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区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金山区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金山区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3页
金山区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4页
金山区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13 EA DFV Jinshan SW Collection 1 总论 1 1 项目建设背景 金山区目前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方式主要为 城镇生活垃圾由收集工上门收集后倒入封 闭垃圾箱房或簸箕式水泥垃圾箱 或由居民自己将垃圾倒入垃圾箱房或簸箕式水泥垃圾箱 农村生活垃圾采用人力车上门收集后集中至各村垃圾房 再由所属集镇的垃圾收集车收运 进入集镇垃圾处置系统 所有生活垃圾由各镇环卫所用垃圾车直接陆运到各镇堆场 全区 目前共有堆场 15 个 其中 10 亩以上堆场 5 个 这些堆场除消纳生活垃圾外 还消纳部分 建筑渣土和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 各堆场普遍规模小 技术水平低 大多仅对垃圾进行简易 堆放 只有少数堆场采取压实 复土等措施 全区垃圾收运车相对技术落后 车况陈旧 缺乏 大型清运车辆 现有垃圾收运车 68 辆 其中平板倾卸垃圾车 6 辆 机械加盖垃圾车 29 辆 机械手密封垃圾车 5 辆 龙门架密封垃圾车 11 辆 压缩式垃圾车 13 辆 拉臂式垃圾车 4 辆 除金山城区垃圾车配备较齐全外 其余地区垃圾车都配备不足 据金山根区生活垃圾处理处置规划 确定以垃圾焚烧为核心的综合处理技术方案作为 金山区生活垃圾处理推荐方案 该方案是以混合垃圾焚烧为核心的综合处理方案 考虑到 近期金山区生活垃圾的热值偏低 采用地坑物理压实 热管缩水等预处理措施脱去垃圾中 的水分 远期垃圾则直接进炉焚烧 利用成熟的机械炉排式焚烧炉进行焚烧 再利用余热锅 炉产生的高温高压水蒸气供热和发电 焚烧残渣填埋 飞灰进行安全填埋 拟建中的金山区 生活垃圾处理厂 地处金山区最南端 位于金山卫镇金山新城西侧地块 金山大道以南 距 离黄姑塘约 300m 2004 年 2 月 金山区计委 建委 规划局 环保局 金山区城投公司组 织专家对 金山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项目方案 进行评审 结论认为采用焚烧发电处理 工艺符合金山区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要求 是无害化 减量化 资源化的有效方案 根据处 置规划 焚烧厂建成后 各镇垃圾堆场停止使用 全区生活垃圾都运往焚烧厂处理 因此 原来的收运系统 收运设施将随之发生很大变化 必须对金山区生活垃圾收运系统方案进 行比较论证 新建立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的生活垃圾收集 转运系统 根据金山区生活垃圾收运系统项目建议书 规划新的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为 城镇居民区 设置生活垃圾压缩收集站 对于居住分散 人口少 没有达到设置要求 不具备建设压缩站 选址条件的 使用中 小型压缩收集车辆收集直运 对于运输距离较远的收集点 可以采用 小车收集后接驳到大型车辆方式进行运输 城镇居民生活垃圾收集应以压缩收集站为依托 实行集中收集模式 改变圆筒垃圾收集间为主的分散收集方式 逐步拆除原垃圾间 并在集 中收集设施内 增设废旧物品回收功能 提供源头减量 资源利用的条件 在无条件建设压 缩收集站的居民密集居住区 将垃圾收集间中分类收集容器集中在主要干道边 由大型压 缩式收集车直接收集 在无条件建设压缩收集站的居住区区域 以小车收集 通过指挥调度 在指定地点 将压缩小车收集的生活垃圾直接转驳到大吨位运输车 农村生活垃圾 按照自 然村的规模 每个或几个自然村设置一座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间 再用压缩车收集运输 金山区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建设工程已由上海城投环境投资有限公司列为上海市郊区融 资项目 并纳入上海市 APL 二期环境项目 拟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实施建设 E1091 v11 2 113 1 2 环境影响评价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发布 1989 12 2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修正案 1996 5 1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修正案 2000 4 29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草案 1996 10 29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995 10 30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通过 2002 10 7 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办法 上海市人民政府 2004 5 8 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 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通过 