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学生低碳生活态度调查 改.doc_第1页
云南省大学生低碳生活态度调查 改.doc_第2页
云南省大学生低碳生活态度调查 改.doc_第3页
云南省大学生低碳生活态度调查 改.doc_第4页
云南省大学生低碳生活态度调查 改.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封面格式不规范调研报告云南省大学生低碳生活态度调查 学校:西南林业大学指导老师:廖灵芝报告人:赵江号、黄艳、沈赛月荣俊臻、李莎报告日期:2012.4目录一、 调查背景及意义3二、 方法31、 调查对象32、 调查方法及工具33、 信息源44、 成员分工45、 调查进程表4三、 调查结果51、 研究假设52、 数据分析5(1) 总样本分析5(2) 列联分析15(3) 相关分析25(4) 李克特量表分析27四、 调查局限29五、 调查结论及建议29六、 附件31附录1:云南省大学生低碳生活态度调查问卷 附录2:昆明市四年制本科大学生人数及样本选择一、调查背景及意义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即使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或膨胀的GDP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也因此,各国曾呼唤“绿色GDP”的发展模式和统计方式),“低碳”也随之兴起。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又是其核心内容。现在,国外的低碳生活理念已经普及,沿海发达城市的低碳理念也在高端人群中流行。穿棉布衣服还是化纤衣服?坐电梯还是爬楼梯?开车还是走路?在一部分国人眼里,这不再是随机的选择而是严肃的生活态度问题,他们追求的是“低碳”的生活方式。作为新兴理念倡导者的大学生,更是将这一国家的发展蓝图带到了大学校园。大学生知识广博、充满朝气、思想认识趋于理性,有着承前启后的社会责任,是低碳发展的生力军和先锋力量。通过调查,了解云南省在校大学生的低碳意识,包括对各种低碳行为低的看法等,从而进一步了解现今大学生对于低碳生活的态度,通过分析讨论得到现实可靠的结论,提出相关的意见与建议,从而提高他们的低碳意识,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二、调查方法1、调查总体及样本的确定昆明四年制本科大学生西南林业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2、调查方法采取随机分层等比例抽样调研的方法,以在昆本科院校的大学生人数为总体,在从各院校获取的人数、年级人数和总体数按分层等比例抽样原则,确定各院校的各个年级抽样人数,独立、随机问卷询问,获取数据,用样本调研结果推断总体(即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额,也对各层的目标量进行估计)问卷自填式调研,让被调查者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行填写调查问卷。3、信息源l 一手资料信息源:样本l 二手资料信息源:西南林业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农业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这五所高校四年制本科总人数 (包括男女生各人数、各个年级人数)4、调查实施计划成员分工:调查小组,根据个人专长制定分工明细表 主要分工有:(1) 调查准备阶段调查问卷由大家讨论后组长撰写,组员协助;初步问卷完成后,分发几分试填,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敲定问卷后进行打印;(2) 调查实施阶段全体成员每人负责一个高校,通过走访随机访问完成问卷调查;(3) 统计分析阶段对问卷进行编号,有效数据筛选、分类、整理,数据录入,并进行描述性分析、列联分析、相关性分析和李克特量表计量分析(借助SPSS);(4) 完成调查报告全体成员根据统计分析结果撰写调查报告并交组长汇总完成。5、调查进程表项目调研阶段时间负责人备注准备阶段2012.4.05-4.09全体成员 某人参看资料并撰写问卷实施阶段2012.4.10-4.14全体成员发放、收回问卷统计阶段2012.4.15-4.20全体成员问卷编号、筛选,借助软件进行分析调查报告2012.4.21-4.25全体成员借鉴历史资料三、调查结果(一)描述性分析(二)实证分析1、研究假设1. 不同情况的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了解程度不一样,有如下假设: H1: 出生地对低碳生活的了解程度有影响 H2:性别对低碳生活的了解程度有影响 H3:所在年级对低碳生活的了解程度有影响 H4: 所在学校对低碳生活的了解程度有影响 H5: 受教育程度对低碳意识的形成有影响2.