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在中小企业的应用.doc_第1页
linux在中小企业的应用.doc_第2页
linux在中小企业的应用.doc_第3页
linux在中小企业的应用.doc_第4页
linux在中小企业的应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Linux系统介绍 1.1 Linux系统简介 3 1.2 Linux系统的安装 4 1.3 Linux与Windows的资源互访 7 第二章 Linux服务器的配置 2.1 服务器安全 9 2.2 设置DNS服务器 102.3 设置FTP服务器 122.4 安装设置Mysql服务器 13 2.5 设置Web服务器 142.6 设置邮件服务器 17 第三章 “金波湖”-BBS站的建立 3.1 Firebird3.0K的安装 19 3.2 BBS系统文件的配置 19 3.3 外部程式的编译与安装 213.4 实现寄信给BBS使用者 23 3.5 转信程式的安装 24 致谢 参考文献 摘 要在我的论文中主要涉及Linux系统的安装和维护,Linux服务器的配置和在Linux上的一个应用BBS。我使用的Linux系统是Redhat8.0;其中服务器的配置包括DNS服务器的配置,FTP服务器的配置,Web服务器的配置,Mysql的安装与设置,以及邮件服务器的配置;BBS的开发系统为Firebird3.0Kbeta6。我的BBS命名为“金波湖”。所作的工作主要包括:Firebird3.0K的安装,配置BBS系统文件,编译和添加外部程式,寄信给 BBS 站内使用者,转信程式 INNBBSD 的安装。 关键字:DNS、FTP、httpd、Sendmail、WWW、BBS、配置、编译、安装AbstractMy paper of graduation refers to these three factors: the installation and safeguard of Linux, configuration of Linux server and a BBS that runs on Linux. My OS of Linux is Redhat8.0.The configuration of Linux server contains the configuration of DNS, FTP, WWW, Sendmail and the installation of Mysql; the development of BBS is based on Firebird3.0Kbeta6.My BBS is named as “Kingber-Lake”. The work ofsetting up BBS contains the following factors: the installation of Firebird3.0Kbeta, the configuration of system files of BBS, compilation and addition of outer program, sending e-mails to users in the BBS, and installation of INNBBSD.Keyword:DNS、FTP、httpd、Sendmail、WWW、BBS、configuration、compilation、installation前 言Linux系统已经成为小型因特网服务供应商(ISP)采用的最流行的操作系统。不仅个人计算机的发烧友在使用Linux系统,许多世界著名计算机厂商与软件公司也开始采取实际行动支持Linux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国内的信息产业主管单位与软件开发厂商也对Linux系统寄予厚望。尽管目前的Linux系统在易用性、应用软件(办公、图形、游戏等)、软硬件维护支持等方面与Windows系统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但在中小型企事业单位、小型ISP与ICP的网络服务器应用领域中,Linux系统完全可以与Windows NT系统媲美而且工作更稳定。这里以为实例,在以服务器模式下安装redhat8.0,并且以最快的速度建设一个如同的服务器。在这里网站服务器上运行有以下服务器软件:Ftp、DNS、WWW、Mysql、Sendmail。并且,基于此服务器,用Firebird3.0Kebeta6构建了一个BBS站金波湖。第一章 Linux系统介绍1.1 Linux系统介绍1.1.1 Linux系统简介 Linux系统正在被人们公认为是一种与UNIX兼容的,符合POSIX标准而又性能卓越的高度可靠的操作系统。Linux系统是可移植的,它是个人计算机、工作站和其他计算机上使用的最具潜力的UNIX操作系统,具有UNIX原始性能和核心功能的全部优点,可以与任何商业UNIX系统相匹敌。