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习题精讲.doc_第1页
第二章-习题精讲.doc_第2页
第二章-习题精讲.doc_第3页
第二章-习题精讲.doc_第4页
第二章-习题精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级面授+押题QQ912969192第二章习题精讲 一、重要程度本章内容在考试中的重要性:本章内容在历年考试中占的分值在1116分之间(不含2011年起不作考试要求的“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结算”两部分内容的考题分值),占本科目总分的8.5%12.3%。预计2013年本章考试分值在13-15分左右。二、重点难点(一)重点(1)赢得值法(7题);(2)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7题);(3)按施工成本组成编制施工成本计划(7题);(4)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骤(6题);(5)施工成本计划的类型(5题);(6)综合成本的分析方法(5题);(7)按施工进度编制施工成本计划(5题);(8)施工成本管理的措施(5题);(9)施工成本分析的依据(4题);(10)施工成本分析的有关概念(3题);(11)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依据(3题);(12)按施工项目组成编制施工成本计划(3题);(13)偏差分析的表达方法(3题)。(二)难点(1)施工成本控制与施工成本管理任务;(2)赢得值法;(3)量价分离原则;(4)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的区别与对比;(5)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组成(按照工程量清单计价);(6)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与主要环节;(7)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三、典型题目讲解(一)赢得值法(7题)1.某分部工程计划工程量5000立方米,计划成本380元立方米;实际完成工程量4500立方米,实际成本400元立方米。用赢得值法分析该分部工程的施工成本偏差为()元。(2011年试题第66题)A.-90000B.-100000C.-190000D.-200000答疑编号950157020101: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解析】成本偏差=已完工作预算费用-已完工作实际费用=4500(380400)=90000元。参见教材P94。2.某工程10月份拟完工程计划施工成本50万元,已完工程计划施工成本45万元,已完工程实际施工成本48万元,该工程10月底施工成本偏差和进度偏差分别是()。(2006年试题第23题)A.成本超支3万元,进度拖延5万元B.成本超支3万元,进度拖延3万元C.成本节约2万元,进度提前5万元D.成本节约2万元,进度提前3万元答疑编号950157020102: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解析】费用偏差(CV)=已完工作预算费用一已完工作实际费用=(4548)万元=3万元,超支3万元;进度偏差(SV)=已完工作预算费用一计划工作预算费用=(4550)万元=5万元,进度拖延5万元。参见教材P9495。3.某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收集到的分部工程A的资料见下表。则分部工程A的施工成本节约()元。(2005年试题第19题)分部工程工程量/施工成本/(元/ )计划实际计划实际A600500350320A.35000 B.32000C.18000 D.15000答疑编号950157020103: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D【解析】此题的计算过程为:费用偏差=已完工作预算费用已完工作实际费用=已完成工作量预算单价一已完成工作量实际单价500350500320=175000160000=15000。因计算结果为正值,则表示施工成本节约15000元。参见教材P95。4.下图所示为拟完工程和已完工程计划施工成本的比较,图中表示t时刻的()。(2005年试题第20题)A.施工成本节约值B.施工成本增加值C.施工进度滞后量D.施工进度提前量答疑编号950157020104: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C【解析】根据“进度偏差=已完工程计划施工成本一拟完工程计划施工成本”可知,进度偏差为正值,表示工期拖延,因此,图中表示t时刻的施工进度滞后量。参见教材P95。5.某分项工程计划完成工程量30003 ,计划成本15元/3 ,实际完成工程量25003,实际成本20元/3 。则该分项工程的施工进度偏差为()。(2007年试题第22题)A.拖后7500元B.提前7500元C.拖后12500元D.提前12500元答疑编号950157020105: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解析】进度偏差(SV)=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250015一300015=-7500元,即实际进度落后于计划进度7500元。参见教材P95。6.某工程主体结构混凝土工程量为32003 ,预算单价为550元/3 ,计划4个月内均衡完成。开工后,混凝土实际采购价格为560元/3 。施工至第二个月月底,实际累计完成混凝土工程量为18003 ,则此时的进度偏差为()万元。(2009年试题第66题)A.11.8B.11.2C.11.OD.-1.8答疑编号950157020106: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C【解析】注意本题要求的进度偏差是第二个月月底的进度偏差。进度偏差=已完工作预算费用-计划工作预算费用=已完成工作量X预算单价-计划工作量X预算单价=1800 5503200 /42550 =11万元。参见教材P95。7.某施工企业进行土方开挖工程,按合同约定3月份的计划工作量为24003,计划单价是12元/立方米;到月底检查时,确认承包商完成的工程量为20003,实际单价为15元/立方米。则该工程的进度偏差(SV)和进度绩效指数(SPI)分别为()。(2010年试题第54题)A.0.6万元;0.80 B.-0.6万元;0.83C.-0.48万元;0.83 D.0.48万元;0.80答疑编号950157020107: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C【解析】计算过程如下:进度偏差(SV)=已完工作预算费用计划工作预算费用=200012240012=4800元;进度绩效指数(SPI)= 已完工作预算费用/计划工作预算费用=200012/240012=0.83。参见教材P95。