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网络优化毕业设计.doc_第1页
TD网络优化毕业设计.doc_第2页
TD网络优化毕业设计.doc_第3页
TD网络优化毕业设计.doc_第4页
TD网络优化毕业设计.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生毕业论文本科生毕业论文 TD SCDMA 网络优化技术的研究 TD SCDMA network optimization technology learning and research 学生姓名 所在专业通信工程 所在班级2 班 申请学位 指导教师职称 副指导教师职称 答辩时间2011 年 6 月 11 日 摘 要 I 目目 录录 请按毕业论文 设计 管理暂行办法及毕业论文 设计 撰写规范的要求进行论文 设计 的撰写 由于采用了 WORD 的目录功能 请同学查阅 WORD 的标题和目录使用 方法 以便正确生成目录 模板中的分页符也不得随意删除 以免造成页眉和页码的 错误 摘 要 IV abstract VI 引 言 2 第一章 概述 3 1 1 TD SCDMA 简介 3 1 2 课题意义 4 1 3 本论文研究内容 4 1 4 本论文章节安排 4 第二章 TD SCDMA 优化流程 5 2 1 TD SCDMA 优化的五个阶段 5 2 2 单点勘测和单站优化 5 2 2 1 基站勘测 5 2 2 2 单站验证 6 2 3 簇优化 7 2 3 1 簇优化步骤 7 2 3 2 簇优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8 2 4 全网优化的专题优化 8 2 4 1 切换专题 8 2 4 2 掉话专题 10 2 4 3 呼通率专题 11 2 4 4 干扰分析 11 2 5 HSDPA 专项优化 11 2 5 1 HSDPA 基本流程 11 2 5 2 HSDPA 优化中出现的问题 12 2 5 3 HSDPA 专项优化流程 12 第三章 RF 覆盖优化 12 3 1 RF 优化流程 13 3 2 RF 优化前的测试准备工作 13 摘 要 I 3 3 RF 优化案例 14 3 3 1 弱覆盖优化案例 14 3 3 2 越区覆盖优化案例 16 3 3 3 导频污染优化案例 17 3 3 4 邻区优化案例 19 3 4 总结 20 第四章 TD SCDMA 网络优化案例 22 4 1 网络覆盖专题优化案例 22 第五章 TD SCDMA 优化软件工具介绍 29 总结与展望 32 参考文献 33 广东海洋大学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III 摘 要 III 摘 要 本文介绍了 TD SCDMA 网络优化的意义和流程 主要通过各种实际案例 向大家介 绍了网络优化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如覆盖问题 干扰问题和邻区问题 并提供一个 解决问题的思路 能够快速分析和定位问题 利用相关软件进行路测数据的提取和数 据的分析 进一步确定问题原因 提出解决措施 谨慎实施方案 通过调节各种物理 参数 如天线下倾角 方位角 挂高 并进行路测跟踪 确认问题是否得到解决 本文还对 TD SCDMA 优化软件做了简单的介绍 如各种仪器 GPS 导航设备 路测 MOS 盒 笔记本电脑 测试手机 各种连接线 通过认识这些软件基本功能 掌握软件操 作基本流程 才能更好的进行数据的采集 关键词 TD SCDMA 网络优化 弱覆盖 干扰 拥塞 摘 要 III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TD SCDMA network optimization and processes the meaning Mainly through a variety practical cases we show the network optimization problems encountered such as coverage issues interference issues and neighboring areas And the idea of providing a solution that can quick analysis and fix problems Use of relevant software to drive test data extraction and data analysis further determine cause of the problem propose solutions careful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gram by adjusting the various physical parameter such as the antenna down tilt azimuth hanging high and the Road test