由于Linux的基础系统对硬件的要求很低,获取费用低廉,运行稳定可靠,可免费获取的应用软件资源较丰富,在因特网和Intranet应用以及教学和科研领域中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它成为深受计算机爱好者喜爱的UNIX操作系统,更是中小企业、小型ISP与ICP理想的网络操作系统。1.1.2 Linux作为服务器操作系统 除了Windows NT系统之外,Linux系统是最近唯一保持市场份额增长的服务器操作系统。 Linux系统提供的服务器特征:在核心部分,用户有Linux系统kernel(内核),它装备了在大多数UNLX系统版本中见到的网络和安全功能。其中包括如下的各项功能: IP网络互联功能,这是构筑因特网所采用的网络互联标准 支持各种局域网络(LAN)接口支持拨号上网、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和其他广域网(WAN)系统,包括对进入的数据呼叫 诸如分组转发的路由器功能,可以使Linux系统作为与因特网连接的网关 诸如分组过滤、记账和伪装的防火墙功能,可以把Linux系统转化为复杂的公司防火墙 这些功能由称为系统内核(kemel)的操作系统核心来提供。尽管只需这些功能就能使Linux系统成为可用系统,但用户还可以获得大量的服务器应用程序。这样就使得Linux系统可以提供以下各类服务程序: 使用sendmail的大容量邮件服务器 使用Apache的带可选的隐蔽套接字(SSL)的综合WWW服务器 使用NFS(网络文件系统)的UNLX系统风格的数据共享服务 UNLX系统风格的网络打印支持功能 使用Samba的对MSDOSWindows系统风格的文件和打印机共享的支持功能使用NetWare for Linux的Novell NetWareIntraNetWare连接和NDS(网络目录服务)常用的因特网服务,包括FTP(文件传输协议)和Telnet(远程登录)附加的UNLX风格服务,比如,对BPC(远程过程呼叫)的支持或NTP(网络时间协议)的支持 对于用户最好的是,实现这些特性所需要的大多数服务应用程序都是免费的,并且可以方便地安装到甚至是硬件档次较低的计算机上,例如那些被认为根本无法运行Windows NT系统的低档计算机上。1.2 Linux系统的安装 1.2.1 为Red Hat Linux创建分区1我的分区实践我是在Windows的基础上架设Linux平台,所以我选择在Windows下使用PartionMagic7分区软件分好区。Linux文件系统使用的是ext2格式,分给大约4G的硬盘空间足够。另外,Linux还需要一个交换分区swap,它的大小大约是机器内存的大小。分好区后,安装系统是只需在分区选项中选择Disk Druid,便可轻松装上Linux,后面的安装中提到。2Linux的两个分区选项介绍 当初安装Linux的时候走了不少弯路,特别是在硬盘分区时,更是冤枉,甚至丢失了整个硬盘的数据。Druid是Red Hat Linux的一个安装时的硬盘管理工具, 它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创建和删除硬盘分区,另外还可以对每个分区管理载入点。 fdisk是传统的Linux硬盘分区工具。 它多少比Disk Druid更灵活,但fdisk要求对分区有一些经验。 、使用Disk Druid ,下面是其中一些选项的介绍:1. “Current Disk Partitions”区域 “Current Disk Partitions”的每一行代表了一个硬盘分区。 每一行有五个不同的域:Mount Point载入点指明了在Red Hat Linux安装和使用时硬盘分区在哪里载入。 Device这里显示硬盘分区的设备名。 Requested“Requested”域显示了这个分区定义时申请的最小空间。 Actual“Actual”域显示了当前分配给这个分区的空间。 Type这个域显示了分区的类型。 2. “Drive Summaries”区域 “Drive Summaries”区域的每一行代表了系统的一个硬盘。 每行都有以下域: Drive这个域显示硬盘的设备名。 Geom C/H/S这个域显示硬盘的物理信息(geometry), 它包括硬盘的柱面,磁头和扇区的数量。 Total“Total”域显示了硬盘所有可用空间。 Used这个域显示了硬盘中有多少空间当前已经分配。 Free“Free”显示了硬盘中有多少空间还没有分配。 Bar Graph这个域用图形表示硬盘当前已用的空间。 #号越多表示空闲空间越少。 3Disk Druid按钮 这些按钮控制Disk Druid的行为。它们用来增加和删除分区,或者修改分区的属性。 另外,还有按钮用来接受所做的改变或者退出Disk Druid。 依次介绍一下这些按钮。 Add“Add”按钮用来申请一个新的分区。 选择后,会出现一个对话框,包含一些您必须输入的域。 