(二)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7题)1.能够通过技术经济指标的对比,检查目标的完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挖掘内部潜力的分析方法是()。(2005年试题第23题)A.因素分析法 B.差额分析法C.比率法 D.比较法答疑编号950157020108: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D【解析】比较法,又称“指标对比分析法”,就是通过技术经济指标的对比,检查目标的完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挖掘内部潜力的方法。参见教材P104。2.工程项目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有()。(2010年试题第79题)A.比较法B.因素分析法C.统计核算法D.差额计算法E.比率法答疑编号950157020109: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BDE【解析】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ABDE,不包括C。参见教材P104。3.施工成本分析基本方法包括()。(2006年试题第80题)A.比较法B.比率法C.差额计算法D.连环置换法E.实际费用法答疑编号950157020110: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BCD【解析】施工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又称连环置换法)、差额计算法、比率法等。参见教材P104105。4.下列施工成本分析方法中,可以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影响程度的是()。(2012年试题第60题)A.连环置换法B.相关比率法C.比重分析法D.动态比率法答疑编号950157020111: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解析】因素分析法又称连环置换法,可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参见教材P105。5.某工程商品混凝土的有关产量、单价、损耗率等数据如下表所示。如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施工成本分析,产量、单价、损耗率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分别是()。(2007年试题第24题)项目单位目标实际产量m3500550单价元/m3540590损耗率%43A.产量增加使成本增加30680元;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26000元;损耗率下降使成本减少3245元B.产量增加使成本增加30680元;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28600元;损耗率下降使成本减少2700元C.产量增加使成本增加28080元;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28600元;损耗率下降使成本减少2700元D.产量增加使成本增加28080元;单价提高使成本增加28600元;损耗率下降使成本减少3245元答疑编号950157020112: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D【解析】第一次替代产量因素,以550替代500,5505401.04=308880,5005401.04=280800,308880-280800=28080;第二次替代,5505901.04=337480,5505401.04=308880,337480-308880=28600;第三次替代,5505901.03=334235,334235-337480=-3245。参见教材P105106。6.某分项工程的混凝土成本数据如下表所示。应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各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可得到的正确结论是()。(2011年试题第19题)项目单位目标实际产量立方米800850单价元600640损耗率%53A.由于产量增加50立方米,成本增加21300元B.由于单价提高40元,成本增加35020元C.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额为56320元D.由于损耗下降2%,成本减少9600元答疑编号950157020113: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C【解析】参见教材P105。计算过程如下:顺序连环替代计算差异(元)因素分析目标数8006001.05=504000第一次替代8506001.05=535500535500-504000=31500由于产量增加,成本增加31500元第二次替代8506401.05=571200571200-535500=35700由于单价提高40元,成本增加35700元第三次替代8506401.03=560320560320-571200=-10880由于损耗下降2%,成本减少10880元合计31500+35700-10880=5632056320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之差为56320元7.常用于施工成本分析的比率法有()。(2005年试题第81题)A.相关比率法B.构成比率法C.置换比率法D.动态比率法E.连环比率法答疑编号950157020114: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BD【解析】比率法是指用两个以上的指标的比例进行分析的方法。常用的比率法有:相关比率法;构成比率法;动态比率法。参见教材P106。(三)按施工成本组成编制施工成本计划(7题)1.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以成本预测为基础,关键是确定()。(2011年试题第29题)A.预算成本B.计划成本C.目标成本D.实际成本答疑编号950157020115: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C【解析】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以成本预测为基础,关键是确定目标成本。一般情况下,施工成本计划总额应控制在目标成本的范围内,并使成本计划建立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上。参见教材P84。2.编制施工项目成本计划的关键是确定()。(2012年试题第58题)A.预算成本B.