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定稿打印范文.doc_第1页
论文定稿打印范文.doc_第2页
论文定稿打印范文.doc_第3页
论文定稿打印范文.doc_第4页
论文定稿打印范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定稿打印范文 唐山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题目中国远征军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学生李京超指导教师李玉玲副教授学号101100551009年级xx级专接本专业历史学系别历史文化与法学系唐山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法学系xx年5月郑重声明本人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教师李玉玲副教授的指导下独立撰写完成的。 如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侵权的行为,本人愿意承担由此产生的各种后果,直至法律责任,并愿意通过网络接受公众的监督。 特此郑重声明。 关键词中国远征军反法西斯战争滇缅反攻历史影响中国远征军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关键时期,为了维持国内抗战局面,为了维持国内抗战与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联系,为了配合盟军对日本法西斯作战而出兵缅甸的,不仅是国内抗日战争的继续和延伸,也适应了盟国在东方战场反法西斯的战略需要,先后两次出兵,在滇缅战场上英勇作战,屡挫锋芒,使日军遭受到太平洋战争以来少有的沉重打击,为中华民族在反侵略战争的历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了突出贡献。 一、中国远征军出兵滇缅的战略任务中国远征军出兵滇缅任务艰巨,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一部分。 (一)为了中国保卫滇缅公路,拱卫重庆大后方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最早开辟了抗日战场,牵制了日军陆军的大部;但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军对美英在太平洋各地的军事基地发起进攻,东南亚各国各地区先后被日军攻陷,如关岛、马尼拉、香港、新加坡、越南、泰国,并威胁盟军战略要地缅甸、印度。 缅甸地处中南半岛西部,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缅甸作为日军南方的重要据点,不仅具有必须确保的战略地位,而且还具有对中国方面来说切断滇缅公路,对印度方面来说促进其脱离英国的重要战略意义。 如果日军占领缅甸,东可入侵中国大西南,动摇重庆抗日大后方,西可侵犯印度,摧毁盟国在印度的战略基地,进而攻入中东,与德意法西斯会合;西南还可以控制安达曼海和孟加拉湾,取得制海权,从而有效的援助太平洋战争;还可以切断盟国对中国的抗日输血线滇缅公路,逼迫中国投降。 而当时中国云南部分国土已经沦陷,日军已经占领东北三省、东南沿海重要港口和基地,完成对中国c字型战略包围,日本法西斯企图利用中国经济基础薄弱,战略物资需要国际援助的弱点,妄图困死中国,逼迫蒋介石投降。 并且还可以通过占领缅甸和印度,完成摧毁盟军的远东战略基地,与德意法西斯在中东会师的战略计划,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共有四条通道援助中国抗战,第一条以香港为基地,物资经华南通往内地,至1941年底,日军占领香港,此路断绝;第二条是西北内地,苏联援华物资通过、甘肃运到内地,但随着苏日关系由紧张到缓和的转变,苏联为了稳住日本,以集中力量对付德国法西斯,遂关闭了这条援华通道;第三条是滇越铁路,1941年7月越南被占领后,此路被切断;第四条就是滇缅公路,滇缅公路以缅甸仰光港为起点,经曼德勒到腊戍为铁路,腊戍至昆明为公路,全长2031公里,1938年12月修成通车每月平均有数千吨的援华战略物资由此运入我国,特别是1940年9月日军占领越南北部,截断了滇越铁路以后,滇缅公路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国际补给线,每月运输量猛增至10000吨以上,最多时曾达到20000吨。 而“七七事变以来,中国抗战所需的各种战略物资和民用物资如汽油、煤油、柴油、橡胶、汽车配件的100%,药品、钢材、面纱、白糖、纸张的90%都需要从西方进口,”线,以迫使中国抗战屈服,是日本对华战争的重要方针。 而要完成对中国的包围和封锁,缅甸战略地位突显,丘吉尔曾说过我认为“缅甸以及中国的联系在整个东方战区是最重要的一环,”而1942年初,缅甸丢失后,中国处于完全被封锁的危险境地。 