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西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doc_第1页
潞西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doc_第2页
潞西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doc_第3页
潞西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doc_第4页
潞西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潞西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项目实施总结潞西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项目,是根据德宏州财政局 德宏州农业局关于下达2008年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项目资金的通知(德财农2008188号)的通知精神,结合潞西实际,市农业局及时组织了市农环站(土壤肥料工作站)、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市水产工作站、市甘蔗技术推广站、市茶叶技术推广站、市畜牧站的负责人及相关科技人员共同汇编了项目实施方案上报德宏州农业局审核,并获得了批复。依据德宏州农业局关于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德农复字2008126号)的批复,经过近一年时间的严格组织实施,该项目实施工作已基本完成,现就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如下:一、项目目标任务在全市辖区内申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45.5万亩,占2007年末全市总耕地面积47.35万亩的96%,以茶叶、甘蔗、淡水池塘养鱼、德宏奶水牛、生猪、水稻、玉米、冬季马铃薯、蔬菜、西甜瓜、西洋南瓜、水果等12个产品为申报主导产业,其中:茶叶申报认定面积10万亩,涉及11个乡镇57个村委会;甘蔗申报认定面积15万亩,涉及11个乡镇56个村委会;淡水池塘养鱼申报认定面积0.5万亩,涉及4个乡镇25个村委会;粮经作物(包含水稻、玉米、蔬菜、西甜瓜和西洋南瓜)申报认定面积18万亩,涉及11个乡镇80个村委会;水果申报认定面积2万亩,涉及4个乡镇15个村委会;德宏水奶牛申报认定5000头,涉及2个养殖场和4个乡镇;肉牛30000头,涉及5个乡镇49个村委会;生猪养殖申报认定10万头,涉及11个乡镇80个村委会。二、项目完成情况本项目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在云南省农业厅、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云南省农环站和德宏州农业局的大力支持、帮助和指导下,市农业部门紧紧围绕云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项目的目标、任务和指导思想,组成了项目领导小组和项目实施小组,通过全体工作人员、全市科技人员、乡(镇)村干部以及广大农户的共同努力,超额完成了预定的目标和任务(注:除了在农环监督检测中检出的5个乡(镇)中的8个村组16860亩作物种植面积铬、汞、砷和镉超标不符合申报无公害产地认定条件外),全市共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48.279万亩,占2007年末全市耕地总面积47.35万亩的96.6%(不含淡水养殖面积和水果种植面积的2.545万亩,即48.279-2.545=45.734万亩),其中:粮经作物(包含水稻、玉米、蔬菜、西甜瓜和马铃薯)申报认定面积21.8万亩,完成任务121%;茶叶认定面积9.594万亩,完成任务的95.4%,原因是三台山乡勐丹村勐丹组、处冬瓜村三组、允欠村允欠组和勐戛镇勐旺村街子一组四个组的5060亩茶地分别有镉、砷、铬和汞超标;甘蔗认定面积14.34万亩,完成任务的95.6%,原因是芒市镇那怀村芒常组和遮放镇户拉村拉项组的6600亩甘蔗地都有镉超标;淡水池塘养鱼认定面积0.545万亩,完成任务109%;水果认定面积2万亩,完成任务100%;德宏水奶牛认定5000头、肉牛3万头、生猪10万头都100%完成了任务。三、综合效益分析1、社会效益:通过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增强潞西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从而推动安全农产品生产标准技术规程的推广和普及,提高广大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生产安全农产品的主动性,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确保主要粮油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农药、兽药残留量和污染物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要求,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合格率和优等品率,增强我市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为潞西创建“绿色经济强市”和早日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项目的实施,政府推动,企业带动,建立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将大大提高我市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产品农残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确保消费者身心健康,尤其是促进我市优质稻、甜脆玉米、西甜瓜、蔬菜、马铃薯、水果、茶叶、甘蔗及畜产品、水产品等名、特、优农产品持续发展,增强农产品品牌竞争力。2、经济效益: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项目的实施,进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项目的建设提升了我市农产品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拓宽了销售渠道和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体现在:一是为我市农产品流入大中城市市场创造了准入基础;二是使许多农户的农产品价格实现合理上涨,农民收益明显增加。按无公害水稻、玉米、蔬菜、水果、马铃薯、西甜瓜、茶叶价格合理上涨每公斤0.4元计算,无公害水产品、畜产品和牛奶价格合理上涨每公斤0.5元计算,无公害甘蔗价格合理上涨每公斤0.1元计算,可实现增收13789.32万元,其中:(1)水稻认定面积17.801万亩,产量7.7078万吨,可增收3083.12万元;(2)玉米认定面积10.395万亩(其中认定面积3.999万亩,复种认定面积6.396万亩),产量2.63万吨,可增收1052万元;(3)蔬菜复种认定面积5万亩,产量10万吨,可增收4000万元;(4)马铃薯复种认定面积3万亩,产量4.5万吨,可增收1800万元;(5)西甜瓜复种认定面积2万亩,产量3.535万吨,可增收1414万元;(6)水果认定面积2万亩,产量2.778万吨,可增收1111.2万元;(7)茶叶认定面积9.294万亩,产量0.8万吨,可增收320万元;(8)甘蔗认定面积14.34万亩,产量90万吨,可增收90万元;(9)水产认定面积0.545万亩,产量0.393万吨,可增收196.5万元;(10)奶牛认定0.5万头,产量0.15万吨,可增收75万元;(11)生猪认定10万头,产量0.95万吨,可增收475万元;(12)肉牛认定3万头,产量0.345万吨,可增收172.5万元。