Edit“Edit”按钮用来修改“Current Disk Partitions”区域中当前激活的分区的属性。 选择它将出现一个对话框。 根据分区信息是否已经写到硬盘上,可以修改“Edit Partition”对话框中的某些或全部信息。 Delete“Delete”按钮用来删除“Current Disk Partitions”区域中当前激活的分区。 选择这个按钮会出现一个对话框让确认删除。 Ok“Ok”按钮将把所做的任何修改写入硬盘。 在Disk Druid重写硬盘分区表之前会要求确认所做的修改。 另外,所定义的载入点也会传给安装程序,Linux系统会使用这些系统来定义文件系统的规划。 Back这个按钮使Disk Druid不保存做的任何修改而退出。当选择这个按钮时,安装程序会退到前一个屏幕,重新开始。 4. 快捷功能键 Disk Druid按钮和功能键有些重复,但有两个功能键没有对应的按钮: F2 (Add NFS)这个功能键用来为Red Hat Linux增加一个只读的NFS 文件系统设置载入点。 选择之后,会出现一个对话框让输入有关域。 F5 (Reset)这个功能键将忽略在Disk Druid中所做的任何修改,回到的硬盘上的分区表的信息。当选择之后, 会要求确认是否准备忽略。 5. 现在介绍Disk Druid如何为的Red Hat Linux系统设置分区。 1) 增加一个分区 为了增加分区,选择Add按钮, 并按Space或者Enter。 出现一个题为“Edit New Partition”的对话框。 它包括下面的域: Mount Point移到这个域,输入这个分区的载入点。 例如,如果这个分区是根分区,输入“/”,如果是usr分区输入“/usr”等。 Size (Megs)在这个域,输入分区的大小(单位是兆)。这个域开始是“1”。除非修改它,否则这个分区只有1MB。用Backspace键删除它,输入想要的分区大小。 Growable?这个选择框表明在上一个域中输入的大小是这个分区的确切容量还是最小容量。按Space来选择或者不选。如果选择的话,这个分区可以增大到填满一个硬盘的整个未分配空间。这时,这个分区的容量可以随着其他分区的修改而增加或减少。 Type这个域包括一列不同的分区类型。 用 uparrow 和 downarrow键选择适当的分区类型。 Allowable Drives这个域包括一列系统中安装的硬盘,每个对应一个选择框。如果某个硬盘被选,则这个分区将可能创建在那个硬盘上。如果某个硬盘没有被选,则这个分区将不会创建在那个硬盘上。通过不同的选择,可以让Disk Druid把分区放在合适的地方,或者让Disk Druid决定分区该放在哪里。 Ok当对分区的设置满意并希望创建它的时候,选择这个按钮并按Space。 Cancel当不想创建这个分区的时候,选择这个按钮并按Space。 2)增加分区时的问题 当准备增加一个分区而Disk Druid不能接受的申请时,会看到对话框,框中列出目前还没有分配的任何分区, 以及它们未分配的原因。选择Ok按钮,并按Space继续。注意,未分配分区也在Disk Druid主屏幕中列示(可以通过滚动“Current Disk Partitions”区域看到它们)。 3)删除一个分区 要删除一个分区,选择“Current Disk Partitions”区域中的一个分区,选择Delete 按钮,并按Space,将会要求确认删除。 4)修改一个分区 要修改一个分区,选择“Current Disk Partitions”区域中的一个分区,选择 Edit按钮,并按Space,又将看到一个对话框。 修改适当的值,选择Ok,并按Space。 如果一个分区已经存在于硬盘上,将只能修改这个分区的载入点。如果想做其他修改,必须删除这个分区然后重建它。 5)重新开始 如果想取消在Disk Druid中所做的修改,并且想用fdisk替代,可以选择Back按钮,并按Space。 如果想继续使用Disk Druid,要重新开始。按 F5Disk Druid将回到它的初始状态。 二、使用fdisk 如果想用fdisk来管理分区,一旦选择了fdisk,将看到题为“Partition Disks“的对话框。这里列出了计算机的所有硬盘。移到想要分区的硬盘,选择Edit,按 Space,将进入fdisk并可以对选择的硬盘进行分区。重复这一过程将可对每个硬盘进行分区,完成后选择“Done”。1. fdisk概述 fdisk 包含一个简单而有用的在线帮助。这是一点提示: 帮助的命令是 m, 用p命令列出当前的分区,用n增加一个分区。 Linux fdisk 创建的分区默认类型为 Linux native。当创建Linux swap 类型的分区时,要用 t 命令改变类型。Linux swap 的值是128。 用l命令可以察看分区类型及对应的值的清单。 Linux允许一个硬盘至多有四个分区。如果想创建更多分区,其中一个必须是扩展(extended)分区,它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逻辑(logical)分区。 