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于低碳生活的践行程度可能不同,因而提出如下假设,对此进行回归分析:H6:大学生对于低碳生活的践行程度与其所在年级之间存在正线性相关关系但是相关关系不显著2、数据分析(1) 总样本分析在整个调查中,发放问卷共计500份,收回500份,在收回的样本中除去漏填及所填不按要求的无效问卷共45份,最终获取有效问卷455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91%。1.性别组成您的性别是FrequencyPercentValid PercentCumulative PercentValid男20741.445.545.5女24849.654.5100.0Total45591.0100.0MissingSystem459.0Total500100.0由上表可以看出,在455份有效问卷中,男生有207人,占总人数的45.5%,女生有248人,占总人数的54.5%,男女生比例基本平衡。2.农村与城市的组成您来自FrequencyPercentValid PercentCumulative PercentValid农村31162.268.468.4城市14428.831.6100.0Total45591.0100.0MissingSystem459.0Total500100.0在455份有效问卷中,来自农村的有311人,占样本人数的68.4%,来自城市的有144人,占样本人数的31.6%,来自农村与来自城市的人数比例大体为2:1.3.所在学校的组成所在学校FrequencyPercentValid PercentCumulative PercentValid西南林业大学9619.221.121.1云南大学9218.420.241.3云南师范大学9619.221.162.4昆明理工大学8817.619.381.8云南农业大学8316.618.2100.0Total45591.0100.0MissingSystem459.0Total500100.0在455份有效问卷中,来自西南林业大学的有96人,占总样本总人数的21.1%,来自云南大学的有92人,占样本总人数的20.2%,来自云南师范大学的有96人,占样本总数的21.1%,来自昆明理工大学的有88人,占样本总数的19.3%,来自云南农业大学的有83人,占样本总数的18.2%,每个学校收回的有效问卷数量差别不大,基本达到1:1:1:1:1。4.年级组成所在年级FrequencyPercentValid PercentCumulative PercentValid大一9719.421.321.3大二9519.020.942.2大三13226.429.071.2大四13126.228.8100.0Total45591.0100.0MissingSystem459.0Total500100.0在455份有效问卷中,大一的有97人,占样本总数的21.3%,大二的有95人,占样本总数的20.9%,大三的有132人,占样本总数的29%,大四的有131人,占样本总数的28.8%,在这次调查中,大三年级和大四年级的人数偏多。5.是否听说过“低碳生活”的比例是否听说过“低碳生活”FrequencyPercentValid PercentCumulative PercentValid听说过43086.094.594.5没听说过255.05.5100.0Total45591.0100.0MissingSystem459.0Total500100.0在455份有效问卷中,“听说过”低碳生活的有430人,占样本总数的94.5%,“没听说过”的有25人,仅占样本总数的5.5%。由此看来,对于低碳生活这个新概念,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6.知道“低碳生活”的人数组成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FrequencyPercentValid PercentCumulative PercentValid没选163.23.53.5非常了解499.810.814.3一般了解37274.481.896.0不了解183.64.0100.0Total45591.0100.0MissingSystem459.0Total500100.0根据上表和图我们可以看出:在455份有效问卷中,有16份跳过没选择的在有效问卷中占3.5%,有49份为非常了解在有效问卷中占10.8%,有372份为一般了解在有效问卷中占81.8,有18份为不了解在有效问卷中占4%。由此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低碳生活”只有一般的了解。7.