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厂安全技术规程.doc_第1页
化工厂安全技术规程.doc_第2页
化工厂安全技术规程.doc_第3页
化工厂安全技术规程.doc_第4页
化工厂安全技术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颁发树脂生产安全技术规程的通 知厂属各单位及全体员工:为加强我厂的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技术素质,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根据我厂生产特点特组织编写树脂生产安全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现予颁布。规程中所规定的内容是我厂一年多来的生产经验总结,是防止各类事故的有效依据和措施。生产管理的各级领导干部、技术员和操作员工都要熟悉并全面掌握规程中的各项内容,按规程的要求搞好安全生产。员工要掌握通用的安全技术要求及本人有关的岗位、工段的安全技术规程,认真按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值班长对搞好安全生产负有直接的责任,带领班组人员认真执行,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望各单位对员工要严格要求,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通过执行规程,不断总结经验,在安全生产方面开创新的局面。本规程是由山西榆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树脂厂归口管理。本规程由山西榆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树脂厂负责组织起草。主要起草人:李贵明 赵剑锋 贾政 裴国锋审 核 人:刘 洋批 准 人:年 月 日受控状态 分发号码 第一章 产品生产的特点一、我厂聚氯乙烯树脂(PVC)的生产,是用电石法制得氯乙烯(VC)悬浮法将氯乙烯聚合成的高分子有机化工产品。二、聚氯乙烯的生产,工艺复杂,生产装置,设备繁多,连续性强,各岗位之间要求密切配合,生产操作要求精心、细致,任何一个岗位操作者,若在生产中出现粗心大意,工作中不严肃认真,可造成设备、人身、产晶质量事故,任何一个岗位若在生产中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产品生产的正常进行,甚至造成停车停产。三、本产品生产中所用的原料电石(CaC2)及中间产物乙炔(C2H2)、氯乙烯(C2H2Cl)等,都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因此,在生产中要高度重视防火、防爆,整个生产区域内绝对禁止烟火及静电火花的产生。四、聚合生产中具有较高温度带电作业,氯乙烯生产中具有较高温度、深冷作业的特点,因此,生产中要严防超温、超压,防止由此可能造成的火灾、爆炸、冻伤等事故的发生。五、在产品生产中所用的原材料,如触媒氯化汞引发剂、稳定剂消泡剂,氯乙烯等大多数都具有剧毒的特点,因此,要严防人身中毒。六、在乙炔的生产操作过程中,要经常接触烘碱(NaOH)、氯气(Cl2)、次氯酸钠(NaClO),在氯乙烯生产操作过程中,要经常接触到烘碱、氯化氢气体(HCl)、盐酸(HCl),聚合碱洗生产操作中,也要接触到烧碱,因此,凡是在本产品生产中需接触:酸、碱、强氧化剂的岗位和操作人员均要加强防护措施,防止化学灼伤事故发生。综上所述:本产品生产具有较高温度,带压作业,易燃、易爆、易中毒,容易发生化学灼伤,全体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时刻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精心操作,科学管理,照章办事,确保产品生产的顺利进行。第二章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将原料电石(CaC2)经破碎成规定粒度后,除去硅铁,加入发生器内,与水反应生成粗乙炔气(C2H2)。粗乙炔气经冷凝器,冷却塔降温后,进入清净塔内与次氯酸钠(NaClO)反应后,用碱中和除去粗乙炔气中,所含硫、磷、砷、硅等杂质经深冷脱水后,与合成送来的经深冷脱酸除去水份中的氯化氢气(HCl),在混合器中按一定比例混合,混合气再经深冷脱去水、酸后,进入转化器在氯化汞触媒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粗氯乙烯(C2H3C1)单体,粗氯乙烯单体经水洗,碱洗和精馏,制得精氯乙烯单体,供聚合使用。 聚合生产时,将精氯乙烯单体加入聚合釜内后,再加入分散剂,引发剂,消泡剂等物料,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氯乙烯(PVC)聚合后生产的聚氯乙经碱洗,升温稳定,离心脱水,热风干燥后,获得合格的聚氯乙烯,经包装出成品。第三章 安全生产规则 一、本产品生产区域内及乙炔气柜,氯乙烯气柜,发生器排渣,抽溢流和聚合排空处50米以内严禁烟火,严禁实施任何可能产生火花的行为。 二、本产品生产中所有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凡未经三级安全教育,不了解岗位操作法及安全技术规程,未获得“安全作业证者”不准上岗操作或进行设备维修。本生产车间岗位操作人员调往另一岗位时,也须经过技术学习后方可上岗操作。 