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聚焦2020中考化学知识点专题训练专题六:金属与金属材料知识点一:金属材料1.奥林匹克火炬是经国际奥委会批准的、用于奥林匹克圣火燃烧的、可手持的火炬。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在工艺上采用轻薄高品质铝合金和中空塑件设计,十分轻盈,外形制作材料为可回收的环保材料,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燃料为丙烷(C3H8),符合环保要求,在燃烧稳定性与外界环境适应性方面达到了新的技术高度,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的大雨情况下保持燃烧。其中锥体曲面的铝合金属于()A 金属材料B 无机非金属材料C 合成材料D 复合材料2.工业上把铁划为黑色金属,纯铁片呈()A 黑色B 银白色C 金黄色D 紫红色考点二:金属的化学性质1.下列有关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A 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B 银的导电性强于铜C 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D 铜能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2.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下列产生氢气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中正确的是()A 答案A B 答案B C 答案C D 答案D3.金属是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金属制备的说法错误的是()A “湿法炼铜”的化学原理可以表示为FeCuSO4=FeSO4CuB 电解氯化镁可以制备金属镁,该反应为分解反应C 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制备铁,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 金矿中的金是以单质形态存在,用物理方法可以制得4.相同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H2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金属活动性:NMB 生成H2的质量相等C 相对原子质量:NMD 消耗盐酸的质量相等5.将CO通入盛有12 g Fe2O3的试管内,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至试管冷却,此时试管内残留固体的质量为9.6 g,则反应生成铁的质量为()A 2.4 g B 5.6 g C 8.4 g D 9.6 g6.把金属镍(Ni)、锰(Mn)分别放入盐溶液中,反应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则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 MgNiMnCuB CuNiMnMgC CuMnNiMgD MgMnNiCu7.在Cu(NO3)2、Al(NO3)3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则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_;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原混合溶液的质量_(填“大”或“小”);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写出一个即可)。8.等质量的三种不同金属X、Y、Z分别和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都生成相同价态硫酸盐,其反应情况如图所示。回答:(1)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由强到弱的是_。(2)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3)若Z代表铁,写出它跟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9.金属铜在常温下,很难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但加热时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一种黑色固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10.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探究过程如下: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向装置中的锥形瓶加入2.0 g的铜锌合金样品粉末,由注射器缓缓注入稀硫酸,待到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时,准确读取注射器内读数,减少10.5 mL稀硫酸,同时立即夹紧弹簧夹,移出装置中的导管,准确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为214.0 mL(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装置中剩余固体物质经过适当处理后,准确称量其质量为1.4 g该小组的三位同学利用实验过程测得不同数据,计算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甲同学利用装置中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进行计算;乙同学利用装置中加入稀硫酸的量进行计算;丙同学利用装置中量取水的体积进行计算,并查得: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9 gL1。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过程中须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目的是_。(2)步骤中称量剩余固体之前的正确操作是_、洗涤、干燥。(3)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上述三位同学中_(填“甲”、“乙”或“丙”)同学无法进行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4)化学小组同学发现:按照丙同学的方案进行计算,致使实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以下因素可能造成偏差的有_(填标号)。A移出装置时,导管内留存了一部分水B实验测量前,没有排除装置中的空气C数据处理时,未排除加入稀硫酸所占的体积11.下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实验。(1)上述实验中,有气泡生成的是_(填写装置序号)。(2)试管F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3)上述实验能否证明镁、锌、铁、铜、银五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_请说明理由_。(4)我国古代“湿法炼铜”就是利用了试管D中的反应原理,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考点三:金属的利用与保护1.下列防锈措施不合理的是()A 铁制品表面涂上一层油漆B 保持菜刀的干燥洁净C 自行车常放到雨中淋湿D 在铁管表面镀上一层不易生锈的金属2.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图是两个常见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中对比,可探究铁生锈是否与水有关B 甲中对比,可探究铁生锈是否与氧气有关C 乙中水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接触氧气D 乙中红磷不燃烧是因为红磷没有可燃性3.世界每年因锈蚀而损失的金属数量巨大,防止金属锈蚀已成为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下列有关金属锈蚀与保护措施不正确的是()A 铁生锈是发生了缓慢氧化B 同样的铁制品在海南比在兰州更易生绣C 铝的抗腐蚀能力比铁强,铝的金属活动性也比铁强D 铝的抗腐蚀能力比铁强,生活中可以用钢丝球来刷铝锅4.