track make sure the problem is resolved This paper also TD SCDMA optimization software to do a simple introduction such as the variety of instruments GPS navigation equipment road test MOS boxes notebooks test phone a variety of cable By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functions of the software basic flow of control software operating in order to better data collection KEYWORDS TD SCDMA network coverage optimization of weak interference congestion 广东海洋大学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TD SCDMA 网络优化技术的学习与研究 专业 学号 姓名 宋体小四号 中间以逗号分隔 指导教师 教师姓名 宋体小四号 引引 言言 TD SCDMA 网络的优化主要是满足客户的通信质量和业务需求 并与其它系统能很 好的共存的工作 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网络投入商用前的预优化以及网络投入商用 后的持续优化 在不同的地区 由于环境的不同 所以也将有不同的优化方案 但优 化的流程都是一样的 站点勘测和单站优化 簇优化 全网优化 PS 域业务优化 深 度优化 网络优化结果的好坏 网络优化工作的水平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网络未来性 能的稳定和容量的发挥 论文主要介绍 TD SCDMA 网络工程优化的内容 优化措施 对 于不同网络情况优化分析的介绍 本论文是在我个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参考许宏敏先生 TD SCDMA 无线网络优化 原理及方法 和段宏观先生编写的 TD SCDMA 网络规划优化方法与案例 吸取业界 的资深员工的一些体会 在深圳志威信实业有限公司的优秀工程师刘秋飞和四川邮电 职业技术学院李媛教授的指导下 结合个人分析实际案列编写完成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深入 TD 网络优化的实际分析 完善优化流程 提高网络 的质量 满足客户的需求 充分降低全网的干扰水平 改善网络性能 提高呼叫接通 率 减少业务中断 提高网络的数据业务吞吐能力 优化全网切换成功率 提高网络 容量 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 1 11 1 TD SCDMATD SCDMA 简介简介 TD SCDMA 作为中国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 简称 3G 自 1998 年正式向 ITU 国际电联 提交以来 已经历十多年的时间 完成了标准的专家组评估 ITU 认可并发布 与 3GPP 第三代伙伴项目 体系的融合 新技术特性的引入等一系列 的国际标准化工作 从而使 TD SCDMA 标准成为第一个由中国提出的 以我 国知 广东海洋大学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识产权为主的 被国际上广泛接受和认可的无线通信国际标准 这是我国电信史 上重要的里程碑 注 3G 共有 4 个国际标准 另外 3 个是美国主导的 WCDMA200 WiMAX 和欧洲主导的 WCDMA TD SCDMA Time Division Synchronizat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 是 ITU 批准的三个 3G 标准中的一个 相对于另两个 主要 3G 标准 CDMA2000 或 WCDMA 它的起步较晚 该标准是中国制定的 3G 标准 原标准研究方为西门子 为了独立出WCDMA 西门子将其核心专利卖给了大唐电信 之后在加入3G 标准时 信息产业部 现工 业信息部 官员以爱立信 诺基亚等电信厂商在中国的市场为条件 要求他们给予 支持 1998 年 6 月 29 日 中国原邮电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现大唐电信科技产 业集团 向 ITU 提出了该标准 该标准将智能天线 同步CDMA 和软件无线电 SDR 等技术融于其中 另外 由于中国庞大的通信市场 该标准受到各大主要 电信设备制造厂商的重视 全球一半以上的设备厂商都宣布可以生产支持TD SCDMA 标准的电信设备 TD SCDMA 在频谱利用率 对业务支持具有灵活性 