平均成本C.目标成本D.实际成本答疑编号950157020201: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C【解析】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以成本预测为基础,关键是确定目标成本。参见教材P84。3.施工成本计划是施工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情况下,施工成本计划总额应控制在()的范围内。(2007年试题第15题)A.固定成本B.目标成本C.预算成本D.实际成本答疑编号950157020202: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解析】一般情况下,施工成本计划总额应控制在目标成本的范围内,并使成本计划建立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上。参见教材P84。4.编制施工成本计划时,施工成本可按成本构成分解为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2006年试题第14题)A.措施项目费和企业管理费B.直接费和间接费C.规费和企业管理费D.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答疑编号950157020203: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解析】编制施工成本计划时,施工成本可按成本构成分解为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措施项目费和企业管理费。以上系按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规定进行分解。参见教材P85。5.施工成本可以按成本构成分解为人工费、材料费和()等。(2011年试题第88题)A.措施项目费B.施工机械使用费C.企业管理费D.暂估价E.规费答疑编号950157020204: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BC【解析】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方式有:按施工成本组成编制施工成本计划、按施工项目组成编制施工成本计划、按施工进度编制施工成本计划。其中按施工成本组成编制施工成本计划时,施工成本可分解为人工费、材料费和ABC等。参见教材P85。6.按建设工程项目成本构成编制施工成本计划时,将施工成本分解为()等。(2012年试题第45题)A.直接费、间接费、税金、利润B.单位工程施工成本及分部、分项施工成本C.分部分项工程费、其他项目费、规费D.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措施项目费、企业管理费答疑编号950157020205: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D【解析】选项B属于按施工项目组成编制施工成本计划的组成内容。参考教材P85。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见下图所示:7.根据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工程排污费属于建筑安装工程费中的()。(2010年试题第26题)A.企业管理费B.措施费C.规费D.直接工程费答疑编号950157020206: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C【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根据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目前我国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由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和税金组成。其中工程排污费属于规费的内容之一。参见教材P85。(四)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骤(6题)1.施工成本控制的各工作步骤中,最核心的工作是()。(2011年试题第46题)A.预测B.比较C.分析D.纠偏答疑编号950157020207: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C【解析】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骤包括:比较、分析、预测、纠偏、检查。其中分析是施工成本控制工作的核心;纠偏是施工成本控制中最具实质性的一步。参见教材P91。2.施工成本控制的各工作步骤中,其核心是()。(2012年试题第15题)A.比较B.预测C.分析D.纠偏答疑编号950157020208: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C【解析】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骤包括:比较;分析;预测;纠偏;检查。其中“分析”这一步是施工成本控制工作的核心。参见教材P91。3.施工项目经理部应依据项目施工成本计划,在对施工成本实际值与计划值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进行(),这一步是施工成本控制工作的核心。(2005年试题第18题)A.预测B.分析C.检查D.核算答疑编号950157020209: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解析】在比较的基础上,对比较的结果进行分析,以确定偏差的严重性及偏差产生的原因,这一步是施工成本控制工作的核心。参见教材P91。4.施工成本控制工作的一般步骤是()。(2007年试题第21题)A.检查分析比较预测纠偏B.比较分析预测纠偏检查C.预测比较分析检查纠偏D.预测检查分析比较纠偏答疑编号950157020210: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解析】在确定了施工成本计划之后,必须定期地进行施工成本计划值与实际值的比较,当实际值偏离计划值时,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采取适当的纠偏措施,以确保施工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其步骤为:比较一分析一预测一纠偏一检查。参见教材P91。5.在施工成本控制过程中,采取措施纠正成本偏差之前需要完成的工作有()。(2009年试题第89题)A.检查纠偏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B.比较计划值与实际值C.确定偏差的严重性及偏差产生的原因D.估计完成项目所需的总费用E.