三、禁止与生产无关人员进入生产现场,未经厂有关部门及车间同意,外来人员不得进入车间参观学习,经厂有关部门和车可同意,允许进入的外来人员,必须要有我厂指派的人员带领,方可进入生产现场,否则岗位操作人员有权制止,谢绝参观学习。 四、岗位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生产工艺规程”、“安全技术规程”、“岗位安全操作法”、进入现场要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严禁班前,班中饮酒,擅自脱离工作岗位,串岗或干与生产无关的事。 五、生产厂房和气柜必须装有避雷装置,所有设备和管道必须安置有良好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必须不大于4欧姆。 六、所有岗位必须备有足够的消防用具的器材,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使用性能,保证完好,随时能用。七、易燃、易爆、有毒的原材料化学物质及分析所用的有毒药品等,必须有安全的专用存放地点,专人保管,不得随意乱扔乱放。 八、生产现场的所有电气设备、仪表、仪器应采用防爆型,出现故障,应由各专业电工、仪表工进行处理,其池人不准私自安装,拆卸、修理,各种温度计、压力表,安全阀均应齐全,灵敏准确,并定期由专人校准、维护、检修。 九、生产现场严禁,用铁器敲、砸设备及管道,易燃、易爆气体排空管末端必须装有阻火器,所有物料管道及设备,应密闭无泄漏,受压在0.07MPa以上的设备和管道,在安装、检修后均应作耐压及气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十、聚合釜、混合器应装有超温、超压信号及报警装置,所有转动设备在启动前应盘车23转,无异常后再启动,所有传动装置应安装有防护罩,所有转动设备,传动装置应定期检查、加油保持润滑良好。 十一、进入密闭设备内进行清理或检修时(例如:各种柜、罐、聚合釜、沉析柜、发生器等),必须先用氮气置换,当分析易燃、易爆物浓度不大于1时,再用空气置换至含氧不小于19为合格,并与其它设备管道隔离切断动力电源,挂上“严禁合闸”标志,设备处要有熟悉生产的人进行监护,若需动火,除要求含氧不小于19外,还要分析易燃易爆物浓度不大于0.2为合格,待办理动火手续后,方可动火,动火期间,若客观条件有所变化,应立即停止动火,待重新分析合格后,方可继续动火,所有动火单位,都必须严格执行“安全动火规定”和有关制度。动火时尽可能脱离生产现场,在动火区内动火。 十二、所有员工要会正确使用各种消防器材和应急抢救方法: a、电气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四氯化碳灭火器扑救; b、油类、VC着火,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氮气或砂子扑救; c、电石着火,用干粉灭火器或砂子氮气扑救; d、发生C2H2、VC、NH3、Cl2等气体中毒、应立即将中毒者移到空气新鲜处,进行人工呼吸和其他抢救措施; e、发生酸、碱灼伤,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后,随即送医院治疗; f、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进行人工呼吸抢救; 十三、所有与乙炔、氯乙烯接触的设备,管路在开车前,及检修后必须用氮气将空气置换达到合格后,方可投料开车。 十四、所有与乙炔和含乙炔物料接触的设备、管路、阀门、仪表不得使用铜、银的材质,必须使用时,只可使用含铜在70以下的铜合金、水银压力计要有隔离介质。十五、电石运输、贮存过程中,要防水、防潮、电石料仓应通氮气保护,45以上的热电石不可破碎。十六、加料发生岗位的加料程序和氮气置换,必须按工艺规程中规定及岗位操作法中有关规定执行氮气道路及放空道路必须保持畅通,严防堵塞,发生器要经常或定时搅拌,防止加入发生器内的电石堆积,发热造成事故。 十七、用硝酸银(AgNO3)检验清净效果的用具、器皿,每班要用水及时冲洗。 十八、氯乙烯贮柜及计量柜,液氨贮柜的使用容积不大于85。 十九、拆卸转化器大盖前,应使转化器内温度降到60以下,大盖拆盖后,要自然冷却1小时,方可开始清理触媒,以减少汞对人体的危害,凡皮肤接触到氯化汞时,必须马上用水洗干净,以防毒性侵害身体。二十、氯乙烯贮柜、聚合釜应装有灵敏性强的安全阀使用两个压力表,安全阀使用规定如下:a、根据使用压力确定起跳法,聚合釜为:1.20.05MPa,安全阀起跳按事故处理,起跳后必须清理检验。 b、本产品生产中所有的安全阀,必须定期清理和检验,聚合釜安全阀系统每月由维修工检查清理一次。 c、聚合釜安全阀下端的截止阀,正常生产情况下,任何人不得关闭。 二十一、引发剂,应贮存在小于5的冷库中,聚合小料的配置及聚合釜人料必须有两人参加计量,其中一人复称和复核液面,分别签字。 二十二、聚合釜升温和正常控制期间,均要密切注意其温度、压力、电流的变化,特别是升温期更要百倍警惕超压,一般当聚合压力达1.1MPa时,应采取回收及向沉析柜出部分料,必要时可采取排空措施,排空时50米以内严禁烟火及任何火花的产生。 二十三、聚合釜出料后,在打开入孔盖蔚要先用氮气置换三次后,方可打开入孔盖。 二十四、冷冻充氨时严禁将氨瓶加热,重氨瓶周围温度不得超过40。 二十五、严防C2H2、VC、NH3与空气混合达到其爆炸范围,上述气体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查如下: C2H2:2.381 VC:422 NH3:13.1-26.8 二氯乙烷:6.2-16 二十六、本厂生产车同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如下:名称C2H2HClVCCl2NH3HgCl2二氯乙烷最高允许浓度(mg/m3)50015302300.0125第四章 安全生产操作法 按聚氯乙烯树脂生产工艺规程中的有关规定和各岗位安全操作法执行。