因为扩展分区是一个“容器”,所以它的大小不能小于它包含的逻辑分区的大小的总和。 一定要在创建分区时记下那个分区(如/dev/hda2)对应哪个文件系统(如/usr)。 在用w命令存盘并退出fdisk之前, 所有的改变都没有生效,可以用q命令不存盘而退出fdisk。 2. 修改分区表 当对硬盘完成分区后,按Done,安装程序可能要求重新启动计算机。这是修改分区数据后的正常现象,通常发生在创建、修改或者删除任何扩展分区时。按Ok后,计算机将重启动。按照刚才同样的步骤直至Partitioning Disks,这时只要选择Done。 3.文件系统配置 所有包含Red Hat Linux能识别的文件系统的分区(包括MS-DOS或Windows分区)将列在下一个对话框中,这使能够将这些分区指派(assign)为Red Hat Linux文件系统的不同部分。 指派的分区将在Red Hat Linux系统启动时自动安装(mount)。选择想要指派的分区按Enter(或选 Edit);输入这些分区载入点例如/usr。 1.2.2 Linux的安装步骤 我采用的Linux版本是Redhat8.0,通过光盘安装,具体安装步骤及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如下:1设置机子从光盘启动,放入光盘 2出现选择界面,选择图形界面安装还是字符界面安装。字符界面是英文界面,键盘操作。所以我选择图形界面,有简体中文支持,且支持鼠标,安装简单方便。按Enter键即进入安装界面。 3.下一步一般提示是否检测光盘,选skip。检测毫无意义,只会浪费时间。 4.系统检测硬件,之后进入真正的安装过程。做一些基本的选择后,基本上是一路下一步。其中包括:安装界面语言选择,鼠标(选PS/2),键盘(选english),时区(中国上海)。 5.几项比较重要的选择:1根口令必设,添加用户可选,如没有在此添加用户,系统装上以后,默认以root身份登录;2选择分区:这里一般用户选择Disk Druid手动分区,如前面的分区介绍,只要在列出的硬盘分区列表中选择已分好的ext2格式,然后使用编辑项选择文件的挂截点,因为需要要搭建双系统,所以最好将Linux文件装在一个目录下面,因此这里选择根目录/。 3多系统引导程序的选择:系统提供LILO和GRUB两种,系统默认GRUB,一般无需修改。这里会列出能检测到的所有系统,我们只要选择启动是的默认设置。4选择软件包:Redhat8.0种有个人系统,工作组,服务器三种安装方式。我当然选择的是服务器了。其中的软件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过在安装好系统后还可以添加和修改。5安装过程中还有一项是网络选项,可选择防火墙的类别;配置IP的方式:DHCP和手动设置;服务器软件选项:TELNET,FTP,DNS,SSH等,这些都可根据需要选择,也可以在系统装上以后在添加和配置。 6剩下的工作有安装程序自己完成,除了换光盘。 7所有文件装完后。需要修改一些系统设置,如显示器分辨率,刷新率等,对于这些直接接受,并下一步便可。1.3 Linux与Windows的资源互访我的硬盘上,所有数据都在Windows下,包括关于Linux的一些配置文档。所以这里又涉及到Linux与Windows的资源互访问题。1.3.1 Linux下访问Windows硬盘分区 在Red Hat Linux下访问Windows系统的硬盘分区很简单。因为Red Hat Linux提供了对几乎所有文件系统的支持,因此它可以直接读写Windows系统的分区。安装Red Hat Linux 时,就可以指出计算机中存在的Windows分区的位置,并指定想要将它们载入到Linux文件系统中的位置。 通常,将Windows系统中C盘的内容载入到Linux系统下的目录/mnt/c,这时就可以如同看待Linux文件系统中一个目录一样看待C盘了。我们可以对其中的文件进行读写,或者在其中创建一个新的文件或目录。如果安装时没有指定Windows分区的位置,或者由于其它原因使/mnt/c目录下看不到系统Windows分区C盘的内容,就可以用下面的命令手动载入该分区: #mount -t vfat/dev/hdal /mnt/c此命令可以将设备名为/dev/hda1(可以是任何实际存在的分区设备名)的Windows分区载入到目录/mnt/c 下,参数“-t vfat”表明载入的文件系统类为vfat。用类似的mount命令,也可以载入软盘文件系统,只不过软盘的文件统设备名通常是“/dev/floopy”或“/dev/fd0H1440”。为了统一起见,可将载入到目录/mnt/floopy中。 Red Hat Linux中还提供了一个文件系统的系统配置脚本文件,通过修改它可以让Linux启动时自动载入需要的其它非Linux文件系统。