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后备保护).doc_第1页
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后备保护).doc_第2页
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后备保护).doc_第3页
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后备保护).doc_第4页
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后备保护).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淄 博 职 业 学 院 毕 业 论 文 毕 业 论 文题目 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后备保护) 姓 名 苏昊 学 号 00000000000000 系(院)电子电气工程系 班 级 电力二班 指导教师 xx 职 称 讲师 20XX年 X月 XX日目 录摘 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 1.1 课题的背景1 1.2 课题的意义1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2第2章 变压器的后备保护3 2.1变压器相间短路的后备保护及过负荷保护3 2.1.1过电流保护3 2.1.2低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4 2.1.3复合电压启动的(方向)过电流保护5 2.1.4过负荷保护7 2.2变压器接地短路的后备保护7 2.2.1中性点直接接地变压器的零序电流保护8 2.2.2中性点可能接地或不接地运行时变压器的零序电流电压保护8第3章 相关技术与理论11 3.1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11 3.1.1选择性11 3.1.2速动性11 3.1.3灵敏性12 3.1.4可靠性12 3.2变压器继电保护原理图及动作过程分析13 3.2.1断路器在分闸状态,用控制开关合闸过程13 3.2.2断路器在合闸状态,用控制开关分闸过程14 3.2.3断路器的“试合闸”动作过程15 3.2.4断路器在合闸工作状态,变压器电流速断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保护动作过程分析16 3.2.5断路器在合闸工作状态,变压器过电流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保护动作过程分析17 3.2.6断路器在合闸工作状态,变压器轻瓦斯信号动作过程19 3.2.7断路器在合闸工作状态,变压器重瓦斯保护动作过程19 3.2.8断路器在合闸工作状态,变压器温度信号动作过程20 3.2.9断路器在合闸工作状态,变压器单相接地保护动作过程20结 束 语21参考文献22致 谢23摘 要电能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民生活关系密切。供电的中断或不足,不仅将直接影响生产,造成人民生活紊乱,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造成极其严重的社会性灾难。随着现代社会对电网供电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就需要我们继电保护装置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针对系统出现的故障能及时切除,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变压器是配电系统的核心,对它的继电保护也就成为重中之重。为了供电的可靠性和系统正常运行,就必须视其容量的大小、电压的高低和重要程度,设置相应的继电保护装置。 关键字:电能 变压器 继电保护ABSTRACTElectrical energy and the national economy departments and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life. Modern industry, agriculture, transportation, and residents are widely using electricity as power, heat, lighting and other energy sources. Power supply interruption or insufficient, will not only directly affect the production, caused the peoples life is disorder, and in some