三是通过项目的实施提升了地方特色产业的标准种植水平和养殖技术,提升了潞西农产品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产品竞争力。3、生态效益:通过项目的实施,加强对农业生产环境以及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可以促进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安全合理的使用农药、化肥、农膜、兽药等农用化学物质,降低使用次数和数量,提高使用效能和安全性,减少农药、兽药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和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有效控制工业污染和生活垃圾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达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确保农产品生产的水体、耕地条件符合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需要;做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使我市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协调发展。四、采取的主要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1、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根据云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项目申报书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成立了以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为组长,农业局局长、茶叶局局长、畜牧局局长、糖办主任为副组长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四局办的相关股室、市直专业站、中心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主任由市农业局分管“三品”认定认证及食品安全的副局长兼任。出台了潞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项目工作的通知(潞政办发2008144号)的文件,通知明确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项目领导小组及项目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2、依据项目实施内容,成立了以市农业局局长为组长,分管“三品”认定认证及食品安全的副局长为副组长,项目实施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实施组,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市场与经济信息股,主任由市场与经济信息股股长兼任。制定了潞西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发展计划和实施方案,拟定了我市申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以茶叶、甘蔗、淡水池塘养鱼、粮经作物等五类产业品种工作任务,各项项目实施主导产业单位及实施的乡镇相继也成立了各主导产品生产领导小组,并由实施主导产业单位站长或中心主任和分管农业的副乡镇长任组长,相关专业站、中心和乡镇农业综合推广服务中心科技人员为成员,负责对口产业认定,做好宣传、培训工作,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二)制定了潞西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发展规划1. 依照云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项目要求,由潞西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专职工作人员与潞西市农环站科技人员组成了潞西市污染源调查小组,用25天时间展开了市域内农产品产地环境现状调查和种植、养殖等资源普查工作, 查清了污染源类型特点、污染源分布情况、污染范围,并绘制出了潞西市污染源分布图,为无公害农产品农作物种植和动物养殖安排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2.依据云南省潞西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报告(云南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农业部农业环境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二00八年十一月)的通知,工作人员经过多次认真复核,勾画出潞西市无公害申报产地类型、区域范围、品种、面积规模区域分布规划图,并编制了潞西市无公害产地认定整体推进发展规划。3.依据潞西市污染源分布图和潞西市无公害申报产地类型、区域范围、品种、面积规模区域分布规划图,以及潞西市无公害产地认定整体推进发展规划,各职能部门按照分工职责,分别编写了潞西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粮经作物”、潞西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水产”、潞西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茶叶”、潞西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甘蔗”、潞西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畜产品”等五类产品申报材料上报云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三)制定了相关管理措施和制度根据云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项目的要求,我局先后出台了潞西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管理办法(潞农发20097号)和潞西市农业局关于农业投入品监督管理制度(潞农发200911号)文件。结合潞西实际制定了8项无公害产地质量控制措施、14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操作技术规程和8无公害产地管理制度:1.潞西市无公害水稻产地质量控制措施、潞西市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规程和潞西市无公害水稻产地管理制度;2.潞西市无公害玉米(含鲜食玉米)产地质量控制措施、潞西市无公害玉米(含鲜食玉米)生产技术规程和潞西市无公害玉米(含鲜食玉米)产地管理制度;3.潞西市无公害水果产地质量控制措施、潞西市无公害水果产地管理制度、潞西市无公害菠萝生产技术规程和潞西市无公害柑桔生产技术规程;4.