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操作手册.doc_第1页
脱硫操作手册.doc_第2页
脱硫操作手册.doc_第3页
脱硫操作手册.doc_第4页
脱硫操作手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脱硫系统操作手册1. 开车前的准备1.1吸收剂系统的检查1.1.1确认控制室及就地盘各控制电源开关已闭合。1.1.2检查各管道和阀门应无泄漏现象。1.1.3确认各箱槽内无杂物。1.1.4检查电机接线及接地线、地脚螺丝牢固,泵体固定完好,油质、油位正常,送上就地控制盘电源。1.2烟气系统启动前的检查与准备1.2.1烟道内无杂物。1.2.2全部螺栓均已拧紧而且可靠。1.2.3所有管路、法兰及其螺栓紧密性完好。1.2.4检查监视仪表及其连锁时的功能是否正确。1.2.5电机按电机检查通则检查完好。1.2.6烟气监测系统各仪表接线正确,备用良好。1.2.7增压风机启动前检查1.2.7.1风机的入口侧和出口侧膨胀节连接牢固,膨胀自由。1.2.7.2润滑油油质、油位正常。1.2.7.3电机按电机检查通则检查完好。1.3吸收塔系统启动前的检查与准备1.3.1检查吸收塔、各水箱及池内部清洁无异物,防腐层完好,人孔门关闭完好。1.3.2各管道冲洗水门及放水门关闭无泄漏。1.3.3吸收塔循环泵、排出泵地脚螺栓牢固,防护罩完好且安装牢固。1.3.4吸收塔循环泵、排出泵润滑油位在油位计的中心线以上,无泄漏,油位计及油面镜清晰完好。1.3.5吸收塔循环泵、排出泵电机按电机检查通则检查良好,电机接地线完好,电机绝缘合格。1.3.6各手动阀门和气动阀门严密且开关灵活,各阀门开关指示与PLC相符,将各阀门置于关闭位置。1.3.7各就地控制柜工作良好,指示灯试验合格。1.3.8配电系统表计齐全完好,端子排、插接头无异常松动现象。1.3.9各开关、接触器分合闸指示明显、正确。分合闸试验合格。2. 开车2.1吸收剂系统的启动2.1.1吸收剂系统(碱液槽、添加剂槽、搅拌器、碱液泵)检修工作全部结束,并供电完毕。2.1.2启动碱液泵,保证碱液槽内吸收剂充足。2.1.3打开添加剂工艺水阀,配置添加剂。2.1.4启动添加剂槽顶进式搅拌器。2.2吸收塔系统的启动2.2.1吸收塔液位控制系统置为自动。2.2.2吸收塔PH控制系统置为自动。2.2.3吸收剂输送调节阀置为自动。2.2.4启除雾器冲洗水阀。2.2.5至少启动两台循环泵。2.2.6吸收塔循环泵的启动2.2.6.1确认循环泵排放阀关闭。2.2.6.2开循环泵入口门。2.2.6.3启动吸收塔循环泵A,保持运行正常。2.2.6.4启动吸收塔循环泵B,保持运行正常。当连续启动多台泵时,第一台泵启动后,待泵运行正常和吸收塔液位正常后,方可启动下一台泵。2.2.7投入除雾器冲洗自动控制。2.2.8在正常运行期间保持吸收塔液位在6.0m左右。2.2.9吸收剂系统的启动2.2.9.1投入碱液至吸收塔输送管道上的流量计。2.2.9.2开启添加剂槽至吸收塔管道上的手动阀门,调节适当的开度。2.2.9.3按要求设定PH值,碱液调节阀投自动,以满足吸收塔内烟气量的处理需要。2.3烟气系统的启动2.3.1增压风机的启动注意:此操作前必须确定吸收塔至少一台循环泵运转2.3.1.1烟气监视(CEMS)系统投自动。2.3.1.2启动增压风机电动机。2.3.1.3电动机达额定转速后10s内,开启风机入口调节门。2.3.1.4风机入口调节门全部开启后,关闭旁路挡板门。3. 停车3.1烟气系统的停止3.1.1打开旁路烟气挡板。3.1.2停运增压风机。3.1.3关闭风机入口调节门。3.2吸收塔系统的停止3.2.1停止供给碱液及添加剂。3.2.2关闭除雾器冲洗程序。3.2.3吸收塔液位控制切换为手动。3.2.4吸收塔循环泵的停止 3.2.4.1停止循环泵。3.2.4.2等候2分钟,关闭循环泵进口阀。3.2.4.3打开吸收塔循环泵的排放阀,且等候3分钟。3.2.4.4关闭循环泵的排放阀。3.2.4.5关闭吸收塔循环泵出口阀。3.2.5除雾器冲洗水的停止 3.2.5.1吸收塔的液位控制切换为手动。3.2.5.2停止一级除雾器入口冲洗程序。3.2.5.3停止一级除雾器出口冲洗程序。3.2.5.4停止二级除雾器入口冲洗程序。3.2.6排出泵的停止3.2.6.1停排出泵。3.2.6.2关闭排出泵进口阀门。3.2.6.3打开排出泵排空阀,且等候2分钟。3.2.6.4关闭排出泵排空阀。3.2.6.5关闭排出泵出口阀。3.3吸收剂系统的停运3.3.1碱液泵的停止3.3.1.1停碱液泵。3.3.1.2关闭碱液泵进出口阀门。