频率灵活性及成本等方面有 独特优势 TD SCDMA 由于采用时分双工 上行和下行信道特性基本一致 因此 基站根据 接收信号估计上行和下行信道特性比较容易 此外 TD SCDMA 使用智能天线技术 有先天的优势 而智能天线技术的使用又引入了SDMA 的优点 可以减少用户间干 扰 从而提高频谱利用率 TD SCDMA 还具有 TDMA 的优点 可以灵活设置上行和下行时隙的比例而调整上 行和下行的数据速率的比例 特别适合因特网业务中上行数据少而下行数据多的场 合 但是这种上行下行转换点的可变性给同频组网增加了一定的复杂性 TD SCDMA 是时分双工 不需要成对的频带 因此 和另外两种频分双工的 3G 标准相比 在频率资源的划分上更加灵活 一般认为 TD SCDMA 由于智能天线和同步 CDMA 技术的采用 可以大大简化系 统的复杂性 适合采用软件无线电技术 因此 设备造价可望更低 但是 由于时分双工体制自身的缺点 TD SCDMA 被认为在终端允许移动速度 和小区覆盖半径等方面落后于频分双工体制 同时 TD 只可以在线 500 人 是个问题 1 2 课题意义 通过大学三年的学习 让我积累了很多知识 对通信行业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为了让自己所学的知识有一个较好的巩固和提升 我特此选择了该题目作为我的毕 业设计题目 该题目与我所学的知识基本吻合 并且我目前也从事TD SCDMA 网 络优化的工作 能很好的自我检测 了解自己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能够自己独立完 成该设计也是从知识转向能力的一个很好的过程 能让我在其中发现自己的不足 广东海洋大学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对于自我学习的一个定位起到了很好的自查作用 同时在自己动手制作时 能够培 养我严谨 认真的工作态度 这对以后的工作有着不可多得的帮助 在做这项毕业设计时 还让我掌握了文献检索 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以及吸收 新知识的能力 同时也训练和提高了我对通信技术的认识 更加深入的了解国内的 移动通信发展状况 能够更好的为个人职业规划做好准备 1 3 本论文研究内容 TD SCDMA 网络结构 关键技术 无线信令流程和网络优化流程 TD SCDMA 网络优化任务 主要是寻求最佳的系统覆盖 最小的掉话和接入失败 合理的切换 硬切换 接力切换 均匀合理的基站负荷和最佳的导频分布等方面 优化参数包括每扇区的发射功率 天线位置 方位角 下倾角 高度 邻区列表及 其导频优先次序 邻区导频集搜索窗大小和切换门限值等 无线资源管理 RRM 一 般包括切换控制 功率控制 接纳控制 负载控制和资源分配策略等 此外 TD SCDMA 特有的优化任务包括业务信道与公共信道的平衡 时隙配置 接力切换 DCA 和智能天线等关键技术的合理应用 TD SCDMA 系统使用特殊的帧结构 采用了智能天 线 联合检测 DCA 和上行同步等关键技术 因此 TD SCDMA 系统 RRM 算法设计更为 灵活 优化复杂度高 通过学习优化方法 利用其完成问题分析 并解决问题 1 41 4 本论文章节安排本论文章节安排 本文主要分以下几个步骤 来探讨某地区TD SCDMA 网络优化分析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 TD SCDMA 优化流程 第三章 RF 覆盖优化 第四 章 TD SCDMA 网络优化案例 结论致谢 广东海洋大学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第二章第二章 TD SCDMATD SCDMA 优化流程优化流程 2 1 TD SCDMA 优化的五个阶段 a 第一阶段主要进行站点勘测和单站优化 主要是检查天线是否正常工作 和验证各个站点各项业务能不能做 为后期的优化做基础 b 第二阶段进行簇优化 对簇进行覆盖优化 业务优化 为全网优化奠定 基础 c 第三阶段进行全网优化 进行全网优化分析测试过程中出现的覆盖问题 呼通率问题 干扰问题 切换问题 掉话问题 并进行处理 提高全网 KPI 指标 d 第四阶段进行 PS 域业务的优化 主要是针对 H 业务的优化 H 业务的 下载速率的优化 在进行切换过程中H 业务掉线的优化 以及移动上网 本的测试优化 e 第五阶段进行深度优化 主要是对重要地点和部分覆盖差的区域进行深 度优化 进一步提高 KPI 指标 提高网络性能 2 2 单点勘测和单站优化 基站勘测以及单站验证作为射频优化前期工作 会直接影响到后期RF 优 化的进度以及工程质量 作为网络优化工作的基础 基站勘测以及单站验证这 两个模块的工作 基本是同时进行的 一个基站建设开通后 网络优化工程师 需要对基站进行勘测 然后对该基站进行功能性验证 这两个模块的工作目最 终是查出 新建基站的工程施工是否与设计图纸相一致 基站基本通信功能是 否正常 如果不正常需要及时解决并做好反馈与记录工作 下面分两个模块来 阐述基站勘测以及单站验证 