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草原教学设计高密市东关小学 张秀萍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小学语文3,课时:2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1、收集资料,了解老舍生平。2、搜集草原的图片、视频及文字资料,了解内蒙古草原的风土人情。3、歌曲天堂,描写草原生活的乐曲一首。4、学会了本课生字、词语。5、熟读本课课文。二、教学课题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草原的美丽风光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1.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会认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识记字形。2.能正确读写“渲染、勾勒、一碧千里、回味、襟飘带舞、拘束、羞涩”等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3.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通过理解蒙汉人民的深情厚意,激发学生对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教材简析这篇文章是走进西部这个专题研究中的第一篇文章,是大作家老舍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感受,辽阔美丽的草原景色、热情好客的内蒙古人民,都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完成整篇文章,首先描绘了一幅一碧千里而不茫茫,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的奇丽的草原美景,接着描写了人们盛大热情的欢迎场面,最后是草原联欢、把酒话别的情形直至以“蒙汗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收束全文。全文脉络清晰,行文流畅而且语言优美,既不失纯朴简练的语言风格,有呈现生动感人的气息。学习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二是在阅读中体会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并积累语言;三是走进西部,通过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欲望,激起对西部探讨的兴趣。【教学重点】体会蒙汉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四、教学方法语文教学中,读,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也是学生必具的语文能力。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大作家老舍,描写草原的一篇力作,本文语句优美、行文流畅、结构清晰,写作手法独特新颖,是品读入境的好文章。教学中,从读入手,以读,贯穿本文教学的始终,体现读中悟、读中想、读中感的设计理念,既读出景美、人美、情更美的草原风貌,又要读出热情友好的蒙古情操。同时借助相关的课外资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交流说话,激情导入1.齐读课题。你去过(见过)草原吗?【草原视频】你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草原的?(生可以通过唱歌、讲述等形式来交流和表达。如歌曲天堂草原之歌,也可以就自己在电视、电影、网络上看到的草原进行描述。)2.“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是西部歌王腾格尔用歌声唱出的草原的美。大家想不想听一听?【播放歌曲天堂】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语言大师老舍先生去领略一下内蒙古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透过文字去体会那里独特的民族风情。二、初读感知,了解内容1、了解老舍【老舍资料】2、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生词。3、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让学生当老师,提示易错之处。4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究竟写了哪些内容?指名交流,教师适时点拨:这些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两个)5、每一个部分分别写的是什么?结合学生回答适时板书:风光美人情美6、请你找出这两个部分的内容,自己大声地读一读。三、领略草原风光美1.谁能把描写草原风光美的这一部分读出来?其他同学边听边把不是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勾画下来。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师生适当点评。3.自由朗读文中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边读边想象,边读边体会。【草原风光】4.指名朗读,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5.读一读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它的原因。6.请你把刚才勾画的不是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师:你们发现勾画的句子都写的什么内容呢?7.配乐引读课文。教师读直接描写草原风光的句子,学生读作者抒发感情的句子。【播放水边的阿狄丽娜】8.引导思考:作者前后的感受有什么不同?板书:高歌低吟9.讨论交流:作者的感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10.背诵第一自然段。(1)多么美丽的风光,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拿起书来,再读一遍课文,再感受一次草原那无限美丽的景色!让我们把它们永远记在脑海中!(齐读)(2)课文学到这儿,谁把这美景记在脑海中了,谁能把这段课文背下来?请会背的同学站起来试一试。【播放水边的阿狄丽娜】四、总结 我们虽然只学习了课文第一段,但我相信:草原的美一定给大家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节课我们再随老舍先生到蒙古包里,去蒙古人家里做客,去感受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感受大草原的人情美。 第二课时一、 复习引入1.指名朗读生字、词语。2.背诵第一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句子。二、 感悟草原人情美 草原风光无限美,草原上居住的蒙古人民更是热情奔放。作者一行人进入蒙古草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接待,表现了蒙古族风情。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部分都讲述了哪些内容?3.全班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并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迎客相见款待联欢4.课文四个自然段就讲了四个内容,请你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来自学,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学习成果。5.组内交流。6.全班交流。(1)第二自然段迎客。【出示草原迎客图】提出交流要求:一边说,一边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出来,最后还要加上自己的评论。重点理解以下句子: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感悟作者的兴奋与惊喜)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感受草原人民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挥动马鞭,从很远的地方来迎接客人的情景,体会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对汉族兄弟的情深意长的情谊。)