3.3.1.3关闭碱液调节阀及添加剂投加阀。注意:FGD装置短时间停运时,各箱、罐不排空,只停止增压风机、吸收塔、吸收剂系统。4. 紧急停车条件4.1发生人身事故,不停止运行不能解除危险时。4.2发现电动机冒火花,冒烟或发出焦味中任一现象时。4.3轴承温度不正常升高,经采取措施无效并超出允许极限时。4.4突然发生撞击声或电流表指示突然超出红线时。4.5振动值超过50,但不超过100,经降低负荷无效时;或突然发生剧烈振动,并继续增大超出允许振幅值100时。4.6如用事故按钮停止转机运行,按事故按钮时间应大于1min,并及时汇报联系。5.常见故障与处理5.1吸收剂系统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措施故 障 名 称故 障 现 象故 障 原 因处 理 措 施碱液泵故障发出报警信号,泵出口流量指示为0泵保护动作(1)若碱液泵故障,吸收塔溶液PH值不断下降,则应停止FGD 运行添加剂槽搅拌器故障发出报警信号,搅拌器停运搅拌器保护动作(1)运行人员应立即查明原因并填写缺陷通知单,通知维护处理5.2烟气系统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故 障 名 称故 障 现 象故 障 原 因处 理 措 施增压风机故障(1)增压风机跳闸,报警(2)旁路挡板门自动开启(1)增压风机失电(2)吸收塔循环泵全停(3)风机入口调节门开启不到位(4)增压风机轴承温度过高(5)增压风机电机轴承温度过高(6)增压风机电机绕组温度过高(7)增压风机轴承振动过大(8)增压风机发生喘振 (9)电气故障(过负荷、过流保护、差动保护动作)(10)运行人员误操作(1)确认旁路挡板门自动开启,若联锁不良,应手动处理(2)手动关闭风机入口调节门 (3)检查增压风机跳闸原因,若属联锁动作造成,应待系统恢复正常,方可重新启动(4)若属增压风机设备故障,应及时处理;在故障未查实处理完毕之前,严禁启动增压风机(5)若短时间不能恢复运行,按短时停运处理增压风机电机未能启动增压风机电机未能启动(1)电源故障(2)电缆损坏(1)检查电源电压(2)检查电缆和连接增压风机振动过大增压风机振动过大(1)叶片和毂上积灰(2)联轴节有缺陷(3)轴承有缺陷(4)部件松动(5)叶片磨损(6)失速操作(7)导管堵塞或挡板未开启(1)清理积积灰(2)修理或更换(3)更换轴承(4)紧固所有螺栓(5)更换叶片(6)断开主电机或控制风机使其脱开失速范围(7)疏通导管堵塞或开启挡板增压风机噪声过大增压风机噪声过大(1)基础螺栓松动(2)单相操作(3)转子和静态部件之间接触(4)失速操作(5)导管堵塞或挡板未开启(1)紧固螺栓(2)查明原因并采取补救措施(3)检查叶片末梢间隙(4)断开主电动机或控制风机使其脱开失速范围(5)疏通导管堵塞或开启挡板密封油泄漏密封油泄漏(1)衬套油回流孔堵塞(2)吸入压力过高(3)油封有缺陷(1)将泵拆卸和清洁(2)查明原因,进行处理(3)更换油封增压风机安全阀误动作增压风机安全阀不能正确操作(1)安全阀被堵塞(2)安全阀设定值过高(1)拆卸和清洁(2)调整安全阀设定值至正常值烟气挡板故障烟气挡板不能正常开关(1)烟气挡板的运动部件严重积灰(2)烟气挡板或其运动部件被异物卡住(3)烟气挡板的运动部件故障(1)清理积灰(2)清除异物(3)检修烟气挡板的运动部件5.3吸收系统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故 障 名 称故 障 现 象故 障 原 因处 理 措 施吸收塔循环泵全停 (1)循环泵跳闸报警(2)循环泵电机停运(3)保护开启旁路挡板门,增压风机停运(1)电源中断(2)吸收塔液位过低(3)吸收塔液位控制回路故障(1)确认联锁动作正常;旁路挡板门自动开启,增压风机跳闸,若联锁不良应手动处理(2)查明循环泵跳闸原因,通知检修人员处理(3)若短时间不能恢复运行,按短时停运处理除雾器故障除雾器压差超过正常值,报警 除雾器冲洗不充分引起结垢确认后手动操作清洗脱硫效率低GEMS小室检测显示脱硫效率低(1)SO2测量不准(2)PH值测量不准(3)吸收塔溶液的PH值过低(4)循环溶液的流量减少,液气比过低(5)烟气流量增大(6)烟气中SO2浓度增大(1)校准SO2的测量仪(2)校准PH计的测量(3)检查碱液的浓度,增加碱液的投入量()检查循环泵的运行数量,检查循环泵的出力锅炉排烟SO2浓度超过FGD装置设计允许值(1)原烟气SO2浓度超过FGD装置设计允许值(2)吸收塔碱液调节阀长时间自动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