第五章主要安全控制指标一、加料发生岗位a、电石粒度:2550mm,其中2mm的粉末不大于16:b、发生器:温度:855,液面1/2(液面计);c、安全水封液面高度1400mm;d、正逆水封液机l00-150mm;二、清净岗位a、配制NaClO,有效氯0.08-0.12 PH值:78;b、配制中和塔用碱NaOH含量l0-15;c、粗乙炔气进清净塔温度45;d、水环真空泵的气水分离器循环水湿度45;e、送出乙炔纯度98,含氧1;三、转化岗位a、C2H2总管压力0.03-0.048MPa,纯度98,不含SP;b、HCl总管压力0.03-0.05MPa,纯度194,不含游离氯含氧0.5;c、C2H2:HCl=1:1.05-1.1;(分子配比)d、混合器温度50;冬季30;e、转化器反应温度80-180;f、脱汞器出口温度80;g、水洗塔、碱洗塔液位1/2-2/3;四、压缩、精馏岗位a、压缩机进气压力,正压不允许负压;b、压缩机油压0.15-0.4MPa,油温70;e、单体气柜贮气范围40一70;d、单体气柜氯乙烯纯度VC含量89-91,乙炔1,O23;e、高塔塔釜温度;38-45,塔釜压力0.250.35MPa;f、低塔塔釜温度38-41,塔釜压力0.50.5MPa;g、VC贮柜容量80m3;五、单体回收岗位a、水环压缩机出口压力:0.5-0.52MPa;b、尾排VC含量12;e、圆收气柜贮气量范围40-70;d、回收气柜氯乙烯纯度VC70,O23;六、聚合岗位:a、聚合釜压力报警1.1MPa;b、聚合釜温度、压力依配方型号丽定;e、循环水压力0.25MPa温度0.4MPa;e、注水泵出口压力:1.52.0MPa;f、安全阀起跳压力:1.35MPa;七、汽提岗位a、汽提塔压差:10-35KPa;b、沉析柜温度:60-75,压力0.25MPa;c、混料柜温度:80以下,微正压液位2/3,正常1/3。八、制冷岗位a、蒸发器液氨蒸发温度0-40,压力0.5-0.72MPa(绝对压力);b、螺杆机排气压力1.6MPa;c、螺杆机排气温度100;d、氨冷凝器气氨冷凝温度40;e、氨贮柜氨液位1/2-2/3;f、送出冷冻水温度:0-5,压力0.3MPa。第六章 所用原材料中化学危险品的性质及安全使用一、电石(碳化钙)1、分子式:CaC2 比重:2.1-2.32、性质:外观为黑灰色或褐色块状物,纯品为白色立方结晶,熔点108002300,含量低的比含量高的硬度大,能导电9纯度愈高导电性愈大,遇水及接触潮湿空气后,与明火接触极易发生爆炸,吸水后变为粉末并散发出特殊臭味,每公斤纯CaC2生成366升乙炔气体,414.7大卡热,本品和纯酸几乎不起作用,与水直接反应生成乙炔和氢氧化钙,电石与水作用的同时,其中许多杂质与水作用生成能巍燃且易爆的气体。3、主要危险性:a、燃烧爆炸性,电石本身无燃烧性多与水作用或在潮湿环境中均能产生乙炔气,乙炔为可燃气体,其余空气在一定比例混合时有爆炸性。b、毒害性,电石本身在于燥状态下无毒害,但与水反应生成的消石灰对皮肤有刺激作用,同时随乙炔气产生的磷化氢有剧毒。4、安全使用,附近不能有火种,不得发生火花,如果是桶装电石多从未装满,电石桶中取电石时不能摆动,轻开桶盖,排气后取毖。破损容器,应尽快取用或倒空,不准敲打撞击。5、消防,着火时可用干沙,干粉和二氧化碳扑救。6、贮存与运输,小心轻放,不可撞击;防止雨水浸入,要保持通风充分,并保持干燥,不得与火药,燃烧性液体,可燃高压气体,氯化物腐蚀性物质混存共运,雨天不得搬运。专库储存,远离火源,库房电灯及电器应采用防爆型。7、急救措施。沾上电石粉末要刺激皮肤,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有灼伤时要涂上软膏,落入眼中要立即用清洁纱布擦掉,用清水冲洗15分钟,不能用手揉,以免角膜损伤。吸入乙炔气中所含的磷化氢能使人笋痛、眩晕,浓度高时能致死,中毒时应立即转移至新鲜空气处,做人工呼吸输氧或送医院治疗。二、氯化氢1、分子式:HCl 比重1.2682、性质:氯化氢是无色气体,氯化氢的水溶液盐酸,是透明无色或浅黄色发烟液体,有强烈的刺激味。3、主要危险性:a、不燃,但是与普通金属接触可产生氢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b、人身危害,有毒、刺激眼睛,皮肤及呼吸器官。吸入浓度为空气的百万分之1500的氯化氢几分钟内致死;4、安全措施a、人身防护,着全身防护服;b、用水、纯碱面或消石灰等化学物品中和之。三、氢氧化钠1、分子式:NaOH 比重:1.48(15)2、性质:液体无色有时带灰色,无臭,沸点:136-137,凝固点912,具有强烈腐蚀性,可与大多数无机及有机物反应。3、主要危险性a、燃烧爆炸性:本身无燃烧爆炸性。但其稀释热量相当大,容易引起周围可燃物的燃烧。b、腐蚀性:对铝、锡、铅、锌及其合金有腐蚀性,接触人体皮肤,引起化学灼伤的严重炎症,对衣物腐蚀相当大,橡胶在常温下一般不被腐蚀。c、毒害性:有分解蛋白质的作用,尤其是对眼睛危害大,会引起视力下降或失明,经常接触稀溶液则出现侵蚀皮肤表面组织的刺激性皮炎或慢性湿疹,浓度高则引起局部剧烈腐蚀,空气中允许浓度为2mg/m3。4、贮存与运输,本厂生产所用的氢氧化钠,由电化厂直接用管道输送进入车间不存在运输问题,但各使用岗位的贮柜置于室外,冬季易凝固,则应外包保温材料,内设加热蛇管。5、安全使用,操作人员应着保护衣具,若在冬季取用液碱,柜内若结晶则需稍加热,待结晶熔化后,再抽取。