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感受热闹的场面打破草原寂静的场景。)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练习背诵本自然段。(2)第三自然段相见。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的?重点体会句子: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从“总是”和两个“再”字中,都能体会到主客双方的感情热烈、深厚。)把你的体会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来。学生自由读、分组读或者齐读。(3)第四自然段款待。【出示草原人民款待客人的场面】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你体会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你用一边说、一边读、一边评价的方式交流。(如:进了蒙古包,好客的主人倒上了奶茶,摆上了奶豆腐,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他们用自己民族特有的风味食品来款待我们。这充分表现了蒙汉两族人民亲如一家。主客互相敬酒,齐声歌唱,体现了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指名学生朗读本段,其余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4)第五自然段联欢。【出示草原蒙汉人民联欢的场面】继续运用前边的方法学习。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夕阳西下的草原美景】7.是啊,蒙汉情深,怎忍别离,虽然已是夕阳西下,但大家谈兴正浓。面对情深意切的蒙古族人民,我们对整个草原都产生了怎样的感情?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热爱依恋8.放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和句子。把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句子通过有感情朗读推荐给大家。三、品味语言,揣摩写法特点1.作者从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风情两个方面介绍了草原,你认为贯穿全文始终的是一种什么情感?作者是如何生动具体地表达自己的这种情感的呢?2.一幅美丽的草原风情画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展开。我们通过读文,感受着蒙汉人民的亲密无间,咀嚼着优美生动的语言文字,你发现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3.把你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再好好读一读。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2.说说自己学完课文后的感受。五、布置作业: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再与伙伴比赛,看谁记得又快又准,并谈谈自己的感受。把课文中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继续阅读有关草原的资料。【草原恋,故乡情】附板书设计:1. 草原风光美人情美(草原风情画)高歌低吟 迎客相见款待联欢热爱依恋教学反思: 草原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九册的一篇课文。记叙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教学的重点是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像,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课文用优美、清新的语言将草原的自然美、人情美渲染得淋漓尽致。为了让学生领会到这一点,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我就设计了看图片、听歌曲想像草原美景。单纯地通过语言来想像从没见过的景色是比较枯燥的,而且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上课,我就播放了图片,加上美妙的配音,马上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积极发言描述自己通过歌声仿佛看到了什么,我顺势要求他们用完整、优美的语言说说想像中的草原,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已经感受到文中优美的语言,这时很自然的就引用、或模仿课文的句子,很自然的达到积累优美语言的效果。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最终让学生在一种融洽的氛围中自主学习,并得到全面发展,取得学与教的最佳效果。所以我重点设计了“美图配佳句”这个教学环节,利用大量从网上搜集的草原风光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写得十分优美的、需要重点理解的句子。教学这一环节时,我首先要求学生找出文中自己觉得最美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然后在小组中选出读得最好的同学,在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感受,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文章所描写的意境,但他们脑海中抽象的画面怎样具体地再现在其他同学面前呢?再用语言来描述的话一方面不可能超越语言大师的范本,另一方面未免枯燥,所以我利用网上大量的图片资源,让学生选出他们认为最适合所选句子。设计这个环节有个目的:一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像,在脑海中出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并通过图片再现在学习伙伴的面前;二是让学生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我们不是通过字典来理解什么是“渲染”、“勾勒”、“一碧千里”、“茫茫”,而是通过鲜活的、真正的草原风光让学生感受到老舍先生所感受到的美景。但又不单纯是感受,学生在理解的时候,实际是他们对文章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交流意见时,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也都得到了锻炼。正是有了读和说的铺垫,学生的理解才那么到位。在学习蒙古族朋友的热情好客时,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让学生来体会。在汇报中全班学生没有丢掉一个知识点,蒙族人民的热情好客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一难点自然突破。多媒体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课件让学生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爆安全知识培训
- 大学班助考试题目及答案
- 车站售票员考试题及答案
- 现代农业与新质生产力的融合发展
- 行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变量
- 新质生产力与金融创新的协同发展
- 七年级备战期末考试教育主题班会方案
- 天水麻辣烫:新质生产力的微观体现
- 民族的舞步课件
- 新质生产力相关企业的特征
-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的前景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手册解析
- 委托书范本(下载版)
- 医院收费窗口服务规范
- 初一开学第一课班会课件
-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调试报告模板
- PEM心理健康管理系统在体检中心应用
- 13.3 比热容(教学设计)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人教版)
- 劳动合同(2012年最正式版本)
- 膝关节关节镜治疗幻灯片
- YY/T 0148-2006医用胶带 通用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