低碳方式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低碳方式和环境之间是什么关系FrequencyPercentValid PercentCumulative PercentValid没选387.68.48.4关系十分密切,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36873.680.989.2关系一般448.89.798.9没有什么关系,是其他人的事51.01.1100.0Total45591.0100.0MissingSystem459.0Total500100.0在455份有效问卷中,除去没选的38人(占样本的8.4%)以外,认为低碳与环境关系十分密切的有368人,占样本总数的80.9%,认为关系一般的有44人,占样本总数的9.7%,认为和自己无关的有5人,占样本总数的1.1%。由此看来,大多数大学生的低碳意识还是很强的。8.知道“低碳生活”的途径公益广告其他周围人的谈论上课听讲座271166143134110根据调查问卷的第九题,我们可以统计出通过哪种途径知道低碳生活的人数多些,如上表及上图。结合图表,可以清晰地看出,公益广告对同学们的影响是很大的,占到了33%,看来,公益广告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方法,公益广告经常会给大家带来一些深思和启发。接着就是其他,达到了20%,其他的途径可能是新闻、网络等等方式。从图上看,听讲座的这种方法的效果差强人意,其效果是最差的,因此,讲座并不是总能达到让人满意的效果。9.低碳教育类型对低碳意识的影响程度设置专门的课程制度、行为规范讲座社团宣传栏学校网站的专栏13813211811510777根据调查问卷的第十三题,我们可以统计出通过哪种低碳教育类型更具有影响力,如上表及上图。结合图表,可以清晰地看出,设置专门的课程对同学们的影响是最大的,占到了20%,看来,设置专门的课程可以让大家系统的学习到低碳的知识,能够更好地形成低碳意识。接着是制度、行为规范,占到19%。从前两项可以看出,大家觉得低碳意识应该在强制力的监督下形成。接着就是剩下的四种类型,都在10%以上,影响都是差不多的,这几种都是同学们自主去了解的,还是有大部分同学希望自主了解,自主了解是出于自身喜好,会更能或者说更好更快的形成低碳意识。(2)列联分析1.出生地与对低碳生活了解程度的关系您来自 * 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 Crosstabulation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Total没选非常了解一般了解不了解您来自农村Count92926310311% within 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56.3%59.2%70.7%55.6%68.4%城市Count7201098144% within 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43.8%40.8%29.3%44.4%31.6%TotalCount164937218455% within 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100.0%100.0%100.0%100.0%100.0%如图所示,在455份有效问卷中来自农村的有311人,来自城市的有144人。从上表可以看出在16份跳过不选的人中来自农村的占56.3%,来自城市的占43.7%,有49人为非常了解其中来自农村的有29人所占比率为59.2%,来自城市的有20人所占比率为40.8%,虽然看似来自农村的所占比例较大,但在被调查的人中来自农村的比来自城市的多很多,在这个基础上比较我们很容易发现来自城市的人对低碳生活了解的比来自农村的多。在372个对低碳生活一般了解的人中来自农村的有263人所占比率为70.7%,来自城市的为109人所占比率为29.3%。选择对低碳生活不了解的18人中来自农村的有10人占55.6%而来自城市的有8人占44.4%。综合所有数据我们不难发现,来自城市的人在总体上比来自农村的人更了解低碳生活,所以对低碳生活的了解受生活环境的影响。2.性别与对低碳生活了解程度的关系您的性别是 * 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 Crosstabulation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Total没选非常了解一般了解不了解您的性别是男Count112616010207% within 您的性别是5.3%12.6%77.3%4.8%100.0% within 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68.8%53.1%43.0%55.6%45.5% of Total2.4%5.7%35.2%2.2%45.5%女Count5232128248% within 您的性别是2.0%9.3%85.5%3.2%100.0% within 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31.3%46.9%57.0%44.4%54.5% of Total1.1%5.1%46.6%1.8%54.5%TotalCount164937218455% within 您的性别是3.5%10.8%81.8%4.0%100.0% within 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100.0%100.0%100.0%100.0%100.0% of Total3.5%10.8%81.8%4.0%100.0%在455份有效问卷中男生有207人,女生有248人。