6、急救措施,皮肤被液碱灼伤后,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硼酸水或氯化铵中和,重伤或大面积烧伤起泡时,先让其静卧并保暖,立即送医院。溅入眼中时,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再用小苏打水、硼酸水洗涤或用其它局部麻醉剂点眼,误入口内绝不能使其呕吐,丧失意识更不能放器物入口中,病人先经大量水漱口或洗胃,然后送医诊治。四、氯气1、分子式:Cl2 比重:2.486(对空气)2、性质: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气体。液化后为黄绿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臭,毒性强,具有腐蚀性和氯化性液体比重l.47。熔点-102,沸点-34.6,蒸气比重为空气的2.45倍,易溶于水、碱溶液、二硫化碳、四氯化碳。3、主要危险性:a、燃烧爆炸性。本品不燃,但在日光下或灯光下与氢气混合时,会发生燃烧爆炸,与其它许多常见的化学物品,尤其是乙炔、松节油、乙醚、氨燃料气、烃类及精细的金属粉末有爆炸性反应,或形成爆炸性混合物。b、腐蚀性,在无水情况下,氯的腐蚀性小,当有少量水的情况下,腐蚀性增强。c、毒害性,低浓度的氯气可引起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流泪、干咳等,吸入高浓度氯气时,有咳血、胸闷,发生肺水肿、昏迷和休克,严重时刺激神经造成猝死。4、消防措施:可用水或雾状水扑救火灾。5、贮存和运输,我厂生产中氯气是由电化厂合成直接用管道输送到本生产车间使用岗位,不存在贮存与运输。6、急救措施,氯气急性中毒,应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安静保暖,保持呼吸道畅通,必要时输氧、眼、鼻、皮肤受损害,可用2碳酸钠溶液或生理盐水洗涤,较重者送医院急救。五、次氯酸钠l、分子式:NaClO2、性质:固体次氯酸钠为白色粉末,极不稳定,工业品次氯酸钠是无色或淡黄色的液体,具有类似氯气的特殊臭味,强氧化性,其比重由有效氯的含量决定,次氯酸钠为不稳定化合物,日光特别是紫外线能促使其分解,受热也加速分解。3、主要危险性a、燃烧爆炸性,一般为水溶液,无燃烧爆炸性,但无水盐不稳定,易分解爆炸与草酸或纤维等有机物接触则立即发生氧化燃烧反应。b、腐蚀性:次氯酸钠的氧化作用几乎对所有金属和天然纤维都有腐蚀性,对其耐腐蚀的材料有:钛、玻璃、陶瓷等。c、毒害性,溅入眼中感到疼痛,将引起角膜炎,吸人次氯酸钠雾滴,则刺激气管粘膜,若食人身体内引起口腔、食管、胃部疼痛,有时可引起食管及胃壁穿孔。4、本厂生产中所用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低,是自配制自用,不存在贮存与运输。5、急救措施:次氯酸钠溅入眼中,应以温水冲洗15分钟,误食次氯酸钠,应立即用30-509/L的碳酸钠溶液洗胃和催吐,然后服250ml水中溶解309硫酸镁及10g碳酸钠溶液。六、氯化汞1、分子式:HgCl2, 比重:5.442、性质:无色或白色菱形针状结晶,熔点280,沸点302。5,常温下即可升华,易溶于水及乙醇,乙醚、丙酮、苯、甘油等。3、主要危险性a、腐蚀性,有极强的腐蚀性,多数金属材料不耐其腐蚀,仅有钛、锆、金等耐其腐蚀,非金属材料:玻璃、陶瓷、塑料、不透性石墨等也耐其腐蚀。b、毒害性,氯化汞系剧毒品,对人体的致死量为0.2-0.49,升华泵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性,若是吸人随之发生呕吐,剧烈的腹痛,同时便血,使肾脏变质造成死亡。4、安全使用,取用氯化汞应按毒物管理办法,操作人员接触氯化汞前,需穿戴防护衣物等防止毒品污染人体,盛装物料的容器或反应器应密闭化、管道化。5、消防措施,火灾时可用泡沫、二氧化碳灭火器、雾状水、砂土扑救。6、贮存与运输,轻抬轻放,防止包装桶摔坏,运输过程中散落地面的粉末应及时回收,深埋入土地下,不可与酸、碱混贮共运。7、安全措施,搬运人员应穿戴严密的保护衣服、手套,工作完毕后应及时换衣服和淋浴冲洗,氯化汞应贮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毒品专用库房中,双人双锁保管,两人收发。8、急救措施,有中毒症状时立即离开现场,吸入新鲜空气眼部,沾染氯化汞时,立即用2的小苏打溶液多次冲洗,若呼吸道吸人引起症状时,用可卡因溶液喷雾或复方安息香酊喷入,误食氯化汞中毒时行洗胃,并饮人生鸡蛋或牛奶后,送医院抢救。七、液氨l、分子式:NH32、性质:无色液体,有强列的刺激臭味,熔点:-77.7,沸点-33,-79时的比重为0.817,易溶于水,溶于醇和乙醚,对铜有较强的化学腐蚀作用,易燃、爆炸极限为16-25,遇油类和可燃物会增大火灾危险,氨气轻于空气。3、主要危险性,对眼睛,皮肤或粘膜有不同程度的刺激,对呼吸器官粘膜会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可造成死亡,接触液化无水氨可引起严重灼伤。4、消防措施:切断气源,用水使,用暴露在火中的容器保持冷却。5、安全措施:对气体氨用隔绝或呼吸器,对液氨着全身防护服。第七章 本厂生产中间产品的化学性质及安全使用一、乙炔l、分子式:C2H2 比重:0.912、性质:无色气体,纯乙炔无臭味,工业乙炔含有杂质而具有特殊的臭味,密度1.171g/L,熔点-81.8,升华点:-836,燃点:330,爆炸极限在空气中2.58l(体积),在氧气中2.83(体积),在0时,1体积水可溶1.7体积乙炔,在15时,1体积水可溶l.l体积乙炔,乙炔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易与氢、卤素、卤化氢、水等起加成反应,能发生聚合反应,十分危险。