9 上海市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条例 上海市第九届人大常委会通过 1990 9 28 10 上海市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条例实施细则 上海市人民政府 1997 12 14 11 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 上海市环保局 1998 12 上海市地面水环境功能区划 1998 和 关于实施本市调整后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 划的通告 2004 上海市环保局 2004 13 上海市环境噪声功能区划 报批稿 上海市环保局 14 上海市 十五 大气环境保护规划 上海市环保局 2001 15 上海市水环境治理与保护规划暨 十五 计划 上海市环保局 2001 16 上海市 2003 年 2005 年环境保护和建设行动计划实施意见 上海市人民政府 2003 17 金山区区域规划 2003 2020 纲要 金山区人民政府 2004 5 18 上海市金山区区固体废弃物处理发展规划 金山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2004 9 19 金山区污水处理专业规划 金山区水务局 2004 20 上海市金山区生活垃圾收运系统项目建议书 上海市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 2002 12 21 关于开展上海市金山区生活垃圾收运系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委托书 上海城投环 境投资有限公司 2004 12 1 3 环评重点 金山区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主要环境影响有 转运站垃圾作业中臭气扬尘排放和垃圾渗 滤液及设备冲洗废水排放 垃圾运输臭气散发和渗滤液和渗漏 结合项目特点和环境条件 确定项目评价重点如下 识别确定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臭气扬尘 废水等污染物排放环节 确定排污源强 分析垃圾转运站臭气扬尘排放环境影响和废水外运处理措施的技术经济合理性 结合发 展规划 评价拟定转运站意向选址环境合理性及提出调整建议 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臭 气 废水等污染处理措施 确定垃圾转运站卫生防护距离 分析垃圾运输环境影响 评价拟定垃圾运输路线和运输工具的环境合理性 提出控制垃 圾运输环境影响具体合理措施和对策 1 4 评价工作等级 1 空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项目排放废气污染物主要是氨气硫化氢和甲硫醇等 废气污染物最大等标排放量 P 值 3 113 小于 107 m3 h 同时评价区为平原地区 因此按规定确定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 级 2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项目废水排放量较小 废水拟定全部纳管排海或送当地镇污水厂处理 达标后排入当 地大河 对水环境影响较小 因此按照规定确定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3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项目转运站噪声源和运输车均较少 建设区域全部位于农村 转运站周围和运输道路 沿线现状及规划上基本均为低密度人口区域 因此按照规定确定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 级为三级 1 5 评价因子 金山区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主要环境影响识别结果见表 1 1 表 1 1 主要环境影响识别结果 运营活动影响因子影响范围影响时间 征地8 个垃圾转运站选址地区短期 施工污水8 个垃圾转运站选址附近河流短期项目建设 扬尘8 个垃圾转运站选址周围区域短期 臭气8 个垃圾转运站选址周围区域长期 扬尘8 个垃圾转运站选址周围区域长期 废水 渗滤液及设备冲洗废水 长期 转运站生产 运营 设备和运输车噪声8 个垃圾转运站选址周围区域长期 臭气垃圾运输道路沿线长期 垃圾渗滤液垃圾运输道路沿线长期垃圾运输 运输车噪声垃圾运输道路沿线长期 根据工程污染初步分析 废气主要污染物是氨气 硫化氢 甲硫醇和扬尘 废水为 CODcr BOD5 NH3 N 总磷和悬浮物 因此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具体如下 1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因子 氨气 硫化氢 甲硫醇 PM10 2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因子 CODc BOD5 NH3 N 总磷 悬浮物 3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因子 Leq A 1 6 评价区范围及其环境功能区划 1 6 1 空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及其环境功能区划 集中转运站 站边界外 1000m 内区域 分散转运站 站边界外 500m 内区域 运输道路沿线 道路红线外 100m 内区域 根据 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 上海市政府批准实施 项目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区隶属农村地区 