跳过没选的16人的所占总数比率为3.5%。在对低碳生活非常了解的49人中男生有26人女生有23人所占总数比率分别为5.7%和5.1%。在对低碳生活只是一般了解的372人中男生160人所占比率为35.2%,女生212人所占比率为46.6%。在不了解低碳生活的18人中男生有10人所占比率为2.2%,女生有8人所占比率为1.8%。综合上表可知,绝大部分的大学生低碳生活都只有一般的了解,非常了解的占的比率并不大,可见对大学生的低碳教育仍需加强。女生在总体比率中比男生更了解低碳生活但差距不大,所以性别对低碳生活了解程度影响不大。3.所在年级与低碳生活了解程度的关系所在年级 * 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 Crosstabulation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Total没选非常了解一般了解不了解所在年级大一Count11480297% within 所在年级1.0%14.4%82.5%2.1%100.0% within 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6.3%28.6%21.5%11.1%21.3% of Total.2%3.1%17.6%.4%21.3%大二Count71171695% within 所在年级7.4%11.6%74.7%6.3%100.0% within 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43.8%22.4%19.1%33.3%20.9% of Total1.5%2.4%15.6%1.3%20.9%大三Count691134132% within 所在年级4.5%6.8%85.6%3.0%100.0% within 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37.5%18.4%30.4%22.2%29.0% of Total1.3%2.0%24.8%.9%29.0%大四Count2151086131% within 所在年级1.5%11.5%82.4%4.6%100.0% within 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12.5%30.6%29.0%33.3%28.8% of Total.4%3.3%23.7%1.3%28.8%TotalCount164937218455% within 所在年级3.5%10.8%81.8%4.0%100.0% within 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100.0%100.0%100.0%100.0%100.0% of Total3.5%10.8%81.8%4.0%100.0%在455份有效问卷中大一有97人大二有95人大三有132人大四有131人,在跳过不选的16人中大一有1人大二有7人大三有6人大四有2人。在对低碳生活非常了解的49人中大一的有14人大二的有11人大三的有9人大四的有15人所占总数的比率分别为3.1%、2.4%、2%和3.3%。在对低碳生活一般了解的372人中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人数分别为80、71、113和108,所占比率分别为17.65、15.6%、24.8%和23.7%。在不了解低碳生活的18人中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人数分别为2、6、4和6,所占比率分别0.4%、1.3%、0.9%和1.3%。综上所述,各年级对低碳生活在不同了解程度上的人数比率差别不明显。由于低碳的概念是近几年才真正的兴起,所以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低碳生活了解程度没有显著性的差异。4.所在学校与低碳意识的形成是否有关从上面这个图看出来每个学校一个大体的数据,但是还是可以看出一些信息。从图中不难看出对低碳生活的了解程度,不论是哪个学校,对低碳生活一般了解的都占大多数。要想知道具体的比例还应该结合下面的表分析。