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B05DB36江西省地方标准DB36/TXXXXXXX有机食品上犹绿茶生产技术规程文稿版次选择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6/TXXXXXXX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赣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犹县茶果局、上犹县梅岭有机茶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均华、刘知远、黄瑞煜、伍厚银、钟明修、郭起忠、彭德财、王雪峰。DB36/TXXXXXXX1有机食品上犹绿茶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有机食品上犹绿茶的基地规划与建设、种苗、栽种要求、树冠管理、土壤管理和施肥、病虫草害防治、茶树修剪与采摘、转换期、平行生产。本标准适用于上犹县行政区域内的有机食品上犹绿茶的生产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T8321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GB/T83212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GB/T83213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GB/T83214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GB/T83215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GB/T83216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GB/T8321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七)GB/T83218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八)GB/T83219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九)GB11767茶树种苗GB/T196301有机产品第L部分生产NY/T853茶叶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5197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3基地规划与建设31有机茶生产基地应按GB3095的要求进行选择。32基地规划、道路和水利系统、茶园开垦、茶园生态建设均应按NY/T5197的有关要求执行。33每隔23公顷茶园设立一个地头积肥坑,并提倡建立绿肥种植区,尽可能为茶园提供有机肥源。34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土壤培肥,病、虫、草害防治和生态改善计划等。35建立完善的农事活动档案。4种苗41苗木要求DB36/TXXXXXXX2411茶树苗木应符合GB11767规定。412苗木质量应符合表1要求。表1苗木质量要求级别苗高(CM)茎粗(CM)根长(CM)着叶数一级分枝数检疫性病虫害一级30031281不得检出二级20300180341268OL413应选择有机种子或种苗。当从市场上无法获得有机种子或种苗时,可以选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过的常规种子或种苗,但应制订获得有机种子和种苗的计划。414禁止使用转基因繁育的种子和苗木。415新发展茶园应选择适应性强、抗逆性产量高、适制性广的优良无性繁殖品种。42包装、标志、运输、贮存按GB11767的相关要求执行。5栽种要求51定植时间、定植密度定植时间当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底。定植密度每667M230006000株。52基肥茶行确定后,按茶行开种植沟深50CM,宽60CM,种植沟内施足底肥,每667M2施无害化处理后的厩肥或青草等有机肥17T以上,施后覆土,3个月后种植。