划为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 执行国标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二级标准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区内主要环境空气敏感点见表 1 3 4 113 1 6 2 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及其环境功能区划 金山全区 根据 上海市水环境功能区划 上海市政府批准实施 金山区掘石港以东地区划为 南 奉 金区金山南部亚区 类水环境功能区 执行国标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类水质标准 以西地区划为黄浦江上游准水源保护区 执行国标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类水质标准 1 6 3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及其环境功能区划 集中 分散转运站 站边界外 100m 内区域 运输道路沿线 道路红线外 50m 内区域 根据 上海市环境噪声功能区划 上报上海市政府批准 项目环境噪声影响评价区隶属 农村地区 划为 2 类环境噪声功能区 执行国标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三级标准 交通干道 两侧划为 4 类环境噪声功能区 执行国标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四级标准 1 7 评价标准 1 7 1 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1 空气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氨气 硫化氢 原 TJ36 79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居住区大气标准 PM10 GB3095 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修订 二级标准 2 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黄浦江上游准水源保护区 GB3838 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类水标准 其余地区 GB3838 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类水标准 杭州湾海域 GB 3097 1997 海水水质标准 三类标准 表 1 2 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 水环境分区评价地点 黄浦江上游准水源保护区集中转运站 朱行镇 枫泾镇 兴塔镇分转站 其余地区张堰镇 漕泾镇 亭林镇分转站 杭州湾海域金山区污水排海工程 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 3 环境噪声评价标准 GB3096 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2 类 4 类功能区分别执行 2 类 4 类标准 1 7 2 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1 废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氨气 硫化氢 甲硫醇 臭气浓度 GB 14554 93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二级标准 PM10 GB 16297 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二级标准 2 废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金山区污水排海工程和城镇 石化公司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 DB31 199 1997 上海市污 水综合排放标准 三级标准 3 厂界噪声控制标准 GB12348 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类区标准 5 113 4 施工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扬尘 GB16297 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二级标准 施工噪声 GB12523 9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1 8 重要环境敏感点 转运站附近主要环境敏感点如表 1 3 表 1 3 评价区域主要环境敏感点 序号转运站敏感点敏感点位置 1集中转运站干行镇三新村 5 组农民村转运站南界外 200m 2朱行镇分转站朱行镇合兴村 14 组转运站东界外约 200m 3漕泾镇分转站漕泾镇金光村 14 组转运站界外约 100m 4张堰镇分转站张堰镇六里村 18 组转运站界外约 60m 5亭林镇分转站亭林镇东新村 5 组转运站界外约 60m 6枫泾镇分转站枫泾镇上南浜村 3 组转运站界外约 100m 7兴塔镇分转站转运站近期不实施未定地点 8干行镇廊下社区分转站转运站不实施未定地点 2 建设项目概况 2 1 项目基本特征 1 项目名称 金山区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建设项目 2 经营性质 金山区属企业 3 建设和服务地区 上海市金山区 4 总投资 5403 万元 上海市城市投资公司全额投资 6 113 5 生产定员 职工总数 104 人 