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杜甫诗三首.doc_第1页
25、杜甫诗三首.doc_第2页
25、杜甫诗三首.doc_第3页
25、杜甫诗三首.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25杜甫诗三首(3课时)八年级 语文备课组成员:王瑛 杨清迎 思永娟 一、内容及解析1、内容本课三首诗选取的是杜甫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品,望岳写于“开元盛世”。作者游历于齐鲁一带,惊奇于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写出了这篇歌咏泰山的诗作,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表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和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气概。春望和石壕吏则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2、解析杜甫被人们尊为“诗圣”,他的诗歌被人们称为“诗史”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这三首诗表达了诗人立志高远、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反映了作者诗作风格的变化。二、目标及解析1、目标(1)、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2)、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3)、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2、解析(1)、积累文学常识,了解背景,有助于诗歌地理解。(2)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3)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对这三首诗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有关古体诗、近体诗的一些常识,学习如何鉴赏诗歌,培养他们诗歌赏析的能力。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基本流程导课读课文自学(体验)讨论明确(品味)检测(二)、教学情景1、情景导入: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同学们,这些对联中寓指的人物是谁呢?对,是杜甫,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三首诗望岳春望石壕吏。2、杜甫简介:设计意图: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杜甫,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诗中常以少陵野老自称。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代表作品有:“三吏”“三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月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3、朗读,参照注释,疏通诗句,理解诗意。设计意图:把握诵读节奏,从文字到内容基本理解和把握诗歌内容。(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夫( )如何 决眦( ) 不胜簪( ) 逾( )墙走邺城戍( ) 老妪( ) 急应( )明确:f z zn y sh y yng(2)、读读诗句,说说下列词语中带点字词的意思。青未了 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生曾云 决眦 会当 邺城戍 偷生 长已矣 明确:不尽 聚集 山的北面,山的南面 通“层” 眼眶 必将 守卫 苟且 停止,完结4、理解诗句,整体感知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体会诗的诗情画意。(1)、诗题为望岳,但全诗没有一个“望”字,而句句写向岳而望,而且角度有别,试对此作具体分析。设计意图:把握诗歌内容,分析景物意象。明确: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非常传神。“齐鲁青未了”语出惊人,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欣赏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这两句是远望泰山的景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这是近望泰山所见的景象。“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仔细看才能看见。这是凝望泰山时所见的景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这显然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2)、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设计意图:进一步感悟作者通过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对诗的理解逐渐向较高的理性层次靠近。明确: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气秀丽,流露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3)、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你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设计意图:感受诗人高超的写作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应当以鼓励为主,不要动辄评判,更不要轻易否定。(4)、春望这首诗的首联、颔联、颈联及尾联各写了哪几个形象?这些形象各有什么特点,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设计意图:根据句节想象群体形象,根据全篇想象整体形象。明确: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花、鸟、烽火连天、兵荒马乱的形象。这是一幅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家书”承载着亲人的牵挂和眷念。(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验情感,把握情境。明确:前四句抒发了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颈联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牵挂之情,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叹息衰老,又多了一层悲哀。(6)、品味诗人的主观之意是如何同客观现实之境和谐统一的以及这种和谐统一所传达的言外之意,象外之旨。设计意图: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学生自由讨论交流,可能会涉及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认识、对诗句的品析评价等。(7)、在石壕吏中,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设计意图:理清情节发展脉络,指导学生背诵。明确: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两层:516句老妇人叙述家中的不幸;1720句老妇人主动请求从军。(8)、诗中有几个人物形象?他们各有什么特点?设计意图: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明确:老妪、石壕吏。老妇是主要人物形象,她在危机之下,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有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石壕吏开头出现,中间便隐入幕后,“捉人”“一何怒”可以看出官吏态度蛮横,凶暴无比。(9)、归纳诗歌的思想内容并分析诗歌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设计意图:深入诗的意境,把握本诗的思想内容。明确: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10)、有人说:石壕吏中老妇的“致词”全都是吏步步紧逼出来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设计意图:赏析本文巧妙独特的构思艺术。明确:从诗题上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吏,但诗人对他用了暗写,一出现只用“吏呼一何怒”来点出他的威势,此后就让他转入“幕后”。对老妇则用明写,把她所说的话写成一篇“抒情独白”。仔细品味,就会发现老妇的话句句都是差吏逼出来的。差吏的“怒”“呼”贯穿在老妇陈情的全过程中,其凶横残暴不言而喻。5、背诵诗歌设计意图:积累古代诗歌。6、目标与检测(1)、根据拼音写汉字。y( )城 sh( )守 y( )越 老y( )(2)、组词。妪 讴 呕 孤 狐 弧 炊 吹 欢 暮 幕 慕 (3)、默写。岱宗夫如何? 。 ,浑欲不胜簪。暮投石壕村, 。 ,老妇出门看。夜久语声绝, 。天明登前途, 。参考答案:(1)邺 戍 逾 妪(2)老妪 讴歌 呕吐 孤独 狐狸 弧形 炊具 吹牛 欢呼 暮色 幕布 仰慕(3)齐鲁青未了 白头搔更短 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 如闻泣幽咽 独与老翁别7、小结: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郭沫若称颂他:“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在杜甫的诗中,“三吏”“三别”抒写民间疾苦最为深刻,杜甫风格沉郁顿挫,主要是因为他的作品抒写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人的心与受苦受难的劳动大众息息相通,诗人的脉搏和着民众的脉搏一起跳动,杜甫是真正的人民的诗人。六、课后反思:配餐练习:A组练习:1、杜甫是 朝伟大的 主义诗人,后人称他为 ,称他的诗为 。另外,由于他做过工部员外郎,所以人们又称他为 。2、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B、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C、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D、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3、下列句子中不是对偶的一项是( )A、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D、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明确:1、唐 现实 诗圣 诗史 杜工部 2、B 3、DB组练习:1、请根据提示填写课文中的句子。(1)、望岳中写近望泰山的句子: 。(2)、望岳中表现作者远大抱负富有哲理的名句: 。(3)、望岳中表现神情激荡和眼界开阔的句子: 。(4)、春望中表现忧国悲民的句子: 。(5)、春望中采用“移情于物”的写法表达伤世感情的句子: 。2、下面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以“感时”一语承上,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