所在学校 * 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 Crosstabulation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Total没选非常了解一般了解不了解所在学校西南林业大学Count91075296% within 所在学校9.4%10.4%78.1%2.1%100.0% within 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56.3%20.4%20.2%11.1%21.1%云南大学Count11472592% within 所在学校1.1%15.2%78.3%5.4%100.0% within 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6.3%28.6%19.4%27.8%20.2%云南师范大学Count41079396% within 所在学校4.2%10.4%82.3%3.1%100.0% within 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25.0%20.4%21.2%16.7%21.1%昆明理工大学Count11271488% within 所在学校1.1%13.6%80.7%4.5%100.0% within 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6.3%24.5%19.1%22.2%19.3%云南农业大学Count1375483% within 所在学校1.2%3.6%90.4%4.8%100.0% within 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6.3%6.1%20.2%22.2%18.2%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西南林业大学有96份是有效问卷,4份为无效问卷。有9人没选这道题,占了西南林业大学被调查人数的9.4%,没选这题的人数占所有没选这题人数的56.3%;有10人选择了“非常了解”占了西南林业大学被调查人数的10.4%,选择“非常了解”的人数占所有选择该选项人数的20.4%;75人选择了“一般了解”占了西南林业大学被调查人数的78.1%,选择“一般了解”的人数占所有选择该选项人数的20.2%;仅有2人选择了“不了解”,占了西南林业大学被调查人数的2.1%,选择“不了解”的人数占所有选择该选项人数的11.1%。云南大学有92份是有效问卷,8份为无效问卷。有1人没选这道题,占了云南大学被调查人数的1.1%,没选这题的人数占所有没选人数的6.3%;有14人选择了“非常了解”占了云南大学被调查人数的15.2%,选择“非常了解”的人数占所有选择该选项人数的28.6%;72人选择了“一般了解”占了云南大学被调查人数的78.3%,选择“一般了解”的人数占所有选择该选项人数的19.4%;仅有5人选择了“不了解”,占了云南大学被调查人数的5.4%,选择“不了解”的人数占所有选择该选项人数的27.8%。云南师范大学有96份是有效问卷,4份为无效问卷。有4人没选这道题,占了云南师范大学被调查人数的4.2%,没选这题的人数占所有没选人数的25%;有10人选择了“非常了解”占了云南大学被调查人数的10.4%,选择“非常了解”的人数占所有选择该选项人数的20.4%;79人选择了“一般了解”占了云南大学被调查人数的82.3%,选择“一般了解”的人数占所有选择该选项人数的21.2%;仅有3人选择了“不了解”,占了云南大学被调查人数的3.1%,选择“不了解”的人数占所有选择该选项人数的16.7%。昆明理工大学有88份是有效问卷,16份为无效问卷。有1人没选这道题,占了昆明理工大学被调查人数的1.1%,没选这题的人数占所有没选人数的6.3%;有12人选择了“非常了解”占了昆明理工大学被调查人数的13.6%,选择“非常了解”的人数占所有选择该选项人数的24.5%;71人选择了“一般了解”占了昆明理工大学被调查人数的80.7%,选择“一般了解”的人数占所有选择该选项人数的19.1%;仅有4人选择了“不了解”,占了昆明理工大学被调查人数的4.5%,选择“不了解”的人数占所有选择该选项人数的22.2%。云南农业大学有83份是有效问卷,17份为无效问卷。有1人没选这道题,占了云南师范大学被调查人数的1.2%,没选这题的人数占所有没选人数的6.3%;有3人选择了“非常了解”占了云南大学被调查人数的3.6%,选择“非常了解”的人数占所有选择该选项人数的6.1%;75人选择了“一般了解”占了云南大学被调查人数的90.4%,选择“一般了解”的人数占所有选择该选项人数的20.2%;仅有4人选择了“不了解”,占了云南大学被调查人数的4.8%,选择“不了解”的人数占所有选择该选项人数的22.2%。从上面可以清楚地了解到5所高校里,云南农业大学非常了解低碳生活的人数所占比例为3.6%,在这五所高校总最低,且跟其他四所高校相差有点大。云南大学非常了解低碳生活所占比例为28.6%,在这五所高校中比例最高但与西南林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相差不是太大。单从数据看云南农业大学的同学非常了解低碳生活的人数是所调查高校中最少的学校,而且不了解低碳生活的同学占的比例也是有点多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云南农业大学对学生开展的低碳生活教育有点少,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低碳生活方面的宣传,增强低碳意识。