其中集中转运站工作人员 16 人 5 个分转站工作人员 32 人 见表 2 1 运输车辆人员 56 人 表 2 1 各分转站管理机构和人员配置 分散分转站 岗位 集中 转运 站 枫泾镇分转 站 亭林镇分 转站 张堰镇分 转站 漕泾镇分 转站 朱行镇分 转站 合计 管理人员6111115 作业部门84433317 辅助岗位22222210 总计167766632 6 生产制度和日时数 1 班生产制 年工作日 340 天 年工作时数 2720 小时 7 项目建设进度 项目一次规划 分期建设 近期工程计划 2005 年内开工 2006 年建成投产 8 服务年限 20 年 2 2 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组成 2 2 1 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 根据上海市金山区固体废弃物处置发展规划 送审稿 金山区生活垃圾产量预测见表2 2 表 2 2 金山区生活垃圾产量分布及运输距离 垃圾量 t d 规划镇域现有镇域 2003 年2007 年2010 年2020 年 运输距离 km 石化街道257 73214275 7384 87 金山卫街道23 5719 625 235 25金山新城 山阳镇8 056 78 61211 枫泾39 9166 681 998 246 枫泾 兴塔8 3513 917 120 638 朱泾81 486 7100 9130 930 朱泾 新农5 936 37 49 525 亭林2044 753 37223 亭林 松隐715 718 725 228 张堰张堰11 483243 670 214 吕巷15 9650 854 581 623 廊下3 3110 511 316 917吕巷 干巷2 929 31014 921 漕泾漕泾11 0832 839 25418 朱行朱行5 1929 736 55421 合计501 886397841080 注 1 垃圾产量的分布 预测数据来源于 上海市金山区固体废弃物处置发展规划 2 运输距离为各镇的中心至焚烧厂的道路距离 图中测量 2 2 2 垃圾收运方法 根据规划 金山区由 1 城 7 镇组成 其中金山新城由三个街道组成 城市化率较高 垃 圾分布相对较为平均 7 个镇分别由原来 12 个镇归并而成 城市化率较低 镇区垃圾产量 较为集中 农村垃圾较为分散 1 金山新城垃圾收运 由于金山新城距离焚烧厂较近 运距小于 10km 为此城区部分生活垃圾基本以社区或 居住区为单位设置垃圾收集点 由垃圾点或小压站收集后由收集车直接运往焚烧厂 农村部 7 113 分基本以村为单位设置收集点 由垃圾收集车收集后直接运往焚烧厂 为此 金山新城不设 转运设施 其垃圾收运采用直接运输方式 故在本方案中不计入投资和运行成本 2 镇域垃圾收集 由于规划中的 7 个镇距离焚烧厂均较远 超过 15km 且乡镇垃圾基本集中在镇区 农 村垃圾较为分散 基本上以现有建制镇为单位设置垃圾转运点 镇区垃圾由人工收集后运 往分转站转运 农村垃圾以村为单位设置收集点 由垃圾收集车收集后运往分转站转运 对于位于西部和北部地区的枫泾镇 含枫泾镇和兴塔镇 朱泾镇 含朱泾镇和新农镇 亭林镇的松隐镇与焚烧厂距离较远 均超过 25km 且运输路线均通过朱吕公路和金石公路 为此 可考虑在朱吕公路和金石公路交界处附近设置 1 座集中转运站 集中转运这几个镇 的垃圾 该集中转运站距离焚烧厂 20km 转运站配套运输车辆为 15t 级运输车 由于吕巷 镇中的吕巷镇和干巷镇区距离该分转站较近 因此 吕巷镇的吕巷镇和干巷镇的垃圾可运 往该分转站转运 上述区域除枫泾镇需要设置两座分散分转站外 其余区域不再设置分转 站 收集车辆按 5t 后装压缩车考虑 对于其余镇域 包括亭林镇 张堰镇 吕巷镇中的廊下镇 漕泾镇和朱行镇与焚烧厂距 离均在 15 30km 之间 且运输路线较难统一 较难合并建造中大型分转站 该区域按每个 镇设置 1 座分转站考虑 运输车辆采用 8t 级运输车 该区域包括目前共 5 个镇 因此共设 置 5 座分转站 该方案需要设置 1 座集中分转站 400t d 和 7 座分散分转站 方案流程见图 2 1 2 2 3 垃圾分转站布局 分散分转站按规划需要在镇域各设置 1 座共 7 座 在近期实施 5 座 设置在镇区市政配套设施完 善的地方 集中转运站设置在干巷镇朱吕公路与金石公路交界处附近 各转运设施分布如表 2 3 所示 表 2 3 金山区垃圾转运设施分布表 序 号 分转站 名称 地点服务范围 规划规 模 t d 近期规 模 t d 后续设施 运输距 离 km 图 2 1 金山区生活垃圾收运流程图 朱泾镇 松隐镇 吕 巷镇 干巷镇垃圾 枫泾 兴塔 镇镇垃圾 亭林 朱行 漕泾 张堰镇和廊下社廊下社 区区生活垃圾 枫泾 兴塔 垃圾分转站 亭林 朱行 漕 泾 张堰 廊下 镇分散转运站 集中转 运站 焚 烧 厂 2 5t 车 2 5t 车 8t 集装 车 15t 集装车 3 5t 压缩车 8t 集装 车 石化街道 金卫 山阳镇生活垃圾 收集点 垃圾 房或小压站 垃圾 房 垃圾 房 垃圾 房 5 8t 车 8 113 1枫泾镇枫泾镇上南浜村 3 组枫泾镇10070集中转运站26 2兴塔镇兴塔镇区 待定 兴塔镇20不实施不实施集中转运站18 3亭林镇亭林镇东新村 5 组亭林镇7050焚烧厂23 4张堰镇张堰镇六里村 18 组张堰镇6040焚烧厂14 5廊下社区廊下社区 待定 廊下社区20不实施不实施焚烧厂17 6漕泾镇漕泾镇金光村 14 组漕泾镇5040焚烧厂18 7朱行镇朱行镇合兴村 14 组朱行镇5030焚烧厂21 8 集中转 运站 干巷镇三新村 5 组 朱吕公路与金石公 路交界处 枫泾 兴塔 朱泾 新农 吕巷 干巷 松隐镇 400260焚烧厂20 2 2 4 运输线路 金山新城 石化 金山卫 山阳 生活垃圾的运输路线 金山卫镇沿卫南路至焚烧厂 石 化街道沿金路 卫西路 卫南路至焚烧厂 山阳镇沿亭卫公路 金山大道 卫六路 卫南路至 焚烧厂 枫泾镇 枫泾 兴塔 生活垃圾的运输路线 沿亭枫公路 金石公路至中转站 朱泾镇 朱泾 新农 运输路线 沿亭枫公路 金石公路至中转站 亭林镇 亭林 松隐 运输路线 亭林镇沿松金公路 学府路 金山大道 卫六路 卫南路 至焚烧厂 松隐镇沿亭枫公路 金石公路至中转站 张堰镇运输路线 沿松金公路 学府路 金山大道 卫六路 卫南路至焚烧厂 