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钢中氢、氧、氮气体含量的措施.doc_第1页
降低钢中氢、氧、氮气体含量的措施.doc_第2页
降低钢中氢、氧、氮气体含量的措施.doc_第3页
降低钢中氢、氧、氮气体含量的措施.doc_第4页
降低钢中氢、氧、氮气体含量的措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般洁净钢是指钢中的五大杂质元素(S、P、H、O、N)含量较低,并对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氧化物、硫化物)进行严格控制的钢种。其中降低钢中H、O、N含量一般措施有:1、H含量1)真空脱气降低PH2可以减小氢在钢中的溶解度,因此可以采取真空脱气的方式降低钢中H含量。2)减少材料的水分钢水中的氢80%来源于原材料、耐火材料和大气中的水分。应当重视钢包、中间包、铁合金、辅助材料特别是石灰等的烘烤。此外,应当减少钢水同大气的直接接触:真空处理后的钢水应避免再度送电升温,并控制好氩气压力防止钢液裸露;同时浇注时做好保护工作。2、N含量与降低钢中N含量的方法相近。降低钢中N含量的控制中除对钢水真空处理和减少钢水同大气的接触外,重点对合金含量进行了控制。操作中将降低钢中氮含量的元素(Si、Ni)提高到规格的上限,而将提高钢中氮含量的元素(Mn、Cr、Mo、V、Nb)尽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减少它的负面影响。3、O含量1)对钢液进行炉外精炼精炼过程可以去除钢液中80%左右的夹杂物。2)提高电炉终点C含量控制精度在电炉吹氧时尽量提高终点控制精度,减少过吹。3)防止下渣采用出钢前流渣、偏心底出钢和炉内预留充足钢水的技术,防止下渣。4)脱氧剂控制a、合理的加入顺序。加入脱氧剂的顺序为:出钢前钢包内加小块度适量的Fe-Mn,出完钢后加入Fe-Si,到精炼工位炉外精炼时用喂丝机喂Al。b、合适的Mn/Si比。Mn/Si2.5时,生成典型的MnO-SiO2且容易上浮。c、合适的Al含量区间。当Al=00.01-0.02%时,对应的TO最低。d、终脱氧。为强化脱氧,精炼完毕用Si-Ca进行终脱氧。5)控制好炉渣控制好炉渣的成分、温度、渣量,以提高夹杂物溶解于渣相的能力。6)合适的搅拌强度采用合适的搅拌强调,可以去除夹杂物,同时不至于把钢渣卷入钢水中。此外,可在精炼完毕吊包前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