cases, even cause serious social disaster. As to the requirement of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is increasing in modern society, it requires us to relay protection device to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for the system fault can be removed promptly, ensure safe, stable and reliable operation of power grid. Transformer is the core of the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its protection has become a top priority. To the reliability of power supply and system normal operation, you must see the size of its capacity, voltage, high and low and important degree, set up corresponding relay protection device.Key words : electricity transformer Relay protection II第1章 绪论1.1 课题的背景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供电元件,为了供电的可靠性和系统正常运行,就必须视其容量的大小、电压的高低和重要程度,设置相应的继电保护装置。 变压器的内部故障可以分油箱内部和油箱外部故障两种。油箱内部的故障包括绕组的相间短路、接地短路、匝间短路以及铁芯的绕损等。对变压器来讲,这些故障都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油箱内故障时产生的电弧,将引起绝缘物质的剧烈气化,从而可能引起爆炸。因此,这些故障应该尽快加以切除。油箱外的故障,主要是绝缘套管和引出线上发生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 变压器的不正常运行状态主要有:由于变压器外部相间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和外部接地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和中性点过电压;由于负荷超过额定容量引起的过负荷以及由于漏油等原因引起的油面降低。 此外,对大容量变压器,由于其额定工作时的磁通密度接近于铁芯的饱和磁通密度,因此,在过电压或低频率等异常运行方式下,还会发生变压器的过励磁故障。针对电力变压器的上述故障类型及不正常运行状态,应对变压器装设相应的继电保护装置。1.2 课题的意义继电保护装置要求反应电气设备的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状态并且自动迅速地、有选择性的动作于断路器,将故障设备从系统中切除,保证无故障设备继续运行,将事故限制在最小范围,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最大限度地保度证向用户安全连接供电。继电保护装置作用是起到反事故的自动装置的作用,必须正确地区分“正常”与“不正常”运行状态、被保护元件的“外部故障”与“内部故障”,以实现继电保护的功能。因此,通过检测各种状态下被保护元件所反映的各种物理量的变化并予以鉴别。依据反映的物理量的不同,保护装置可以构成下述各种原理的保护:(1)反映电气量的保护 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通常伴有电流增大、电压降低以及电流与电压的比值(阻执)和它们之间的相位角改变等现象。因此,在被保护元件的一端装设的种种变换器可以检测、比较并鉴别出发生故障时这些基本参数与正常运行时的差别,就可以构成各种不同原理的继电保护装置。(2)反映非电气量的保护 如反应湿度、压力、流量等非电气量变化的可以构成电力变压器的瓦斯保护、湿度保护等。 继电保护相当于一种在线的开环的自动化控制装置,根据控制过程信号性质的不同,可以分模拟型(它又分为机电型和静态型)和数字型两大类。对于常规的模拟继电保护装置,一般包括测量部分、逻辑部分和执行部分。测量部分从被保护对象输入有关信号,再与给定的整定值比较,以判断是否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逻辑部分依据测量部分输出量的性质、出现的顺序或其组合,进行逻辑判断,以确定保护是否应该动作;执行部分依据前面环节判断得出的结果予以执行:跳闸或发出信号。1.3本文的主要内容本文研究的是关于电力变压器的继电保护以及变压器继电保护原理图动作过程分析。