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场地设计》勘误说明.doc_第1页
《建筑学场地设计》勘误说明.doc_第2页
《建筑学场地设计》勘误说明.doc_第3页
《建筑学场地设计》勘误说明.doc_第4页
《建筑学场地设计》勘误说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师最全的建筑学场地设计勘误说明*P5:图1.1.8等高线数字由低到高的排列方向,应是由右到左。 *P12:右栏上数第3行,“而在Lh/k时路径最短”改为“这里取Lh/k作为分析参考,此时路径最短”。 *P12:右栏上数第9行至13行中,“坡地等高线间距L”改为“该点到下一等高线的垂线之水平距离S”。相应的,图1.2.17中“坡地等高线间距L”改为“到下一等高线的垂线之水平距离S”,“L”改为“S”。 *P13:左栏下数第14行,“每段的道路等高线间距L”改为“每段的S”。左栏下数第12行,“L”改为“S”。 *P13:左栏下数第一断和第二段之间,增加一段,“在路径设计到B点的下一等高线时,应保证到B点的最后路径L”。 *P13:图1.2.19之右上图中,C点处的表示直角的“L”去掉。 *P13:左栏下数第16行,“从B点作距相邻等高线的垂线,交于C点,”改为“以B点为圆心,L为半径作圆,交下一等高线于两点,取此两点之间的等高线部分中央点为C,”。 *P15:右栏下数16行中,“坡地等高线间距L”改为“S”。右栏下数6行中,“坡地等高线间距L”改为“S”。 *P16:图1.2.23中,在树林图案上标注“古树”二字。 *P17:图1.2.24中,上面两个图补加等高线136,位置同下面的图。 *P24:图1.3.9中(b)(c),地形凹下图等高线数字字头应该向下。 *P29:图3.1.16中,(b)(c)中等高线数字字头应该向下。 *P41:右栏下数第2行,“1.5m”改为“4m”,“等高线距”改为“等高距”。右栏下数第3行,“0.6m”改为“1.6m”。 *P42:左栏上数第1行,“y xhL0.611.50.4米”改为“y xhL1.6140.4米”。 *P49:右栏下数第17行,数字“67.5”改为“66.3”;下数第16行,数字“66.3”改为“67.5”; 右栏下数第11行,数字“67.5”改为“66.3”;下数第16行,数字“66.3”改为“67.5”; 右栏下数第3行,“cosk0.51.2200.03”改为“cosk21.2200.12”; 右栏下数第2行,“k88.3”改为“k83.1”; 右栏下数第1行,“偏向高程低的”改为“偏向高程高的”。 *P50:图1.4.22之右下图中,数字“69.22(0.28)”改为“69.10(0.4)”.数字“70.99(0.99)”改为“70.90(0.9)”。 图1.4.22中的四个图,A点处的数字“67.5”改为“66.3”;B点处的数字“66.3”改为“67.5”。C点处的角度数字“88.3”改为“83.1”。 *P50:左栏下数第8行,“等高线距”改为“等高距”。 *P53:右栏上数第3行,“232.5和”改为“231.5和”。 *P55:左栏上数第14行,“等高线233.0和等高线233.5”改为“等高线232.0和等高线232.5”。 *P56:左栏下数第6行中,删掉“或平衡点”。 *P56:图1.4.25b中B2的右下转折点增加标注“N”。 *P57:图1.4.25c下图中B2的左上转折点增加标注“P”。 *P58:P58左栏上数12行“D”改为“C”,右栏上数第4行“D”改为“C”,右栏上数第6行“C”改为“D”。 *P62:图1.4.27a中,标注“E”改为“F”,标注“F”改为“E”。 *P63:图1.4.27b中,标注“E”改为“F”,标注“F”改为“E”。 *P64:图1.4.27c中,标注“E”改为“F”,标注“F”改为“E”。 *P65:图1.4.27d中,标注“E”改为“F”,标注“F”改为“E”。 *P65:图1.4.27d之两个图中,左上角“D”改为“M”。 *P72:图1.4.30b和图1.4.30c中,A点附近的数字“1.96m”改为“1.92m”。 *P80:左栏上数第7行,“BD”改为“AC”。 *P90:图2.2.16之右下图,横向排水面修改,修改见文件2.2.16改_t3.dwg。 *P93:图2.2.23,横向排水面修改,修改见文件2.2.23改_t3.dwg。 *P94:右栏下数第7行第8行,“基地地面高程宜高于相邻城市道路中心线标高0.3米以上,否则应有排除地面水的措施。”改为“基地地面最低处高程宜高于相邻城市道路最低高程,否则应有排除地面水的措施。” *P95:左栏下数第二段,“对于湿陷性黄土的地面,建筑(或台地)四围6米范围内的排水坡度大于20;6米以外的排水坡度大于5。对于膨胀土的地面,建筑(或台地)四围2.5米范围内的排水坡度大于2。”改为“对于湿陷性黄土的地面,建筑(或台地)四围6米范围内的排水坡度宜2,当为不透水地面时,可适当减小;6米以外的排水坡度宜0.5。对于膨胀土的地面,建筑(或台地)四围2.5米范围内的排水坡度宜2。” *P95:图2.2.28之上图中,湿陷性黄土的地面,其中房屋四周的四个“i5”改为“i0.5”;房屋四周的四个“i20”改为“i2”。图2.2.28之下图中,膨胀土的地面,其中房屋四周的四个“6m”改为“2.5m”;房屋四周的四个“i2”改为“i2”。 *P99:左栏上数第3行,按照新通则,“宜0.2%”改为“应0.2%”。 左栏上数第5行,“应0.3%”改为“应0.2%”。 左栏上数第6行,在逗号后增加“在个别路段可11(坡长80m)”。 左栏上数第7行,“横坡宜为1.52.5%”改为“横坡应为12%”。 