吕巷镇 吕巷 廊下 干巷 运输路线 吕巷镇 干巷镇沿朱吕公路 金石公路至中转站 廊下镇沿漕廊公路 金石公路 卫西路 卫南路至焚烧厂 漕泾镇运输路线 沿金山大道 卫六路 卫南路至焚烧厂 朱行镇运输路线 沿亭卫公路 金山大道 卫六路 卫南路至焚烧厂 中转站运输路线 沿金石公路 卫西路 卫南路至焚烧厂 2 3 集中转运站建设方案 2 3 1 规模 规划集中转运站工程规模 400t d 近期 2007 年 设备配置规模 260 t d 2 3 2 主要工程内容 包括 主体车间 除尘脱臭车间 坡道 综合楼 门卫等 1 主体车间 主体车间为转运站主要建筑 2 层结构 占地面积 888 5m2 建筑面积 1777m2 一层为 钢混结构 二层为轻钢结构 一层层高为 5 9m 主要布置变配电间 维修车间 工具间 备件仓库 消防控制室 淋浴 更衣 卫生间 休息室等 二层层高 4 8m 8 0m 主要为收集车卸料作业大厅 并在靠近坡道处布置控制室 卸 料大厅共设 6 个卸料作业位 间距为 4 5m 在卸料大厅四周设置排水明沟 在作业车间前端为压实器作业区 共设 6 个作业泊位和 1 个检修泊位 间距为 4 5m 该区域为独立钢结构 在作业位前端布置臭气和灰尘收集系统 2 除尘脱臭车间 9 113 除尘脱臭车间位于坡道和主体车间 占地面积 205m2 采用钢混结构 3 坡道 站内设置一条供收集车进出车间的坡道 宽度 9 0m 长度 78m 面积 702m2 平均坡 度 7 0 4 综合楼 综合楼为 2 层结构 占地面积为 250m2 建筑面积 500m2 采用钢混结构 布置办公室 休息室 会客室 卫生间等 5 门卫 计量 转运站设置门卫 计量室 1 座 建筑面积 30m2 采用砖混结构 2 3 3 主要生产设备 集中转运站共配备 6 个容器泊位 其中近期 4 个 远期再增加 2 个 主要设备见表 2 4 表 2 4 集中转运站主要设备配置 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内容 1称重计量装置套220t 级 国内配套 2垃圾卸料溜槽及驱动装置套4进口 3圆筒容器只1220 备用 材料进口 国外技术指导 国内加工 4压实器套1进口 5转运车套7 80 出勤率 底盘国产 专用装置进口 在车 辆配置中统一考虑 6监控系统套1进口 7含尘臭气末端集中处理系统套1进口 包括监测设备 8污水预处理装置套1国内配套 9场地及设备冲洗设备套2国内配套 10维修设备套1国内配套 1 除尘脱臭系统 垃圾转运站的除尘除臭系统主要包含集气设备 除尘器 光催化氧化装置和风机等 表 2 5 除尘脱臭系统系统设备配置 设备名称数量技术参数 1 系统风机1 台变频调速 型号 4 68 8C 风量 30000m3 h 功率 30kW 2 脉冲布袋除尘器1 台型号 HBM180 2 处理量 30000Nm3 h 滤袋数量 360 只 3 光催化氧化空气净化装置1 台型号 SnmA 30000 气体流速 1 5m s 4 空气压缩机1 台型号 W 0 8 12 5 风量 0 8m3 min 5 系统电控箱2 个尺寸 800mm 400mm 1800mm 6 集风罩及集气管道6 套 配风门 反吹装置 电磁阀等 7 主管道 桥架 及阀门等1 套 2 污水预处理系统 污水预处理主要设备技术参数如表 2 6 所示 表 2 6 污水预处理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序号名称和型号数量 1钢结构一体化主体 8m 10m 3m1 套 2机械格栅 B 500mm1 台 3螺杆泵 Q 5m3 h H 7 6m N 3kw2 台 4潜水泵 Q 5m3 h H 7 6m N 2 2kw2 台 5搅拌机3 台 6加药装置1 套 10 113 7电气控制设备1 套 8仪表阀门配管 9防腐处理 2 3 4 给排水 集中转运站给水近期接自干行镇水厂管道自来水 远期接自金山水厂管道自来水 设计用水量 23m3 d 如下表所示 表 2 7 集中转运站用水量估算表 序号用途 用水量标准 L 人 日 人数 人 或面积 m2 最高用水量 m3 日 1生活用水250143 6 2淋浴用水60140 8 3车辆冲洗用水600L 辆7 辆1 9 4集装箱冲洗用水300L 个12 个1 6 5除臭系统用水1 5 6场地冲洗用水 2 次 日 2L m2 次24654 5 7绿化用水 2 次 日 2L m2 次2259 54 5 8小计18 4 9未预见水量4 3 10合计22 7 站内雨水直接就地排入站外附近河流 压缩中产生的垃圾渗沥水储存在容器中运往垃圾处理厂处 理 站内场地和车辆 设备冲洗污水近期经过混凝处理后达标排入河流 生活污水经过生化处理后达 标排入河流 远期冲洗污水和生活污水送规划干行污水处理厂处理 达标后就地排入河流 冲洗水排 放量 12 7m3 生活污水排放量 1 4m3 总计排水 14 1m3 d 2 3 5 总图布置 集中转运站初步选址在干巷镇三新村 5 组 金石公路东面 朱吕公路北面地块 靠近金 石公路 目前该选址为农田 本集中转运站占地面积为 6800m2 80m 75m 平面布置见附 图 3 指标见表 2 8 在基地中央 主要布置主体车间和转运车作业场地 主体车间南面布置坡道 在主体 车间和坡道之间布置除尘脱臭车间 主体车间前端布置转运车作业场地 在基地靠近道路一侧布置收集车和转运车出入口以及综合管理楼 为了方便管理 采 取收集车 转运车分开 人 车分流方式 靠南出入口为收集车和人员出入口 靠北出入口为 转运车出入口 表 2 8 集中转运站平面布置指标 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 注 1占地面积m26800 2建筑物占地面积m22075 5 3建筑物总面积m23214 包括主体作业车间 2 层结构 生产辅助房 除尘脱臭车间 综合楼 2 层结构 等 4道路 场地面积m22465 5绿化面积m22259 5 6围墙m307 7大门座2 8建筑密度30 5 11 113 9容积率0 47 10绿化率33 2 2 4 分散转运站建设方案 2 4 1 规模 规划 7 个分散转运站工程规模 50 100 t d 近期 2007 年 建设的 5 个分散转运站 设备配置规模 30 70t d 见表 2 3 生活垃圾主要集中在镇区 为方便转运 