通过本次论文掌握和巩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熟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设计步骤和设计技能,根据技术规范,选择和论证继电保护的配置选型的正确性并培养自己在实践工程中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第2章 变压器的后备保护2.1 变压器相间短路的后备保护及过负荷保护为了防止外部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和作为变压器纵差保护、瓦斯保护的后备,变压器还应装设后备保护。变压器相间短路的后备保护既是变压器主保护的后备保护,又是相邻母线或线路的后备保护。2.1.1 过电流保护变压器过电流保护的原理逻辑框图如图1 所示。其工作原理与线路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相同。保护动作后,跳开变压器两侧的断路器。保护的起动电流按躲过变压器可能出现的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即式中,可靠系数,一般取为1.21.3; 返回系数,取为0.850.95; 变压器可能出现的最大负荷电流。(图1 变压器过电流保护逻辑框图)变压器的最大负荷电流应按下列情况考虑:(1)对并联运行的变压器,应考虑切除一台最大容量的变压器后,在其他变压器中出现的过负荷。当各台变压器的容量相同时,可按下式计算:式中,并联运行变压器的最少台数; 变压器的额定电流。(2)对降压变压器,应考虑负荷中电动机自启动时的最大电流,即式中,综合负荷的自启动系数,其值与负荷性质及用户与电源间的电气距离有关,对110kV降压变电站的6kV10kV侧,取1.52.5;35kV侧,取1.52.0;正常工作时的最大负荷电流(一般为变压器的额定电流)。按以上条件选择的起动电流,其值一般较大,往往不能满足作为相邻元件后备保护的要求,为此需要采用以下几种提高灵敏性的方法。2.1.2 低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如图2 所示为三相低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逻辑框图,保护的启动元件包括电流元件和低电压元件,一般采用电流继电器和低电压继电器。其启动元件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按躲过变压器的额定电流整定计算,即(图2 低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逻辑框图)因而其动作电流比按最大负荷电流整定的一般过电流保护的起动电流小,从而提高了保护的灵敏性。低电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可按躲过正常运行时最低工作电压整定。一般情况下也可直接取(为变压器的额定电压)。电流元件的灵敏系数按第2章给出的公式校验,电压元件的灵敏系数按下式校验:式中,最大运行方式下,灵敏系数校验点短路时,保护安装处的最大电压。对于牵引变压器来说,一般要在高压侧装设三相低压启动的过流保护,并且还要在低压侧装设a相和b相低压启动的过流保护。当牵引变压器a相或b相27.5kV母线短路时,a相或b相装设的低压启动的过流保护将会动作,经过整定的动作时限(一般为0.7s),直接将27.5kV母线a相或b相断路器跳闸,将短路故障切除,同时发出过流保护动作的信号。当牵引变压器a相与b相27.5kV母线之间短路或a相、b相、c相三相短路时,a相和b相装设的低压启动的过流保护将会同时动作,经过整定的动作时限,将27.5kV母线a相和b相断路器同时跳闸,将短路故障切除,同时发出过流保护动作的信号。当接触网短路时,馈线保护与变压器27.5kV侧低压启动的过流保护可能会同时启动,但由于馈线保护的动作延时比主变27.5kV侧低压启动的过流保护的延时小一个时限级差,所以馈线保护先动作,使馈线断路器跳闸,将故障切除。如果馈线保护由于某种原因拒动,那么主变27.5kV侧低压启动的过流保护动作,将短路故障切除。也就是说,主变27.5kV侧低压启动的过流保护可作为相应馈线保护的远后备。在主变27.5kV侧a相和b相分开装设低压启动的过流保护的优点在于:当任一相母线短路时,仅仅是短路相的保护动作,断路器跳闸,而正常相仍可照常供电,保证机车正常运行,缩小停电范围。牵引变压器高压侧装设的三相低压启动的过流保护则是作为主变纵差保护的近后备和27.5kV侧a相和b相过流保护的远后备保护。它的动作时限应该比27.5kV侧a相和b相过流保护的动作时限大一个时限级差,一般取1s。当保护范围内动作时,如果主变纵差保护、27.5kV侧a相和b相过流保护都没有动作,则高压侧装设的三相低压启动的过流保护就会动作,使主变110kV侧和27.5kV侧的断路器都跳闸,将短路故障切除,同时发出信号。