金属防锈既能节约资源,又能美化环境,下列钢铁制品经处理后,防锈效果最差的是()A 经常在表面涂油的大型钢制机械B 涂上防锈漆后的“辽宁”号航母舰体外壳C 擦洗干净后长期置于室外的大型铁制农具D 经过“烤蓝”,在其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的钢制枪管5.对比实验是重要的探究方法,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可探究燃烧物燃烧是否需要氧气、温度是否要达到着火点B 甲实验中水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未接触氧气C 乙可探究铁生锈是否与空气中的氧气、水都有关系D 乙实验中对比可探究铁生锈是否与水有关6.铝在一百多年里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被广泛地使用,原因之一就是铝的抗腐蚀性能好。铝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A 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B 铝不与酸、碱反应C 铝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D 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7.下列措施对自行车防锈无效的是()A 车架表面喷漆B 钢圈表面镀金属C 露天放置,日晒雨淋D 链条表面涂机油8.小金利用图示装置进行甲、乙对比实验,探究温度对CO和Fe2O3反应的影响(固定装置略)。(1)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图示装置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2)完全反应后,两组的生成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分别用两组生成物进行以下实验:甲组的黑色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小金查阅资料后发现Fe3O4在常温下不与稀盐酸、CuSO4溶液反应,故猜想乙组的生成物为Fe3O4。他又发现m2恰好为_ g ,这可成为支持上述猜想的新证据。(3)甲、乙两组实验说明温度对CO和Fe2O3反应有影响,且均体现出CO的_(填写化学性质)。9.某工厂要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假设杂质不含铁元素)来炼制生铁。若要炼制含铁96%的生铁63 t,假设在炼制过程中损失10%铁元素,则理论上需要含杂质2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多少?10.用1 000 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冶炼出含铁96%的生铁多少?11.钢铁厂购进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1 000 t,可以炼取含杂质4%的生铁多少?聚焦2020中考化学知识点专题训练专题六:金属与金属材料参考答案知识点一:金属材料1.奥林匹克火炬是经国际奥委会批准的、用于奥林匹克圣火燃烧的、可手持的火炬。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在工艺上采用轻薄高品质铝合金和中空塑件设计,十分轻盈,外形制作材料为可回收的环保材料,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燃料为丙烷(C3H8),符合环保要求,在燃烧稳定性与外界环境适应性方面达到了新的技术高度,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的大雨情况下保持燃烧。其中锥体曲面的铝合金属于()A 金属材料B 无机非金属材料C 合成材料D 复合材料【答案】A【解析】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和合金,合金是指由一种金属与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像焊锡、生铁、钛合金、铝合金等都是常见的金属材料。故选A。2.工业上把铁划为黑色金属,纯铁片呈()A 黑色B 银白色C 金黄色D 紫红色【答案】B【解析】四氧化三铁和铁粉是黑色的,黄金是金黄色,铜和氧化铁是红色,其他金属,包括纯铁片都是银白色的。所以答案选B。考点二:金属的化学性质1.下列有关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A 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B 银的导电性强于铜C 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D 铜能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答案】B【解析】A项,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铜,铜与稀硫酸不反应,不能制取氢气。B项,银的导电性比铜强,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无关。C项,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比铝活泼,与稀盐酸反应时,越活泼,反应越快。D项,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银,排在前边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铜能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故选B。2.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下列产生氢气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中正确的是()A 答案A B 答案B C 答案C D 答案D【答案】B【解析】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与其活动性一致,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铁,所以锌反应更快,排除C和D。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知,等质量的锌和铁完全参加反应,生成的氢气铁比锌多,但反应开始就开始产生气体,所以选B。3.金属是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金属制备的说法错误的是()A “湿法炼铜”的化学原理可以表示为FeCuSO4=FeSO4CuB 电解氯化镁可以制备金属镁,该反应为分解反应C 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制备铁,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 金矿中的金是以单质形态存在,用物理方法可以制得【答案】C【解析】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反应物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都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C。4.相同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H2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金属活动性:NMB 生成H2的质量相等C 相对原子质量:NMD 消耗盐酸的质量相等【答案】C【解析】根据图像可以看出,纵坐标表示氢气质量,横坐标表示时间,斜率表示反应的速度,M的斜率比N的大,所以M比N反应的速度快,所以M比N活泼,故A错误;根据图像可以看出,M产生的氢气多,N产生的氢气少,两种金属产生的氢气质量不同,故B错误;M产生的氢气比N多,价态相同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越大,产生的氢气越少,说明N的相对原子质量大,故C正确;若两个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则置换出的氢的质量相等,产生的氢气的质量应该相同,而由图像可以看出,产生的氢气质量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C。