5.受教育程度与低碳意识的形成是否有关受教育程度与低碳意识的形成是否有关FrequencyPercentValid PercentCumulative PercentValid没选387.68.48.4有关33066.072.580.9无关5511.012.193.0不清楚326.47.0100.0Total45591.0100.0MissingSystem459.0Total500100.0上表反映受教育程度与低碳意识的形成的关系,在455份有效问卷中跳过没选的有38份占有效问卷数的8.4%,觉得受教育程度与低碳意识的形成有关系的有330人占有效问卷数的72.5%,觉得受教育程度与低碳意识的形成没有关系的有55人占有效问卷数的12.1%,不知道受教育程度与低碳意识的形成是否有关系的有32人占有效问卷数的7%。由此可知大部分大学生觉得受教育程度与低碳意识的形成有关系,仍有一部分同学对有关低碳意识形成的问题不是很了解,所以大学生的低碳意识需加强。(3)相关分析一元线性回归,估计的回归方程为:由输出的结果,可以得到大学生低碳生活行为的践行程度与大学生的所在年级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2.300074+0.106269对回归方程进行检验:相关系数由输出结果可知相关系数r(Multiple R)=0.073407因为0r1 表明大学生低碳生活行为的践行程度(x)与大学生的所在年级(y)之间存在正线性相关关系回归直线拟合优度的检验 判定系数由输出的回归分析结果可知,总平方和SST=559.1341;回归平方和SSR=3.012903;参差平方和SSE=556.1212判定系数R2=SSR/SST=0.005388515=0.54%实际上输出结果中直接给出了判定系数(R Square)=0.005389 因此:在大学生低碳生活的践行程度的变差中,有0.54%可以由大学生低碳生活的践行程度和大学生的所在年级的线性关系来解释,即在大学生低碳生活的践行程度的变动中,有0.54%是由大学生的所在年级所决定的。回归直线显著性检验 线性关系的检验根据输出的有关结果,检验大学生低碳生活的践行程度和大学生的所在年级之间线性关系的显著性(=0.05)解:第一步:提出假设: 大学生低碳生活的践行程度和大学生的所在年级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第二步:计算检验统计量significance F计算检验统计量significance F,由输出结果给出了用于检验的显著性F,即significance F它时用于检验的P值=0.117907第三步:作出决策因为significance F=0.117907=0.05 所以接受原假设,说明大学生低碳生活的践行程度和大学生的所在年级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剩余标准差由输出的回归分析结果可知,SSE=556.1212剩余标准差1.10798944实际上,输出结果中直接给出了该值,即标准误差=1.10798944。这就是说,根据大学生低碳生活的践行程度估计大学生所在年级时,平均的估计误差为1.10798944。所以回归直线置信区间为 2.300074-2se+0.106269 及 2.300074+2se+0.106269等于=0.08409512+0.106269 及 =4.51605288+0.106269(4)李克特量表分析总分平均分语句一6791.49语句二7101.56语句三10402.29语句四8141.79语句五9562.10语句六8031.76语句七6921.52语句八8491.87语句九9152.01语句十9352.05总计839318.44语句分析:语句一(有利):对于“节约用水,随手关水,水重复利用”语句,平均分为1.49(12),被调查者评价趋向于同意此看法,说明被调查者认为“节约用水,随手关水,水重复利用”非常好。语句二(有利):对于“节约用电,随手关灯,关插座”语句,平均分为1.56(12),被调查者评价趋向于同意此看法,说明被调查者认为“节约用电,随手关灯,关插座”非常好。语句三(有利)对于“不用一次性碗筷、饭盒”语句,平均分为2.29(23),被调查者评价趋向于同意此看法,说明被调查者认为“,不用一次性碗筷、饭盒”非常好。语句四(有利)对于“出行选择步行、自行车和公交车优先”语句,平均分为1.79(12),被调查者评价趋向于同意此看法,说明被调查者认为“出行选择步行、自行车和公交车优先”非常好。语句五(有利)对于“自备购物袋”语句,平均分为2.10(23),被调查者评价趋向于同意此看法,说明被调查者认为“自备购物袋”非常好。语句六(有利)对于“不浪费粮食”语句,平均分为1.76(12),被调查者评价趋向于同意此看法,说明被调查者认为“不浪费粮食”非常好。语句七(有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