2 2 1 基站勘测 新建网络的基站勘测设计基站数目多 需要合理安排才能提高工作的效率 基站勘测分为基站勘测前的准备工作 基站勘测现场工作 基站勘测后的整理 工作 以下分布说明这三个方面 一 基站勘测 准备工作 1 上站纪律 不得在业主反对的情况下强行上站 上站后不得随意破坏 通信设备 不得以客户的名义从事不当的行为等 2 确定需要单站验证的基站 以 5 7 个分布连续的基站为一个片区 合理规划路线 以提高单站验证的效率 广东海洋大学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3 信息准备 站点信息 站名 站号 频点 扰码 方位角 经纬度等 设计院设计图纸 地图等 4 人员准备 勘察工程师 需要对勘测的基站位置以及勘测先后顺序进 行预先把握 塔工 5 测试仪表 勘测设备 手持 GPS 罗盘 测距仪 数码相机 望远镜 勘察信息采集表 地图等 6 车辆准备 测试用车 基站勘测线路安排可以与司机进行协商 7 证件准备 携带工作证以及上站说明 二 基站勘测 现场勘测工作 1 上站 勘测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记录基站所在位置的门牌号 并用照 片记录 与业主取得联系 提供相关证明 得到业主允许后带上塔工以 及勘测设备上站勘测 整个上站过程需要做好记录 主要包括 业主电 话 找谁拿上站钥匙等 2 勘测工作 GPS 定位 记录经纬度信息 海拔高度 记录基站各扇区方位角 下倾角 挂高等工程信息 并与规划设计图 纸进行对比 如果出现工程施工偏差较大的小区 需要进行记录 并 用照片记录保存 记录是否存在其他通信系统共站现象 并照片记录保存 记录塔桅类型信息 塔桅类型主要包括 落地塔 楼顶塔 抱杆 三 角负重 铁塔 增高架 美化天线等 天面位置和周边环境记录 首先对整个天面场景进行拍照记录 然后 对基站各扇区覆盖方向进行拍照记录 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整个基站 周围无线环境需要以正北方向为起点每30 记录一张照片 三 基站勘测 勘测后整理工作 基站勘测的整理工作至关重要 整理工作主要是对勘测信息进行电 子档表格填写 基本信息的填写只要对应到相应信息栏 对于影响小区 覆盖的无线环境 工程信息与规划设计不一致 规划不合理提出整改的 相关信息需要详细填写入相应信息栏 2 2 2 单站验证 在网络优化过程中 单站验证是很重要的一个阶段 需要完成包括各个站 点设备功能的自检测试 其目的是 在簇优化前 保证待优化区域中的各个站 点各个小区的基本功能 如接入 通话等 基站信号覆盖均正常 通过单站 验证 可以将网络优化中需要解决的因为网络覆盖原因造成的掉话 接入等问 广东海洋大学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与设备功能性掉话 接入等问题分离开来 有利于后期问题定位和问题解决 提高网络优化效率 通过单站验证 还可以熟悉优化区域内的站点位置 配置 周围无线环境等信息 为下一步的优化打下基础 单站验证主要包含以下三个 方面 一 基站勘测 准备工作 1 确定需要单站验证的基站 以 5 7 个分布连续的基站为一簇 合理 规划路线 以提高单站验证的效率 2 信息准备 测试规范的熟悉与掌握 站点开通状态 对于存在告警的 小区在告警消除前不做单站验证 站点参数配置 3 设备准备 测试手机 GPS 测试电脑以及相关测试软件 测试车辆 4 人员准备 测试工程师 优化工程师 二 单站验证 现场工作 1 基站硬件配置 天馈是否接反 2 空闲模式下参数配置检查 切换参数 邻区 LAC 等等 3 基站信号覆盖检查 PCCPCH RSCP PCCPCH C I 等 4 基站基本功能检查 CS 业务 PS 业务 切换性能等 5 问题小区的现场处理 与后台配合处理 做好参数调整记录 三 单站验证 整理工作 单站验证结束后需要填写相关表格 以及输出验证报告 对现场存在问 题未能解决的小区进行备份并做好问题跟踪 2 3 簇优化 网络簇划分原则 网络优化中通常是每20 30 个基站划分为一个簇 从基站归属上 保证每簇基站是在同一个RNC 下面 从区域类型上 保证每簇基站所处的无线环境类型类似 便于分析相同的无 线环境中的网络问题 从行政区域上 保证每簇基站都在一个行政区域之内 注 对于需要跨 RNC 切换的区域 可在同一 RNC 区域内的优化完成后 专 门针对跨 RNC 切换的区域和基站进行优化 片区优化作为 RF 优化的重点工作 是工程优化的重要阶段 对于片区优化 的步骤以及方法 结合成都 TD 优化可以分为以下 8 点 具体优化步骤如下 2 3 1 簇优化步骤 1 对新建基站进行单站验证 并对存在问题的基站进行故障 排除以及整 广东海洋大学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改 并做好问题记录以及跟踪 2 单站验证结束后进行邻区导入 使得片区形成连续覆盖 3 对全网主要道路遍历 获取覆盖图 对场强低于 90dBm 的成片区域或道 路提出解决方案 针对问题点进行 RNC 区域内小区天馈调整 使天馈覆盖合理 