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蚕桑管理局蚕桑农业抗旱保生产情况报告[范本]_第1页
县蚕桑管理局蚕桑农业抗旱保生产情况报告[范本]_第2页
县蚕桑管理局蚕桑农业抗旱保生产情况报告[范本]_第3页
县蚕桑管理局蚕桑农业抗旱保生产情况报告[范本]_第4页
县蚕桑管理局蚕桑农业抗旱保生产情况报告[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县蚕桑管理局蚕桑农业抗旱保生产情况报告XX截止9月28日,我县出现的夏秋连旱天气仍在不断持续,虽然近段时间下过几场小雨,对全县久旱难耐的蚕桑生产有所缓解,但并没有得到彻底解除,尤其是我县蚕桑生产已经进入尾期,干旱造成的损失已不可挽回,XX年已经成为我县近年来蚕桑生产损失最为严重的一年。据统计,当前我县因干旱导致全县91745亩桑园受旱率达100%,成灾面积78929亩,成灾率达86%,绝收246亩,晚秋蚕我县发种饲养9636张,比正常年份晚秋4.2万张少发32364张,直接经济损失达3107万元,加上前期正秋蚕干旱造成的损失,今年的持续干旱已经造成我县蚕桑直接经济损失达7486万元。形式严峻,需要我县各级各部门加大对蚕桑生产的抗旱措施和补救力度,以弥补损失,力保今年的蚕桑工作能够圆满结束。一、旱情状况1、桑树长势缓慢。由于持续干旱,全县桑树大多停止生长或生长缓慢,并且老化加快甚至封梢停止生长,仅有少量能够灌溉的桑园或地下水位较高的桑园受影响较小,据技术部门统计测算,当前我县桑树平均株高仅达1.5-2.5米,低于往年2.5-3.5米的正常高度,仅相当于往年60%左右的长势高度,也意味着桑叶产量只有往年60%左右。2、桑树病虫害增多。进入9月底,桑树病虫害大为增多,尤其以桑里白粉病、桑褐斑病及红蜘蛛较为严重,桑叶中水分及养分严重不足,喂养后蚕儿长势缓慢,各种病害增多,严重影响我县正秋及晚秋蚕的产量及经济收入。3、蚕儿发育迟缓。由于长期干旱导致桑园病虫害严重,桑叶水分不足、营养物质差,喂蚕后蚕儿生长缓慢,并有发病的趋向,据统计,自9月11日发种后,当前全县蚕期仅发育到3龄1-2天,对比往年迟2-4天,并且发育不齐,眠期较长,有发病的迹象。二、干旱带来的损失1、受旱程度。当前干旱已经造成全县9.17万亩桑园,受旱8.98万亩,受旱率达98%;成灾7.89万亩,成灾率达86%;已造成绝收面积246亩。附表:XX县蚕桑受旱情况统计表县蚕桑受旱情况统计表乡镇桑园 面积受旱 面积受旱率成灾 面积成灾率绝收 面积绝收率晚秋饲养情况能 养 蚕桑园面积能养蚕面积比例发种张数中枢镇689268921005858851602.6100215560马街镇4112641126100349578535000853150三岔河镇19103191031001642885860.457600402776板桥镇237292372910020881884800203000芳华镇8958951008059035039150合计917459174510078929862460.26487525396362、损失蚕种数。由于干旱导致正秋桑叶即严重不足,严重影响到晚秋季的饲养蚕种数,据统计,我县晚秋仅发种饲养9636张,仅相当于正常年份4.2万张饲养量的20%,可谓损失巨大。3、经济损失。一是正秋饲养量较往年少1.5万张左右,直接经济损失达1455万元;二是正秋倒蚕弃养蚕种数30460张,直接经济损失达2924万元;三是晚秋蚕仅饲养9636张,对比往年少养32364张蚕种,经济损失达3107万元。合计当前的干旱已造成我县蚕桑直接经济损失7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