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 练习题.doc_第1页
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 练习题.doc_第2页
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 练习题.doc_第3页
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 练习题.doc_第4页
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 练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面是四位同学在一次“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活动课上辩论的四个主题,你支持谁的观点()A.甲同学:探索未知世界是西方航海家们远航的原动力B.乙同学:宗教狂热是西方航海家们远航的原动力C.丙同学:宣扬国威和殖民征服是西方航海家们远航的原动力D.丁同学:对财富的迫切追求是西方航海家们远航的原动力解析: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所谓“原动力”,即根本原因。15世纪前后,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人们对黄金、白银的渴望日趋强烈,故选D项。2.如图是万国宇宙图中的一幅14世纪欧洲人对遥远国度的想象图。图中的人们身体畸形,似妖似兽,丑恶可怕。造成欧洲人这种认识的客观原因是()A.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B.新航路开辟后对东方人的丑化C.对遥远国度的畸形人感到恐惧D.生产力水平低人类未进化完毕解析:A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时间和影响。新航路开辟发生于16世纪前后,在新航路开辟之前,各大洲彼此基本处于隔绝状态,人们相互了解极少,材料中所述现象正是这种孤立隔绝状态的反映,故A项正确。3.“哥伦布发现美洲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体现的史观有()全球史观革命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现代化史观A.B.C.D.解析:B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多元史观评价新航路开辟的能力。题干材料从全球出发看待欧洲、美洲两种不同的文明,认识到其“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则体现了现代化史观。故符合题意。4.(2014中山期中)“他(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这句话说明了()A.哥伦布发现美洲为地理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B.哥伦布的远洋航行体现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时代要求C.哥伦布发现美洲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D.美洲的发现有利于两个大陆不同文化的汇合和民族融合解析:B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信息“中世纪的衰落”“新时代的兴起”反映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时代要求。A、C、D三项和题干材料表述不符。5.当哥伦布伟大发现的消息传到威尼斯时,当地出现了极度的恐慌,证券、债券下跌了40%到50%。威尼斯商人恐慌的原因是()A.金银价值下降导致物价波动B.地中海传统商路中心地位即将丧失C.东方世界将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D.世界金融中心将向亚洲转移解析:B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等商业城市衰落了,故威尼斯商人感到恐慌。6.(2014清远期末)如图是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殖民者残酷的奴役剥削大批土著被贩卖到欧洲传染疾病的肆虐工业生产污染严重A.B. C.D.解析:D14931570年正处于欧洲早期殖民扩张时期。欧洲殖民者对美洲殖民地人民进行了野蛮的屠杀、掠夺和奴役,加之其带去的病菌使传染病肆虐,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故符合题意。贩卖的奴隶主要来自非洲,错误;欧洲殖民者主要是掠夺美洲的金银,并发展种植园经济,故说法错误。7.某同学在搜集有关“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材料时,利用网络查找到一些有关“世界市场对西欧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的观点。其中表述最准确的是()A.为西欧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B.给西欧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C.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D.提供了丰厚的资本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D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是在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各国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和市场,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8.据白银资本统计数据,美洲在17世纪和18世纪分别生产了42 000吨和74 000吨白银,各有27 000吨和54 000吨运到欧洲,两个世纪合计81 000吨。在欧洲获得的白银中,大约一半(39 000吨)又转手到亚洲,这些白银最终主要流入中国。对这组数据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中国的封建经济仍然在不断发展B.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各地的经济交流C.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欧洲需要更多的资本D.中国客观上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解析:D本题考查17、18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从时间上可直接判断D项不合理,当时中国已经开始实行闭关锁国。17世纪的世界贸易中心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18世纪以后逐渐转移至英国。9.(2014佛山月考)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写道:“由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对材料中“创造了奇迹”的最准确理解是()A.哥伦布发现美洲B.荷兰建立商业殖民帝国C.美洲白银大量流入欧洲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解析:D本题考查殖民扩张的影响。注意题干要求“最准确理解”,A、B、C三项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的具体表现,D项最全面、最准确。10.(2013南昌月考)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前来剪彩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在当时能让英国女王感到“荣光”的参展产品是()A.火车机车、水力纺纱机B.电灯泡、电动机C.汽车、汽轮 D.电话机、内燃机解析:A1851年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未开始,而B、C、D三项均含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11.(2014安徽期末)金德尔伯格在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一书中记录的英国每年申请专利数如下图。下列现象与图中反映的历史事实有因果关系的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B.工业革命的发展C.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D.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解析:B据材料时间可知此时英国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的开展促使了科技发明的增多,B项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以1688年“光荣革命”为标志,排除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6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D项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2.19世纪前期欧美主要国家的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国别总人口(万)农村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百分比英国1 80048%52%法国3 60075%25%俄国5 90093%7%美国2 30087%13%以上统计说明了()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工业化程度越低农村人口比例越大除英国外,其他国家都没有开始向工业化过渡人身隶属关系阻碍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A.B.C.D.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据表分析判断历史问题的能力。抓住时间信息“19世纪前期”思考,从表中看出英国城市人口较多,说明了工业化进程影响到人口的流动,促进了城市化进程。表述错误,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美也开始了工业革命。在俄国和美国有农奴和黑奴的存在,正确。