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一中校本培训心得.doc_第1页
肥东一中校本培训心得.doc_第2页
肥东一中校本培训心得.doc_第3页
肥东一中校本培训心得.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获 感动 思索 进取2011暑期肥东一中校本培训心得肥东一中化学组 韩翠侠从接到参加校本培训通知的那一刻起。我确认自己已正式成为肥东一中的一名教师 ,从此我的职业生涯就与肥东一中这个响亮名字联系在一起,与她同呼吸,共命运。一种幸福感,荣誉感,责任感油然而生。三天培训是短暂的,但对促进每位教师专业成长,如何突破专业发展的瓶颈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对我来说更是受益匪浅,这是学校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对我的影响深刻而又持续,现将三天培训的心得体会,反思感悟表达出来,与各位同仁分享,一人文一中肥东县有名的教育百强县,而肥东一中更是教育界的一朵奇芭,怀揣着敬仰与向往我走进了一中,零距离的感受这所高考曾创造了一校五状元的学校的魅力。从走进校园的那一刻起,浓浓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处处能感受到浓厚的学习氛围;精致优雅的校园环境,朴素中彰显大气;团结拼搏,奉献进取的教师团队,让我感受这里是知识的沃土,精神的家园,这里是实现人生抱负和展示自我风采的最好的舞台。 二励精图治2011年暑期校本培训在周校长尽责来自敬业,活力来自学习的精彩演讲中拉开帷幕。当今时代新知识新思想不断涌现,教育变革更是风起云涌,时代也在呼唤学习型专家型智慧型教师,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新时代的教师必须不断学习,锐意进取,勇立潮头。周校长指出,我校着眼于新形势下的教育实际,致力于建设学习型校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把教师的成长就是学校的发展作为学校的工作重点,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我校通过一年一度系统的连贯的培训,使教师形成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的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师德修养,养成刻苦钻研业务,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树立远大职业理想,拓展专业知识,不断充实新的科学知识,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今年校本培训的主题如何实施新课程改革,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这个主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怎样在新课程背景下让课堂教学真正有效,值得每位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并努力构建和谐愉快高效的课堂。周校长在培训开幕式上着重给我们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教师要坚守校园的一方净土,抵御物质的诱惑,摈弃社会的浮躁与喧嚣,心系教育,心系学生,坚守无私奉献的核心价值观。二是要求教师不断学,主动学习,成为业务精良,师德高尚,有活力的,会学习,会研究,会写作的教师。三是确立教师成长的目标,印象最深刻的是学校确立了教师的成长就是学校的发展的长远目标,我是来自安徽北方的一所学校,经历了学校大建设,教学楼一幢幢拔地而起,学校规模不断扩张、占地面积不断扩大、绿化面积不断增多等外在形式上的建设,结果是“硬件硬了,软件却软了”,学校美观了,教学质量却下来了。我校对教师按期进行校本培训,让校本培训在一中生根开花,并结出累累硕果。是领导层,决策者们的远见卓识,睿智之举。三 专家引领第一场专家报告是我校的沈光煜副校长,沈校长已是银发长者,他用温暖的语言给我们做了怎样与中学生有效沟通的精彩报告,沈校长娓娓道来,用清晰的思路重点给我们阐述了教育沟通艺术及沟通技巧,教育沟通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传递或交流信息使之得到公认,产生共识,引起共鸣的社会公益活动,从而使教育目的达到最佳的效果。其中沈校长指出德为师之本,师德是教师的灵魂,“育人先育已,正人先正己”,只有师德高尚,教师才能成为道德的引领者,社会文明的践行者,才能赢得学生尊重,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谈到沟通技巧,沈校长告诉我们,要用微笑开启学生的心门,用赞美赢得学生的学习潜能。幽默是沟通的催化剂,真诚是沟通的润滑剂,信任沟通的桥梁。不知不觉中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沈校长对教育的认真执着的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让我备受感动,听完沈校长的报告,感动之余,深受启发与教益。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与深化,高中教学应如何适应新课改要求;高考命题立意趋向如何;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如何提高课堂效果;带着这些问题,8月19日下午我们认真聆听了安徽省教育科学院徐贵亮副院长关于深化新课程改革与新课程高考改革的报告。徐院长就后课程改革下的高中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应对策,新课程高考改革方向,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等深层次问题上给我们以启迪和指导。我们要做的是:在教学中要坚定不移的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新的教学行为,深刻把握课改内涵,刻苦钻研新课标,渗透“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针对化学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要急于进行“裸露”知识教学,而是以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为知识背景,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认知冲突,通过分组讨论交流,体验探究,最后得出结论。