考核成本降低的实际效果答疑编号950157020211: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CD【解析】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骤包括:(1)比较。按照某种确定的方式将施工成本计划值与实际值逐项进行比较,以发现施工成本是否已超支。(2)分析。在比较的基础上,对比较的结果进行分析,以确定偏差的严重性及偏差产生的原因。(3)预测。按照完成情况估计完成项目所需的总费用。(4)纠偏。应当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偏差分析和预测的结果,采取适当的措施,以期达到使施工成本偏差尽可能小的目的。(5)检查。参见教材P91。6.施工成本控制的基本步骤为()。(2010年试题第25题)A.比较-纠偏-分析-预测-检查B.比较-分析-预测-纠偏-检查C.比较-预测-分析-检查-纠偏D.比较-检查-预测-纠偏-分析答疑编号950157020212: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解析】本题考核的是施工成本控制的基本步骤。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骤:比较(施工成本计划值与实际值逐项进行比较);分析(主要目的在于找出产生偏差的原因);预测(按照完成情况估计完成项目所需的总费用);纠偏(是施工成本控制中最具实质性的一步);检查(对工程的进展进行跟踪和检查)。参见教材P91。(五)施工成本计划的类型(5题)1.项目施工准备阶段的施工预算成本计划是以项目实施方案为依据,采用()编制而形成的实施性施工成本计划。(2007年试题第14题)A.概算定额B.单位估价表C.预算定额D.施工定额答疑编号950157020213: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D【解析】施工预算的编制以施工定额为主要依据,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以预算定额为主要依据,而施工定额比预算定额划分得更详细、更具体,并对其中所包括的内容均有较详细的规定或要求。参见教材P82。2.施工项目的成本计划按其作用可分为()。(2007年试题第76题)A.单位工程成本计划B.分部分项工程成本计划C.竞争性成本计划D.指导性成本计划E.实施性成本计划答疑编号950157020214: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CDE【解析】对于一个施工项目而言,其成本计划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形成深度和作用不同的成本计划,按其作用可以分为三类:竞争性成本计划、指导性成本计划和实施性计划成本。参见教材P82。3.建筑施工企业编制实施性成本计划时,宜以()为依据。(2009年试题第32题)A.施工图预算成本B.工程概算成本C.施工预算成本D.施工结算成本答疑编号950157020215: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C【解析】施工成本计划按其作用可分为三类,即竞争性成本计划、指导性成本计划与实施性计划成本。竞争性成本计划是估算成本计划,以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条件、投标者须知、技术规程、设计图纸或工程量清单等为依据编制;指导性成本计划是预算成本计划,以合同标书为依据;实施性计划成本是施工预算成本计划。参见教材P82。4.施工企业在工程投标阶段编制的估算成本计划是一种()成本计划。(2010年试题第20题)A.指导性B.实施性C.作业性D.竞争性答疑编号950157020216: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D【解析】本题考核的是施工成本计划的类型。施工成本计划按其作用可分为三类,即:竞争性成本计划(即工程项目投标及签订合同阶段的估算成本计划)、指导性成本计划(即选派项目经理阶段的预算成本计划,是项目经理的责任成本目标)和实施性计划成本(即项目施工准备阶段的施工预算成本计划,它以项目实施方案为依据,落实项目经理责任目标为出发点,采用企业的施工定额通过施工预算的编制而形成)。参见教材P82。5.关于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的说法,错误的是()。(2011年试题第14题)A.施工图预算中的脚手架是根据施工方案确定的搭设方式和材料计算的B.施工预算的材料消耗量一般低于施工图预算的材料消耗量C.施工预算是施工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文件,与建设单位无直接关系D.施工预算的用工量一般比施工图预算的用工量低答疑编号950157020217: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解析】选项A,正确的表述应为“施工预算中的脚手架是根据施工方案确定的搭设方式和材料计算的”。参见教材P8283。(六)综合成本的分析方法(5题)1.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采用的“三算”对比分析法,其“三算”对比指的是()的比较。(2006年试题第24题)A.概算成本、预算成本、决算成本B.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C.月度成本、季度成本、年度成本D.预算成本、计划成本、目标成本答疑编号950157020218: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解析】分部分析工程成本分析的对象为已完成分部分项工程。分析的方法是:进行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的“三算”对比,分别计算实际偏差和目标偏差,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为今后的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寻求节约途径。参见教材P107。2.关于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正确的有()。(2012年试题第72题)A.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的对象为已完分部分项工程B.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是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基础C.必须对施工项目中的所有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成本分析D.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的方法就是进行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比较E.