罗斯福指出“如果他(蒋介石)垮台,就必然引起严重的后果,日本的威胁和侵略就会明显增加,并使他们腾出大量的部队,它将能够从中国攫取大量的资源,(美国)由亚洲大陆对日本进行轰炸再也不可能了。 之际,中国远征军的组建和历史使命就在反法西斯战争紧迫形势下确定了,即保卫滇缅公路,并且成为缅甸战争的主体,以支持中国国内抗战,保证援华物资的畅通,消灭日军有生力量,在战12切断援华补给34在此危难2略上配合盟军的反法西斯行动。 (二)盟军方面为了在配合盟军对日作战美国总统罗斯福提议组成中国战区,并征得英国、澳大利亚、荷兰、新西兰等国同意,蒋介石出任中国战区统帅,负责协同与指挥中国、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缅甸等地的盟军作战;英国由于欧洲战事吃紧,它希望中国能长期坚持抗战,支持它在远东殖民地缅甸、马来西亚、印度等地的军事行动,特别是在缅北牵制住日军,并配合英国驻缅军阻止日军从仰光经由阿拉干进入英联邦的心脏印度,并为以后对日军全面大反攻准备条件。 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根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总体需要,组织了中国远征军,到1942年春,日军向驻守仰光的英印军队发起合围,大有拿下仰光堵住滇缅公路出口之势,此举在太平洋战争格局中,击中了盟军要害,英国非常担心日本法西斯在夺取缅甸之后进攻印度,因此一方面从北非抗德前线抽调一部分兵力增援缅甸,另一方面请求中国军队入缅甸与英美军共同对日作战,开创了欧亚美三大国联合作战的先例。 1941年12月23日,在重庆成立中美英三国军事代表会议,同日通过远东联合军事行动初步计划,26日中英双方正式签订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 此后26国在华盛顿签署对轴心国共同行动的联合国家宣言并组建中国战区,蒋介石任统帅,随后美国派陆军中将史迪威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参谋长,蒋介石则授予其中国远征军总指挥的重任。 “1942年3月中国正式组建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司令部,卫立煌任司令(未到任),杜垏明为副司令,统帅三个军即杜垏明的第五军,下辖第200师,96师,新22师,甘丽初的第六军下辖第49师93师55师,及张轸的六十六军下辖新38师,28师39师,共计10万兵力,”向视军队如命的蒋介石在此关键时刻,投入了家底,并给部队装备了战炮、反坦克武器、迫击炮、和充足的运输工具,足见形势之危机,蒋介石之重视,盟军之重视,缅甸战略地位之重要。 5此部队集中了国民党军队的精锐,而 一二、中国远征军对日作战的战果中国远征军对日军作战可以分为防御阶段、反攻阶段,在这两个阶段均取得重大战果。 (一)防御阶段的战果中国远征军出兵缅甸,成为缅甸战场的主力,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前后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即防御阶段,日军15军,辖四个师团,八万余人,400架飞机,从水陆两路向缅甸进攻,而驻守缅甸的英军不到五万人,飞机45架,战车150辆,并且无心作战,望日军而逃,一路溃败,失去了对缅甸的制海制空权,在如此被动的情况下被迫请求中国远征军火速支援,而仓促入缅的中国远征军并未受到英军的配合和支持,且英军未尽到盟国的责任与义务,未与入缅帮助他们与日军作战的中国远征军协商,就主动脱离战场,致使中国方面精心策划的曼德勒会战计划流产,实际上中国远征军接替了英军的防务,并受到英军的种种制约,但中国远征军就是在如此多的困难下,仍取得了同古、斯瓦、仁安羌诸战役的胜利。 为反抗日本法西斯做了最大努力和自己的贡献。 由于日军把入侵缅甸作为太平洋战争总体格局的最后一次重要战役,于1942年3月8日攻占仰光市,打开了通往缅甸全境的门户,获得了海陆补给的良港,封闭了美国援华的物资入口,夺取了中国在仰光的10万吨军用物资。 军情危机,中国远征军先头部队第5军第200师抵达同古,接替英军的防御,其任务是掩护由仰光撤离下来的英军在同古以西集结,争取时间,保证中国远征军主力南下集中,伺机收复仰光,3月19日晨,第200师前哨伏击日军第55师团的先头部队,拉开了战斗序幕,激战12天,由于两线英军全部溃退,200师在敌56师团的援军到来后,自己的援军仍为到达,被日军包围,被迫放弃同古,用自己的牺牲支持和掩护了英缅军,突围中戴安澜师长以身殉国,血洒疆场,但此役重创了日军,使不可一世的日军惊呼“南进以来,从未遇若是之劲敌,劲敌为谁,即支那军队”。 征军队第22师在斯瓦和南北两岸进行了20多天的阻击战斗,利用狭隘的山间小道,设置若干纵深阵地,不断的伏击敌人,消耗了大量敌人的有生力量,战术上较为成功,迟滞了中线敌人的进攻。 