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Matlab 在自动控制中的运用 1 1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及其转换的 matlab 实现 1 1 1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及转换的 matlab 实现 Matlab 处理的是数组对象 而控制系统工具箱处理的系统是 LTI 系统 在 matlab 中 可以用 4 种数学模型表示自动控制系统 前 3 种是用数学表达式描述 simulink 结构图是第 4 种数学模型 每种数学模型都有连续时间系统和离散时间系 统两个类别 解决实际问题时 常需要对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进行转换 连续时间系统由微分方程描述 输入输出信号分别为 u t y t 1 2 1 1 1 u t 1 1 1 1 1 对应的传递函数 在零初始条件下 y t 的拉氏变换 Y s 与 u t 的拉氏变换 U s 之比 G S Y s U s 1 2 1 1 1 2 1 1 离散时间系统 用定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描述 丹输入单输出 SISO 的 LTI 系统的 差分方程 1 2 1 1 1 1 2 1 1 1 对应的脉冲传递函数为 H Z 1 2 1 1 1 2 1 1 无论是连续时间系统还是离散时间系统 传递函数的分子分母多项式均按 s 或 z 的 降幂排列 可以用以下两个向量表示系统 1 2 1 1 2 1 tf 用一个变量表示传递函数模型 1 2 1 1 2 1 sys tf num den sys tf num den T 说明 第 1 种格式 sys 为连续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 第 2 种格式 sys 为离散系统的传 递函数模型 T 为采样周期 T 1 或 T 时 系统的采样周期未定义 对于已知 的传递函数模型 其分子分母向量可以用指令 sys num 1 和 sys den 1 求出 连续系统的传递函数的零极点增益模型 G s k 为系统增益 1 2 1 2 连续系统的传递函数的零极点增益模型 H z 1 2 1 2 连续和离散系统都可以用向量 z p k 构成的向量组表示 1 2 1 2 然后用 zpk 建立控制系统的零极点增益模型 Sys zpk z p k Sys zpk z p k T 说明 第 1 种格式 sys 为连续系统的零极点增益模型 第 2 种格式 sys 为离散系统的 零极点增益模型 T 为采样周期 T 1 或 T 时 系统的采样周期未定义 对于 已知的零极点增益模型 其分子分母向量可以用指令 sys z 1 sys p 1 sys k 求出 离散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模型还有一种表示为的形式 即 DSP 形式 1 转换成 DSP 形式脉冲传递函数的函数为 filt 格式 Sys filt num den Sys filt num den T 连续 LTI 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为 u t 是系统控制输入向量 x t 是系统状态空间 是系统输出向量 为 系统矩阵 或称状态矩阵 为控制矩阵 或称输入矩阵 C 为输出矩 阵 或称观测矩阵 D 为输入输出矩阵 或称直接传输矩阵 离散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为 1 和分别是离散系统的控制输入向量 系统状态向量和心态输 出向量 A B C D 的含义同上 k 为采样点 即矩阵 A B C D 来表示系统 连续和离散系统都可以直接用二维数组 的状态空间模型 用函数 ss 建立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 Sys ss A B C D sys 为连续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 Sys ss A B C D T sys 为离散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 T 为采样周期 对于已知的状态空间模型 A B C D 可用 sys a sys b sys c sys d 求出 1 1 2 LTI 对象模型之间的相互转换 直接用 tf zpk ss 完成连续时间系统 或离散时间系统 的传递函数模型 零极点增益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之间的相互转换 