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燃烧基础知识培训 2014 1 11香格里拉火灾事故损失过亿 335户受灾 242栋房屋被烧毁 昔日繁华的街市被倒塌的残壁覆盖 素有 月光城 之称的云南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11日凌晨遭遇一场严重火灾 令人扼腕叹息 案例 第一节燃烧的本质与条件 一 燃烧的定义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 通常伴有火焰 发光和 或 发烟的现象 消防基本术语 第一部分 gb5907 86 三个特征 化学反应 放热 发光二 燃烧的本质燃烧是一种游离基的连锁反应 即由游离基在瞬间进行的循环连续反应 燃烧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化学反应 游离基的链反应是燃烧反应的实质 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发生的物理现象 三 燃烧的条件 一 燃烧的必要条件 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上述的三个必要条件 通常被称为燃烧三要素 只有三个要素同时具备的情况下才能发生燃烧 无论缺少哪一个 燃烧都不能发生 1 可燃物 1 可燃物的含义 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反应的物质 2 可燃物的类型 按物理状态分为 固体 液体 气体三大类 一般来讲 气体比较容易燃烧 其次是液体 第三是固体 可燃固体 凡遇明火 热源能在空气 氧化剂 中燃烧的固体物质 如 棉 痳等天然纤维 谷物及其制品 谷物 合成纤维及其制品 涤纶 合成树脂及其制品 聚乙烯 合成橡胶及其制品 天然橡胶 可燃液体 凡是在空气中能发生燃烧的液体 如不少石油化工产品 可燃气体 凡是在空气中能发生燃烧的气体 如天然气 沼气等 2 助燃物 氧化剂 凡与可燃物相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 空气中有21 的氧 3 引火源 凡使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火源 明火 高温物体 化学热能等 可燃物 纸 引火源 打火机火焰 助燃物 空气中的氧气 可燃物 丁烷 引火源 火花石打火 助燃物 空气中的氧气 识别燃烧三要素 二 燃烧的充分条件具备了燃烧的必要条件 并不意味着燃烧必然发生 发生燃烧还有 量 的需求 这就是发生燃烧的或持续燃烧的充分条件 燃烧的充分条件是 一定浓度的可燃物 一定的氧气含量 一定的点火能量 相互作用 燃烧按其发生瞬间的特点不同 分为闪燃 着火 自燃 爆炸四种类型 第二节燃烧类型 一 闪燃 一 闪燃 在液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 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称为闪燃 从消防角度来说 闪燃就是危险的警告 二 闪点 液体表面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以 表示 1 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 闪点越低 火灾危险性越大 反之 则越小 2 闪点在消防上的应用 1 根据闪点 分为易燃 可燃液体 2 根据闪点 将液体生产 加工 储存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分为甲 乙 丙三个类别 甲类 闪点 28 的液体 如 汽油 50 甲醇 11 1 乙醇 12 78 乙类 闪点 28 但 60 的液体 如 煤油 37 8 丙类 闪点 60 的液体 如 柴油 60 二 着火 一 着火的涵义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 达到某一温度时 开始产生有火焰的燃烧 并在火源移去后仍能持续并不断扩大的燃烧现象 称为着火 二 物质的燃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 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 称为燃点或着火点 以 表示 根据可燃物的燃点高低 可以衡量其火灾危险程度 物质的燃点越低 则越容易着火 火灾危险性也就越大 一切可燃液体的燃点都高于闪点 控制可燃物质的温度在其燃点以下 就可以防止火灾发生 如水冷却灭火 三 自燃 一 自燃的涵义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 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 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 称为自燃 由于热的来源不同 物质自燃可分为受热自燃和本身自燃两类 油路老化 松动 造成燃油泄漏 燃油经过高温 摩擦 温度上升 引起自燃 二 物质的自燃点在规定的条件下 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 称为自燃点 在这一温度时 物质与空气 氧 接触 不需要明火的作用 就能发生燃烧 自燃点是衡量可燃物质受热升温形成自燃危险性的依据 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 发生自燃的危险性就越大 部分可燃物自然点 四 爆炸 一 爆炸的涵义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 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 