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ppt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ppt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ppt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ppt_第4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经济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8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课标要求 1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 2 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 艰巨性和曲折性 第18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回顾第14课内容 想一想 斯大林模式存在着哪些严重弊端 片面发展重工业 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 忽视消费品生产 人民生活提高缓慢 伤农太多 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长期指令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再想一想 斯大林模式存在着严重弊端与苏联的经济改革有何关系 因果关系 前者使后者显得十分必要 第18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 赫鲁晓夫改革 1953 1964 1 背景 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消极影响尤其严重 单产仅为欧洲其它国家的1 3 第18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 赫鲁晓夫改革 1 背景 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消极影响尤其严重 斯大林逝世 赫鲁晓夫上台 第18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 赫鲁晓夫改革 1 背景 2 措施 农业方面 见课本p78 重点方面 工业方面 见课本p78 第18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 赫鲁晓夫改革 1 背景 2 措施 3 评价 进步性 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束缚 取得一定成效 局限性 a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 目标严重脱离苏联实际 僵化的教条主义 b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 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c个人作风急躁 反复无常 造成混乱 第18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 赫鲁晓夫改革 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 1964 1982 1 背景 赫鲁晓夫时期造成一定的混乱 2 措施 1 工业方面 注意运用价值规律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2 农业方面 扩大 降低 提高 放松 第18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 赫鲁晓夫改革 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 1 背景 赫鲁晓夫时期造成一定的混乱 2 措施 3 评价 1 收到了一定成效 2 存在着局限性 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 后期趋于保守 改革陷于停顿 军备竞赛 使苏联经济 全面滑坡 速度放慢 第18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 赫鲁晓夫改革 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 三 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1985 1991 1 背景 经济全面滑坡 社会陷入危机边缘 2 措施 承认 要求 打破 允许 3 评价 1 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变革 2 效果不佳 改革陷入困境 经济继续滑坡 其原因 加快发展战略 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经济结构更失调 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 改革阻力重重 1 二战后 苏联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 a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弊端日益显露b对斯大林的崇拜有增无减c民主法制遭到破坏d农业全盘集体化 农业单位面积产量没有提高 2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把重点放在农业b把重点放在工业c没有改变经济体制d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c a 巩固练习 4 下列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表述 正确的是 a在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得最早b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c只局限在农业领域d没有取得任何成就 3 赫鲁晓夫改革的深远意义在于 a取得一定成效b提出了 建成共产主义 的伟大目标c迈出了苏联经济改革的步伐d完全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c b 6 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 a坚持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模式b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c加强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d用资本主义经济战胜社会主义 5 下列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表述 正确的是 取得了一定成效 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只局限于工业领域 注意运用价值规律a b c d d b 7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最大的不同点是 a经济体制改革b政治体制改革c文化制度改d福利制度改革 8 从苏联经济改革的历程中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正确的认识 改革是一场深刻革命 具有复杂性 艰巨性 曲折性 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没有规律可寻 改革必须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社会主义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a b c d b a 作业 优化设计 第18课 同步测控 c层次只做选择题 a b层次不做第10题 1953年斯大林逝世 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 赫鲁晓夫的墓碑用7块黑白大理石相向衔接堆砌而成 代表了赫氏毁誉参半的一生 加加林在苏联 东方一号 宇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