2.1.3 复合电压启动的(方向)过电流保护若低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的低电压继电器灵敏系数不满足要求,可采用复合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复合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由复合电压元件(负序过电压和相间低电压)、相间方向元件及三相过流元件“与”构成。过流保护的起动值可配置若干段,每段可配不同的时限。装置动作情况如下:当发生不对称短路时,故障相过电流元件动作,同时负序过电压元件动作,将变压器两侧断路器断开。当发生三相对称短路时,故障相过电流元件动作,低电压元件起动,将变压器两侧断路器断开。(图3 复合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逻辑框图)1.复合电压元件复合电压元件包括负序过电压元件和相间低电压元件,负序电压反应系统的不对称故障,低电压反应系统的对称故障。复合电压元件可取本侧电压,也可取变压器对侧电压“或”的方式。负序电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按躲开正常运行情况下负序电压滤过器输出的最大不平衡电压整定。据运行经验,其动作电压取低电压元件的动作电压的整定原则和低电压启动过电流保护相同,其整定值也通常取2.过流元件复合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装置中电流元件的整定原则与低电压启动过电流保护相同。3.相间功率方向元件方向元件采用90接线,最大灵敏角可取-30或-45。相间方向元件的电压可取本侧或对侧的,取对侧时,两侧绕组的接线方式应一样。为防止三相短路失去方向性,相间方向元件的电压可由另一侧电压互感器提供,也可以利用微机保护的记忆功能通过记忆方法保存故障前电压信息进行计算。与低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比较,复合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具有以下优点:(1) 由于负序电压继电器的整定值较小,因此,对于不对称短路,电压元件的灵敏系数较高。(2) 由于保护反应负序电压,因此,对于变压器后面发生的不对称短路,电压元件的工作情况与变压器采用的接线方式无关。(3) 在三相短路时,如果由于瞬间出现负序电压,使继电器KVN和KV动作,则在负序电压消失后,KV继电器又接于线电压上,这时,只要KV 继电器不返回,就可以保证保护装置继续处于动作状态。由于低电压继电器返回系数大于1,因此,实际上相当于灵敏系数提高了1.15 倍1.2 倍。由于具有上述优点且接线比较简单,因此,复合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已代替了低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从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大容量的变压器和发电机组。由于额定电流很大,而在相邻元件末端两相短路时的短路电流可能较小,因此,采用复合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往往不能满足灵敏系数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应采用负序过电流保护,以提高不对称短路时的灵敏性。2.1.4 过负荷保护变压器的过负荷保护反应变压器对称过负荷引起的过电流。变压器的过负荷电流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三相对称的,因此只需装设单相过负荷保护。对于牵引变压器来说,由于各相牵引负荷不相等,所以过负荷保护应该装在牵引变压器高压侧的重负荷相上。保护经延时动作于信号。对于一般的电力变压器,过负荷保护的动作电流,仍按躲开变压器的额定电流整定。为了防止过负荷保护在外部短路时误动作,其时限应比变压器的后备保护动作时限大一个。2.2 变压器接地短路的后备保护电力系统中,接地故障是最常见的故障形式。接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变压器,一般要求在变压器上装设接地保护作为变压器主保护和相邻元件接地保护的后备保护。发生接地故障时,变压器中性点将出现零序电流,母线将出现零序电压,变压器的接地后备保护通常都是由反应这些电气量构成的。大接地电流系统发生单相或两相接地短路时,零序电流的分布和大小与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数目和位置有关。通常,对只有一台变压器的升压变电所,变压器都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运行方式。对有若干台变压器并联运行的变电所,则采用一部分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运行的方式,以保证在各种运行方式下,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数目和位置尽量维持不变,从而保证零序保护有稳定的保护范围和足够的灵敏度。