3、主要危险性:a、燃烧爆炸性,乙炔极易燃烧,与空气及氧气混合,在很宽的范围内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气体,爆炸的危险性非常大,在空气中燃点很低,由于火花、加热、摩擦等原因,有发生爆炸分解的危险。b、毒害性,纯乙炔本身无毒,是单纯的窒息物质,吸入含40以上的乙炔时,会引起虚脱,若体内连续处于缺氧状态,将会引起慢性内窒息,由于乙炔中含硫、磷氢化物等杂技较多,这些物质会引起中毒或其它病症。4、消防措施,乙炔着火,可用干粉、二氧化碳、氮气、砂土等扑救。5、安全急救措施,进入有高浓度乙炔气的场所时,要有局部通风措施或戴上自贮或呼吸器,不允许穿带钉子的鞋。发现中毒时,须将患者立即转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护温暖和安静,若症状不消失最好输氧,症状较重者,尽快送医院诊治。二、氯乙烯l、分子式:C2H2Cl 比重:2.15(蒸气)2、性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具有类似氯仿的芳香气味,液体比重(-15)0.9195,沸点:-13.8, 点:-78,自燃点472,爆炸极限3.6-33(体积)最易引爆浓度7,产生最大爆炸压力浓度10,最大爆炸压力0.68MPa,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和丙酮,氯乙烯化学性质活泼,可和卤素起加成反应,在热、光或催化剂作用下,易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氯乙烯,同时放出聚合热。3、主要危险性a、燃烧爆炸性,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遇火星或记热有爆炸,燃烧的危险,在光、热及催化剂的作用下,可进行激烈的聚合反应,产生的聚合热引起蒸气压升高,有爆炸危险。b、腐蚀性,常温干燥准确无误下的氯乙烯对一般金属材料无腐蚀性,但有微量水时,由于生成盐酸对钢铁有腐蚀作用。c、毒害性,有毒,主要为麻醉作用和致癌作用,长期接触氯乙烯能引起神经、消化和皮肤等病变,车间空气中氯乙烯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长期接触氯乙烯,可引起肝脏血管肿瘤,其潜伏期230年。4、安全使用,操作场所要求通风良好,空气中氯乙烯含量应低于30mg/m3,厂房建筑防火等级为一、二级,所用电气设备和仪表都必须防爆,所有管道设备都应有良好的接地。5、消防措施,可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干粉灭火器扑救,失火时,应立即关闭泄漏氯乙烯的阀门,容器浇水冷却以免受热引起爆炸。6、急救措施,急性中毒的患者应立即转移到空气新鲜处,若停止呼吸或呼吸微弱时,进行人工呼吸或输氧,保持温暖、安静、尽快送医院治疗。7、事故处理,设备少量泄漏,应尽快查明泄漏部位,以妥善的办法堵漏,操作人员应戴好防毒面具,处理时绝对禁止烟火并注意通风使少量漏液尽快挥发,当设备大量泄漏时,停车处理,首先关闭有关阀门,切断液体来源,设法止住或减少泄漏量,漏出的氯乙烯液体用砂土围成堤,不能让其流入下水道。第八章 主要部位应急救援预案第一节 氯乙烯气柜泄漏应急预案一、氯乙烯气柜容积为1000m3,在生产中着起着储存或缓冲VC气体的作用,气柜中VC浓度90左右,含有少量的C2H2、O2化学杂质,VC是一种有乙醚香味的气体,具有麻醉作用,吸入一定量的VC气体,能使人中毒,浑身软弱无力呼吸困难,失去知觉,VC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浓度范围422(体积比)。二、危险目标VC气柜三、事故报警一旦发生事故,现场操作人员立即拔打3303或通知当班调度并及时向厂领导汇报。四、救援机构应急救援机构由厂长、付厂长、设备安全员、调度、当班班长组成。五、事故的处置1、在救援指挥部指挥下,紧急停车,停止回收,压料等操作。2、对VC气柜周围30m处或交通要道进行监护,禁止一切车辆行驶或任何可能产生火花的动作。3、组织配戴防护器材人员进入现场查清泄漏源。4、关闭气柜进出口阀门,将气柜隔离。5、待气柜泄压经置换、分析、合格后进行补漏。6、泄漏现场的VC气体达到安全规定浓度范围,监护人员方可撤离,恢复生产。7、岗位人员立即展开自救和互救,严重者送医院抢救。六、安全注意事项:1、现场工作人员必须配备氧气呼吸器。2、进入现场工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茹。3、必须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第二节 氨泄漏应急求援预案一、基本情况氨是无色气体,有强烈的辛辣刺激性臭味,遇水时形成氢氧化氨,即氨水,呈碱性,对铜有较强的化学腐蚀作用,易燃易爆,爆炸极限13.1-26.88,遇油类和可燃物会增大火灾危险。氨气轻于空气,氨属低毒类,浓度较低时,人体吸入后可在肝脏解毒,而排出体外,空气中氨浓度在30mg/m3以下对人体无危害,随着氨浓度增大,人体可出现乎吸不适,恶心、头痛、眼鼻刺激、咳嗽等症状,当浓度达到1750mg/m3以上可危及生命,氨水溅到皮肤上,可引起冷灼伤或液氨冻伤,出现红肿,严重时可致皮肤坏死。二、危险目标大量氨泄漏三、事故报警一旦发生事故,现场操作人员立即拔打3303或通知当班调度并及时向厂领导汇报。四、救援机构应急救援机构由厂长、付厂长、设备安全员、调度、当班班长组成。五、事故的处置1、救援人员必须戴好氧气呼吸器。2、迅速切断泄漏源,查明泄漏位置,必要时紧急停车处理。