但两线的英军第1师和第7师装甲旅共7000余人,在退至仁安羌以北地区后,被日军第33师团先头部队包围,向中国远征军求救,远征军第66军新编38师,师长孙立人令其113团团长刘放吾率全团三个营星夜救援被日军一个大队围困的英军及记者、教士等7000余人,经过两天激战,新38师的一个团与日军硬碰硬的死磕,一举打开日军阵地的缺口,解救出被围的英军,“为以后反攻缅甸保留了有生力量,此役意义可以称为东方的敦刻尔克战役,”盟军的重视和尊重,捷报轰动英伦三岛,英王乔治六世授予孙立人将军帝国司令勋章,美国总统罗斯福授予孙立人将军丰功勋章,中国远征军用实力证明中国军队是一只能征善战的部队,是一只敢于完成艰巨使命的部队,用实力赢得盟国的尊重,提高了中国军队的国际地位,但中国远3日军突破同古防线后,中英军队节节防御撤退,远7中国远征军由此得到3征军的英勇作战并未改变自身不利的战争局面。 日军迂回腊戍,隔怒江与中国军队形成对峙。 日军采取正侧合击的战术,以第55师团和第18师团进攻中线,以第33师团进攻西线,同时,以第56师团向东线中国远征军的后方迂回。 日军第56师团突破东线远征军第6军的薄弱防御后,组成快速突击纵队,以每天行军110公里的速度实施千里大奔袭,轻而易举的攻占了滇缅公路的战略要地腊戍,夺取了中国远征军的后方基地,切断了中国远征军回国的主要通道,中国远征军所处局势更加不利。 然而西线的英军却一退再退,使中国军队侧翼完全暴漏,导致了整个防线的崩溃,日军先后占领曼德勒、平满纳、仁安羌等地,以最终占领腊戍,切断滇缅公路,用一支部队快速向怒江方向北进,直指怒江西岸,滇西腾龙一线国土沦陷而告终。 中国远征军一部孙立人率新38师、新22师退入印度,杜垏明率主力部队以损失超过战斗中伤亡的巨大代价越过野人山回国,至此防御阶段作战结束。 (二)反攻阶段的战果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在防御阶段受挫,缅甸的失陷使盟国与中国之间的陆路交通线被切断,盟国援助中国的物资不仅运不到中国,还使中国西南大后方暴露在第一线,国内抗战物资短缺,在盟国帮助下开辟了驼峰航线,但驼峰航线运输的物资不仅成本极高而且远远不能满足抗战的需要,中国抗日战场危机空前,同时英属印度和太平洋战场都受到很大的压力。 1942年底,中英美三国开始谋划打通大陆交通线。 并决定以先期退入印度的新38师、新22师为基础,由中国向印度空运兵员进行补充,接受美式装备和军事训练,史迪威为总指挥,整训后的军队又称为中国远征军驻印军,并派新38师114团以及两个工兵团至印缅边境的雷多基地,与美国工兵一起向野人山修公路。 而退入滇西的中国远征军连同后续部队于1943年4月重建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陈诚任司令官(不久由卫立煌担任),黄琪祥为副司令长官,战斗序列包括宋希濂为首的第11集团军和以翟揆章为首的第20集团军,共六个军和一个预备师,远征军司令长官部直属第8军,滇缅特别游击队两个纵队和一个步兵团,任务就是从云南西部向缅甸进攻,与中国远征军驻印军东西夹击日军,打通中印公路。 中国远征军第二阶段作战开始即反攻缅北、滇西的战略反攻。 此役从1943年10月开始,中国远征军驻印军发起了对缅北的全面反攻,美军第5307团紧随反攻部队修筑公路和铺设输油管道。 由于日军派兵驻防各交通主要路段,因此,中国远征军驻印军发动的系列战役都是配合中印公路的修建而进行的,其中不仅要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边修路,边打仗,中国远征军激烈的反攻,使驻守缅甸的日军渐渐力不从心,境况日益窘迫,迫使日军驻防越南的18师团调到缅甸,布防到胡康河谷,这一地区易守难攻,日军又做了永久性防御工事,做了充足的准备,以期以守待攻,以逸待劳,守住战略要地并牵制盟军力量。 中国远征军驻印军首先向野人山日军出击,配合英军防守印度,掩护修筑中印公路,并“在对邦加的进攻中,与敌人进行了殊死搏斗,最后以315人牺牲,429人受伤的代价,取得在缅甸抗击日军的第一次彻底的胜利,”中国军队完全能够打败和彻底消灭敌人。 中国远征军驻印军越战越勇,经历战斗10余次,将日军善于丛林作战的劲旅第18师团予以毁灭性的打击,先后攻克临宾、子邦、太柏卡、沙杜渣等战略要地,前进150多公里,控制临胡康河谷;并于1944年4月发起孟拱河谷战役,连续攻克了开塘、西通、支遵等据点10个,攻占加西、孟拱两大要地,打通了加西、孟拱、密支那的公路和铁路。 其中密支那既是缅北地面交通枢纽,又是“驼峰航线”的必经之路,8月5日,中美突击支队空投占领两密支那机场,经过两个多月的攻坚作战,攻克了缅北战略重地密支那,经过雨季休憩后,采用迂回与奇袭并用的战术,于1945年1月15日攻占南坎,4月27日攻占芒友,彻底打通两中印公路。 战斗异常艰苦,日军认为“在亚洲战场,只有三次是他们所谓的“玉碎战”,即腾冲战役、松山战役、缅北密支那战役。 反攻作战,历时8个多月。 于1944年5月强度怒江,拿下高黎贡山,夺占黎两岸日军阵地,而松山于腾冲、龙陵成鼎足之势,日军第56师团第113联队在松山长期修筑工事,形成黎坚固阵地防御,并“放言不牺牲十万人休想拿下松山。 