发挥化学实验功能突出体验探究,我们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特色化学实验,给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在实验中探所、感知、体验、获取,让学生感受到掌握知识,方法后的幸福、快乐、满足。从而保持持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8月20下午,两天的培训略感疲劳,但华东师大教育系周斌博士的到来,为我们上演了华师大版的“立波秀”“你们是搞教育的,天天上课,我是搞研究的,天天不上课,让我给大家作报告,实在感到尴尬”幽默轻松的开场语立刻吸引在场的每位教师,疲劳睡意全无。周博士以独特的视角,崭新的思路,独辟蹊径,打破常规思维给我们生动地诠释了课堂密码课堂教学的结构与效率的精彩纷呈的报告,周博士的报告既有精辟的提炼,又有精彩的演绎。生动的案例,极具个性的语言征服了每位教师,整场报告笑声不断,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时又受到震撼与启迪,对于我们每位教师来说既是一种精神的享受,更是一次观念的洗礼。8月21号上午,学校又给我们安排了一场道德专场。给我们作报告的专家是合肥七中顾小慧主任。给我的印象是顾老师很年轻,很干练,听她的报告,感觉很舒服,如沐春风,顾老师甜美的声音,出众的口才,淋漓尽致的表达让我叹服,在顾老师为我们创造的面带微笑,眼神中饱含着喜悦气氛渲染下,让教学发生在师生心灵交互的喜悦里主题报告达到最佳的效果。顾老师用深厚的理论,切身的实践,鲜活的案例给我们诠释了如何让教学成为师生获取快乐幸福的过程,让课堂变成真正快乐的海洋,教师要喜欢自己的职业,热爱生活,亲近社会,做个快乐的人。教师不能把不愉快带进课堂,更不能把不快发泄在学生身上,这是做教师的大忌。顾老师告诉我们:做快乐的老师,要努力营造快乐鼓励的气氛,要善于学习并具有教学机智,处理好教学中生成性,突发性的问题。顾老师给我们讲了汶川地震发生时合肥一个学生提出的一个问题“老师我就不明白,地震发生后,死了那么多人,全国人民都悲痛,我父母边看电视边哭,我就郁闷有什么好悲痛的,中国人口这么多,死了这些不正好可以减少人口负担吗?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离经叛道的问题,顾老师没有指责批评,而是思索片刻,结合学生平时不用卫生纸只用手帕这样的好习惯入手,理解学生是基于低碳环保这样的想法才提出这样的问题的,但话锋一转,用丰富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国家乃至全世界关于人口的控制采取很多的措施,但人口的控制应该是在一个生命产生之前进行的。面对鲜活的生命突然逝去,我们无法保持内心的平静。学生被顾老师的回答折服。通过这个生动的案例顾老师用学识机智教会了学生尊重生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用知识智慧,美好的情感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教育的过程要使学生有被理解,被接纳,被欣赏,被赞美,被肯定的愉快的感受。让美好的情感成为教育最动人的节拍。顾老师又给我们解读一位美国教师上的一节课灰姑娘的课例,这节课教给了学生哪些情感体验,良好的品质,正确价值观。总结如下:善恶感,尊重别人,客观理性,善于坚持,不言放弃,爱自己,敢于超越,还可以延伸:善于利用资源,做高效能的人,达到目标后,如何经营人生等。只有伟大的老师,才能把这节课上到一个很高的境界,所带给学生的情感品质价值观会使学生终身受益。这也是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追求的境界。无论是沈光煜校长还是徐院长周彬教授及顾晓慧主任,他们用亲切谦逊的语态,泾渭分明的逻辑思维,深邃厚实的理论给我们做了四场富有激情,充满睿智的报告。让我收获颇丰,触动很深。专家们对教育的执着追求精神,更是无时无刻不感染着我,引领着我,定会把专家们的教育理念渗透在以后的教学中。四、名师为伴8月20号上午,在教师论坛专场,有幸聆听来自教学一线,取得突出成绩的我校两位骨干教师的报告。崔孝斌老师的聚焦课改,优化课堂非常切入这次培训的主题,给我们阐述了什么是理想的课堂,理想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的的大舞台,离开了学生的互动,教学过程教师一人唱独角戏,课堂就会冷场,教师就会感到孤独,不能产生共鸣。理想的课堂是质疑生疑的智慧宫。课堂应该是学生解决旧问题的基础上,带着新问题离开课堂。中国的老师把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没问题,美国教师把没问题的学生交出问题来。中国教师过多的传授知识,给出答案,而较少质疑生疑,启迪思维,学生只会学答,不会学问。长此以往学生思维僵化,缺少灵性和探究创新精神,这是很可怕的。课堂是学生个体表现,体验成功的乐园。尊重学生,让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一种持续成功的快乐体验而且有利于培养每个学生的兴趣。崔老师在报告中给我们剖析了朱永新教授的“理想的课堂”六个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伸度。这对我们以后在教学中如何把握好六个度非常有帮助。有了理论实践的指导,我们会少走弯路,在教学中会日臻成熟。化学宗老师关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教学探索的报告对我来说更是一场及时雨,我所有的对新课改中遇到的问题,迷茫,困惑在宗老师的报告中找到了答案:如初高中化学衔接问题,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脱节如何弥补,高一上课不能挖的太深,太难,太多,防因噎废食,要保护好学生的兴趣,要循序渐进,防拔苗助长。宗老师对化学学科三维教学目标的解读清晰,翔实。让我有了更透彻的理解。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能充分呈现出来。宗老师的报告幽默,亲和,实用。在一中这样的名师还有很多,他们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理论来自实践,执着来自敬业,幽默来自博学,有这些老师为伴,感到幸福。三天的培训很快结束了,有收获,有感动,有思索。面对新的环境,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