项目各分散转运站基本上都选址在镇区边缘 一般距离 镇中心约 1 2km 目前 各转运站选址目前都已有初步意向 1 枫泾镇分转站 选址位于枫泾镇上南浜村 3 组 现状为农田 东 西 北面现状和规划 上均是大片农田 南面现状是林地 2 亭林镇分转站 选址位于亭林镇东新村 5 组 用地为废弃鱼塘 北 东 西三面现状被 大量居民住宅包围 南面隔道路是五金厂 3 张堰镇分转站 选址位于张堰镇六里村 18 组 用地为废弃鱼塘 北 南 西三面现状 和规划上均是大片农田 东面现状也是农地 4 漕泾镇分转站 选址位于漕泾镇金光村 14 组 现状为农田 东 西 北面现状和规划 上均是大片农田 南面现状是林地 5 朱行镇分转站 选址位于朱行镇合兴村 14 组 现为镇砖瓦厂旁农田 北面是砖瓦厂 其余东 西 南三面现状和规划上是大片农田 2 4 2 主要工程内容 主要工程内容见表 2 9 表 2 9 各分散转运站主要工程内容 指标 序 号 项目单位枫泾镇 分转站 亭林镇 分转站 张堰镇 分转站 漕泾镇 分转站 朱行镇 分转站 兴塔镇和廊下 社区两 分转站 合计 1规模t d10070605050未定330 2占地面积m217001700170017001700未定8500 3主体厂房m2270270270270270未定1350 4附属建筑m26042363030未定198 5场地道路面积m2780780780780780未定3900 6绿化m2590608614620620未定3052 7绿地率 34 7 35 8 36 1 36 5 36 5 未定 主体厂房为转运站主要建筑 厂房为 1 层钢结构建筑 面积 270m2 18m 15m 厂房 高度为 5 5m 7 5m 厂房内按 2 机 4 箱位布置 箱位之间距离为 4 5m 收集车卸料及压缩装箱作业在厂房 内完成 厂房内翻斗停放处设置翻斗坑 深度 1 1m 2 4 3 主要生产设备 各分散转运站中 50t d 规模以下分转站按 1 机两箱配置 50 100t d 规模按 2 机 4 箱 位配置 压缩机规格与 8t 级集装箱匹配 各分转站设备配置如表 2 10 所示 兴塔镇和廊下 社区两分转站设备未定 不列出 下同 12 113 表 2 10 分散转运站设备配置表 数量 序号项目单位 枫泾镇分 转站 亭林镇分 转站 张堰镇分 转站 漕泾镇分 转站 朱行镇分 转站 合计 1远期规模t d10070605050330 2近期规模t d7050404030230 3设备配置 3 1垃圾压缩机套221117 3 2移位装置套221117 3 3翻斗套221117 3 4集装箱只6544322 3 5喷淋除臭装置套111115 3 6控制系统套111115 3 7冲洗设备台111115 2 4 4 给排水 各分散转运站给水近期接自所在镇水厂管道自来水 远期接自金山水厂管道自来水 各站内雨水直接就地排入站外河流 渗滤液和设备冲洗废水等生产废水收集后采用槽车就近运至 污水处理厂处理 达标后就地排入河流 或就近运至金山污水排海工程 经未端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海 各分散转运站给排水情况见表 2 11 表 2 11 各分转站用水量 m3 d 序号转运站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合计 1朱行镇分转站6 051 547 59 2漕泾镇分转站6 051 547 59 3张堰镇分转站6 711 548 25 4亭林镇分转站8 141 769 9 5枫泾镇分转站10 781 7612 54 6兴塔镇分转站3 961 545 5 7镇廊下社区分转站3 961 545 5 小计45 6511 2256 87 2 4 5 总图布置 5 个转运站远期均按 2 机 4 箱位配置 因此 其主体厂房布置相同 转运站布置也基本 相同 辅助用房面积不同 转运站占地面积需要 1700m2 55m 30 9m 呈长方形 主体厂房布置在场地中央 面 积 270m2 18m 15m 厂房两边分别设置收集车和转运车作业场地 收集车作业场地面积 252m2 18m 14m 转运车作业场地面积 288m2 18m 16m 整个场地 道路面积 780m2 另外根据规模不同分别设置不同大小的辅助用房 转运站设置两扇大门 分别供收集车和转运车进出转运站 2 5 运输设备配置 1 石化街道 金卫 山阳镇生活垃圾收运车辆为 5 8t 压缩车或拉臂车 2 枫泾 兴塔 亭林 朱行 漕泾 张堰和廊下镇生活垃圾收集车为 2 5t 级非压缩收集车 其分转 站配套运输车辆为 8t 拉臂车 3 朱泾 新农 松隐 吕巷 干巷镇生活垃圾收运车辆为 3 5t 级压缩车 13 113 4 集中转运站运输车为 15t 级运输车 表 2 12 车辆配置要求 车型功能性能外观 2 5t 收集 车 1 车厢采用全密闭形式 进料口设有门盖 运输途中垃圾不外露 散落 2 车厢具有污水导流 储存装置 车厢下 方的污水储存箱应有污水排放管阀和清洗 孔 3 装卸作业采用液压或机械控制 4 驾驶操作轻便 垃圾装卸作业安全 可 靠 1 发动机排放达到 U II 标准 2 车厢应有较好的耐腐蚀性 能 与垃圾接触部位表面采 用不锈钢材料或经过防腐涂 层处理的普通碳钢 3 运输途中无污水滴漏 4 作业噪声 86 dB A 1 美观 并与周 围环境协调 2 满足 CJ T84 中 一等品有关要求 压缩 式垃 圾车 1 设置贮水箱 贮水箱容积 400L 2 液压或电液控制操纵 3 驾驶作业操作舒适 垃圾装卸作业安全 可靠 轻便 4 配备与垃圾桶匹配的提升装置 5 进料口有盖 6 驾驶室温度可调节 1 发动机排放达到 U II 标准 2 车辆耐腐蚀能力强 与垃 圾直接接触的钢材需经过酸 洗 磷化等防腐处理 3 作业噪声 86 dB A 4 运输途中无污水滴漏 1 美观 并与周 围环境协调 2 满足 CJ T84 中 一等品有关要求 5 8t 拉臂 车 1 能装运 卸载收集 中转的可卸式垃圾 集装箱及垃圾 2 装卸作业采用液压或电液控制 3 驾驶操作舒适 垃圾装卸作业安全 可 靠 4 驾驶室装有冷暖空气调节装置 1 发动机排放达到 U II 标准 2 装卸机构 车厢动作平稳 无撞击 3 拉臂钩自锁保险装置性能 可靠 4 作业噪声 86 dB A 1 美观 并与周 围环境协调 2 满足 CJ T84 中 一等品有关要求 15t 运输 车 