对缺站或阻挡严重的区域提出补点方案 补点方案见附件四 4 根据实际测试情况 对理论规划的邻区进行冗余删除以及漏配添加 使得 网络中的邻区关系更为合理化 针对各片区簇内主要道路进行CS 的长保测试 针对每一个问题点逐一优化调整 5 RSCP 覆盖优化后我们对 C I 覆盖进行优化 主要根据前台测试情况对干 扰路段进行干扰排除 利用扫频仪扫除存在干扰的小区 对干扰小区进行天馈 频点 扰码调整 6 簇优化完成后 对后台参数 切换参数 接入参数 邻区等进行核查以提 升系统指标 7 专题优化 对前台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高掉话 高切换失败 低接通问题点 进行逐个处理 将网络性能提升到最高 8 设备问题处理 跟踪设备故障问题 推动解决 2 3 2 簇优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1 阴影效应 移动台在运动中 由于大型建筑物和其他物体对电波的传输路径的阻挡而在 传播接收区域上形成半盲区 从而形成电磁场阴影 这种随移动台位置的不断 变化而引起的接收点场强中值的起伏变化叫做阴影效应 阴影效应是产生慢衰 落的主要原因 2 远近效应定义 由于接收用户的随机移动性 移动用户与基站间的距离也是在随机的变化 若各用户发射功率一样 那么到达基站的信号强弱不同 离基站近信号强 离 基站远信号弱 通信系统的非线性则进一步加重 出现强者更强 弱者更弱和 以强压弱的现象 通常称这类现象为远近效应 因为CDMA 是一个自干扰系统 所有用户共同使用同一频率 所以 远近效应 问题更加突出 3 孤岛效应 产生原因 基站选址 天线挂高 天线方位角 天线下倾角 小区布局 周围环境影响等等 2 4 全网优化的专题优化 广东海洋大学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2 4 1 切换专题 测量控 制 测量报 告 切换判 决 切换执 行 测量控 制 1 切换的事件 a 频内切换 事件 1G 最佳同频切换 若任何 P CCPCH 变得优于先前的最佳 P CCPCH 触发该事件 UE 上报 1G 事件 表明 Ue 测得有小区比当前使用小 区的 RSCP 更好 事件 1H 低于某一门槛值的时隙 ISCP 事件 1I 高于某一门槛值的时隙 ISCP b 频间切换 事件 2A 最佳异频切换 当另一载频的质量值优于当前工作频率时 可 考虑切换到另一载频上 事件 2B 目前使用频率的估算质量低于确定门槛值和目前未使用频率的 估算质量高于确定门槛值 事件 2C 目前未使用频率的估算质量高于确定门槛值 事件 2D 目前使用频率的估算质量低于确定门槛值 事件 2E 目前未使用频率的估算质量低于确定门槛值 事件 2F 目前使用频率的估算质量高于确定门槛值 注意 RNC 间切换也分为频内 频间 目前也使用的是 1g 2a 事件 2 切换失败的原因 硬件故障导致切换异常 同频同扰码小区越区覆盖导致切换异常 越区孤岛切换问题 目标小区负荷过高 或部分传输通道故障 导致切换失败 目标小区上行同步失败导致切换失败 源小区下行干扰严重导致切换失败 无线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切换不及时 3 切换问题分析优化流程 切换问题搜集及优化目标 小区移动性能报表 DT 路测分析 用户投诉 信息分析 问题定位和原因分析 广东海洋大学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优化调整及验证 2 4 2 掉话专题 1 定义 从 UE 侧记录的空口信令上看 在通话过程 连接状态下 中 如果 空口的消息 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任何一个 收到任何的 BCH 消息 即系统消息 收到 RRC Release 消息且释放的原因值为 Not Normal 收到 CC Disconnect CC Release Complete CC Release 三条消息中 的任何一条 而且释放原因为 Not Normal Clearing 或者 Not Normal Unspecified 2 影响掉话的因素 邻区漏配 覆盖差 干扰导致的掉话 切换导致的掉话 1 切换来不及 a 拐角 源小区 RSCP 陡降 目标小区 RSCP 陡升 突然出现就是很高 的值 b 针尖 源小区 RSCP 快速下降一段时间后上升 目标小区出现短时 间的陡升 从信令流程上看 切换来不及一般在掉话前手机上报了邻区的 1g 或 者 2a 测量报告 RNC 也收到了测量报告 并下发了物理信道重配命 令 但 UE 收不到小区 2 乒乓切换 a 主导小区变化快 2 个或多个小区交替成为主导小区 主导小区 具有较好的 RSCP 并且每个小区成为主导小区的时间很短 b 无主导小区 存在多个小区 RSCP 较差而且相互之间差别不大 解决切换来不及导致的掉话 可以通过调整天线扩大切换区 也可 以调整参数使切换更容易发生 或者配置 CIO 使目标小区能够提前 发生切换 解决乒乓切换带来的掉话问题 可以调整天线 