此类转换从理论上讲是不 存在转换误差的 1 1 3 连续模型与离散模型之间的互相转换 离散时间系统模型连续时间系统模型 Sysd c2d sysc T method 说明 sysd 为转换后离散时间对象 sysc 为连续时间模型对象 T 为采样 周期 单位是 s method 用来指定离散化采用的方法 缺省时 method zoh Zoh 采用零阶保持器 Foh 采用一阶保持器 Imp 采用脉冲响应不变法 Tustin 采用双线性变换法 tustin 法 Prewarp 采用改进的 tustin 法 Matched 采用 SISO 系统的零极点根匹配法 连续时间系统模型离散时间系统模型 Sysc d2c sysd method 在该函数中无需再申明采样周期信息 因为该信息已包含在离散模型 sysd 中 Zoh 采用零阶保持器 Tustin 采用双线性变换法 tustin 法 Prewarp 采用改进的 tustin 法 Matched 采用 SISO 系统的零极点根匹配法 1 1 4 环节方框图模型的化简 G s R s C s H s Feedback 可以将两个环节反馈连接后求其等效传递函数 Sys feedback G s H s sign 单位反馈时 H s 1 且不能省略 sign 是反馈 极性 缺省时 默认为负反馈 即 sign 1 1 1 5 利用 simulink 模型求取系统的数学模型 Linmod2 mdl 从 simulink 模型得到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 1 2 控制系统时域响应的 matlab 实现 1 2 1 线性系统的阶跃响应和脉冲响应 求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函数 step 和 dstep 单位脉冲响应函数 impulse 和 dimpulse 格式 Step sys Step sys t y t Step sys y t x Step sys 说明 1 Sys 可以是有话说 tf zpk ss 中如何一个建立的系统模型 2 第一种格式为无输出量的格式 函数在当前图形窗中直接绘制系 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3 第二种格式计算单位阶跃响应并绘制对应曲线 t 可以指定为一个 仿真终止时间 此时 t 为一标量 也可以设置为一个时间向量 如 t 0 dt tfinal 若是离散系统 采样间隔 dt 必须与采样 周期匹配 函数中的 t 也可以没有 4 第三种格式为带有输出量引用的函数 计算单位阶跃响应的输出 数据 不绘制曲线 y 为输出响应向量 t 为去积分值的时间向量 5 第四种格式 x 为系统的状态轨迹数据 y t x 三个元素的顺序不 能错 这种格式常用于 ss 建立的系统模型 6 若想同时绘制出多个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可以仿照 plot 指令给 出系统阶跃响应指令 如 step sys1 sys2 sys3 r 7 上述 4 种格式离散系统阶跃响应函数 dstep 同样适用 单位脉冲 响应 impulse 和 dimpulse 同样适用 1 2 2 线性系统的零输入响应 Initial sys x0 Initial sys x0 t y t Initial sys x0 y t Initial sys x0 X0 为初始状态 sys 必须是状态空间模型 其余与 step 函数完全一 致 离散时间系统零输入响应函数 dinitial 调用格式基本相同 1 2 3 任意输入下系统的响应 若输入信号由其他数学模型描述或其数学模型未知 需要借助 lsim 和 dlsim 来绘制系统的时域响应曲线 Lsim 与 step 的调用格式类似 但需要提供有关输入信号的函数值 Lsim sys u t Lsim sys u t y Lsim sys u t y t x Lsim sys u t x0 U 和 t 用于描述输入信号 u 中的点对应各个时间点处的输入信号值 离散时间系统任意输入响应函数 dlsim 的调用格式基本相同 1 3 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的 matlab 实现 系统稳定性分析常通过代数稳定性判据 根轨迹图和频率特性图来进行 的 对于后两种方法 matlab 提供便捷的作图和分析结果 对于第一种 方法 通过求系统特征值的数值解而完全取代了传统的代数稳定性判据 1 3 1 线性系统特征根的求取 Eig sys Pzmap sys Pole sys Zero sys Sys 可以是由 tf zpk ss 中的任一个建立的系统模型 无论系统是 连续的还是离散的 第一种格式返回全部特征根 第二种用图形的方式绘制出系统所有零 极点在 