110kV以上变压器中性点是否接地运行,还与变压器中性点绝缘水平有关。对于220kV及以上的大型电力变压器,高压绕组一般都采用分级绝缘,其中性点绝缘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绝缘水平很低,例如500kV系统的中性点绝缘水平为38kV,这种变压器,中性点必须直接接地运行,不允许将中性点接地回路断开;另一种则绝缘水平较高,例如220kV变压器的中性点绝缘水平为110kV,其中性点可直接接地,也可在系统中不失去接地点的情况下不接地运行。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不接地运行的变压器,应能够承受加到中性点与地之间的电压。因此,采用这种变压器,可以安排一部分变压器接地运行,另一部分变压器不接地运行,从而可把电力系统中接地故障的短路容量和零序电流水平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也是为了接地保护本身的需要。故变压器零序保护的方式就与变压器中性点的绝缘水平和接地方式有关,应分别予以考虑。2.2.1 中性点直接接地变压器的零序电流保护这种变压器接地短路的后备保护毫无例外地采用零序电流保护。为了缩小接地故障的影响范围及提高后备保护动作的快速性和可靠性,一般配置两段式零序电流保护,每段还各带两级延时,如图4 所示。(图4 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变压器零序电流保护逻辑框图)零序电流保护段作为变压器及母线的接地故障后备保护,其动作电流和延时应与相邻元件单相接地保护段相配合,通常以较短延时=(0.51.0)s 动作于母线解列,即断开母线联络断路器或分段断路器,以缩小故障影响范围;以较长的延时有选择地跳开变压器高压侧断路器。由于母线专用保护有时退出运行,而母线及附近发生短路故障时对电力系统影响又比较严重,所以设置零序电流保护段,用以尽快切除母线及其附近的故障。零序电流保护段作为引出线接地故障的后备保护,其动作电流和延时应与相邻元件接地后备段相配合。通常应比相邻元件零序保护后备段最大延时一个,以断开母线联络断路器或分段断路器, 动作于断开变压器高压侧断路器。为防止变压器与系统并列之前,在变压器高压侧发生单相接地而误将母线联络断路器断开,所以在零序电流保护动作于母线解列的出口回路中串入变压器高压侧断路器辅助常开接点QF1。当断路器QF1断开时,QF1的辅助常开接点将保护闭锁。2.2.2 中性点可能接地或不接地运行时变压器的零序电流电压保护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发生接地短路时,零序电流的大小和分布与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数目和位置有关。为了使零序保护有稳定的保护范围和足够灵敏度,在发电厂和变电所中,将部分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运行。因此,这些变压器的中性点,有时接地运行,有时不接地运行。1.全绝缘变压器由于变压器绕组各处的绝缘水平相同,因此,在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允许后断开中性点不接地运行的变压器。图5 示出全绝缘变压器零序保护原理接线图。图中除装设与图4相同的零序电流保护外,还应装设零序电压保护作为变压器不接地运行时的保护。零序电压元件的动作电压应按躲过在部分接地的电网中发生接地短路时保护安装处可能出现的最大零序电压整定,一般取。由于零序电压保护仅在系统中发生接地短路,且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已全部断开后才动作,因此,保护的动作时限不需与其他保护的动作时限相配合,为避开电网单相接地短路时暂态过程影响,一般取=(0.30.5)s。(图5 全绝缘变压器零序保护逻辑框图)2.分级绝缘变压器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压器,为了降低造价,高压绕组采用分级绝缘,中性点绝缘水平较低,在单相接地故障时且失去中性点接地时,其绝缘将受到破坏。为此,可在变压器中性点装设放电间隙,如图6 所示。当间隙上的电压超过动作电压时迅速放电,使中性点对地短路,从而保护变压器中性点的绝缘。因放电间隙不能长时间通过电流,故在放电间隙上装设零序电流元件,在检测到间隙放电后迅速切除变压器。另外,放电间隙是一种比较粗糙的设施,气象条件、调整的精细程度以及连续放电的次数都可能会使之出现该动作而不动作的情况,因此,对于这种接地方式,仍应装设专门的零序电流电压保护,其任务是及时切除变压器,防止间隙长时间放电,并作为放电间隙拒动的后备。