使覆盖区域形成主 导小区 也可以调整切换参数减少乒乓的发生等方法来进行 异常分析 广东海洋大学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在排除了以上的原因之后 其它的掉话一般需要怀疑设备的问题 需 要通过查看设备日志 告警等进一步来分析掉话原因 比如 NodeB 异常引起同步失败 导致的链路不停增加和删除 手机不上报 1g 2a 测量报告导致掉话 这里需要重点注意的是测试手机异常死机引起的掉话问题 一般在拨 测过程中容易出现这个问题 具体表现为路测记录的数据中有一段时间没 有手机上报的信息 2 4 3 呼通率专题 参数配置错误 这种情况一般启呼都会失败 设备故障 底噪过高 这种情况呼通率会很低 但在电平比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呼通 但呼通后很容易掉话 在电平较差的情况下基本不能呼通 终端问题 在测试时还发现凯明手机 经常会出现不可供服务的现象 有时呼通问题和终端有关 往往被我们忽视 导频污染 存在严重导频污染的地方很容易出现呼不通的情况 通过调 整工程参数 使呼通率较低的地点有一个比较强的信号 改善 C I 提 高呼通率 这种方法通常效果很好 2 4 4 干扰分析 1 干扰分析 TD SCDMA 系统的干扰主要分两个大的方面 系统内和系统外干扰 系统内的干扰主要是指当处于同频情况下 用户间干扰 广播信道间干扰 以及相邻小区交叉时隙等带来的干扰 主要表现为其他基站的下行信号对本地基站 上行时隙的干扰或者同频的邻区用户对本小区上行时隙的干扰 系统外的干扰主要是指其他系统的干扰 特别是 PHS 系统会对 TD 系统带来 比较严重的干扰 同时雷达 军用警用设备带来的干扰 反映到系统指标就是没有 用户情况下上行接收信号总功率 RTWP 的抬升 RTWP 指标就成为我们观察干扰的一 个有效手段 2 解决措施 频点优化 查找外部干扰源 异系统间的干扰 扰码规划 选择正交性好的码子 调整交叉时隙优先级 Upshifting 技术 RF 参数调整等方法解决 广东海洋大学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2 5 HSDPA 专项优化 2 5 1 HSDPA 基本流程 1 Node B 内的调度模块对不同的用户进行评估 考虑他们的信道条件 每个 用户的缓冲区的数据量以及最近一次的服务时间等因素 2 决定好服务的用户后 Node B 确定 HS DSCH 的参数 3 Node B 在发射 HS DSCH 之前 先发射 HS SCCH 通知终端一些必要的参数 4 终端监测 HS SCCH 监测是否有发给自己的信息 如果有的话 终端开始接 收 HS DSCH 并进行缓存 5 根据 HS SCCH 上的信息 终端可以判断在 HS DSCH 上接收到的数据是否需 要和 soft buffer 中的数据进行合并 6 终端对在 HS DSCH 上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调 并根据 CRC 结果在上行 HS DPCCH 上发送响应 ACK NACK 2 5 2 HSDPA 优化中出现的问题 1 速率不稳定 2 下载速度慢 3 掉线情况严重 2 5 3 HSDPA 专项优化流程 1 PCCPCH RSCP PCCPCH C I 其中一个或者两个都比较差 会导致这种问题 2 你们做 H 业务的时候是在 DT 还是在 CQT 如果是 DT 速度不稳定是正常的 切换或者重选都会导致 H 速度不稳定 如果是 CQT 的话 就看看是否存在导频污染 如果存在 速度不稳定也是正 常的 3 找网优的去后台配合 先去看是否存在告警之类的硬件原因 所占用的小区是否只有一个用户 一个用户的话 速度通常是在 1 4M 左右 两个用户的话 1M 左右 看做 H 业务的时候 后台上面看时隙码道图 是否占用了 H 载波 去查看时隙配比 是否是 2 4 如果不是 也有可能会出现速度不稳定的情况 看时隙码道是否全开了的 观察 HS PDSCH HS SCCH 和 HS SICH 这三个物理信道 广东海洋大学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第三章第三章 RFRF 覆盖优化覆盖优化 3 1 RFRF 优化流程优化流程 图 3 1 优化流程图 广东海洋大学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图 3 2 RF 优化流程 3 2 RFRF 优化前的测试准备工作优化前的测试准备工作 1 RF 优化目标 网络的质量性能好坏是通过运营商制定的 KPI 指标反映 RF 优化重心 主要 通过最直接的工程参数调整 无线参数辅助 来解决覆盖等的问题 2 确定好测试路线 路测之前 应该首先和客户确认 KPI 路测验收路线 在 KPI 路测验收路 线确定时应该包含客户预定的测试验收路线 如果由于不能完全满足客户预订 测试路线覆盖要求 应及时说明 KPI 路测验收路线是 RF 优化测试路线中的核心路线 它的优化是RF 优化 工作的核心任务 在此基础上 优化测试路线还应该包括主要街道 