对主要分部分项工程要做到从开工到竣工进行系统的成本分析答疑编号950157020219: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BE【解析】选项C错误,因为施工项目包括很多分部分项工程,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都进行成本分析;选项D,正确的表述应为“分析的方法是:进行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的三算对比,分别计算实际偏差和目标偏差,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为今后的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寻求节约途径”。参见教材P107。3.以下关于综合成本分析方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2005年试题第24题)A.进行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时,应分析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的成本B.月度成本分析的依据是当月的成本报表C.企业年度成本要求一年结算一次,可将部分成本转入下一个年度D.单位工程竣工成本分析是对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的比较答疑编号950157020220: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解析】选项A,由于施工项目包括很多分部分项工程,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都进行成本分析。选项C,企业年度成本要求一年结算一次,不得将本年成本转入下一年度。选项D,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的方法是:进行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实际成本的“三算”对比。参见教材P108。4.单位工程竣工成本分析包括的内容有()。(2006年试题第79题)A.目标利润分析B.目标成本分析C.预算成本分析D.主要资源节超对比分析E.主要技术节约措施及经济效果分析答疑编号950157020221: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DE【解析】单位工程竣工成本分析应包括以下内容:竣工成本分析;主要资源节超对比分析;主要技术节约措施及经济效果分析。参见教材P108。5.施工项目月度成本分析的依据是当月的成本报表,分析的方法和内容包括()。(2006年试题第81题)A.通过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对比,分析当月的成本降低水平B.通过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对比,分析目标成本的落实情况C.通过累计实际成本与累计预算成本的对比,分析竣工成本降低水平D.通过对各成本项目的成本分析,了解成本总量的构成比例E.通过对技术组织措施执行效果的分析,寻求更加有效的节约途径答疑编号950157020222: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BDE【解析】施工项目月度成本分析的方法有:通过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对比,分析当月的成本降低水平。通过累计实际成本与累计预算成本的对比,分析累计的成本降低水平,预测实现项目成本目标的前景。通过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对比,分析目标成本的落实情况以及目标管理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而采取措施,加强成本管理,保证成本目标的落实。通过对各成本项目的成本分析,可以了解成本总量的构成比例和成本管理的薄弱环节。通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实际与目标对比,分析产量、工期、质量、“三材”节约率、机械利用率等对成本的影响。通过对技术组织措施执行效果的分析,寻求更加有效的节约途径。分析其他有利条件、不利条件对成本的影响。参见教材P108。(七)按施工进度编制施工成本计划(5题)1.关于施工成本计划编制的说法,正确的有()。(2010年试题第88题)A.在编制施工成本支出计划时,无需考虑不可预见费B.施工成本可分解为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间接费和税金C.编制施工成本计划可利用控制项目进度的网络进度计划D.编制施工成本计划的关键是确定目标成本E.按进度编制的施工成本计划可以用“时间-成本累积曲线”来表示答疑编号950157020223: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CDE【解析】本题考核的是施工成本计划编制的方法。选项A,在编制成本支出计划时,要在项目总的方面考虑总的预备费,也要在主要的分项工程中安排适当的不可预见费。选项B,项目施工成本可以按成本组成分解为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措施项目费和企业管理费。参见教材P8487。2.如按工程进度编制施工成本计划,在编制网络计划时应充分考虑进度控制对项目划分的要求,同时还要考虑确定施工成本支出计划对()的要求。(2007年试题第17题)A.成本目标B.项目目标C.成本分解D.项目划分答疑编号950157020224: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D【解析】编制按施工进度的施工成本计划,通常可利用控制项目进度的网络图进一步扩充而得。在编制网络计划时,应在充分考虑进度控制对项目划分要求的同时,还要考虑确定施工成本支出计划对项目划分的要求,做到二者兼顾。参见教材P86。3.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计划可分别按施工成本组成、项目组成和工程进度进行编制,在工程实践中,经常()。(2005年试题第13题)A.按施工成本组成编制B.按项目组成编制C.按工程进度编制D.将三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答疑编号950157020225: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D【解析】按施工成本组成、项目组成和工程进度这三种编制施工成本计划的方式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在实践中,往往是将这三种方式结合起来使用,从而可以取得扬长避短的效果。