53栽种采用单行或双行种植。栽后盖土不得超过扦插口,根系离底肥10CM以上。6树冠管理树高控制在6080CM。树冠采用弧形或水平形。7土壤管理和施肥71土壤管理711定期监测土壤肥力水平和重金属元素含量,要求每2年检测一次。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土壤改良措施。712采用地面覆盖等措施提高茶园的保土蓄水能力。覆盖材料应无污染。713采取合理耕作、多施有机肥等方法改良土壤结构。DB36/TXXXXXXX3714提倡放养蚯蚓和使用有益微生物等生物措施改善土壤的理化和生物性状,微生物不能是转基因产品。715行距较宽、幼龄和台刈改造的茶园,优先间作豆科绿肥,以培肥土壤和防止水土流失,但间作的绿肥或作物必须按有机农业生产方式栽培。716土壤PH值控制在4560之间。717茶园宜节水灌溉灌溉用水符合NY/T583的要求。72施肥721施肥按按GB/T196301有关要求执行。722允许和限制使用的土壤培肥和改良物质见附录A。73施肥方法731基肥一般每667M2施有机农家肥1000KG2000KG,或用有机饼肥200KG400KG,必要时配一定数量的矿物源肥料和微生物肥料,于当年秋季开沟深施,施肥深度20CM以上。732追肥可结合茶树生育规律进行多次。采用腐熟后的有机肥,根际浇施;或施亩只有有机肥LOOKG/667M2,开采前3040天开沟施入,沟深LOCM左右,施后覆土。733叶面肥根据茶树生长情况合理使用,使用的叶面肥必须获得有机认证机构的认证。叶面肥在茶叶采摘前1O天停止使用。8病、虫、草害防治81总体原则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范的方针,从整个茶园生态系统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运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孽生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增进生物多样性,保持茶园生物平衡,减少各类病虫草害所造成的损失。82农业防治821换种改植或发展新茶园时,选用对当地主要病虫害抗性较强的品种。822分批多次采摘,采除病虫危害的芽叶,抑制其种群发展。823通过修剪,剪除分布在茶丛中上部的病虫。824秋末结合施基肥,进行茶园深耕,减少土壤中越冬的鳞翅目和象甲类害虫的数量。825将茶树根际落叶和表土清理至行间深埋,防治叶病和表土中越冬的害虫。83物理防治831采用人工捕杀,减轻茶毛虫、茶蚕、蓑蛾类、卷叶蛾类、茶丽纹象甲等害虫的危害。832利用害虫的趋性特点进行灯光诱杀、色板诱杀、性诱杀或糖醋诱杀。833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防除杂草。84生物防治841保护和利用当地茶园中的草岭、瓢虫和寄生蜂等天敌昆虫,以及蜘蛛、捕食螨、蛙类、蜥蜴和鸟类等有益生物,减少人为因素对天敌的伤害。842允许有条件地使用生物源农药。DB36/TXXXXXXX485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见附录B。86农药使用准则按GB/T83211、GB/T83212、GB/T83213、GB/T83214、GB/T83215、GB/T83216、GB/T83217、GB/T83218、GB/T83219有关规定执行。861禁止使用和混配化学合成的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862植物源农药宜在病虫害大量发生时使用。可限量使用植物源农药。863病虫害防治允许和限制使用的农药(物质)和方法见附录C。87植物检疫从国外或外地引种时,必须进行植物检疫,不得将当地尚未发生的危险性病虫草随种子或苗木带入。9茶树修剪与采摘91茶树修剪911根据茶树的树龄、长势和修剪目的分别采用定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刈等方法,培养优化型树冠。912覆盖度较大的茶园,每年进行茶树边缘修剪,保持茶行间20CM左右的间隙,以利田间作业和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913修剪枝叶应留在茶园内,以利于培肥土壤。病虫枝条和粗干枝清除出园,病虫枝待寄生蜂等天敌逸出后再行销毁。