天,在攻克腊猛街、阿登山阵地后,因伤亡过大,由总预备队第8军接替攻坚,第八军可算是精锐部队,军长是何应钦的外甥,就是这样精锐的部队,先后投入两个师,还是血战三个月,以伤亡6763人的代价,全歼113联队1000余人,打通了滇缅公路保山至龙陵段。 而腾冲是滇西的国防钥匙,东望大理,西扼孟拱,北控片马,南瞰曼德勒。 中国远征军第53军和第36师、预备第2师、第198师四路围攻,日军日军依靠城内坚固的防御工事拼死抵抗,远征军突进城区进行了激烈的巷战,歼敌3000余人,远征军伤亡18000余人,牺牲巨大。 龙陵之战更为激烈,龙陵地处缅滇公路要冲,日军重兵防守,并从驻守腾冲、芒市的日军抽调近四千兵力驰援,中国远征军前两次进攻龙陵失利,第三次攻击,在300门重炮的支援下,历时5个月,8向世人证明了9第二阶段的滇西反攻中,中国远征军于1944年5月,发起全面10由于中国远征军第71军新编28师激战20多4攻占龙陵,歼敌一万余人,中国远征军伤亡2.8万余人,中国远征军第11集团军、第20集团军以滇缅公路为轴线,从两翼逐次对击芒市、遮放、畹町之敌,一举收复滇西失地,与中国远征军驻印军在芒友胜利会师,中国远征军在缅北、滇西作战反攻中给予日军第2师团、第18师团、第33师团、第55师团、第56师团等不歼灭性打击,歼敌4.88万人,俘674人,缴获1万多件武器,中国军队伤亡7.9万人。 中国远征军以血肉之躯攻取日军修建的永久性防御工事,完成了国家民族交给的任务,配合了盟国反法西斯战略部署。 三、中国远征军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贡献中国远征军在滇缅战场英勇作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背景下赋予了它多种艰巨的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远征军为中华民族反抗日本法西斯的压迫立下的丰功伟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作的贡献,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1)它严重削弱了日军有生力量,打破了日军战略企图。 日军有驱逐英美势力,独霸西南太平洋的计划;在政治上、军事上保护了印度的独立,为反攻日本、获得国际援华物资提供了中转站。 收复缅甸,打乱了日本将缅甸作为本土西南方面防卫的第一线和西南太平洋战区的北翼根据地,以利于今后对美长期作战的战略企图,一句话,缅甸的安危,就是中国的安危就是同盟国的安危。 缅甸是亚洲八万万人的安全支点,也打破了日本将缅甸作为“大东亚共荣圈”西部屏障,并以此为基地,西进印度,与德会师中东的企图,是日本战略必争之地。 而收复缅甸,必然对日本法西斯构成沉重打击。 (2)有力的支持了中国国内抗战,对国内抗战局面起到了一定的捍卫与保障作用。 中国远征军通过发动两次缅甸战役,不仅使原有的滇缅公路畅通无阻,而且使新开辟的中印公路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据统计,从中印公路进入中国境内的车辆,平均每天有80到100辆。 运输到境内的物资达五万余吨,一万车次。 中国抗战的艰苦情形得到了缓解,从物质上大大支持了国内战场的最后反攻,并且挡住了日军进犯的劲头,避免了国民党战场的崩溃,稳定了国内的抗战局面,粉碎了日本企图封锁中国,从南面或西面侵入中国内陆的计划。 (3)有力的支援了英美盟国的军事行动,缓和了战局恶化的程度。 由于中国远征军的英勇作战,为疲于奔命的英印军队组织防务赢得了时间,东瓜之战、斯瓦河的抵抗、仁安羌之役,都是中国远征军为扭转战局所做的努力,推迟了日军的进攻速度,这使得英军伤亡程度大大的减少,并得以平安返回印度。 两次缅甸战役,中国远征军在英美军队的配合下,歼灭和前置日军七个师团约16万兵力,迫使日本为摆脱颓势而不断抽兵援缅,1943年日军从中国东线战场抽调兵力入缅作战,6月又把驻防南京的第15师团调往缅甸,又从太平洋不断抽兵援缅,犹如一块大磁石,吸引了日军重兵,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中国东线的压力,驻华日军的防守进一步陷入顾此失彼的窘境,使南太平洋占领区日军减少,大大削弱了日军在南洋地区的防御能力,客观上有利于美军在太平洋岛屿争夺战中取得胜利。 (4)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 中国远征军为反攻缅甸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是盟军反攻的主力,参战部队有中国远征军驻印军,约16万人,中国远征军总兵力约为24万人,而英军参战的兵力共计11个师,总兵力为22万人;美军参战的地面部队仅有一个突击队,约3000人。 中国远征军对付了缅甸战场的约半数的日军,日军在缅的总兵力为10个师团,在滇西缅北与我军作战的是日33军的第 18、56师团全部,从南缅28军调来的第二师团全部,还有 49、33师团的大部及一个独立旅团。 