称为爆炸 从广义上说 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状态 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 同时产生声响的现象 在发生爆炸时 势能 化学能或机械能 突然转变为动能 有高压气体生成或者释放出高压气体 这些高压气体随之做机械功 如移动 改变或抛射周围的物体 一旦发生爆炸 将会对邻近的物体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 这是由于构成爆炸体系的高压气体作用到周围物体上 使物体受力不平衡 从而遭到破坏 二 爆炸的类型 物理爆炸 压力 温度 体积变化引起膨胀发生爆炸 蒸汽锅炉 液化气钢瓶 轮胎爆炸 灭火器爆炸等 化学性爆炸 物质本身发生化学反应 产生大量气体 并使温度 压力增加而形成的爆炸 可燃气体 蒸气 粉尘 核爆炸 原子核裂变或聚变反应 释放核能形成爆炸 轮胎爆炸 化学爆炸 核爆炸 三 爆炸极限1 爆炸浓度极限可燃气体 液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混合后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度范围 其中遇火会产生爆炸的最低浓度 称为爆炸下限 遇火会产生爆炸的最高浓度 称为爆炸上限 2 爆炸温度极限可燃性液体受热蒸发出的蒸气浓度等于爆炸浓度极限时的温度范围 由于液体的蒸气浓度实在一定温度下形成的 所以可燃液体除了有爆炸浓度极限 还有一个爆炸温度极限 3 爆炸极限在消防上的应用 爆炸极限是评定可燃气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依据 爆炸极限范围越大 爆炸上限越高 下限越低 火灾危险性就越大 爆炸极限是可燃气体分级的标准 一级可燃气体 爆炸下限 10 的可燃气体 如乙炔 氢气 乙烯 乙烷 液化气等 二级可燃气体 爆炸下限 10 的可燃气体 如一氧化碳 氨气等 爆炸极限是评定气体生产 储存场所火险类别的依据 生产 储存爆炸下限10 的可燃气体场所为乙类火险 第三节燃烧过程及特点一 可燃物的燃烧过程可燃物与其周围接触的空气达到可燃物的点燃温度时 外层部分就会溶解 蒸发或分解并发生燃烧 同时放出热量和光 固体 液体 气体燃烧过程是不同的 固体 液体经过分解和蒸发 生成气体 然后由气体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燃烧 气体可直接燃烧 固体燃烧 液体燃烧 气体燃烧 二 可燃物的燃烧特点 一 固体物质的燃烧特点主要有下列四种方式 1 表面燃烧 表面发红而无火焰 木炭 焦炭 2 阴燃 物质无可见光的缓慢燃烧 产生烟和温度升高的迹象 在一定条件下 与有焰燃烧互相转换 成捆的纸张 棉麻及大垛堆的煤 草等 木炭燃烧 赤红金属 农作物阴燃 3 分解燃烧分子结构复杂的固体可燃物 由于受热分解而产生可燃气体后发生的有焰燃烧现象 木材 纸张等 4 蒸发燃烧熔点较低的可燃固体受热后熔融 然后与可燃液体一样蒸发成蒸汽而发生有焰燃烧的现象 石蜡 二 液体物质的燃烧特点1 蒸发燃烧接收热量越多 蒸发量越大 燃烧速度越快 2 动力燃烧燃烧性液体的蒸发 低闪点的液雾预先与空气或氧气混合 遇火源产生带有冲击力的燃烧 3 沸溢燃烧含水的重质油品发生燃烧4 喷溅燃烧有水垫层的重质原油发生的燃烧 沸溢燃烧 三 气体物质的燃烧特点1 扩散燃烧可燃气体从喷口 管道口或容器泄漏口 喷出 在喷口处与空气中的氧边扩散混合 边燃烧的现象 2 预混燃烧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在燃烧之前混合 并形成一定浓度的可燃混合气体 被引火源点燃所引起的燃烧现象 预混燃烧往往容易造成爆炸 如制气系统检修前不进行置换就烧焊 扩散燃烧 第四节燃烧产物 一 燃烧产物的含义和分类 二 不同物质的燃烧产物燃烧产物的数量及成分 随物质的化学组成以及温度 空气 氧 的供给情况等变化而有所不同 1 单质的燃烧产物如碳 二氧化碳 氢 气水2 化合物的燃烧产物如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3 合成高分子材料的燃烧产物如塑料 橡胶 纤维 氯化氢 光气 碳酰氯 氰化氢 4 木材的燃烧产物 在200 左右 主要生成二氧化碳 水蒸气 甲酸 乙酸及一氧化碳 在280 500 产生可燃蒸气及颗粒 在500 以上则主要是碳 产生的游离基对燃烧有明显的加速作用 三 燃烧产物的毒性燃烧产物有不少是毒害气体 往往会通过呼吸道侵入或刺激眼结膜 皮肤黏膜使人中毒甚至死亡 据统计 在火灾中死亡的人约80 是由于吸入毒性气体中毒而致死的 近年来高分子物质得到迅速普及 这类物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等 还可能分解出乙醛 氯化氢 氰化氢等有毒气体 四 烟气 一 烟气的涵义由燃烧或热解作用所产生的悬浮在大气中 可见的固体和 或 液体微粒总和称为烟气 二 烟气的产生当建 构筑物发生火灾时 建筑材料及装修材料 室内可燃物等在燃烧时所产生的生成物之一是烟气 不论是固态物质或是液态物质 气态物质在燃烧时 都要消耗空气中大量的氧 并产生大量炽热的烟气 三 烟气的危害性1 烟气的毒害性人生理正常所需的氧浓度应 16 含氧量降低到15 时 人的肌肉活动能力下降 含氧量在10 14 时 人会四肢无力 辨不清方向 含氧量降到6 10 时 人会晕倒 含氧量低于6 时 人短时间会死亡 另外 一氧化碳浓度达到1 人1min内死亡 二氧化碳浓度达到7 10 数分钟失去知觉 20 时短时间内死亡 2 烟气的减光性3 烟气的恐怖性 五 火焰 燃烧热和燃烧温度 一 火焰含义 指发光的气相燃烧区域组成 焰心 内焰 外焰颜色 颜色取决于燃烧物质的化学成分和氧化剂的供应强度 与燃烧温度有关 也与可燃物的含氧量及含碳量有关 二 燃烧热和燃烧温度燃烧热含义 