这个脚本是文件/etc/fstab,它的一个典型例子如下: /dev/hda3 / ext2 defaults 1 1 /dev/hda4 swap swap defaults 0 0 /dev/fd0 /mnt/floppy ext2 noauto 0 0 /dev/cdrom /mnt/cdrom iso9660 noauto,r0 0 0该文件中每行记录了一个系统自动载入的文件系统的信息,各列的意义依次为设备名、载入目录、文件系统类型、载入参数(自动、读写、模式等)、标记位。从这个文件可以看到,第一行是Linux自身的文件系统,第三、第四行代表软盘驱动器和光盘驱动器,它们都不是自动载入的,最后两行代表两个需自动载入的Windows分区。 对于软盘、光盘这些存储介质通常用“noauto”参数。如果像上例这样,它们在fstab文件中有记录,插入软盘或者光盘后,只需运行命令“mount/mnt/floopy”或“mount/mnt/cdrom”就可以将其载入Linux系统。在取出软盘或者光盘之前,必须运行命令“unmount/mnt/floopy”或“unmount/mnt/cdrom”取消它们的载入。否则,Linux系统会锁住该驱动器,即使按硬件按钮也无法将其取出。 Red Hat Linux 这种识别其它文件系统的功能将大大方便使用计算机,在Linux下可以像对待其自身的数据一样对待Windows分区中的数据。比如,在Linux下实践各种命令的同时,还可以随时查阅放在Windows分区中的Linux电子文档。 1.3.2 Windows下访问Linux硬盘分区Windows系统在处理各种文件系统方面,还不能像Red Hat Linux那样方便。因此,要查看Linux分区中的内容就需要借助于其它的软件工具。 一个目前流行的、功能稳定的工具软件fsdext2。它是一个自由软件.fsdext2软件提供在Windows系统下读Linux分区的功能。获得fsdext2的压缩软件包之后,先将其解压缩,然后运行命令install。这个安装命令将fsdext2需要的几个vxd文件拷贝到Windows的系统目录下。 使用fsdext2提供的mount命令,将ext2文件系统载入到Windows系统下。mount命令的参数是Linux分区的设备名(命名规则与Linux下的一样)。然后fsdext2会自动寻找一个未分配的盘符代表Linux分区。这样,就可以像访问一个Windows分区一样访问Linux分区了。 第二章 Linux服务器的配置 2.1 服务器安全安装完Linux服务器以后,首先要对服务器进行初步的安全设置,一般来讲要考虑下面这些安全问题:安装服务器结束以后,缺省的各种服务器都是打开的,所以,首先需要关闭那些不需要的服务,因为这些服务可能会对系统安全造成威胁。首先需要关闭以下服务:finger、talk、ntalk、shell、login、pop3、tftp、linuxconf、ftp、telnet。这些服务的特点是他们都是由inetd进程启动的,也就是说这些服务并不直接启动,而是有xinetd代其监听自己的服务端口,当有服务请求到来以后,inetd才会启动真正的服务进程,处理请求。而xinetd的配置文件/etc/xinetd.conf则指定了哪些服务需要从xinetd来启动。因此如果需要关闭不需要的服务则应该编辑该文件,在相应的服务前加上注释符号“#”例如,需要关闭finger服务,将: fingerstreamtcpnowaitnobody/usr/sbin/tcpdin.finger修改为: #fingerstreamtcpnowaitnobody/usr/sbin/tcpdin.finger对其他的服务可以采取同样的措施。而对于那些不是从inetd启动的服务,则通过命令来关闭,例如需要关闭sendmail服务,则: /etc/rc.d/init.d/sendmailstop然后再设置其不在系统启动时启动: chkconfiglevel12345sendmailoff也可以使用ntsysv命令来设定是否自启动某个服务。一般来讲,服务器上应当只启动必须的服务,对于那些不需要的服务,必须关闭。可以使用命令netstatln来查看本机开放了哪些服务:ActiveInternetconnections(onlyservers) ProtoRecv-QSend-QLocalAddressForeignAddressState tcp00ins:domain*:*LISTEN tcp00ns:domain*:*LISTEN tcp00www:domain*:*LISTEN tcp00*:www*:*LISTEN tcp00*:ftp*:*LISTENudp00*:1036*:*udp00ins:domain*:*udp00ns:domain*:*udp00www:domain*:*raw00*:icmp*:*7raw00*:tcp*:*7 ActiveUNIXdomainsockets(onlyservers) ProtoRefCntFlagsTypeStateI-NodePath从上面的输出可以看到,这台机器开放了dns、www、ftp、1036、icmp、tcp端口,可以查看/etc/service来确定数字表示的端口具体都是什么服务。