5.将CO通入盛有12 g Fe2O3的试管内,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至试管冷却,此时试管内残留固体的质量为9.6 g,则反应生成铁的质量为()A 2.4 g B 5.6 g C 8.4 g D 9.6 g【答案】B【解析】分析题意可知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2 g9.6 g2.4 g,根据化学式可求出氧和铁的质量比48112,进而求出铁的质量为5.6 g。故选B。6.把金属镍(Ni)、锰(Mn)分别放入盐溶液中,反应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则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 MgNiMnCuB CuNiMnMgC CuMnNiMgD MgMnNiCu【答案】D【解析】将镍放入氯化镁溶液中,无金属析出,可知镁镍;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有金属析出,可知镍铜。将锰放入氯化镁溶液中,无金属析出,可判断出镁锰;放入镍的盐溶液中,有金属析出,可判断出锰镍。综上分析,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镁锰镍铜。故选D。7.在Cu(NO3)2、Al(NO3)3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则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_;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原混合溶液的质量_(填“大”或“小”);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写出一个即可)。【答案】Al3、Fe2小Fe2AgNO3=Fe(NO3)22Ag或FeCu(NO3)2=Fe(NO3)2Cu【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铁铜银。向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会优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亚铁;若铁还有剩余,就会和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亚铁。根据题意,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说明滤出的固体中含有氢之前的金属,在这里氢之前的金属有铝和铁,但铁不能与硝酸铝反应,故这里能滴加稀硫酸产生气体的金属只有铁,说明铁已经过量,而且有剩余,那么硝酸铜和硝酸银都被反应完,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硝酸铝和硝酸亚铁,即金属离子为Al3、Fe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知,每56份质量的铁溶解,就会析出64份质量的铜、或析出216份质量的银,所以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会比原混合溶液的质量小。在这里发生了两个反应分别是铁和硝酸银反应Fe2AgNO3=Fe(NO3)22Ag,铁和硝酸铜反应FeCu(NO3)2=Fe(NO3)2Cu。8.等质量的三种不同金属X、Y、Z分别和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都生成相同价态硫酸盐,其反应情况如图所示。回答:(1)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由强到弱的是_。(2)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3)若Z代表铁,写出它跟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1)XZY(2)ZYX(3)FeH2SO4=FeSO4H2【解析】(1)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与反应速率一致,顺序为XZY。(2)相同价态的金属,产生氢气的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故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顺序为ZYX。(3)铁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9.金属铜在常温下,很难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但加热时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一种黑色固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2CuO22CuO【解析】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会生成黑色的氧化铜:2CuO22CuO。10.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探究过程如下: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向装置中的锥形瓶加入2.0 g的铜锌合金样品粉末,由注射器缓缓注入稀硫酸,待到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时,准确读取注射器内读数,减少10.5 mL稀硫酸,同时立即夹紧弹簧夹,移出装置中的导管,准确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为214.0 mL(注: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装置中剩余固体物质经过适当处理后,准确称量其质量为1.4 g该小组的三位同学利用实验过程测得不同数据,计算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甲同学利用装置中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进行计算;乙同学利用装置中加入稀硫酸的量进行计算;丙同学利用装置中量取水的体积进行计算,并查得: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9 gL1。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过程中须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目的是_。(2)步骤中称量剩余固体之前的正确操作是_、洗涤、干燥。(3)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上述三位同学中_(填“甲”、“乙”或“丙”)同学无法进行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4)化学小组同学发现:按照丙同学的方案进行计算,致使实验结果出现较大偏差。以下因素可能造成偏差的有_(填标号)。A移出装置时,导管内留存了一部分水B实验测量前,没有排除装置中的空气C数据处理时,未排除加入稀硫酸所占的体积【答案】(1)ZnH2SO4=ZnSO4H2使样品中的锌完全反应(2)过滤(3)乙(4)AC【解析】(1)由于铜排在了氢的后面,所以与酸不反应,反应物是锌和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实验过程中须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目的是使样品中的锌完全反应。(2)从铜和硫酸锌溶液的混合物中得到铜,先进行过滤,得到带有硫酸锌溶液的铜,再进行洗涤除去表面的硫酸锌,再进行干燥除去水即可称量。(3)根据加入稀硫酸的量进行计算需要知道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而题中没有告知。(4)由于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时,放出热量,如果没等冷却到室温,根据热涨冷缩的原理可知进入量筒中水偏多,所以误认为得到的氢气多,再就是数据处理时,未排除加入稀硫酸所占的体积,计算的结果就偏大。11.下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实验。(1)上述实验中,有气泡生成的是_(填写装置序号)。(2)试管F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是_。