(图6 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时保护原理接线图)第3章 相关技术与理论3.1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对动作于跳闸的继电保护,在技术上一般应满足四个基本要求: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即保护四性。3.1.1 选择性选择性是指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仅将故障元件切除,而使非故障元件仍能正常运行,以尽量缩小停电范围。例: 当d1短路时,保护1、2动跳1DL、2DL,有选择性 当d2短路时,保护5、6动跳5DL、6DL,有选择性 当d3短路时,保护7、8动跳7DL、8DL,有选择性若保护7拒动或7DL拒动,保护5动跳5DL(有选择性)若保护7和7DL正确动作于跳闸,保护5动跳5DL,则越级跳闸(非选择性)小结:选择性就是故障点在区内就动作,区外不动作。当主保护未动作时,由近后备或远后备切除故障,使停电面积最小。因远后备保护比较完善(对保护装置DL、二次回路和直流电源等故障所引起的拒绝动作均起后备作用)且实现简单、经济,应优先采用。3.1.2 速动性快速切除故障。提高系统稳定性;减少用户在低电压下的动作时间;减少故障元件的损坏程度,避免故障进一步扩大。t故障切除时间;tbh-保护动作时间;tDL-断路器动作时间;一般的快速保护动作时间为0.060.12s,最快的可达0.010.04s。一般的断路器的动作时间为0.060.15s,最快的可达0.020.06s。3.1.3 灵敏性指在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对故障情况的反应能力。满足灵敏性要求的保护装置应在区内故障时,不论短路点的位置与短路的类型如何,都能灵敏地正确地反应出来。通常,灵敏性用灵敏系数来衡量,并表示为Klm。对反应于数值上升而动作的过量保护(如电流保护)对反应于数值下降而动作的欠量保护(如低电压保护)其中故障参数的最小、最大计算值是根据实际可能的最不利运行方式、故障类型和短路点来计算的。3.1.4 可靠性指发生了属于它该动作的故障,它能可靠动作,即不发生拒绝动作(拒动);而在不该动作时,他能可靠不动,即不发生错误动作(简称误动)。影响可靠性有内在的和外在的因素:内在的:装置本身的质量,包括元件好坏、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制造工艺水平、内外接线简明,触点多少等;外在的:运行维护水平、调试是否正确、是否正确安装。3.2 变压器继电保护原理图及动作过程分析3.2.1 断路器在分闸状态,用控制开关合闸过程1当断路器QF在分闸位置,控制开关SA在“跳闸后”位置。“工作位置”行程开关2SQ触点已闭合,控制开关SA(11,10)触点接通,常闭辅助触点QF1闭合,此时,绿灯GN接通控制小母线WC而亮平光。电流路径:WC+1FUSA1110GN2SQQF1KO2FUWC-2控制开关SA切至“预备合闸”位置时: 其一,控制开关SA(9,10)触点接通,SA(11,10)触点断开,绿灯GN接通闪光小母线WF,断路器位置和控制开关位置不对应,绿灯GN闪光; 电流路径:WF+SA910GN2SQQF1KO2FUWC-其二,控制开关SA(1,3)触点接通,为“事故跳闸”音响信号接通做准备。3控制开关SA切至“合闸”位置时: 其一,控制开关SA(5,8)触点接通,合闸接触器KO接通控制小母线WC而励磁。同时,短接了绿灯GN,使其熄灭;电流路径:WC+1FUSA58KPJ22SQQF1KO2FUWC-其二,控制开关SA(9,10)触点断开,SA(9,12)触点接通,为事故跳闸后绿灯GN闪光作准备;其三,控制开关SA(16,13)触点接通,为红灯RD的接通做好准备;其四,控制开关SA(1,3)触点断开,SA(17,19)触点接通,为“事故跳闸”音响信号接通做准备。4合闸接触器KO动作,其两对常开触点KO闭合,合闸线圈YO接通合闸小母线WO而励磁。电流路径:WO+3FUKOYOKO4FUWO-5合闸铁芯动作,断路器QF合闸。6断路器QF合闸后:其一,常闭触点QF1断开,切断合闸监视回路;其二,常开触点QF2闭合,接通分闸监视回路。合闸位置继电器KCC接通控制小母线WC而励磁;电流路径:WC+1FUKCCKPJ(I)QF2YR2FUWC-其三,常闭触点QF3断开,为事故跳闸后“事故跳闸”音响回路接通做准备;其四,常开触点QF4闭合,为“跳闸回路断线”监视做准备。7合闸位置继电器KCC动作:其一,常开触点KCC1闭合,红灯RD接通控制小母线WC而亮平光;电流路径:WC+1FUSA1613RDKCC12FUWC-其二,常闭触点KCC2断开,为“跳闸回路断线”监视做准备。8控制开关SA弹回至“合闸后”位置:其一,控制开关SA(16,13)触点继续接通,红灯RD亮平光;其二,SA(1,3)触点又闭合,为“事故跳闸”音响回路接通做好准备。其三,控制开关SA(9,10)触点接通,SA(9,12) 触点断开,为绿灯GN闪光作准备。3.2.2 断路器在合闸状态,用控制开关分闸过程1控制开关SA切至“预备跳闸”位置时:其一,控制开关SA(14,13)触点接通,SA(16,13)触点断开,红灯RD接通闪光母线WF,断路器位置和控制开关位置不对应,红灯RD闪光;电流路径:WF+SA1413RDKCC12FUWC-其二,控制开关SA(1,3)及SA(17,19)触点同时断开,切断了“事故跳闸”音响信号回路;其三,控制开关SA(11,10)触点接通,为绿灯GN亮作准备。