这里关闭了telnet服务,登录服务器进行配置推荐使用SSH,因为telnet协议是采用明文方式传输密码和用户名,因此这些信息可能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听,而SSH是telnet的一种替代品,它的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的所有数据传输都进行了加密,因此提高了安全性。若某个系统帐号用户不允许登录系统,而只允许其修改自己的密码,则需要修改其shell,也就是编辑/etc/passwd文件。举例如下,若不允许ideal登录系统则需要编辑passwd文件,修改: ideal:x:500:500:ideal:/home/ideal:/bin/bash为: ideal:x:500:500:ideal:/home/ideal:/usr/bin/passwd这样当该用户登录进入系统以后,只能修改自己的密码,修改完毕以后,系统会自动断开连接。2.2 设置DNS服务器虽然符号名对于人来说是极为方便的,但是在计算机上实现却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个需求,应运而生了一个域名服务系统DNS,它运行在TCP协议之上,负责将字符名域名转换成实际相对应的IP地址。这个过程就是域名解析,负责域名解析的机器就叫域名服务器。目前采用分布式域名解析,在这种分布式的域名服务器体系中,每一台域名服务器(DNS)负责解析属于自己的这一部分主机的域名。下面是我的配置实例:2.2.1 实例环境假设需要建立一台应用于以下情况的一个主域名服务器。(1)拥有一个C类网段地址,为(2)域名注册为(3)域名服务器的IP定为42,主机名为。(4)企业网通过路由器与Internet连接。2.2.2 下面是我配置DNS的实例: (1) 所需配置文件: /etc/named.conf 系统自带,需要配置 /etc/resolv.conf 系统自带,需要配置 /var/named/ 系统没有,自已创建 /var/named/named.202.201.138 系统没有,自已创建 /var/named/named.local 系统自带,不需要修改 /var/named/named.ca 系统自带,不需要修改 (2)相关工具 nslookup 检测DNS是否配置正确的工具,系统自带。(3)配置方案 1) /etc/named.conf 说明:DNS主配置文件,定义了域数据库信息的基本参数和源点,该文件可以存放在本地或远程的服务器上。 编辑系统已经存在的/etc/named.conf文件,初始内容为: options directory/var/named; ; zone. typehint; filenamed.ca; ; typemaster; filenamed.local; ;需要添加的内容如下:zone “” IN type master;file “”;zone “138.201.202.” IN type master;file “named.202.201.138”;其中,type指定了该域的性质,hint指根域,master表示本机对该域是权威的主域名服务器。2) 建立/var/named/ 说明:正向解析配置文件,即实现域名到IP的对应。源文件如下: $TTL 86400 IN SOA . .(20000326002880014400360000086400)IN NS .www IN A 42ftp IN A 40mail IN A 48Redhat IN A 42一行定义域名对应的IP地址为42,当对进行通常的域名解析(这里指不是进行MX邮件网关域名解析)时将会返回IP地址42的应答。3) 建立/var/named/named.202.201.138说明:DNS反向解析配置文件,即实现IP地址跟域名的映射。源文件如下:$TTL 86400 IN SOA . . ( 2002103000 ; Serial 28800 ; Refresh 14400 ; Retry 3600000 ; Expire 86400 ) ; Minimum IN NS . 242 IN PTR .240 IN PTR .2482 IN PTR .4) 修改/etc/resolv.conf 说明:指定域名服务器的IP和搜索顺序。源文件如下: domain nameserver 425) 启动 启动dns服务器可以使用命令:ndcstart,若输出结果为”newpidis2317”,若输出错误,则需要查看上面的配置文件是否正确设置。这时,使用命令”psax|grepnamed”应该输出: 2317?S0:00/usr/sbin/named 2319pts/0S0:00grepnamed停止dns服务器进程的命令为:ndcstop。也可以使用命令/etc/rc.d/init.d/namedstart|stop来启动或关闭某个服务。