1 能装运 卸载收集 中转的可卸式垃圾 集装箱及垃圾 2 装卸作业采用液压或电液控制 3 驾驶操作舒适 垃圾装卸作业安全 可 靠 轻便 4 驾驶室装有车辆底盘标准配置的冷暖空 气调节装置 1 发动机排放达到 U II 标准 2 装卸机构 车厢动作平稳 无撞击 3 拉臂钩自锁保险装置性能 可靠 4 作业噪声 83 dB A 1 美观 并与周 围环境协调 2 满足 CJ T84 中 一等品有关要求 表 2 13 运输车配置计算表 配置数量 辆 序 号 单位 后续设施名 称 运距 km 产量 t d 运输量 t d 8t 拉臂车15t 运输车合计 1枫泾镇分转站集中转运站2666 663 94 4 2亭林镇分转站焚烧厂2344 742 93 3 3张堰镇分转站焚烧厂143230 72 2 4漕泾镇分转站焚烧厂1832 831 52 2 5朱行镇分转站焚烧厂2129 728 52 2 6兴塔镇分转站 7廊下社区分转站 8集中转运站焚烧厂20249 3239 377 9合计 455 1436 813720 注 根据 金山区固体废弃物处置发展规划 2007 年金山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将达到 4 为此运输量为产量的 96 14 113 3 工程分析 3 1 生活垃圾组成特征 3 1 1 生活垃圾组成 根据上海市市容环卫局的统计 2000 年本市市区生活垃圾组成成份见表 3 1 表 3 1 2000 年上海市区生活垃圾的组成 组分纸类塑料竹木布类金属玻璃渣石厨余果类 单成分湿基含量8 0213 931 432 870 854 141 2654 6612 84 生活垃圾组成成分与生活方式 消费习惯直接相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 水平的提高 生活垃圾中天然有机成分将减少 废塑料 废玻璃 废纸张 废金属等包装 材料的含量将有所增加 根据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的长期监测 结合上海的经 济发展 燃料结构发展 预测上海市今后 15 年内垃圾成分见表 3 2 15 113 表 3 2 生活垃圾成分预测 单位 湿重 垃圾组成200520102015 厨余及果皮62 3758 7655 78 渣石2 171 921 79 纸张10 8312 8215 44 塑料13 2112 9812 62 布类3 214 415 28 竹木1 932 492 86 玻璃5 455 645 36 金属0 830 980 87 3 1 2 生活垃圾各组分元素 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对长宁区的生活垃圾各组分的元素组成进行了分析 结果见表 3 3 表 3 3 垃圾组分的元素分析 分析结果 分析项目 厨余果皮纸类橡塑纤维竹木 C33 2544 4344 3976 3146 1246 18 H4 826 326 4612 105 616 15 O26 0537 7539 021 8140 3937 98 S3 681 010 551 082 003 18 N0 630 530 491 060 420 68 Cl1 662 750 632 280 860 82 灰份29 917 218 455 634 604 60 根据 金山区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 工可报告中对金山区生活垃圾组成的调查 金山区生活垃圾组 成 含水量和热值与全市的平均情况基本一致 厨余和果皮等有机废物约占 70 因农业生产采用塑 料大棚 故塑料含量略多 3 2 金山区垃圾转运设施建设规模 根据金山区垃圾转运设施建设规划 全区共设置 1 座集中转运站和 7 座分转运站 各转运设施建设 规模列于表 3 4 表 3 4 金山区垃圾转运设施分布表 序号转运站名称规划规模 t d 近期规模 t d 后续设施 1枫泾镇10070集中转运站 2兴塔镇20不实施集中转运站 3亭林镇7050焚烧厂 4张堰镇6040焚烧厂 5廊下镇20不实施焚烧厂 6漕泾镇5040焚烧厂 7朱行镇5030焚烧厂 8集中转运站400260焚烧厂 3 3 垃圾转运站工艺流程 3 3 1 集中转运站工艺流程 集中转运站转运垃圾采用竖直压入装箱式中转工艺技术 该工艺技术目前已在土耳其 澳大利亚 16 113 新西兰 智利等国规模为 500 10000t d 的垃圾中转站得到应用 运转情况良好 这种工艺具有投资 省 运行成本低 易操作 维修少等优点 是较适合中国国情的垃圾中转站技术 该工艺在国内的静 安区生活垃圾中转站 黄浦区生活垃圾中转站 成都武侯区生活垃圾中转站 上海市崇明县生活垃圾 中转站中已得到成功应用 图 3 1 为竖直装箱垃圾中转站工艺流程示意框图和卸料与装箱工作原理示意图 垃圾收集车进入中转站 经称重计量后进入卸料大厅 将垃圾卸入竖直放置的容器 然后由位于容器上方的压实器对容器内垃圾进行压实 直至容器满载 后由转运车将容器 取出泊位 运往垃圾处置厂 场 该种型式转运站具有以下特点 1 以容器为核心进行转运以容器为核心进行转运 该转运站内大型垃圾集装箱是圆筒型的容器 装载时竖直 放置 垃圾从收集车直接倒入容器 容器内垃圾依靠压实器进行垂直压实 容器装 满垃圾后依靠搬运车将其转换到水平运输状态 2 压缩设备少 压缩设备少 容器内垃圾依靠悬挂于容器上方的压实器进行压缩 压实器可沿容器 泊位方向水平移动 可作用于多个容器泊位 一般 1 台压实器可作用于 6 个容器泊 位 3 车辆配置灵活 车辆配置灵活 中转站一般配置三种车辆 用于容器竖直与水平转换的搬运车 用 于运输的运输车和用于卸料的卸料车 三种车辆各装有不同的专用装置 根据需要 可减少车型配置 可只配备一种同时具有三种功能的车型 也可配备两种车型 即 搬运车和运输车 运输车具有卸料功能 4 转运工艺环保性能好 转运工艺环保性能好 不需要设垃圾卸料贮存池 使垃圾在卸料 装箱 容器 过 程中暴露在外的时间减少到最短 暴露面积也很小 从而将臭气的挥发 扩散降低 到最小程度 这种工艺形式不但大大改善了卸料 装箱 容器 作业过程的作业环 境 对中转站周围的环境影响也很小 另外 容器在装料时 容器盖门与卸料溜槽 形成三面合围的卸料斗 便于垃圾收集车顺利卸料 