重要区域 和 VIP 地点 3 准备测试工具 RF 优化之前需要准备必要的软件 硬件和各类资料以保证后续测试分析工 作的顺利进行 4 设备检查 包括 基站告警检查 小区状态检查 无线参数检查 优化的前提要保证站 点运行正常及基本业务正常 所以测试之前应该和用服工程师核实待测基站所 属 RNC CN 是否存在异常 比如关闭 闭塞 拥塞 告警等 判断是否会对测 试结果数据真实性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有 需要排除异常现象后再安排测试 保证测试的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 避免由于个别异常的影响 导致优化效率降 低 做无用功浪费资源 3 3 RFRF 优化案例优化案例 3 3 1 弱覆盖优化案例 问题描述问题描述 在江北大道西乡塘区上尧琅塘坡 TD 站点和西乡塘上尧福延坡 TD 站点之间路段 存在弱覆盖问题 广东海洋大学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图 3 3 优化前路测图 原原因因分分析析 UE 在在江北大道西乡塘区上尧琅塘坡 TD 站点和西乡塘上尧福延坡 TD 站点之 间路段行驶过程中 UE 占用西乡塘区上尧琅塘坡 TD 3 小区 UE 在该路段接收到的 最小 PCCPCH RSCP 调调整整方方案案 由于对该路段周围站点经过多次天馈调整都无法解决弱覆盖问题 为了避免在 拉网测试中在该路段出现掉话 在该路段采取 2 3G 互操作 使 UE 在经过该路段时能 及时切向 G 网 通过修改该路段主服务 TD 小区的 CS 业务使用频率 RSCP 质量门限时 UE 及时切向 G 网 优优化化效效果果 通过将西乡塘区上尧琅塘坡 TD 3 小区 CS 业务使用频率 RSCP 质量门限由 89dBm 调 整为 85dBm 后复测发现当 UE 在经过该弱覆盖路段时当 UE 接收到得电平值在 91dBm 时 切向 G 网 问题解决 详见下图 广东海洋大学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图 3 4 优化路测后 3 3 2 越区覆盖优化案例越区覆盖优化案例 问问题题描描述述 红荔西路香梅路西段由香蜜湖 T3 T2 覆盖 但是测试中发现经常出现香蜜湖T3 切换到华泰 T1 随后又切回的现象 图 3 5 优化前路测图 原原因因分分析析 该路段存在部分华泰 T1 的覆盖 属于越区覆盖 广东海洋大学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调调整整方方案案 将华泰 T1 的下倾角有原料 5 调整为 9 降低华泰 T1 的功率由 310 到 280 减弱在此区域的覆盖 避免不必要的切换 优优化化效效果果 调整后 华泰 T1 的越区覆盖消除 图 3 6 优化路测后 3 3 3 导频污染优化案例 问问题题描描述述 在某城区环境中 在强场环境下 起呼时成功率不高 原原因因分分析析 在两条测试路线的交叉口附近 通过观察路测仪发现 该处位于多个强场小区 信号之间 终端在此处经常频繁重选到新小区上 观察路测结果后发现 该交叉口 处有 4 个扇区的信号在此形成多小区重叠覆盖 扰码 28 扰码 47 扰码 15 和扰码 48 的小区信号都较强 均在 85dBm 左右 这四个小区的信号在这里造成了导频污 染 广东海洋大学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图 3 7 优化前路测图 调调整整方方案案 这个地方故障是由于多个小区交叠覆盖而导致的 经分析确定采用由扰码 15 小 区作为该区域的主小区 其它几个小区均采用收缩的方式 以便为该区域提供一个 足够强的主导频信号 最后通过加大其他 3 个扇区的天线下倾角的方式 达到了目 的 优优化化效效果果 经过验证 另外三个扇区的其他覆盖区域也没有受到影响 UE 已基本不会重 选到其他小区上 此处的呼通率大大提高 效果显著 广东海洋大学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图 3 8 优化路测后 3 3 4 邻区优化案例邻区优化案例 问问题题描描述述 由农园路驶入侨香路中 该区域 RSCP 和 C I 各指标都较差 覆盖存在异常 并且多次测试都发生掉话现象 广东海洋大学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图 3 9 优化前路测图 原原因因分分析析 该区域信号覆盖质量较差 通过扫频仪扫频结果与当前邻区比较发现 该区域 存在一个较强信号 频点 10096 扰码 79 但该小区不在高级中学 T3 邻区列表 里 核查该较强小区为熙园 T3 信号 调调整整方方案案 建议添加熙园 T3 21873 与高级中学 T3 22763 双向邻区关系 优化效果 添加邻区后 覆盖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切换正常 无掉话发生 问题解决 图 3 10 优化路测后 3 4总结总结 