2控制开关SA切至“跳闸”位置,SA(6,7)触点接通,使防跳继电器电流线圈KPJ(I)及跳闸线圈YR接通控制小母线WC而励磁。电流路径:WC+1FUVKCOKPJ(I)QF2YR2FUWC-3防跳继电器KPJ动作:其一,常开触点KPJ1闭合,用于“防跳”自保持,作用于断路器QF有可能出现的“跳跃”现象; 其二,常闭触点KPJ2断开,防止合闸接触器KO回路接通;其三,常开触点KPJ3闭合。4跳闸铁心动作,使断路器QF跳闸。5断路器QF跳闸后:其一,常闭触点QF1闭合,接通合闸监视回路,绿灯GN接通控制小母线WC而亮平光;电流路径:WC+1FUSA1110GN2SQQF1KO2FUWC-其二,常开触点QF2断开,切断跳闸线圈YR回路。防跳继电器电流线圈KPJ(I)和合闸位置继电器KCC均断电返回;其三,常闭触点QF3闭合;其四,常开触点QF4断开,切断“跳闸回路断线”监视回路。6防跳继电器KPJ断电返回时:其一,常开触点KPJ1断开,解除KPJ(V)“防跳”自保持回路;其二,常闭触点KPJ2闭合,为下次合闸作准备;其三,常开触点KPJ3断开。7. 合闸位置继电器KCC断电返回时:其一,常开触点KCC1断开,红灯RD熄灭;其二,常闭触点KCC2闭合。8松开控制开关SA,使其弹回“跳闸后”位置,绿灯GN继续亮平光。3.2.3 断路器的“试合闸”动作过程1当断路器手车推入“试验”位置,试验位置行程开关1SQ闭合。此时,可以手动合闸,对断路器进行动作试验。2按控制按钮SE,合闸接触器KO接通控制小母线WC而励磁。电流路径:WC+1FUSE1SQQF1KO2FUWC-3合闸接触器KO两对常开触点闭合,合闸线圈YO接通合闸小母线WO而励磁。电流路径:WO+3FUKOYOKO4FUWO-4合闸铁芯动作,断路器QF合闸。5断路器QF合闸后:其一,常闭触点QF1断开,切断合闸接触器KO回路,绿灯GN熄灭;其二,常开触点QF2闭合,接通分闸监视回路,合闸位置继电器KCC接通控制小母线WC而励磁;电流路径:WC+1FUKCCKPJ(I)QF2YR2FUWC-其三,常闭触点QF3断开,为“事故跳闸”音响回路接通做准备;其四,常开触点QF4闭合,为“跳闸回路断线”监视做准备。6合闸位置继电器KCC动作:其一,常开触点KCC1闭合,因控制开关SA在“跳闸后”位置,SA(14,15)接通,断路器位置和控制开关位置不对应,红灯RD接通闪光小母线WF而闪光;电流路径:WF+SA(14,15)RDKCC12FUWC-其二,常闭触点KCC2断开,为“跳闸回路断线”监视做准备。3.2.4 断路器在合闸工作状态,变压器电流速断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保护动作过程分析1当变压器电流速断保护范围内发生相间短路故障(以A、B相间短路为例,且暂不涉及零序电流保护),变压器一次回路流过短路电流。2电流互感器TA1a、TA2a二次侧分别感应出故障电流,使电流继电器1KA、3KA励磁。电流路径:TA2a1KA3KATA2a3电流继电器1KA达到动作整定值,常开触点1KA闭合,时间继电器KT接通控制小母线WC而励磁。电流路径:WC+1FU1KAKT2FUWC-4电流继电器3KA达到动作整定值,其常开触点3KA闭合,保护出口继电器KCO及信号继电器1KS接通控制小母线WC而励磁。电流路径:WC+1FU3KA1KS1XBKCO2FUWC-5保护出口继电器常开触点KCO闭合,使防跳继电器电流线圈KPJ(I)及跳闸线圈YR接通控制小母线WC而励磁。电流路径:WC+1FUKCOKPJ(I)QF2YR2FUWC-6防跳继电器KPJ动作:其一,常开触点KPJ1闭合,用于“防跳”自保持,作用于断路器QF有可能出现的“跳跃”现象; 其二,常闭触点KPJ2断开,防止合闸接触器KO回路接通;其三,常开触点KPJ3闭合,使断路器在跳闸中,给常开触点KCO提供保护回路。电流路径:WC+1FUKPJ3KPJ(I)QF2YR2FUWC-7跳闸铁芯动作,使断路器QF跳闸,断开故障点,电流继电器1KA、3KA及时间继电器KT与保护出口继电器KCO均随即返回。8断路器QF跳闸后:其一,常闭触点QF1闭合,接通合闸监视回路。控制开关SA在“合闸后”位置,SA(9,10)触点接通,断路器位置和控制开关位置不对应,绿灯GN接通闪光小母线WF而闪光;电流路径:WF+SA1110GN2SQQF1KO2FUWC-其二,常开辅助触点QF2断开,断开跳闸线圈YR回路。防跳继电器电流线圈KPJ(I)和合闸位置继电器KCC均断电返回;其三,常闭触点QF3闭合,因控制开关SA在“合闸后”位置,控制开关SA(1,3)及 SA(17,19)接通,断路器位置和控制开关位置不对应,接通事故小母线WAS,发出“事故跳闸”音响信号;电流路径:701SA13SA1719QF3WAS-其四,常开触点QF4断开,断开“跳闸回路断线”监视回路。9防跳继电器KPJ断电返回:其一,常开触点KPJ1断开,解除KPJ(V)“防跳”自保持回路; 其二,常闭触点KPJ2闭合,为下次合闸作准备;其三,常开触点KPJ3断开,解除对出口继电器KCO触点的保护作用。