同时可防止收集车卸载时垃圾 散落 5 压实垃圾的能耗低压实垃圾的能耗低 垃圾直接卸入容器 并由可移动的压实器竖直压实 垃圾收集 车卸载时产生的惯性以及垃圾的自重均有利于容器的装载和容器内垃圾的压实 所 以压实垃圾的动能消耗低 6 容器与压实器的连接工艺 接口结构简单容器与压实器的连接工艺 接口结构简单 容器竖直装载时垃圾经卸料漏斗进入容 装车 转运站 垃圾 处理处置厂 场 长距离运输 短距离收集 收集车 大型转运车 压缩 垃圾直接卸入竖直的容器内 图 3 1 集中转运站工艺流程示意图 17 113 器 压实器自容器的上方向下运动 压实容器内的垃圾 容器和压实器之间只有定 位机构 不需要锁定机构 压实力由容器泊位的承载面来承受 容器与压实器的接 口结构由于压实器的工作直径比容器的内径小 当两者定位准确 依靠电气 机械 机构保证 时 不存在两者之间的结合结构 当容器内装满垃圾后 压实器自上而 下压实容器内垃圾时产生的渗沥水流到容器的底部 压实器回位时 被压缩的垃圾 会反弹 但仍在容器内 不会掉到容器外 7 抗高峰期冲击能力强 抗高峰期冲击能力强 垃圾压缩比大 操作环境好 压缩装置少 转运效率高 站 内设置多个容器停泊位 便于高峰期收集车卸料 8 对分类垃圾收集的适应性高 对分类垃圾收集的适应性高 垃圾直接卸入容器 因此在中转站作业区有若干容器 同时卸载 很容易实现分类垃圾的收集 9 中转站内不设垃圾槽 各个容器停泊间位相互独立 根据垃圾分类要求 规定不同 容器停泊位上的容器装不同类别垃圾 当垃圾收集车进中转站时 只要在垃圾称重 计量装置处明确该垃圾收集车所装垃圾的类别 监控室即可发出指令使垃圾收集车 驶向相应的容器停泊位进行卸载 即可实现垃圾分类装箱转运 10 中转站连续运转能力强 中转站连续运转能力强 垃圾转运装箱采用直接卸入容器的工艺 即使在中转站 停电或压缩设备发生故障时也能转运垃圾 避免了垃圾在中转站内形成堆积 11 不需设置垃圾渗沥水收集设施 不需设置垃圾渗沥水收集设施 在装箱过程中产生的渗沥水沉积在容器的底部 容器底部的密封结构保证渗沥水不会溢出 渗沥水可以运至垃圾处置厂处理 12 容器设计合理 容器设计合理 容器为专利设计 具有受力合理 易于装料 易于卸料 密封性 好 易于清洗 防腐性能好 自重轻等特点 金山区生活垃圾集中转运站主体工艺流程如图 3 2 所示 主要包括以下工艺流程 1 垃圾收集车进站称重计量 装满垃圾的垃圾收集车驶进中转站后 经过称重计量后方能驶向卸料大厅 称重计量的目的在于 1 准确记录中转站每天的垃圾处理量 便于实现企业化管 理 2 便于垃圾收集车在中转站内的作业调度 3 便于掌握垃圾收集车运行状况 4 便于了解和掌握中转站服务区域内生活垃圾产出量的变化规律和增长趋势 称重计量系统由计算机管理 并与中转站监控系统联网 具有以下功能 18 113 压实 空容器放置停泊位 打开容器进料口 倒车 卸载 放下卸料溜槽 下坡道 驶离大厅 压实器 中央监控系统 喷淋 降尘 除臭 垃圾收集车进站 称重计量 卸料大厅 竖直放置容器 容器满载 中转站 作业场地 容器暂存地 转运车 焚烧厂 出中转站 转运车 转运车 容器暂存地地 转运车 称重计量 垃圾收集车出站 直接复位 转运车 卸载 返回 运输 上坡道 容器转运 容器装车 容器装车 容器转移 容器装车 关闭容器进料口 升起卸料溜槽 进站垃圾量及压缩装箱监控点 作业过程监控区 黄浦区生活垃圾中转站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 3 2 金山区生活垃圾集中转运站生产工艺流程图 19 113 1 软件系统具有记录数据 汇总 统计 查询和简单的比较分析功能 2 与中转站监控系统联网 调度收集车在站内的运行 控制容器装载量 3 在垃圾收集车行进前方安装大屏幕 LED 显示屏 显示垃圾收集车的行进路线 要求 规定垃圾收集车驶向相应容器泊位卸料 与市环卫系统信息管理网联网 便于全市生活垃圾产生 收集 运输 处置的信息管 理 2 空容器装料准备 垃圾收集车卸料之前 需将空容器垂直竖起 放置到容器停泊位 转运车将空载容器 通过坡道运往地下转运车作业场地平面后 将空容器放入容器停泊位 该过程由监视器通 过监控系统进行控制 保证空容器准确就位 当空容器完全定位后 除掉容器盖保护装置 由钢丝牵引机构打开容器盖 同时放下 卸料溜槽 卸料溜槽与容器盖门形成卸料漏斗 防止垃圾散落 以使垃圾卸料顺利 3 垃圾收集车卸料 当垃圾收集车经称重计量后 经过坡道驶向二层卸料大厅 根据监控室和现场调度指 示 倒车驶向指定的容器停泊位 卸料大厅上靠近容器停泊位处的限位设施使垃圾收集车 的尾部对准竖直放置的容器进料口 这时 容器顶端的盖门已打开 与容器上方的卸料溜 槽共同围成一卸料漏斗 当垃圾收集车的尾部对准竖直放置的容器进料口后 打开尾部卸料门 将垃圾卸入容 器内 当垃圾收集车卸料完毕 收集车驶离卸料大厅 驶离中转站 如此完成一次垃圾收集车卸料过程 垃圾收集车的卸料过程受监控室监控及卸料大厅 工作人员现场指挥 收集车在卸料大厅流向畅通 不会造成卸料过程不必要的等待 由于垃圾在空中暴露时间短 仅为垃圾收集车卸料时间 同时 垃圾暴露在空中的面 积小 仅为垃圾容器受料口面积 每个容器泊位的垃圾暴露面积为 4 34m2 因此 中转 站内产生的臭气量很少 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小 但是 为了严格控制作业过程中的臭气和 灰尘的扩散 在每个容器停泊位处均安装有吸风装置 时刻对容器卸料口和卸料大厅进行 换气 主体车间换气率按 6 次 小时设计 保持作业场所空气清新 符合环保要求 卸料 大厅为全封闭结构 并且在卸料大厅入口处设置风帘 使卸料大厅的臭气对外界的影响减 到最小 同时垃圾收集车卸料时不会有垃圾散落 并且垃圾在压缩装筒时没有渗沥水泄漏 4 垃圾压缩 进站垃圾收集车被指定到相应的容器停泊位 进行垃圾卸料作业 直至容器装满垃圾 当容器装满垃圾后 根据监控室指示 启动自动压实器 压实器由 PLC 控制 准确 到达指定的容器停泊位 再按下操作按钮 压实器即向下伸入容器内部将垃圾压缩之后 压实器自动退位 然后 再由垃圾收集车往容器内卸入垃圾 装满后再压 直到容器内的垃圾量达到设 计的装载量 此过程需要 2 3 次 控制中心可准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