优优化化调调整整 RF 优化阶段的调整措施除了邻区列表的调整外 主要是工程参数的调整 大部 分的覆盖和干扰问题能够通过调整站点工程参数加以解决 天线下倾角 天线方向角 天线高度 天线位置 天线类型 站点位置 新增站点 RRU 优化验证 广东海洋大学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优化手段方法很多 并没有一种是绝对有效的 优化的效果都是通过验证来证 明的 所以验证的准确度决定了优化的成果 优化过程讲究快中求精 验证过程讲 究稳中求细 RF 优化关注的是网络信号分布状况的改善 为随后的业务参数优化提供一个 良好的无线信号环境 RF 优化测试以 DT 测试为主 其他测试方法提供补充 RF 优化分析以覆盖问题和切换问题分析为主 其他问题分析作为补充 主要 是排除由于以上问题带来的切换 掉话 接入和干扰问题 RF 优化调整以工程参数调整为主 小区参数调整在参数优化阶段进行 邻区 列表调整除外 广东海洋大学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第四章第四章 TD SCDMATD SCDMA 网络优化案例网络优化案例 4 1 网络覆盖专题优化案例网络覆盖专题优化案例 无线网络覆盖问题原因及表现 产产生生原原因因 无线网络规划结果和实际覆盖效果存在偏差 覆盖区无线环境变化 工程参数和规划参数间的不一致 增加了新的覆盖需求 主主要要表表现现 覆盖空洞 覆盖弱区 越区覆盖 导频污染 邻区设定不合理 优优化化手手段段 调整天线的方向角 下倾角 基站的发射功率 改变波瓣赋形宽度等 案例 弱场覆盖 现现象象描描述述 相应覆盖区的站点没有开通 周围站点较远且有部分阻挡 临时有 演示任务出现 图 4 1 广东海洋大学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现现象象分分析析 调整 TD 天线方位角的余地不是很大 而且基站导频信道的发射功率已经达到最 大值 如果调整该参数将会加大该区域的干扰 图 4 2 解解决决方方法法及及验验证证 无线参数调整 修改广播波束宽度 4 24 2 网络切换专题优化方案网络切换专题优化方案 切换问题原因及表现 产产生生原原因因 越区覆盖 硬件故障 无线参数设置不合理 拐弯效应 主主要要表表现现 切换失败率过高 乒乓切换 优优化化手手段段 合理配置邻区关系 控制覆盖 修改相关小区的切换参数 广东海洋大学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案例 乒乓切换 现现象象描描述述 有乒乓切换发生 现现象象分分析析 无线环境限制造成手机发生切换的位置不理想 由于该点站点较 密集 工程参 数调整太多会影响其它区域的覆盖以及切换 图 4 3 解解决决方方法法及及验验证证 无线参数调整 小区个体偏移 广东海洋大学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图 4 4 4 34 3 网络掉话专题优化方案网络掉话专题优化方案 覆盖引起的掉话 问题描述 问题描述 马塘位于银鹭工业园一个 6 层宿舍楼上 其周围属于农村环境 基站附 近没有明显的阻挡 调整前在 3931 和 2911 以及 2911 和 2931 之间有很明显的乒乓切 换 广东海洋大学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图 4 5 马塘基站路测图 问题定位 问题定位 由于 2911 方向角为 70 度 导致从马塘到新圩道路 2911 的信号不是很 强 且容易导致乒乓切 解决措施 解决措施 将马塘的 1 扇 2911 由 70 度调整为 90 度 以方面使 2931 和 2911 之间 旁瓣的重合区域减小 另一方面增强从新圩到马塘道路 2911 的信号强度 调整后很明 显从新圩到马塘道路的乒乓切换消失 变成两个切换点 2911 和 2931 之间的乒乓切换 也消失 并且手机也没有出现由于频繁的乒乓切换而掉话 图 4 6 优化后马塘路段路测图 广东海洋大学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4 44 4 频污染专题优化方案频污染专题优化方案 切换问题原因及表现 产生原因 产生原因 基站位置因素影响 天线挂高因素 天线方位角 下倾角因素 覆盖区域周边环境影响 主要表现 主要表现 没有一个强主导频信号 导频污染案例 现现象象描描述述 优化前频繁切换 掉话 手机起呼困难等现象 现现象象分分析析 该路口地形复杂 且属于多个小区重叠覆盖区域 图 4 7 广东海洋大学 2011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解决方法及验证 解决方法及验证 工程参数调整 调整相应扇区的方位角和下倾角 图 4 8 鸣 谢 第五章第五章 TD SCDMATD SCDMA 优化软件工具介绍优化软件工具介绍 目前 TD SCDMA 主要应用的就是鼎立软件来进行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