参见教材P88。4.按施工进度编制施工成本计划时,若所有工作均按照最早开始时间安排,则对项目目标控制的影响有()。(2012年试题第80题)A.工程按期竣工的保证率较高B.工程质量会更好C.不利于节约资金贷款利息D.有利于降低投资E.不能保证工程质量答疑编号950157020226: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C【解析】按施工进度编制施工成本,若所有工作均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不利于节约资金贷款利息,工程按期竣工的保证率较高。参见教材P88。5.已知某施工项目的计划数据资料如下表所示。则第3周的施工成本计划值是()万元。(2011年试题第28题)编码项目名称时间费用强度工程进度(周)(周)(万元周)1234567891O11场地平整11012土方开挖31513混凝土垫层31514混凝土基础66015土方回填315A.30B.60C.90D.75答疑编号950157020227: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C【解析】根据上图可知,第3周的施工成本计划值=15+15+60=90(万元/周)。参见教材P89。(八)施工成本管理的措施(5题)1.下列施工成本管理的措施中,属于组织措施的有()。(2011年试题第95题)A.编制施工成本控制工作计划B.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C.确定合理详细的工作流程D.对成本目标进行风险分析,并制定防范性对策E.做好资金使用计划,严格控制各项开支答疑编号950157020301: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C【解析】选项B属于技术措施;选项DE属于经济措施。参见教材P81。2.下列施工成本管理的措施中,属于组织措施的是()。(2012年试题第30题)A.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B.对施工成本管理目标进行风险分析,并制定防范性对策C.选用合适的合同结构D.加强施工定额管理和施工任务单管理,控制活劳动和特化劳动的消耗答疑编号950157020302: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D【解析】选项A属于技术措施;选项B属于经济措施;选项C属于合同措施。参见教材P81。3.在施工成本管理的各类措施中,一般不需要增加额外的费用,而且是其他各类措施的前提和保障的是()。(2006年试题第13题)A.过程控制措施B.经济措施C.技术措施D.组织措施答疑编号950157020303: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D【解析】组织措施是从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方面采取的措施,其他各类措施的前提和保障,而且一般不需要增加额外的费用,运用得当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参见教材P81。4.下列施工成本管理的措施中,属于经济措施的有()。(2006年试题第76题)A.明确各级施工成本管理人员的任务和职能分工、权力和责任B.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C.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确定、分解施工成本管理目标D.对施工成本管理目标进行风险分析,并制定防范性对策E.防止被分包商索赔答疑编号950157020304: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CD【解析】施工成本管理的经济措施包括:管理人员应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确定、分解施工成本管理目标。对施工成本管理目标进行风险分析,并制定防范性对策。对各种支出,应认真做好资金的使用计划,并在施工中严格控制各项开支。及时准确地记录、收集、整理、核算实际发生的成本。对各种变更,及时做好增减账,及时落实业主签证,及时结算工程款。通过偏差分析和未完工程预测,可发现一些潜在的问题将引起未完工程施工成本增加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应以主动控制为出发点,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选项A属于组织措施;选项B属于技术措施;选项E属于合同措施。参见教材P81。5.下列施工成本管理措施中,属于经济措施的有()。(2009年试题第84题)A.编制资金使用计划B.及时准确记录、收集、整理、核算实际发生的成本C.选用最合适的施工机械D.编制施工成本控制工作计划E.使用新开发机械设备答疑编号950157020305: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B【解析】经济措施是最易为人们所接受和采用的措施。管理人员应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确定、分解施工成本管理目标。对施工成本管理目标进行风险分析,并制定防范性对策。对各种支出,应认真做好资金的使用计划,并在施工中严格控制各项开支。及时准确地记录、收集、整理、核算实际发生的成本。选项CE属于技术措施;选项D属于组织措施。参见教材P81。(九)施工成本分析的依据(4题)1.施工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的会计要素包括()。(2005年试题第21题)A.资产、负债、利息B.负债、存货、折旧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D.利息、存货、所有者权益答疑编号950157020306: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C【解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为会计六要素指标,主要是通过会计来核算。参见教材P104。2.对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和尚未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属于()。(2005年试题第22题)A.会计核算 B.业务核算C.动态核算 D.统计核算答疑编号950157020307: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解析】业务核算不但可以对已经发生的,而且还可以对尚未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看其是否可以做,是否有经济效果。参见教材P104。3.在施工成本的各种核算方法中,业务核算比()。