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检验操作规程.DOC_第1页
饮用水检验操作规程.DOC_第2页
饮用水检验操作规程.DOC_第3页
饮用水检验操作规程.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饮用水检验操作规程1. 适用范围适用于饮用水检验。2. 职责检验员:严格按SOP进行检验。QC主管:监督检查执行情况。3. 性状:取本品10ml,置一洁净试管中,于光亮处对光观察,为无色透明液体。4. 臭和味:取本品100ml于三角瓶中,振摇后从瓶口嗅水的气味,为无异臭和异味。5. 肉眼可见物:取水样摇匀,直接观察,无肉眼可见物。6. PH值6.1. 仪器:酸度计6.2. 试药及配制:苯二甲酸氢钾、磷酸二氢钾、硼酸钠6.2.1. 苯二甲酸氢钾标准缓冲液(甲液,PH=4.00):称取10.21g在105烘干2h的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摇匀。或按购入的标准缓冲剂体积要求进行溶解,稀释,此溶液PH值在20时为4.00。6.2.2. 磷酸二氢钾标准缓冲液(乙液,PH=6.88):称取3.40g在105烘干2h的磷酸二氢钾(KH2PO4)和3.55g磷酸氢二钠(Na2HPO4),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摇匀。或按购入的标准缓冲剂体积要求进行溶解,稀释,此溶液PH值在20时为6.88。6.2.3. 硼酸钠标准缓冲液(丙液,PH=9.22):称取3.81g硼酸钠(Na2B4O710H2O),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0ml摇匀。或按购入的标准缓冲剂体积要求进行溶解,稀释,此溶液PH值在20时为9.22。6.3. 操作步骤6.3.1. 玻璃电极在使用前应放入水中浸泡24h以上。6.3.2. 用PH标准缓冲液甲、丙检查仪器和电极必须正常。6.3.3. 测定时用接近水样PH的标准缓冲溶液校正仪器刻度。6.3.4. 用洗瓶以纯化水缓缓淋洗两电极数次,再以水样淋洗6-8次,然后插入水样中,1min后直接从仪器上读出PH值。6.4. 判定:若pH为6.58.5,判为合格;若pH8.5或6.5,则判为不合格。7. 总硬度7.1. 器皿:125ml锥形瓶、10或25ml滴定管7.2. 试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氯化铵、硫酸镁、氯化铵、氢氧化铵、铬黑T、硫酸镁、乙醇、 硫化钠、盐酸羟胺、氰化钾7.2.1. 0.01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溶液:按滴定液与标准液配置SOP(1302004)配制并标定。7.2.2. 缓冲溶液(pH10)7.2.2.1. 称取16.9g氯化铵(NH4Cl),溶于143ml浓氢氧化铵中。7.2.2.2. 称取0.780g硫酸镁(MgSO47H2O)及1.178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C10H14N2O8Na22H2O),溶于50ml水中,加入2ml氯化铵-氢氧化铵溶液(A)和5滴铬黑T指示剂(此时溶液应呈紫红色,若为天蓝色,应再加极少量硫酸镁使呈紫红色)。用EDTA-2Na溶液(7.2.1)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天蓝色,合并A及B两种溶液,并用纯水稀释至250ml。7.2.2.3. 0.5%铬黑T指示剂:称取0.5g铬黑T(C20H12O7N3SNa),用95%乙醇溶解并稀释至100ml,置于冰箱中保存,可稳定一个月。7.2.2.4. 固体指示剂:称取0.5g铬黑T,加100g氯化钠,研磨均匀,贮于棕色瓶内,密塞备用,可较长期保存。7.2.2.5. 5%硫化钠溶液:称取5.0g硫化钠(Na2S9H2O)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7.2.2.6. 1.0%盐酸羟胺溶液:称取1.0g盐酸羟胺(NH2OHHCl),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7.2.2.7. 10%氰化钾溶液:称取10.0g氰化钾(KCN)溶于纯水中,并稀释至100ml。注意,此溶液剧毒。7.2.3. 操作步骤7.2.3.1. 吸取50.0ml水样(若硬度过大,可少取水样用水稀释至50ml。若硬度过小,改取100ml),置于150ml三角瓶中。7.2.3.2. 若水样中含有金属干扰离子使滴定终点延迟或颜色发暗,可另取水样,加入0.5ml盐酸羟胺溶液及1ml硫化钠溶液或0.5ml氰化钾溶液。7.2.3.3. 加入12ml缓冲溶及5滴铬黑T指示剂(或一小勺固体指示剂),立即用EDTA-2Na标准溶液滴定,充分振摇,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蓝色,即表示到达终点。7.2.4. 计算YD= =式中:YD水样的总硬度(CaCO3),mg/L; V1EDTA-2Na溶液的消耗量,ml; V2水样体积,ml。7.2.5. 结果判定:总硬度450mg/L(以CaCO3计),判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8. 溶解性总固体8.1. 仪器、器皿:万分之一分析天平、恒温水浴锅、电热恒温干燥箱、蒸发皿、干燥器、中速定量滤纸或滤膜(孔径0.45m)及相应滤器。8.2. 操作步骤8.2.1. 溶解性总固体在1053烘干。8.2.1.1. 将蒸发皿洗净,放在1053烘箱内30min。取出,放在干燥器内冷却30min。8.2.1.2. 在分析天平上称其重量,再次烘烤,称量直至恒重,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0.0004g。8.2.1.3. 将水样上清液用滤器滤过。用无分度吸管吸取振荡均匀的滤过水样100ml于蒸发皿内,如果水样的溶解性总固体过少时可增加水样体积。8.2.1.4. 将蒸发皿置于水浴上蒸干(水浴液面不要接触皿底)。将蒸发皿移入1053烘箱内,1h后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30min,称量。8.2.1.5. 将称过重量的蒸发皿再放入1053烘箱内30min,再放入干燥器内冷却30min,称量直至恒重。8.2.2. 计算C=式中:C水样中溶解性总固体,mg/L W1空蒸发皿重量,g W2蒸发皿和溶解性总固体重量,g V水样体积,ml8.3. 结果判定:溶解性总固体1000mg/L,判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9. 微生物限度:按微生物限度检查SOP(1302005)、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