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哲学毕业论文范文简论庄子对个体存在的思索关键词庄子个体存在生命价值据郭沫若先生的说法,庄子的思想是从儒家的思想演变而来的。颇多学者支持这一观点,他们认为最主要的体现是在庄子对个体存在的看法方面。同孔子一样,庄子高度肯定人的意义和价值,对孔子的仁者爱人的思想,高扬个体人格的主动性和独立性的思想,在实质上是热烈地赞同的。这一点是很有道理的。但是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庄子在个体存在方面的思想所独有的一些特点,是与儒家思想所不同的。本文试就此作出一些分析。儒家思想中对个体存在的思索,往往过于重视人在社会中的关系,即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定位关系,而并不太重视个体存在状态的自由与真实。而且儒家学者们在对于一个人的价值进行评判时,往往是以他在社会上的道德品格或功业成就为基准的。一个人如果不能赢得社会舆论的赞扬或者政治权力的认可,不取得家、家族的尊重,在儒家学者们看来便是没有实现人的价值。总结起来儒家对个体存在的看法便是人的价值必须在社会中才能实现,个体生命存在的意义一定要依据社会的参照才能凸显。很显然,庄子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在对现世的不满和担忧中,庄子提出了关于个体存在的另一种思路,即生命价值2/4的实现在于注重天道,注重个体存在的自然和自由,生命价值的实现在于精神对生命的超越。在庄子一书中,论述最多的便是生命价值的实现。战国时,思想家们在进行关于人的个体存在的思索时,首先注重的就是追求生命的永恒存在。毫无疑问,庄子也幻想有那种永恒的生命,就如逍遥游中所讲到的藐姑射山上的神人一般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1但是庄子对个体存在的生命延续进行思索时,并不是极力追求生命本身的延续,而是寻找个体对生命的完成和精神对生命的超越。庄子从生命的时间长短、死亡的痛苦和对于生死的理解三个方面来引导人们完成生命、超越生命。庄子很清楚生死是人们所最难以忘情的关隘,因而他在书中不断地用各种方式鼓励人们超越生死。生之长与死之迟是以时间来计算的,但是庄子在齐物论中却说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2,用这种反常的话语打破人们固守的时间。庄子还使用不知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和妻死庄子鼓盆而歌的故事,来鼓励人们忽视死的痛苦,超越生死的界限。对待这一问题,庄子更关心和注意的,是个人对生与死的理解是否能够超越生死。在大宗师中,子祀、子舆、子犁、子来曾经说,有谁能够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为一体者,吾与之友矣3,拥有这种能把3/4生死都视作一体虚无的观念,就能够使人超越生死,去除心灵中对生的渴望和对死的畏惧。所以当子舆患病时,虽然曲偻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肩高于顶,句赘指天,阴阳之气有沴4,却仍能够做到其心闲而无事。当子来生病时,喘喘然将死,其妻子环而泣之,但他还能诚然寐,遽然觉,这样的人不再为生死而忧愁烦恼,便获得了精神的自由和快乐,在庄子看来精神的自由与快乐才是真正的至上的自由与快乐。在庄子一书中还是用了许多身体残缺之人的故事来表达庄子对个体存在的思索。他们生活中的一些特例,但是庄子在强调个人对生命的完成时,并没有忽略掉这些畸人,并且畸人的在完成生命时的成功更具有激励人心的意义。庄子认为这些畸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不为形体的残缺所困,注重精神上的全德,最终获得了精神的自由与快乐。这些故事集中在德充符一篇中只能踵见仲尼的叔山无趾,连孔子都为之折服容貌丑陋的哀骀它,不仅有无数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5的妇人崇拜他,连鲁哀公都有意乎其为人也还有闉跂支离无脤和瓮盎大瘿竟然使得卫灵公和齐桓公在视全人时,生出全人才是形体不正常的感觉。他们无限高尚的道德,吸引和感动了世上的所有人,不论男女、君主、师友都因他们而完全否定了以貌取人的观念。庄子通过他们来阐述道德完美和精神自由的4/4标志不仅不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福建闽南科技学院教师招聘42人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教育经验分享会发言稿
- 2025普洱市省级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示范站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招聘(1人)笔试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模式八年级下册教案
- 2025浙江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下半年选聘工作人员8人笔试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广东佛山市鸿业小学招聘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招聘工作人员98人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方案与案例汇编
- 2025年西安凤城医院招聘(13人)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网络安全攻击防卫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中国纺织行业产品数字护照(DPP)白皮书
- 供电公司保密培训课件
- 智慧物流概论 课件 10智慧港口
- 下肢血管超声检查技术规范
- 工程“四新”应用技术专题培训
- 外派美国员工管理办法
- JJG 597-2025交流电能表检定装置检定规程
- 销售新人培训
- -数字经济概论(第二版)-教学大纲及每章教学重点
- 肿瘤免疫治疗不良反应护理规范
- 火锅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