3、岗位人员立即展开自救和互救,迅速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处抢救,并请医院救援。4、液氨溅入眼内,立即用大量水冲洗,方法是:立即拉开下眼睑,使溅入物流出,避免眼睑闭合,流水冲洗时,水应冲眼眶上部,使大量水经眼球流过,避免水直冲眼球。5、对于氨中毒较重者,皮肤表面洗净后,可用2硼酸水滴鼻漱口,并给中毒者饮入0.5的柠檬水和柠檬汁,切勿饮入白开水,因氨易溶于水会助长氨在人体内的扩散。六、注意事项1、操作现场要配备好防毒,防护用品,操作工要有一定钓救护能力。2、对患有慢性喉炎。支气管炎、肺炎和支气管哮喘,以及活动性肺结核、慢性皮肤病等人员,禁止进入现场。3、不论中毒或窒息程度轻重,均应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处进行救护,不使继续吸入含氨的空气。第三节 聚合釜超温超压应急处理预案一、基本情况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热,需依靠夹套内冷却水移走,一旦停电,聚合釜停止搅拌,反应热不能及时带走,釜温增高,压力增大,形成超温、超压,如处理不及时,就会引起爆炸火灾,后果不可设想。二、危险目标聚合釜超温超压。三、事故报警一旦发生事故,现场人员立即拔打3303或通知当班调度并及时向厂领导汇报。四、救援机构应急救援机构由厂长、付厂一长、设备安全员、调度、当班班长组成。五、事故的处置1、救援人员坚实岗位,服从指挥。2、通知气提压缩岗位切换阀门,打开通往气柜阀门,关闭压缩回收阀门,然后通知精馏岗位进行回收。3、聚合釜反应后期,可提前出料。4、正在升温的釜立即停止升温。5、聚合釜反应前期(13小时)可采取回收处理或加入终止剂,终止反应。6、超温超压,严重压力上升1.2Mpa可采取排空处理,排空时要间断开排空阀,以免氯乙烯气体流速过高,产生静电,引起爆炸。7、岗位人员立即展开自救和互救,严重者送医院抢救。六、注意事项1、排空时,50米内严禁烟火,不能有任何产生火花的动作。2、室内门窗打开,便于空气流通。3、在处理事故现场时穿好劳保用品,佩戴好氧气呼吸器。4、使用的照明灯具,必须符合防爆要求。第四节 乙炔气柜应急处理预案一、基本情况乙炔气柜容积为1000m3,容积大,储气量多,乙炔气柜的作用是起发生与清净两系统的缓冲作用,特别是在加料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在短时间内保证清净乃至氯乙烯合成系统的连续操作,工业生产的乙炔因含有磷、硫等杂质而带有刺激性臭味,由于乙炔中含磷、硫等杂质较多,这些物质会引起中毒开其它病症,乙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能与空气在很宽的范围内形成爆炸混合物,其爆炸极限为2.3-81。二、危险目标乙炔气柜三、事故报警一旦发生事故,现场人员立即拔打3303或通知当班调度并及时向厂领导汇报。四、救援机构应急救援机构由厂长、付厂长、设备安全员、调度、当班班长组成。五、事故的处置1、立即停止向发生器加料,切断气源,做停车处理。2、组织人员关闭气柜大阀,封气柜水封,将气柜隔离。3、派专人在气柜周围进行安全监护,30m以内禁止一切车辆和人员通行,严禁烟火,禁止一切有可能产生火花的动作。4、戴氧气呼吸器进入泄漏现场,查明泄漏点。5、严格监视气柜周围情况,待气柜泄空压后,进行置换,分析合格再进行处理。6、岗位人员立即展开自救和互救,严重者送医院抢救。六、注意事项:l、乙炔气柜周围应装置报警装置。2、工作现场配备有消防器材,保证操作人员会使用。3、进入现场工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4、备有应急防爆灯,符合安全规定要求。5、现场工作人员必须服从组织,听从指挥。第五节 VC泄漏应急处理预案一、特点氯乙烯是一种无色,有乙醚香味的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浓度在4.22时遇热,明火,氧化剂会爆炸,VC沸点一13.4,在生产中,因压力、温度等条件变化会产生突发性泄漏,带压喷泄出大量VC与空气混合,随时有可能发生爆炸或使人中毒的恶性事故。二、危险目标VC泄漏三、事故报警一旦发生事故,现场人员立即拔打3303或通知当班调度并及时向厂领导汇报。四、救援机构应急救援机构由厂长、付厂长、设备安全员、调度、当班班长组成。五、事故的处理1、立即停压缩机向气柜回收。2、判断漏点位置及泄漏程度,切断漏点气源。3、在场无关人员撤离到安全地方,部分人员执行切断行人过往车辆的监护任务。4、直接进入漏点中心处理事故者,必须佩戴氧气呼吸器。5、岗位人立即展开自救和互救,严重者送医院抢救。六、注意事项:1、工作岗位人员必须配备防毒面具。2、进入现场:工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3、工作现场必须使用防爆电器。4、工作现场不能移动铁椅、铁桌等。避免移动产生火花。5、必须配备足够消防器材。第九章 特种工作业技术规程钳 工1、钳工台一般应靠墙壁,人站一面工作,大型钳工台对面有人工作时,必须设计密度适当的安全网,使用照明电压不超过36V。2、在化工生产作业区维修,安装作业时,对工艺设备的动力源、物料源必须要有切断、封堵、隔绝等可靠措施,并要在醒目的地方悬挂警告牌。3、台式虎钳上不准放置物件,以防下滑伤人,钳口经常保持完好,夹持工件时,只许使用钳口最大行程三分之二,工件超出钳口部分如太长,要加支撑,装卸工件时要注意防止工件掉下伤人。4、手锤把必须用硬质木料制成,长短大小要适宜,安装要牢固,防止甩头伤人。5、使用大锤时不准戴手套,打锤时对面及锤头甩落范围不准站人。6、凡在易燃易爆场所维修,应采用防爆工具,不得随意敲击,防止产生火花发生事故。