左栏上数第8行,“应0.3%”改为“应0.2%”。 左栏上数第10行,“横坡宜为1.52.5%”改为“横坡应为12%”。 左栏上数第11行,“应0.3%”改为“应0.2%”。 左栏上数第12行,“横坡宜为1.52.5%”改为“横坡应为12%”*p109:右栏下数第21行,“g点的原地面标高”改为“g点对应的ab中点的原地面标高”。*p110:图2.4.6之右上图中,g点上的标注“(215.4)”移到ab中点处。*p111:右栏下数1行和2行中,“77.326.54%77.31.0678.36m”改为“77.126.54%77.11.0678.16m”*p111:图2.4.7中,下两个图中e点标高改为78.16;g标高改为77.1;“18m”改为“8m”*p112:左栏上数第4行,“(78.3678.0)0.36m”改为“(78.1678.0)0.16m”;左栏上数第7行,“0.36218m”改为“0.1628m”;左栏上数第8行,“18m”改为“8m”;左栏上数第20行,“(78.36532%)78.361.0677.3m”改为“(78.16532%)78.161.0677.1m”。-关于施工高度符号:本书以挖填表示,采用的是一些高校测量学课程教材标准;在土石方实际运算中(软件运用)以及总图制图标准采用挖填表示。拟考虑以后修改为挖填表示。-*p123:例2-5-1分析中,挖方改为填方,填方改为挖方,由此计算结果相反。*p131:左栏下数第12行13行,“31003002253175”改为“31003002403160”。*p157:右栏上数第8行,“距c2的水平距离9.25m”改为“距c3的水平距离10.75m”。*p161:右栏上数第19行,“1%”改成“2%”。*p180:图3.1.11之(a)中,“停车场a”改成“停车场b”,“停车场b”改成“停车场a”。*p182:左栏下数第7行,右栏上数第2行和第4行,“乙类物品单层库房”改为“乙类单层厂房”。右栏下数第1行,“(耐火等级三级)”改为“(耐火等级二级)”。右栏下数第2行,“甲类物品单层库房”改为“甲类单层厂房”。*p182:图3.1.13之下图中,“乙类物品单层库房耐火等级三级”改为“乙类单层厂房耐火等级三级”。*p183:左栏下数第11行,“甲类物品单层库房”改为“甲类单层厂房”。左栏下数第10行和第8行,“库房”改为“厂房”。左栏下数第10行,“(耐火等级三级)”改为“(耐火等级二级)”。左栏下数第9行,“(122)14m”改为“(102)12m”。*p183:图3.1.14之下图中,“甲类物品单层库房耐火等级三级”改为“甲类单层厂房耐火等级二级”;“14m”改为“12m”。*p198:图3.1.40a之(c)中,“不合理”改为“合理”;(d)中,“合理”改为“不合理”。*p207:右栏上数第1行,“m”改为“”。*p213,图3.1.72中,上面的“15m”改为“7m”。*p232:右栏下数第3行至p233的左栏上数第2行,按照新通则改成“(2)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顶平面面积14者,计入建筑高度内。”*p233:左栏上数第3行至第7行,按照新通则改成“突出屋面的通风道、烟囱、装饰构件、花架、通信设施等以及空调冷却塔等设备,不计入建筑高度内。”*p233:右栏上数第3行,“一般定义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坡屋顶上皮檐口的高度”改为“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p260:图4.3.22中之下面两个图补上标注“e”,位置见上面右图。*p271:右栏上数第10行,“在拐角a点和c点处标出日影线,来获得日照三小时的日影线,即在此日影线范围外为满足新建多层住宅的日照标准区域。”改为“观察指北针的方向,首先在拐角a点和c点处标出日影线,来获得a点和c点形成的日照三小时的日影线。观察到中间b点向北偏向c点,位于c点下午的日影线范围内,在下午时候也会产生日影影响,则在拐角b点处标出日影线,来获得a点和b点形成的日照三小时的日影线,两个日影线叠和得到建筑的日照三小时的日影线,即在此日影线范围外为满足新建多层住宅的日照标准区域。”。*p271:图4.3.34中,最上的粗线处的标注“4h日影线”改为“5h日影线”;在上数第2条粗线处标注“4h日影线”。*p272:左栏两段之间,增加一段,“同样以a点b点得到获得日照3h的日影线,那么和a点c点得到的3h日影线叠和,表示出该建筑的3h日影线。”*p272:图4.3.36中增加二图。修改见文件4.3.36_t3.dwg。*p283:右栏上数第4行,“2)与非道路交叉口的过街人行道(包括引道、引桥和地铁出入口)最边缘线应5米”改为“与人行横道线、人行过街天桥、人行地道(包括引道、引桥)的最边缘线应5米”。*p283:右栏上数第6行,“距公共交通站台边缘应10米”改为“距地铁出人口、公共交通站台边缘应15米”。*p284:关于5.1.4一节建筑突出物,注意请采用新实施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中“42建筑突出物”的内容。*p287:右栏上数第17行中“10m”改为“15m”;上数第23行中“10m”改为“15m”;上数第25行中“25.5m”改为“20.5m”。图5.1.24的下图中“10m”改为“15m”,“25.5m”改为“20.5m”。*p312:右栏上数第5行,“3h”改为“2h”。*p324:右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