(3)上述实验能否证明镁、锌、铁、铜、银五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_请说明理由_。(4)我国古代“湿法炼铜”就是利用了试管D中的反应原理,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1)A和C(2)铜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3)不能判断只能判断出镁铁铜银,锌铜,而无法确定锌与镁和铁的活动性顺序(4)FeCuSO4=CuFeSO4【解析】(1)只有氢之前的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才会产生气泡,所以有气泡生成的是A和C。(2)F试管中可以看到铜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3)A可判断:铁氢。B可判断:铜氢。D可判断:铁铜。E可判断:锌铜。F可判断:铜银。综上分析,不能判断五种金属的活动性,只能判断出镁铁铜银,锌铜,而无法确定锌与镁和铁的活动性顺序。(4)D试管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考点三:金属的利用与保护1.下列防锈措施不合理的是()A 铁制品表面涂上一层油漆B 保持菜刀的干燥洁净C 自行车常放到雨中淋湿D 在铁管表面镀上一层不易生锈的金属【答案】C【解析】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分同时接触,温度、湿度、溶液的酸碱性都能加速铁的锈蚀。所以自行车常放到雨中淋湿更易生锈。故选C。2.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图是两个常见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中对比,可探究铁生锈是否与水有关B 甲中对比,可探究铁生锈是否与氧气有关C 乙中水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接触氧气D 乙中红磷不燃烧是因为红磷没有可燃性【答案】D【解析】乙中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故选D。3.世界每年因锈蚀而损失的金属数量巨大,防止金属锈蚀已成为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下列有关金属锈蚀与保护措施不正确的是()A 铁生锈是发生了缓慢氧化B 同样的铁制品在海南比在兰州更易生绣C 铝的抗腐蚀能力比铁强,铝的金属活动性也比铁强D 铝的抗腐蚀能力比铁强,生活中可以用钢丝球来刷铝锅【答案】D【解析】A项,铁生锈是发生了缓慢氧化;B项,同样的铁制品在海南比在兰州更易生绣,因为沿海城市比内陆城市空气湿度大;C项,铝的抗腐蚀能力比铁强,铝的金属活动性也比铁强;D项,铝的抗腐蚀能力比铁强,生活中不可以用钢丝球来刷铝锅,否则会去掉其表面的氧化膜。故选D。4.金属防锈既能节约资源,又能美化环境,下列钢铁制品经处理后,防锈效果最差的是()A 经常在表面涂油的大型钢制机械B 涂上防锈漆后的“辽宁”号航母舰体外壳C 擦洗干净后长期置于室外的大型铁制农具D 经过“烤蓝”,在其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的钢制枪管【答案】C【解析】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分同时接触。擦洗干净后长期置于室外的大型铁制农具,还是同时接触了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故选C。5.对比实验是重要的探究方法,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可探究燃烧物燃烧是否需要氧气、温度是否要达到着火点B 甲实验中水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未接触氧气C 乙可探究铁生锈是否与空气中的氧气、水都有关系D 乙实验中对比可探究铁生锈是否与水有关【答案】D【解析】乙实验中中的铁钉都与水接触,变量是氧气,可探究铁生锈是否与氧气有关。故选D。6.铝在一百多年里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被广泛地使用,原因之一就是铝的抗腐蚀性能好。铝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A 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B 铝不与酸、碱反应C 铝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D 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答案】D【解析】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铝薄膜致密而坚固,阻碍了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使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故选D7.下列措施对自行车防锈无效的是()A 车架表面喷漆B 钢圈表面镀金属C 露天放置,日晒雨淋D 链条表面涂机油【答案】C【解析】对自行车防锈无效的是露天放置,日晒雨淋。故选C。8.小金利用图示装置进行甲、乙对比实验,探究温度对CO和Fe2O3反应的影响(固定装置略)。(1)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图示装置还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2)完全反应后,两组的生成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分别用两组生成物进行以下实验:甲组的黑色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小金查阅资料后发现Fe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CACEM 41-2024公路工程用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规程
- 2025年蚌埠市晨光小学编外临聘教师招聘1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浙江宁波贵驷街道招聘编外工作人员5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智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北京华文学院招聘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广东阳江市江城区招聘城镇公益性岗位和乡村公益性岗位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福建莆田市秀屿区上塘珠宝城实业有限公司招聘编外工作人员3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6建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9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浙江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三级公司招聘2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中国煤炭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招聘4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煤炭供应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公司收取管理费协议书范本
- JTS-165-6-2008滚装码头设计规范-PDF解密
- 设备维修与保养(课件)
- 《电力行业数字化审计平台功能构件与技术要求》
- 医院培训课件:《和谐医患关系的建构与医疗纠纷的应对》
- 《肺癌基础知识课件》
- 水泥行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 会计继续教育《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专题题库及答案
- 安全生产应急处置卡模板(常见事故)
- 学校食堂食材配送服务方案(肉类、粮油米面、蔬菜水果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