13.马克思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于这段话的最准确的理解是()A.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B.殖民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帮助殖民地进行建设C.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主要作用是建设性的D.殖民地国家应重视交通业的发展解析:A西方列强在殖民扩张的同时,也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因此说“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B、C两项表述错误,殖民活动给殖民地带来的更多的是灾难。D项不符合材料意思。14.全球因焚烧矿物燃料而释放出的以二氧化碳形式存在的碳排放量节节攀升,产生的温室效应必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种现象的出现起始于()A.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B.蒸汽机的大量使用C.发电机等发明的出现D.人类对核能的利用解析: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材料中“焚烧矿物燃料”是关键信息,蒸汽机就是依靠燃烧矿物燃料而产生动力的,并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15.(2014山东测试)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第一次工业革命一课之后,有四人分别写出了历史小论文,他们立论的题目是甲:工业革命是从蒸汽机的投入使用开始的 乙: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丙:工业革命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变革丁:工业革命使欧美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其中,符合史实,说法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工业革命是从珍妮机的发明应用开始的,甲的立论题目错误。其余正确。16.20世纪初,一位英国评论家写道:“(英国)普通公民早上被美国生产的闹钟叫醒这位公民匆忙走出家门,赶上了一辆纽约制造的电车毫无疑问,他办公室里的所有用具都是美国生产的。”文中反映的情况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A.英国是最大的殖民帝国B.英国彻底衰落C.美国全面超过英国 D.美国工业发展迅猛解析:D本题考查学生材料分析能力。从材料中可知,美国产品遍及英国,这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工业发展迅猛,故选D。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C与史实不符,排除。17.某中学开展了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社会的变迁”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们可以通过以下哪些事实证明他们的观点()艾克斯穿着人造纤维的衣服去拜访亲戚爱丽丝与鲍勃谈恋爱不用面对面地进行李克尔梅在远洋轮船包厢里订了上海的旅馆摩尔根家族开始投资石油工业,获利丰厚A.B.C.D.解析:B题中所述的事件分别是人造纤维、电话、无线电报、石油工业的发展,这些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18.(2014济南月考)欧洲经济史描述了18世纪中期以来欧洲某些地区的现象,“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的竞相仿效的基础”。这段描述说明()A.工业革命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B.人们的等级观念彻底消失C.政治革命使封建贵族告别了昔日生活D.科技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物价相对低廉解析:A结合材料中的时间“18世纪中期”“欧洲”“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挑战”等可判断在工业革命影响下资产阶级实力增强,要求打破传统的等级观念,人们的思想、社会生活等受到极大影响。19.钢铁工业的发展导致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直线上升,这个时代史称“钢铁时代”。在这个时代,同时产生的新兴工业部门还有()煤炭开采业电讯事业塑料生产机器制造业A.B.C.D.解析:B注意材料信息“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直线上升”,“钢铁时代”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煤炭开采业在此之前就已产生,机器制造业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产生的。因此,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20.(2014杭州月考)到1900年前后,“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产品可以行销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全世界欧洲市场的萧条,可以引起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亚洲人可以在家里享用一个美国人的发明成果”。对这段材料的正确理解是()A.欧洲正经历着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B.“大西洋彼岸”工人失业率较高C.亚洲的经济发展程度超过美国D.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已经形成解析: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很明显材料说的是世界市场的形成,A、B、C三项均偏离题干材料的中心意思。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几个世纪以来,亚洲一直是欧洲许多贵重商品的主要来源地,其中的部分制成品是欧洲无法与之竞争的,例如丝、棉织品、地毯、珠宝、瓷器和优质钢,以及部分被加工成半成品的药材和食糖,尤其是香料。欧洲人从未亲自到过东方货物的供应地。RR帕默尔现代世界史材料二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同样,没有把世界联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黄邦和主编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材料三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材料四互通有无,吸取一切先进经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动力之一。尽管在这个过程里掺杂着罪恶,但是与文明进步的成果相比,那既是无法避免的代价,同时也是相对微小得多的。刘芃、朱汉国主编历史学习精要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动机。材料二中有关新航路开辟的结论体现了研究者怎样的历史观?(4分)(2)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6分)(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四的基本观点。(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160字左右。)(10分)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目的、影响及运用多种史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动机”,根据材料一可知是掠夺丝绸、香料等贵重商品,结合所学可知是掠夺金银等贵重金属;第二小问抓住材料二中的“文明”二字即可回答。第(2)问注意根据“世界经济”这一关键信息回答特点;原因可从材料中获取,如材料三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第(3)问需首先准确理解材料四的基本观点,然后结合史实从促进“文明发展”和“掺杂着罪恶”两个角度评价新航路开辟。答案:(1)主要动机:掠夺黄金和贵重商品。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4分)(2)特点: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原因:经济发展,科技革命(交通革命),资本输出,殖民扩张。(任答两点即可)(6分)(3)互通有无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之一,这一过程中掺杂着罪恶,与文明的成果相比,罪恶无法避免且是次要的(文明的成果与罪恶相比成果是主要的,罪恶是次要的)。新航路开辟后的交流使人类文明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发展(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加速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等),新航路开辟后的罪恶主要是殖民扩张、掠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从而造成东方落后于西方。(10分)22.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不断扩大、日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材料二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指出: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一个国家内部,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是不可能持续的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于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大国崛起之走向现代(英国)材料三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