若需要在启动时自动启动DNS服务器,则使用命令: /sbin/chkconfiglevel35namedon若需要关闭自动启动DNS服务器,则使用命令: /sbin/chkconfiglevel35namedoff6) 测试:启动DNS服务器以后,使用命令nslookup命令进行测试: rootwww/nslookup DefaultServer: Address:42 Server: Address:42 Name: Address:42 40 Server: Address:42 name=若测试结果和上面的一样,则说明DNS服务安装成功。2.3 设置FTP服务器只要成功地以服务器模式安装了redhat,ftp服务器就应该已经正常的在运行了,在本机,使用命令测试: ftplocalhost若显示连接成功,则说明ftp服务器已经成功安装并且运行正常。若连接时显示: ftp:connect:Connectionrefused ftp则说明ftp服务没有开放,则需要编辑/etc/xinetd.conf文件,确保有如下的内容: ftpstreamtcpnowaitroot/usr/sbin/tcpdin.ftpd-la相反的,若希望关闭ftp服务器,则需要在上面一行的内容前面添加#,将其注释掉,然后查找xinetd进程的进程号, psax|grepxinetd 353?S0:00xinetdinetd的进程号为353,然后killHUP353,就可以关闭ftp服务器了。下面讨论这样一种情况,现在有一个目录为/www/htdocs/developer,希望用户user1能读写该目录,但是其不能telnet进入系统,而user1的主目录为/home/user1。这种需求主要是满足多个管理员对网站的不同部分进行管理,但是又不允许其通过telnet服务登录网站,只允许其将内容ftp到网站上。这就需要添加一个组,这里定义为developer组: /usr/sbin/groupadddeveloper然后将user1添加到该组内: /usr/sbin/usermodGdeveloperuser1然后修改/www/htdocs/developer属于developer组: chgrpRdeveloper/www/htdocs/developer最后,设置该目录为developer完全控制: chmod-R775/www/htdocs/developer这样/www/htdocs/developer就属于developer组所有,并且完全可以由属于developer组的用户控制。2.4 安装设置mysql服务器首先从mysql主页下载mysql-3.23.24-beta-pc-linux-gnu-i686.tar.gz到/usr/src目录下,然后运行命令: rootwww/#tarxvfzmysql-3.23.24-beta-pc-linux-gnu-i686.tar.gz解压发布,然后使用命令”cdmysql-3.23.24-beta”进入mysql的目录,运行: rootwww/#./scripts/mysql_install_db就会实现mysql的缺省安装,缺省是安装在/usr/local/mysql目录下,该目录下包含了mysql的所有的lib库,可执行文件等等。下面使用mysql的客户端来测试mysql是否正常: rootwww/#mysqluroot WelcometotheMySQLmonitor.Commandsendwith;org. YourMySQLconnectionidis61toserverversion:3.23.22-beta Typehelpforhelp. mysql缺省安装情况下mysql有一个root用户(注和系统的root用户没有直接关系),该数据库用户具有对整个库的读写权限,而且root用户是没有任何密码的,所以首先需要为该用户添加密码,。在mysql提示符下输入如下SQL语句: UPDATEuserSETPassword=PASSWORD(yourpassword) WHEREuser=root; FLUSHPRIVILEGES;这样,就实现了对root用户增加密码的任务,现在使用quit命令退出mysql,然后重新连接mysql服务器就需要指定密码信息: rootwww/#mysqlurootpyourpasswd然后才能连接mysql服务器。但是一般都推荐添加一个非root的而具有root的所有权限的数据库用户,因此使用下面的SQL语句实现添加一个具有root权限的名为ideal的用户: INSERTINTOusers VALUES(localhost,ideal,idealsppasswd,y,y,y,y,y,y, y,y,y,y,y,y,y,y);这样,就完成了在本系统上安装Mysql服务器的任务。2.5 设置web服务器目前,在世界各地有许多公司和学术团体,根据不同的计算机系统,开发出不同的web服务器,如Apache、CERN、NCSA、WebSite等。它们各有所长。而在许多LINUX的发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