我军对付日军有五个师团,所以中国远征军为缅甸的解放、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所作的贡献不容抹杀。 总之,中国远征军对日本法西斯英勇作战,反映了中国的抗战决心,打败日本侵略者,赢得滇缅战场的最后胜利,光复滇西国土,凯旋归国,大扬国威于世界,大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光辉篇章,民族英雄的伟大历史功绩,将永远彪炳史册。 9这些外援物资大达增强了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使参考文献1王道平.中国抗日战争史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4.2万高潮.中国远征军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xx.3【英】丘吉尔.吴万沈译.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五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4李跃新,孙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一役中国远征军的入缅作战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xx, (1).5岳玮.抗战时期中国远征军两次入缅作战的历史意义J.信阳师范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xx,5 (5).6王永江.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及其影响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xx (6).7倪乐雄.再论中国远征军成败及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局的影响J.上海法政学院学报,xx, (2).8周翔.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和中国驻印军在缅北反攻的历史功绩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xx, (2).9王晓华.试论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场的作用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xx, (2).10王文成.滇西抗战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云南社会科学,xx, (6).11刘咏涛.中国驻印军远征军反攻缅北滇西胜利的原因J.成都大学学报,xx, (2).12田志飞.浅析抗战时期的滇西反攻J.湖南师范学院学报,xx, (3).13朱姝璇.抗日战争配合了盟军作战J.军事历史研究,xx, (2).14宋词.中国远征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J.鸡西大学学报,xx, (7).15杨荣.论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的历史地位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 (2).16Char IesF.Romanus,Stiwell mandProblemsM,Washington D.C,1956.17Barbara W.Tuchman,Stilwell and the AmericanExperience inChinaM,BanTam,1984.6致谢非常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李玉玲副教授,在李老师的直接指导下,我完成了我的毕业论文。 撰写毕业论文期间,李玉玲副教授给予了我全面具体的指导。 李玉玲副教授对论文指导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态度和蔼可亲。 李玉玲副教授帮助我克服论文写作中的许多困难,这对我的毕业论文的写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特别感谢李玉玲副教授的关心、指导和教诲!还要感谢与我一组的其他同学和舍友,感谢图书馆和历史文化与法学系资料室老师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因为有他们的帮助,我的论文写作才如此顺利,谢谢!致谢人年月日Chinese Expeditionar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