10. 合闸位置继电器KCC断电返回:其一,常开触点KCC1断开,红灯RD熄灭;其二,常闭触点KCC2闭合。11信号继电器1KS动作,常开触点1KS闭合,接通预告信号小母线WFS,发出“电流速断跳闸”音响信号。电流路径:7031KSWFS3.2.5 断路器在合闸工作状态,变压器过电流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保护动作过程分析 1当变压器过电流保护范围内发生相间短路故障(以A、B相间短路为例,且暂不涉及零序电流保护),变压器一次回路流过短路电流。2电流互感器TA1a、TA2a二次侧分别感应出故障电流,使电流继电器1KA、励磁。电流路径:TA2a1KA3KATA2a3电流继电器IKA动作,其常开触点IKA闭合,时间继电器KT接通控制小母线WC而励磁。电流路径:WC+1FUIKAKT2FUWC-4时间继电器KT达到整定延时时限时,延时闭合瞬时断开的常开触点KT闭合,保护出口继电器KCO及信号继电器2KS,接通控制小母线WC而励磁。电流路径:WC+1FUKT2KS2XBKCO2FUWC-5保护出口继电器常开触点KCO闭合,使防跳继电器电流线圈KPJ(I)及跳闸线圈YR接通控制小母线WC而励磁。电流路径:WC+1FUKCOKPJ(I)QF2YR2FUWC-6防跳继电器KPJ动作:其一,常开触点KPJ1闭合,用于“防跳”自保持,作用于断路器QF有可能出现的“跳跃”现象; 其二,常闭触点KPJ2断开,防止合闸接触器KO回路接通;其三,常开触点KPJ3闭合,使断路器在跳闸中,给常开触点KCO提供保护回路。电流路径:WC+1FUKPJ3KPJ(I)QF2YR2FUWC-7跳闸铁芯动作,使断路器QF跳闸,切断变压器主回路,电流继电器1KA时间继电器KT及保护出口继电器KCO均随即返回。8断路器QF跳闸后:其一,常闭触点QF1闭合,接通合闸监视回路。因SA(11,10)触点已接通,绿灯GN接通控制小母线WC而亮平光;电流路径:WC+1FUSA1110GN2SQQF1KO2FUWC-其二,常开触点QF2断开,切断跳闸线圈YR回路,防跳继电器电流线圈KPJ(I)和合闸位置继电器KCC均断电返回;其三,常闭触点QF3闭合,因控制开关SA在“合闸后”位置,控制开关SA(1,3)及 SA(17,19)接通,断路器位置和控制开关位置不对应,接通事故小母线WAS,发出“事故跳闸”音响信号;电流路径:701SA13SA1719QF3WAS-其四,常开触点QF4断开,断开“跳闸回路断线”监视回路。9防跳继电器KPJ断电返回:其一,常开触点KPJ1断开,解除KPJ(V)“防跳”自保持回路; 其二,常闭触点KPJ2闭合,为下次合闸作准备;其三,常开触点KPJ3断开,解除对出口继电器KCO触点的保护作用。10. 合闸位置继电器KCC断电返回:其一,常开触点KCC1断开,红灯RD熄灭;其二,常闭触点KCC2闭合。11信号继电器2KS动作,常开触点2KS闭合,接通预告信号小母线WFS,发出“过电流跳闸”音响信号。电流路径:7032KSWFS 3.2.6 断路器在合闸工作状态,变压器轻瓦斯信号动作过程1当变压器内部发生轻微故障或油箱内油面有少量下降时,轻瓦斯触点2KG动作,其常开触点2KG闭合,信号继电器5KS接通控制小母线WC而励磁。电流路径:WC+1FU2KG5KS2FUWC-2信号继电器5KS动作,其常开触点5KS闭合,接通预告信号小母线WFS,发出“轻瓦斯”动作预告信号。电流路径:7035KSWFS3.2.7 断路器在合闸工作状态,变压器重瓦斯保护动作过程1当变压器内部发生严重故障(如相间短路等),而使油箱内油面有大量下降时,重瓦斯触点1KG动作,其常开触点1KG闭合,保护出口继电器KCO及信号继电器3KS接通控制小母线WC而励磁。电流路径:WC+1FU1KG4XB3KS3XBKCO2FUWC-2保护出口继电器常开触点KCO闭合,使防跳继电器电流线圈KPJ(I)及跳闸线圈YR接通控制小母线WC而励磁。电流路径:WC+1FUKCOKPJ(I)QF2YR2FUWC-3防跳继电器KPJ动作:其一,常开触点KPJ1闭合,用于“防跳”自保持,作用于断路器QF有可能出现的“跳跃”现象; 其二,常闭触点KPJ2断开,防止合闸接触器KO回路接通;其三,常开触点KPJ3闭合,使断路器在跳闸中,给常开触点KCO提供保护回路。电流路径:WC+1FUKPJ3KPJ(I)QF2YR2FUWC-4跳闸铁芯动作,使断路器QF跳闸,切断变压器主回路。5断路器QF跳闸后:其一,常闭触点QF1闭合,接通合闸监视回路。因SA(11,10)触点已接通,绿灯GN接通控制小母线WC而亮平光;电流路径:WC+1FUSA1110GN2SQQF1KO2FUWC-其二,常开触点QF2断开,切断跳闸线圈YR回路,防跳继电器电流线圈KPJ(I)和合闸位置继电器KCC均断电返回;其三,常闭触点QF3闭合,因控制开关SA在“合闸后”位置,控制开关SA(1,3)及 SA(17,19)接通,断路器位置和控制开关位置不对应,接通事故小母线WAS,发出“事故跳闸”音响信号;电流路径:701SA13SA1719QF3WAS-其四,常开触点QF4断开,断开“跳闸回路断线”监视回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