7、锉刀、刮刀必须装有结实牢固的木柄,禁止使用无手柄刀具;推锉刀要平、压力与速度要适当,回拖要轻。使用三角刮刀要紧握木柄,刮削方向禁止站人,工作完毕将刮刀装入保护套内。8、手钢锯作业时,工件必须夹紧,工件将要锯断时,要轻轻用力,以防折断锯条或工件落下伤人。9、使用安全手灯电压必须低于36V,绝缘良好,在易燃易爆场所必须使用防爆型灯具。管 工1、弯管前应检查清除管内积物,砂子必须炒干。检查工作挡板和顶柱是否牢固平稳,弯管时,禁止工作人员站在管子移动的范围内。2、吊运管子时,必须对吊具认真检查,不得迁就使用。3、套丝时要经常加油,退出板牙时要防止板手脱落,锯割管子时,不可用力过猛和过快,以免锯条折断或把手碰伤,使用管钳子等工具,不要用力过猛,不准使用有毛刺的手锤。锤子、凿子和扁铲端部,不准有斜坡和损伤,铲工件时为防止碎片飞出,必须设防护挡板。4、在地沟内安装管子时,首先检查地沟两侧的土质是否有坍塌的可能,如有应立即采取措施支撑,然后再进行工作,禁止在沟沿两侧一米内堆放管子等物。5、在高处作业时必须遵守高处作业安全规程,立体交叉作业必须戴安全帽。6、在暗沟内进行作业时,应遵守罐内作业安全规程,使用的照明灯,必须采用安全电压或手电筒,并注意防毒防火。7、搬运安装管道时,要注意周围及现场情况并统一指挥,齐抬、齐放。8、往沟内下管时,沟内禁止有人操作使用滑轮、绳索,要详细检查,是否合格。9、使用搬手、管钳时,钳口要适当,操作时严禁加套管。10、设备管道有压力时,不准带压从事检修安装工作。焊 工1、焊工必须身体合格,经专业安全技术考试合格,持有“特殊工种操作证”方能独立操作。2、焊接场地保证足够的照明和良好的通风,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并备有消防器材。3、工作前,必须采取规定的个人防护措施,检查设备工具是否完好,水源、气压、电源及接地线必须处于良好状态。4、电焊作业时,电焊机接地线、零线和焊接工作回线不准搭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上,也不准搭在管道和电力仪表保护套以及设备上。5、在清理焊皮,敲击焊渣时必须戴好防护眼镜,防止渣料崩出伤眼。6、下雨天不准露天焊接作业,在潮湿地方工作时,工作人员应站在铺有绝缘物品的地方,注意防止触电。7、高处焊接必须系好安全带,并设专人监护,焊接处下方不准有人和易燃易爆物,电焊工不准将工作回线缠绕在身上,切割时,对切割物件采取安全措施,防止落下伤人或因火花飞溅引起火灾。8、对充满有毒、有害、易燃、易爆介质的容器、油桶管延和零部件进行焊接时,必须事先进行检查,隔绝,冲洗置换,必须采取安全措施,待分析合格后办理动火证,方准作业,密闭容器必须消除密闭状态,严禁带压施焊。9、在焊接、切割密闭空心工件时,必须留的出气孔,在容器内焊接,必须符合罐内作业安全要求,保证通风良好,照明电压采用12伏,监护人员不得撤离岗位,罐内作业严禁充氧。10、禁止在受热后能分解出有害物质的涂层或衬里的容器内焊接。11、对气瓶要正确使用,禁止撞击,应远离明火,妥善保管。12、电焊线要和气焊带分开使用不得混放在一起。13、工作完毕,应检查和清理现场,灭绝火种切断电源,然后方可离开工作场地。第十章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规程第一节 一般要求第一条 必须加强火源管理,认真执行“安全生产动火制度”的规定,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第二条 认真执行本规程第二章第六条的规定。第三条 禁止无阴火器的机动车辆进入生产区域。第四条 禁止使用汽油等易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物。第五条 从事明火作业和属于易燃易爆岗位工作的各工种职工必须穿戴规定的劳动保护服装进入生产岗位。第六条 易燃易爆物品应存放在指定的安全地点,办公室和更衣室内不准存放酒精等易燃液体。应随时将使用过的油棉沙、油纸等擦洗材料放入有盖的铁制专用容器内。第七条 严禁在防火间距、消防安全通道内搭建筑物或堆积各类物资。第八条 设备管道的保温层,应采用阻燃材料,并应防止可燃液体渗入保温层。第九条 严禁在高压线下堆放易燃爆物品。第十条 危险品仓库、气柜、主配电设备,高大建筑物和高大设备等必须装设避雷装置,每年雨季前,必须对避雷装置检查测试。第十一条 禁止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易燃产生火花的工具。第十二条 应根据需要在车间、厂房等处设有事故照明、事故排风和备用安全电源。第二节 生产装置的防火防爆措施第十三条 厂房的建筑,易燃物品的贮存与生产工艺装置的平面布置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炼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要求。第十四条 生产车间电器设备的布置和安装(包括临时用电设备)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场所电气安全规程中防火防爆要求。第十五条 在生产系统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的部位,应设计温度、压力等检测仪表、声光报警器和事故停车联锁装置。第十六条 在高低压系统之间应设置止逆伐等安全装置,并应安装必要的监测仪表和自动(手动)泄压排放设施。第十七条 所有放空管均应引至室外的导管,并高出厂房建筑物,设在露天设备区的放空管,应高于附近有人操作的最高站位2米以上。可燃气体放空管,必要时应设置安全水封或阻火器。