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 燃烧温度 燃烧产物被加热的温度 六 燃烧产物对火灾扑救工作的影响燃烧产物对火灾扑救工作的影响 分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 一 燃烧产物对火灾扑救工作的有利方面1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阻止燃烧进行 完全燃烧的产物是惰性气体 如二氧化碳 水蒸气 2 为火情侦察和寻找火源点提供参考依据 燃烧产物的颜色 浓度 气味等不同 二 燃烧产物对火灾扑救工作的不利方面1 妨碍灭火和被困人员行动 烟气的减光性 2 有引起人员中毒 窒息的危险 产生毒害气体 3 高温会使人员烫伤 高温 大量的热量 4 成为火势发展蔓延的因素 造成轰燃 使火势蔓延 第五节影响火灾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一 热传播对火灾发展变化的影响火灾的发生发展 始终伴随着热传播过程 热传播是影响火灾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热传播有三种途径 即 热传导 热辐射和热对流 一 热传导1 热传导的涵义指物体一端受热 通过物体的分子热运动 把热量从温度较高一端传递到温度较低的另一端的过程 2 热传导对火灾发生变化的影响热传导的能量主要与火场中的温度差 距离 燃烧时间有关 2 热传导对火灾发生变化的影响 热总是从温度较高的部位 向温度较低的部位传导 温差越大 导热方向距离愈近 传导的能量就愈多 火灾现场燃烧区域温度愈高 传导出的热量就愈多 其他条件相同时 物质燃烧时间愈长 传导的热量就愈多 固体 液体 气体都有热传导性能 固体物质是最强的热导体 液体物质次之 气体物质较弱 固体中 金属材料为热的良导体 非金属固体多为不良导体 二 热辐射1 含义 以电磁波形式传播热量的现象 叫做热辐射 特点 热辐射不需要任何介质 也不受气流 风速 风向的影响通过真空也能进行热传播 2 热辐射对火灾发生变化的影响实验表明 通过热辐射传播的热量与其表面积的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距离 距离越小 受到的辐射热越小 位置 辐射面与被辐射物面平行时 被辐射物体受到的热量最高 颜色 表面 物体颜色越深 表面越粗糙 吸收的辐射热越多 表面光亮 颜色较淡 反射的热量愈多 吸收热量较少 三 热对流1 含义 热通过流动介质 液体或气体 由空间的一处传播到另一处的现象 叫做热对流 在对流过程中往往伴随热传导 热对流是影响初期火灾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2 方式 自然对流 强制对流 气体对流 液体对流 3 热对流对火灾发生变化的影响实验证明 热对流速度与通风口面积和高度成正比 通风孔愈多 各个通风孔的面积愈大 愈高 热对流速度愉快 风速愈大 不仅对流越快 而且使房屋表面出现正负压力 在建 构 筑物周围形成旋风 风向改变 会改变气体对流方向 燃烧时 火场周围温差越大 热对流速度越快 二 爆炸对火灾发生变化的影响1 引起新火源 造成火势蔓延 2 扩大燃烧面积 3 加强空气对流 燃烧加剧 4 引发二次爆炸 5 严重威胁扑救人员和附近群众 三 建筑耐火等级对火灾发生变化的影响建筑耐火等级是衡量建筑耐火程度的标准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 必须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 使之具有耐火性 四 气象条件对火灾发生变化的影响一般而言 火向顺风蔓延 干燥季节易于引起火灾 第六节防火与灭火的基本原理一 防火的基本原理和措施根据燃烧基本理论 只要防止形成燃烧条件 或避免燃烧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 就可以达到防火的目的 防火基本原理和措施 二 灭火原理和措施任何可燃物的燃烧都必须具备燃烧的基本条件 因此 灭火就是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终止的过程 根据燃烧条件 灭火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即冷却 窒息 隔离和化学抑制 前三种灭火作用主要是物理过程 化学抑制是一个化学过程 1 冷却灭火原理是降低燃烧物的温度 用水冷却灭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飞行执照测试题及答案
- DB65T 4777.2-2024 社区视频信息结构化处理系统 第2部分:接口协议要求
- 幼资面试题库及答案
- 高速防护栏施工劳务合同(3篇)
- 2025公务员英雄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公务员天灾面试题及答案
- 餐饮连锁厨师团队合作协议
- 影像专业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 第一单元 第2课《童真时光》 【人教版】美术 三年级上册
- 肝硬化患者健康宣教知识
- 污水化验培训课件
- 经济效益证明(模板)
- 《企业年度培训计划制定》
- 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名录
-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使用计划表完整优秀版
- 项目施工重大安全隐患排查表
- 材料、构配件进场检验记录
-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感官、大脑与认知》教育教学课件
- 电生理发展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