潞西市无公害蔬菜产地质量控制措施、潞西市无公害黄瓜生产技术规程、潞西市无公害辣椒生产技术规程、潞西市无公害番茄生产技术规程、潞西市无公害茄子生产技术规程、潞西市无公害蔬菜产地管理制度;5.潞西市无公害茶叶产地质量控制措施、潞西市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规程和潞西市无公害茶叶产地管理制度;6.潞西市无公害甘蔗产地质量控制措施、潞西市无公害甘蔗生产技术规程和潞西市无公害甘蔗产地管理制度;7.潞西市无公害水产养殖产地质量控制措施、潞西市无公害罗非鱼养殖技术规程、鲤鱼养殖技术规程和潞西市无公害水产产地管理制度;8.潞西市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质量控制措施、潞西市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技术规程、潞西市无公害肉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无公害奶牛饲养技术规程和潞西市无公害畜产品产地管理制度。(四)加大宣传力度、抓好技术培训1.充分应用电视、网络等平台,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宣传工作,在潞西市电视台“今日三农”栏目、潞西市农业信息网和潞西市人民政府门户信息网上进行宣传报道,使广大消费者和农户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2.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主要农作物分布区域的风平、遮放、轩岗、江东四个乡镇分别建立了“云南省无公害蔬菜产地”、“云南省无公害水稻产地”、“云南省无公害马铃薯产地”、“云南省无公害茶叶产地”四块各15平方米的宣传管理标志牌,标志牌建立在交通要道比较醒目的地方,以便于当地群众、客商和过往人员学习、订购、参观,标志牌上重点宣传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分布情况、面积和部分禁用农药名单及注意事项;3.编印了14个申报品种产地认定的产地质量控制措施、栽培技术及饲养或养殖技术规程小册子和宣传单,作为培训材料和科普宣传资料发放给农户,让农户在现场学习的基础上,再自习或温习无公害农产品的相关知识,使之能达到一个更高的技能水平;4.按照项目实施分工工作职责,各职能部门积极抓紧抓好培训工作。潞西市农业局、潞西市土壤肥料工作站、潞西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潞西市甘蔗技术推广站、潞西市茶叶技术推广站、潞西市畜牧站、潞西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等7个工作部门,依据各自的工作职责分期分批抓好各部门的培训工作,培训方式采取技术人员集中培训和结合农户现场培训两种,其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质量控制措施、无公害农产品种养技术规程以及化肥、农药、饲料添加剂、基地管理制度等使用和注意事项。截止2009年8月7日,共举办培训30期,241场次,总培训人数15112人次,其中:培训科技人员776人次,农民14336人次。(五)加强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及产地安全管理为禁止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兽药、渔药)等生产资料的管理性文件或措施、制度,规范、整顿生产资料供应销售市场,杜绝禁用生产资料进入流通和生产渠道,保障农产品安全生产,2008年9月-2009年8月7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办公室、农业局执法大队与工商、食品安全委员会等相关执法部门密切配合,11个月内共出动检查17次,出动车辆51车次,206人次,检查了11个乡镇的3906户次农产品生产资料经营户和126块次无公害产地,发放宣传资料2600份,检查中没有发现违法违纪、坑农害农、国家禁止销售农药在市场销售现象。五、资金使用情况根据德宏州农业局关于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德农复字2008126号)的批复,我局严格按照制定的方案组织实施,资金专账管理,具体资金使用情况分别如下:1、按照云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项目的相关规定,由云南省农环站和德宏州农环站对潞西市申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区域进行全面的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评价费为15万元。现支付德宏州农环站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费3万元;2、编制了潞西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项目:粮经作物、畜牧、水产、茶叶和甘蔗五类产业的14个品种申报书,每类申报书印制5套,合计支出费用0.6万元;3、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在14个品种生产过程或养殖过程中,合计培训30期,241场次,培训15112人次,会议费用开支3.0万元;印制、发放潞西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质量控制措施、无公害农产品养殖生产规程和种植技术规程五类产品宣传小册子1600本,开支0.32万元;宣传资料14000份,开支0.28万元。以上三项合计支出费用3.6万元;4.宣传管理标志牌建设。在全市辖区范围内共建立了“云南省无公害蔬菜产地”、“云南省无公害水稻产地”、“云南省无公害马铃薯产地”、“云南省无公害茶叶产地”四块各15平方米的宣传管理标志牌,每块宣传牌价格0.6万元,合计支出3.6万元;5.潞西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质量控制措施、生产技术规程、技术标准管理制度等的制定。在整个项目的申报和实施过程中,有13人参与了8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质量控制措施、10项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2项水产品养殖技术规程、2项畜产品养殖技术规程和8项农产品产地管理制度的制定,合计30项,每项支出0.04万元,合计支出1.2万元;6.为禁止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兽药、渔药)等生产资料的管理性文件或措施制度,规范、整顿生产资料供应销售市场,杜绝禁用生产资料进入流通和生产渠道,保障农产品安全生产,进行农业投入品监管及产地安全管理检查,从2008年9月2日开始至今,共出动检查17次,出动车辆49车次,195人次,检查了11个乡镇的1302户次,发放资料4425份,支出费用3.5万元;7.项目管理及验收:接受省、州领导,专家及相关工作人员监督、检查验收费用2.5万元;以上7项合计共支出费用18万元。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1、经过云南省农环站和德宏州农环站对潞西市申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区域进行全面的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适宜区面积为4832790亩,不适宜区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