s 平面上的位置 第三种求出所有极点 第四种求出所有零点 1 3 2 根轨迹分析的 matlab 实现 根轨迹绘制的思路 假设单变量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 s 且设控制器为增 益 K 整个控制系统是由单位负反馈构成的闭环系统 s KG s 1 KG s 闭环系统的特征根由 1 KG s 0 求出 从而华为多项式方程球根问题 对于 指定的 K 可求出闭环系统的一组特征根 对 K 的不同取值 可绘制出每个特 征根变化的曲线 即系统的根轨迹 用函数 rlocus Rlocus sys 无输出量 自动绘制根轨迹曲线 Rlocus sys k 根据给定的增益向量绘制根轨迹曲线 r k Rlocus sys 输出增益和对应的闭环特征根 可以同时绘制出若干个系统的根轨迹 如 rlocus sys1 sys2 sys3 r 这 3 种格式对连续离散系统均适用 前面介绍的根轨迹绘制都是负反馈系统的根轨迹 使用 rlocus sys 可直接绘制 出正反馈系统的根轨迹曲线 即所谓 广义根轨迹 1 3 3 频域分析的 matlab 实现 频域分析主要用两种曲线 Nyquist 图和 Bode 图 Nyquist 图主要用于频域稳 定性分析 Bode 用于分析系统的幅值稳定裕度 相位稳定裕度 截止频率 180 穿越频率 带宽 扰动抑制及其稳定性 Nyquist sys Nyquist sys w re im w Nyquist sys Sys 可以是由 tf zpk ss 中的任一个建立的系统模型 无论系统是连续的还是 离散的 第一种无输出量 自动绘制 Nyquist 曲线 默认的频率 的范围为 0 并 且利用对称性画出了 从0 曲线的镜像 第二种根据给定的频率点绘制 Nyquist 曲线 若定义频率范围 w 必须是 wmin wmax 格式 若定义的是频率点 则必须是由频率点频率构成的向量 第三种计算系统在频率 w 处的频率响应输出数据 不绘制曲线 Re 为频率响 应的实部 im 为频率响应的虚部 w 是频率点 可以同时绘制出若干个系统的 Nyquist 曲线 例 Nyquist sys1 sys2 sys3 r Bode 图 Bode sys Bode sys w mag phase w bode sys Mag 为频率响应的幅值 A phase 为频率响应的相位 w 是频率点 Margin 直接用于系统的幅值和相位稳定裕度的求取 Margin sys gm pm wg wc margin sys 第一种无输出量 自动绘制系统的 bode 图 并在图上标出系统的对数幅值稳 定裕度裕度值 相等稳定裕度值 180 穿越频率和截止频率 若某个稳 定裕度为无穷大 显示 inf 第二种不绘制 bode 图 输出量为系统的幅值稳定裕度值 相位稳定裕度值 180 穿越频率和截止频率 幅值稳定裕度值与对数幅值稳定裕度的关系为 20lg 1 4 拉普拉斯变换 Z 变换及其逆变换 拉普拉斯变换及逆变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循环经济模式下的2-氨基-4-甲基吡啶闭环回收体系构建挑战
- 异种金属焊接界面扩散行为与力学性能关联性探索
- 建筑能耗监测数据驱动的刮灰机械能效动态优化模型
- 平台经济中功能冗余与价值密度衰减的熵增定律
- 充电桩夜间安防智能值守实施方案
- 2025年二年级期末的试卷及答案
- 2024年届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12单元 化学与生活 12.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5.4 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化学科粤版2012九年级上册-科粤版2012
- 活动三:介绍校园内人和物的位置(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 智算中心储能系统高效配置管理方案
- 《劳动合同书》-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关系处监制(2016.11.15)
- 钢轨检测报告
- 战略管理:概念与案例
- GB/T 3505-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术语、定义及表面结构参数
- GB/T 11186.1-1989涂膜颜色的测量方法第一部分:原理
- 09S304 卫生设备安装图集
- 自动化导论全套课件
- 微纳加工课件
- 危重病人紧急气道管理课件
- 跟痛症教学讲解课件
- 四年级公共安全教育全册教案(海峡教育出版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