀峻拔,峰峦嵯峨,沟谷幽深,绵延起伏。岩体表面的侵蚀作用以及风化、重力崩塌作用显著,山上奇峰怪石遍布,恣态万千,形成了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气象水文:徂徕山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l39,年平均降水量885mm,夏季凉爽而湿润,冬季温暖而不干燥。山上春秋相接,山上气温比山下低3-6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湿润的气候,使山峰终年云雾缭绕。森林植物使公园内环境空气清新,水质和土壤清洁,含尘量含菌量低,噪音少,尤其是大面积的针叶林产生大量对人体健康的负离子,环境清新、幽静、温馨是一个度假旅游,避暑疗养的好去处。徂徕山国家森林公园山西、山北两面有大汶河,南有小汶河,三面环水,山水相映。主要属大汶河流域,水系属黄河流域,是淘河、石良河、良庄河三条一级支流的发源地,境内l5条主要山沟的溪流分别汇人这三条支流,经大汶河流人黄河。徂徕山群山环抱,层峦叠障,沟谷曲幽的地形地貌,加之较为雨量充沛,水源充足,形成了众多的泉溪、瀑布等水文景观。如:“竹溪佳境”、“礤石飞瀑”、“长寿泉”、“升仙泉”、“龙湾”等,在上池、中军帐、二圣宫、礤石峪等沟谷,常年溪水潺潺,水质清澈,久旱不断流,久雨水碧清,堪称鲁中干旱山地一绝。植被土壤:山区生物物种多样,温带物种基本俱全,动植物种类达上千种。共有植物资源449属789种。植被以常绿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为主,覆盖全山,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水土保持较好,发生水土流失的小部分地区,流失程度在轻度以下。徂徕山多美松,诗经鲁颂称“徂徕之松”,水经注记“山多松柏”,邹山记载“犹有美松”。野生动物资源有狼、獾、山猫、雕、鹰、山鸡、斑鸠等200余种。物产丰富,出产大量名贵中药材、山珍、茶叶和多种干鲜林果,其中樱桃居全国第一的优势地位。五、具体实习内容徂徕山坑日武装纪念碑:全班同学先跟随指导老师来到徂徕山抗日武装纪念碑,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了纪念碑的历史故事。纪念碑位于徂徕山西园门东500米路北的马头山上。为纪念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50周年,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于1987年建立。碑高23米,其中碑身高18米,底坐高5米,共用573块石头,取武装起来参加抗日之意。碑前台阶共5段、50级。其中,50个台阶,代表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台阶的5段代表抗日战争的五个阶段。碑名由徐向前元帅题写,碑文由参加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的老战士、时任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六中队队长的全国著名书法家武中奇先生书写。1938年1月1日,中共山东省委在徂徕山大寺(四禅寺)前举行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誓师大会,宣布成立“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打响了山东省抗日战争的第一枪。当时参加起义的有160多人。起义后,为迎接新泰、莱芜的抗日队伍,部队转移至光化寺并在周围开展抗日斗争,为创建鲁中地区抗日根据地做出了贡献。天然石佛:又名大佛岩、中军大佛,座落在整个山崖上,约50米见方,头、肩、肚、腿明显,酷似一大肚弥勒佛端坐云间。石佛由一大一小两块巨石所构成,远远望去颇像一尊静坐的大佛,形态栩栩金鱼石:位于中军帐东南,有一巨石沿直立节理面裂开,在平整节理面上出现一酷似金鱼的印模图案,因而得名。该包体(金鱼石)是一种黑云石英闪长岩,其周围岩石是二长花岗岩。金鱼石是赋存在二长花岗岩石中的一个残余包体。说明石英闪长岩形成后曾被后来侵入的二长花岗岩大量侵吞过。此金鱼石残余包体,是说明石英闪长岩形成时间早于二长花岗岩的证据之一。望山:为徂徕山西园门南450米处的一座孤立小山。海拔258米。据传,古时一外乡人乞讨至泉头时,遇暴雨,四周一片汪洋,无奈爬到附近山上避难。外乡人站在山顶向北看,发现一个村庄,向西看也发现一个村庄,于是便有了北望村和西望村,而他避难的小山便被称为望山。后来,北望、西望的人不断往南、往东搬迁繁衍,又形成了现在的东南望村和西南望村。太平顶南坡的侵蚀地貌:在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下,太平顶南坡的抬升幅度最大,因而流水侵蚀切割作用和重力崩塌作用十分强烈,各种侵蚀地貌特别发育,形成众多奇特的地质地貌景观。站在此处远眺俯察,基岩裸露,巨石垒垒;山势陡峭,峭壁林立;深沟峡谷,纵横交错;奇石遍布,举目可见。给人们展现一幅险、奇、幽、奥兼备的画面,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巨大威力。6、 实习总结 1.实习让我们认识到了我们在课堂上所掌握的知识不够牢固,不全面,更不能做到活学活用。每当我们到某一个地方的时候,很多时候我们都不能很快的认出此处的地质地貌,即使认出了此处的地貌,也不能说出该地貌的特征,成因,以及作用。这是我们理论知识上的漏洞,所以我想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更注重对知识面,知识深度,以及对知识灵活运用的程度。要知道,学到了知识而不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就相当于我们有了美味的食物但是由于不知道怎么去掉皮而吃不到嘴一样。所以,以后无论学什么都要把知识学得广、深,活,这样我们才算是学到了知识。2. 几天的野外实习让我们知道了理论知识和自然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以前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总感觉是那么的虚无飘渺,知道了他的理论知识,但不知道在实际生活中到底是怎么样的。所以这几天的实习,让我们对课堂的知识了解的更加深刻。我想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吧。3. 野外实习肯定和艰苦分离不开,虽然我们真的很辛苦,但是我们也体会到了不怕艰辛的地质精神以及探索精神。我想只要是进步就离不开探索和不畏艰辛的精神。无论在以后的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离不开这些精神。我么只有始终怀有这种精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