(2006年试题第22题)A.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的范围广B.会计核算的范围窄,比统计核算的范围广C.会计核算的范围广,比统计核算的范围窄D.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的范围窄答疑编号950157020308: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解析】业务核算的范围比会计、统计核算要广,会计和统计核算一般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而业务核算,不但可以对已经发生的,而且还可以对尚未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看是否可以做,是否有经济效果。参见教材P104。4.业务核算是施工成本分析的依据之一,其目的是()。(2009年试题第58题)A.预测成本变化发展的趋势B.迅速取得资料,在经济活动中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C.计算当前的实际成本水平D.记录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答疑编号950157020309: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解析】施工成本分析的依据包括会计核算、业务核算和统计核算提供的资料。业务核算的目的,在于迅速取得资料,在经济活动中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参见教材P104。(十)施工成本分析的有关概念(3题)1.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分析是指()。(2005年试题第12题)A.在成本计划编制阶段对施工成本的估算和分解B.在施工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成本的形成过程和影响成本升降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C.在项目完成后对施工成本进行的对比评价和总结D.在成本预测阶段对施工成本的估算和分解答疑编号950157020310: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解析】施工成本分析是在施工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成本的形成过程和影响成本升降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包括有利偏差的挖掘和不利偏差的纠正。参见教材P79。2.施工成本分析是在()的基础上,对成本的形成过程和影响成本升降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包括有利偏差的挖掘和不利偏差的纠正。(2009年试题第10题)A.施工成本计划B.施工成本预测C.施工成本核算D.施工成本考核答疑编号950157020311: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施工成本分析是在施工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成本的形成过程和影响成本升降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包括有利偏差的挖掘和不利偏差的纠正。参见教材P79。3.应用S形曲线法进行施工成本偏差分析时,已完工作实际成本曲线与已完工作预算成本曲线的竖向距离表示施工()。(2011年试题第68题)A.进度累计偏差B.进度局部偏差C.成本局部偏差D.成本累计偏差答疑编号950157020312: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D【解析】费用偏差(CV)=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故两条曲线的竖向距离表示成本的累计偏差。参见教材P97、79。(十一)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依据(3题)1.编制施工成本计划的主要依据有()。(2011年试题第81题)A.施工预算B.施工图预算C.签订的工程合同D.资源市场价格E.签订的分包合同答疑编号950157020313:针对该题提问 【正确答案】ACDE【答案解析】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依据包括:1.投标报价文件;2.企业定额、施工预算;3.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4.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市场价;5.企业颁布的材料指导价、企业内部机械台班价格、劳动力内部挂牌价格;6.周转设备内部租赁价格、摊销损耗标准;7.已签订的工程合同、分包合同(或估价书);8.结构件外加工计划和合同;9.有关财务成本核算制度和财务历史资料;10.施工成本预测资料;11.拟采取的降低施工成本的措施;12.其他相关资料。参见教材P84。2.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依据有()。(2009年试题第92题)A.建设投资估算书B.投标报价文件C.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D.施工成本预测资料E.施工招标公告答疑编号950157020314: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依据。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依据包括:投标报价文件;企业定额、施工预算;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市场价;企业颁布的材料指导价、企业内部机械台班价格、劳动力内部挂牌价格;周转设备内部租赁价格、摊销损耗标准;已签订的工程合同、分包合同(或估价书);结构件外加工计划和合同;有关财务成本核算制度和财务历史资料;施工成本预测资料;拟采取的降低施工成本的措施;其他相关资料。参见教材P84。3.施工项目管理班子成员编制的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如果达不到目标要求时,则应(),并重新编制成本计划。(2010年试题第11题)A.重新分解落实成本目标B.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C.对项目成本进行再分解D.修订企业定额答疑编号950157020315: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