92采摘921应根据茶树生长特性以及成品茶对加工原料的要求遵循采留结合、量质兼顾和因树制宜的原则,按标准适时采摘。922手采采用提手采,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不夹带鳞片、茶果与老枝叶。923发芽整齐、生长势强、采摘面平整的茶园提倡机采。采茶机应使用无铅汽油,防止汽油、机油污染茶叶、茶树和土壤。924采用清洁、通风性良好的竹器装鲜叶。防治污染。925采摘的鲜叶应有合理的标签,注明品种、地块、采摘时间及操作方式。10转换期常规茶园成为有机茶园需要经过转换,转换期按NY/T5197的有关规定执行。11平行生产如果在一个茶场内同时生产有机茶和常规茶,应制定和实施平行生产、收获、储藏和运输的计划,具有独立和完整的记录体系,能明确区分有机茶与常规茶或有机转换茶。DB36/TXXXXXXX5附录A(规范性附录)有机茶园允许和限制使用的土壤培肥和改良物质类别名称使用条件农家肥允许使用茶树修剪枝叶允许使用有机农业体系内生产的物质绿肥允许使用茶树修剪枝叶、绿肥和作物秸杆限制使用农家肥包括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限制使用饼肥包括菜籽饼、豆籽饼、棉籽饼、芝麻饼未经化学方法加工的允许使用充分腐熟的人粪尿只能用于浇施茶树根部,不能用作叶面喷施未经化学处理木材产生的木料、树皮、锯屑限制使用海草及其用物理方法生产的产品限制使用未掺杂防腐剂的动物血、肉、骨头和皮毛限制使用不含合成添加剂的食品工业副产品限制使用鱼粉、骨粉限制使用不含合成添加剂的泥炭、褐炭、风化煤等允许使用有机农业体系外生产的物质经有机认证机构认证的有机茶专用肥允许使用白云石耪、石灰石和白垩用于严重酸化的土壤碱性炉渣限制使用,只能用于严重酸化的土壤低氯钾矿粉限制使用,来经化学方法浓缩的允许使用微量元素限制使用,只作叶面肥使用天然硫磺粉允许使用镁矿粉允许使用氯化钙、石膏允许使用窑灰限制使用,只能用于严重酸化的土壤磷矿粉镉含量不大于90MG/KG的允许使用泻盐类含水硫酸岩允许使用矿物质硼酸岩允许使用非基因工程生产的微生物肥料固氮菌、根瘤菌允许使用经农业部登记和有机认证的叶面肥允许使用其他物质未污染的植物制品及其提取物允许使用DB36/TXXXXXXX6AA附录B(规范性附录)有机茶园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病虫害名称防治时间防治措施叶蝉类(小绿叶蝉、假眼小绿叶蝉)56月,89月若虫盛发期,百叶虫口夏茶56头、秋茶10头时施药防治。1分批多次采茶,发生严重时可机采或轻修剪;2湿度大的天气,喷施白僵苗制剂;3秋末采用石硫合剂封园;4可喷施植物源农药鱼藤酮、清源保、除虫菊。茶毛虫各地代数不一,防治时期有异。一般在56中旬,89月。幼虫3龄前施药1人工摘除越冬卵块或人工摘除群集的虫叶结合清园,中耕消灭茧螨;灯光诱杀成虫;2幼虫期喷施茶毛虫病毒制剂;3喷施BT制剂;或喷施植物源农药;鱼藤酮、清源保。茶尺蠖年发生代数多,以第3、4、5代68月下旬发生严重,每平方米幼虫数7头即应防治。1组织人工挖蛹,或结台冬耕施基肥深埋虫蛹;2灯光诱杀成虫;312龄幼虫期喷施茶尺蠖病毒制剂;4喷施BT制剂或用植物源农药鱼藤酮、清源保。茶橙瘿螨5月中下旬、89月发现个别枝条有为害状的点片发生时,即应施药。1勤采春茶;2发生严重的茶园,可喷施矿物源农药,秋末使用石硫合剂、矿物油封园。茶丽纹象甲56月下旬,成虫盛发期。1结合茶园中耕施基肥,消灭虫蛹;2利用成虫假死性人工振落捕杀;3幼虫期喷施白僵菌制剂或成虫期喷施白僵菌制剂。黑刺粉虱5月中下旬,7月中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1及时疏枝清园、中耕除草,使茶园通风透光;2湿度大的天气喷施粉虱真菌制剂;3喷施石硫合剂封园。茶黑毒蛾3月下旬5月上旬,6月、7月8月中旬,8月下旬10月,3龄前幼虫期施药。1人工摘除虫叶或利用假死性振落捕杀2其它防治措施同上。茶云纹叶枯病月、8月9月盛发期,气温28,空气相对温度80或叶发病率1015施药防治。1秋季结合深耕施肥,摘除病叶,将根际枯枝落叶深埋土中,减少翌年发病率;2加强茶园肥培管理,提高茶树抗病力;310多抗霉素7525克(6001000倍);4非采摘期和喷施(061)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茶白星病春茶期,气温在1624,空气相对湿度80;或叶发病率6,施药防治。同上。茶树根腐病类(紫纹羽病、红根腐病等7种)发病初期,挖除病根后开深沟施药,每6个月1次,共施4次。