放空管应在避雷设施的保护范围内。第十八条 有突然超压瞬间分解爆炸危险物料的设备,应安装安全伐或爆破板,导爆筒出口应朝安全方向。第十九条 必须认真控制生产工艺各个环节的氧含量,不准超过规定。第二十条 生产贮存可燃气体和易燃液体的设备和管道应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第二十一条 所有自动控制系统,应同时设置手动控制系统。第三节 动火规定第二十二条 根据我厂生产维修的需要,将化维修车间室内外定为固定动火区,在固定动火区内从事动火作业可不必办理动火许可证,但必须严格遵守动火安全操作规程。第二十三条 除第二十二条所规定的范围外,一律为禁火区,在禁火区使用电气焊(割)、喷灯及在易燃易爆区域使用电钻、砂轮等可产生火焰、火花及炽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动火作业必须申请办理动火许可证。第二十四条 在禁火区动火,根据其危险程度为三类(级):1、一类(级)动火,在易燃易爆生产装置、设备、管道及周围的动火。2、二类(级)动火,固定动火及一类动火范围以外的动火及从事产生火花工作和使用高温物料的工作。3、特殊动火,指在处于运行状态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和罐区等重要部位的具有特殊危险的动火作业,如:带压不置换动火,在以木材、易燃材料的易燃设备上动火,油库区动火等。第二十五条 凡全厂一个车间或单独厂房内全部停车,装置经清洗置换,分析合格,并采取有效隔离后的动火作业,可根据其火灾危险性大小,全部或局部降为二类(级)动火管理,凡遇节假日或生产不正常情况下的动火均应升级管理。第二十六条 动火许可证应清楚标明动火等级(类别),动火作业起止时间,申请办证单位,动火详细位置,工作内容,安全措施,分析结果等,同时还必须有各级审批人的签名和意见。第二十七条 特级动火和一级动火必须经分析合格后方可进行,其动火许可证的有效期最长为1天(24小时),二级动火许可证的有效期最长为6天(144小时)。第二十八条 各项责任人的职责1、动火项目负责人对执行动火作业负全面责任,必须在动火前详细了解作业内容和动火部位及其周围情况,参于动火安全措施的制定,并向作业人员交待任务和防火安全注意事项。2、动火执行人在接到动火证后,要详细核对其各项内容是否落实和审核手续是否完备,若发现不具备动火条件时,有权拒绝动火,并向有关领导报告,动火执行人要随身携带动火证,严禁无证作业和审批手续不完备作业。3、动火监护人负责动火现场的安全防火检查和监护工作,应指定责任心强,有经验,熟悉现场,掌握灭火手段的人担当,监护人需在动火证上签字认可。监护人在动火作业中不准离开现场,当发生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通知停止动火作业,及时联系有关人员采取措施,作业完成后,要汇报项目负责人,动火执行人检查,消除残火,确认无遗留火种后方可离开现场。4、化工班组长负责生产与动火工作的衔接工作,动火作业中,生产系统如有紧急和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通知停止动火作业。5、动火分析要对分析结果负责,根据动火项目的要求及现场情况亲自采样分析,在动火证上如实填写取样时间,地点及分析结果,并签字认可。6、各级审查批准人对动火作业的审批负全责,必须亲自到现场详细了解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审查并确定动火等级,审查并完善安全措施,审查动火证审批程序,是否完全,在确认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签字批准动火。第二十九条 动火分析应符合下列规定:1、取样要代表性,采取比介质轻的样品,要取其上中部位置,比介质重的样品,要取其下中部位置,特殊动火分析样品,要保留到动火作业结束。2、取样和动火时间间隔不得超过30分种,如超过时间间隔期或动火作业中间停止作业超过30分钟,均需从新取样分析。第三十条 动火分析应严格执行下列标准:1、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蒸汽),其可燃物含量1.0%为合格(体积百分数,不同)。2、爆炸下限4%的可燃气体(蒸汽),其可燃物0.5%为合格。3、爆炸下限4%的可燃气体(蒸汽),其可燃含量0.2%为合格。第三十一条 在禁火区动火,还必须同时执行第三十二条到四十六条的安全规定。第三十二条 凡可能与易燃,可燃物相通的设备、容器管道等部位的动火,均应加盲板与系统彻底隔离、切断,必要时应拆掉一段连同管道。第三十三条 有易燃物的设备、管道、容器等,必须经清除沉积物,清洗置换,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第三十四条 在设备、管道、地沟等内部动火,同时应执行管内作业安全规定,并且同一设备内不准有两人或两人以上同时从事动火作业,而且必须设有两人以上在外边监护,采取规定的安全防护和救护措施,动火执行人必须具有防火、防爆、防毒知识,会熟练使用防毒面具。第三十五条 在用树脂、塑料等可燃物制造的容器设备内动火,要做好防火隔离措施,防止炽热焊渣引起火灾。第三十六条 检查动火现场有无可能泄漏可燃气体(液体)的水封,阴井,明沟,暗沟和地下隐蔽工程,并采取相应措施,动火现场10米内不准同时从事可燃溶剂清洁和刷漆等使用易燃液体的施工作业。第三十七条 动火部位应根据情况备有适用的消防器材和灭火措施,要有良好的照明,要保证动火现场及设备内通风良好,要清理好动火现场道路。第三十八条 动火前必须按规定进行动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