茶树根际土壤开沟,喷施05硫酸铜液。DB36/TXXXXXXX7DB36/TXXXXXXX8BB附录C(规范性附录)有机茶园病虫害防治允许和限制使用的农药(物质)和方法种类名称使用条件多抗霉素(多氧霉素)限量使用浏阳霉素限量使用华光霉素限量使用春雷霉素限量使用白僵菌限量使用绿僵菌限量使用苏云金杆菌限量使用核型多角体病毒限量使用微生物源农药颗粒体病毒限量使用性信息素限量使用寄生性天敌动物,如赤眼蜂、昆虫病原线虫限量使用动物源农药捕食性天敌动物,如瓢虫、捕食螨、天敌蜘蛛限量使用苦参碱限量使用鱼藤酮限量使用除虫菊素限量使用印楝素限量使用苦楝限量使用川楝素限量使用植物油限量使用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烟叶水只限于非采茶季节石硫合剂非生产季节使用硫悬浮剂非生产季节使用可湿性硫非生产季节使用硫酸铜非生产季节使用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非生产季节使用矿物源农药石油乳油非生产季节使用二氧化碳允许使用明胶允许使用糖醋允许使用卵磷脂允许使用蚁酸允许使用软皂允许使用热法消毒允许使用机械诱捕允许使用色板诱杀允许使用漂白粉限制使用生石灰限制使用其他物质和方法硅藻土限制使用DB36/TXXXXXXX9CC附录D(资料性附录)有机绿茶生产中使用其他物质的评估未列入附录A和附录C的在有机茶园使用的其他物质和方法,根据本附录进行评价。D1使用土壤培肥和土壤改良物质的原则D11该物质是为了保持土壤肥力或为满足特殊的营养要求所必需的。D12该物质的配料来自植物、动物、微生物或矿物,宜经过物理机械、热处理或酶处理或微生物堆肥、消化处理。D13该物质的使用不会导致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土壤生物的影响。D14该物质的使用不应对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产生较大的影响。D2使用控制植物病虫草害物质的原则D21该物质是防治有害生物或特殊病害所必需的,而且除此物质外没有其他可以替代的方法和技术。D22该物质活性化合物来源于植物、动物、微生物或矿物,宜经过物理处理、酶处理或微生物处理。D23该物质的使用不会导致环境污染。D24如果某物质的天然数量不足,可考虑使用与该自然物质的性质相同的化学合成物质,如化学合成的外激素性诱剂,使用前提是不会直接或间接造成环境或产品的污染。D3评估D31评估意义定期对外部投入的物质进行评价能促使有机生产对人类、动物以及环境和生态系统越来越有益。D32评估投入物质的准则对投入物质应从作物产量、品质、环境安全性、生态保护、景观、人类和动物的生存条件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限制投入物质用于特种农作物尤其是多年生农作物、特定的区域和特定的条件。D33投入物质的来源和生产方法D331投入物质一般应来源于按先后选用顺序有机物植物、动物、微生物、矿物等同于天然产品的化学合成物质。应优先选择可再生的投入物质,再选择矿物源物质,最后选择化学性质等同天然产物的投入物质。在允许使用化学性质等同的投入物质时需要考虑其在生态上、技术上或经济上的理由。D332投入物质的配料可以经过机械处理、物理处理、酶处理、微生物作用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保直付医院绿色通道建设与管理协议
- 未成年人探视期间安全保护及责任落实协议
- 新能源汽车行业区域分销合作伙伴合同
- 护理支持性理论
- 传染病日常卫生监督实务要点
- 肿瘤血栓诊疗难点与对策
- 脑外科引流护理规范与实践
- 大班语言:冬天的礼物
- 酒店安保服务协议书(2篇)
- 转运病人护理查房
- CQI-23模塑系统评估审核表-中英文
- 2023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卷(B卷)及答案解析
- 湖北省2024年中考生物试卷
- 基于机器学习的腐蚀监测
- 林下经济的开发与利用
- 风景区旅游解说系统设计考核试卷
- 山西建投集团考试真题
- DL∕ T 802.7-2010 电力电缆用导管技术条件 第7部分:非开挖用改性聚丙烯塑料电缆导管
- 2024年辽宁省中考英语试题(附答案)
- 教育系统后备干部面试题目
- 锅炉安装合同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