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与简爱艺术形象之比较_第1页
安娜与简爱艺术形象之比较_第2页
安娜与简爱艺术形象之比较_第3页
安娜与简爱艺术形象之比较_第4页
安娜与简爱艺术形象之比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叮叮小文库安娜与简爱艺术形象之比较引言自8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引进了比较文学理论。比较文学作为一种跨民族、跨学科、跨语言、跨文化的学科.越来越多地被批评家作为研究文学、特别是不同民族文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90年代许多批评家在研究安娜时引进了比较文学理论。批评家让安娜走出俄罗斯,迈向世界,在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学形象的比较中,使安娜这一形象更加艳丽,更加深人人心。从1990年至2000年对安娜形象进行比较研究的论文大致有10多篇。一部分是将安娜与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雷雨中的繁漪作比较,通过中外女性形象的比较,肯定了两位女性形象是不同民族中为争脱家庭束缚而反抗男性压迫的女性代表,是争取个性及爱情自由的叛逆形象。而安娜和繁漪作为反抗封建伦理道德的形象,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变革时期旧家庭关系的瓦解及上流社会精神、道德方而的危机另一部分是将安娜与西方其他民族的女性形象比较,如将安娜与美狄亚、娜拉、德瑞那夫人、苔丝等的比较,从比较中看出这些形象是处在不同社会时代的悲剧女性,她们的悲剧命巡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种要求不能实现所致。她门的悲剧,不是简单的个人悲剧,而是具有民族意义的悲剧一、创作背景(一)1847年10月,署名作者为柯律贝尔的小说简爱发表了,小说一经问世就像荒原上凛冽的风一样横扫英国文坛,掀起了轩然大波。人们一边猜测着柯律贝尔的来历,一边对简爱进行了褒贬不一的评论,甚至有些评论者对小说进行了恶毒的攻击。就在1847年12月简爱再版序中,作者予以有力回击:“习俗不等于道德,伪善不等于宗教,攻击前者不等于袭击后者,揭去法利赛人脸上的面具,不等于向荆冠举起了不敬之手。”单凭这激烈的论争我们就可以想象到简爱在当时的影响之大,而在一个半世纪后的今天,我们不难发现简爱仍然散发着迷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无数的读者。小说出版正值英国宪章运动的高潮时期。这一运动把妇女问题作为一个主要问题提出来,号召妇女争取自由和平等。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自薄自爱、敢于反杭、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的简爱的形象诞生了,因此她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历史意义,而这部小说的轰动和流传确是因为它的艺术价值。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题材新颖、感情真挚,女主人公简爱就是作者自身的影子,她的经历、性格、情感等都在小说中反射出来。她和她的作品是融合在一起的,夏洛蒂就是简爱和露西斯诺。她所写的每一样东西都带有个人情绪或激情的跳动因素,这种激情自始至终都同生活经验中的事件和情感密切糅合在一起。在简爱中我们接触到了夏洛蒂那清新的、不屈的、惊人的个性,表现在简爱身上则为坚强、自由和激越,这成为全书的魅力所在。夏洛蒂基本上是一个爱尔兰妇女,她的天才归根到底是一种凯尔特族的天才,她公正无私、忧郁感伤、桀骜不驯、倔强刚愎、热情洋溢,声色之美总能使之心迷神驰。对大地的窃窃私语、天空的五色缤纷、心灵的声音和特色她都极其敏感,这些在本质上同属于简爱。同时凯尔特式的高傲、羞涩、坚忍在夏洛蒂身上表现得极为丰富,这三种品质充溢着全书,再加上激情就构成了简爱,它们也构成了小说的气氛和独特的情调。蔑视庸俗安逸的生活,蔑视普通的利益和享受,使她的小说像荒原的空气一样清新凛冽、沁人心脾。这种凯尔特式的梦幻与英格兰的务实精神、自我克制的混合,形成了简爱的总体基调,使小说具有非凡的独创性。(2) 安娜卡列尼娜是19世纪俄国最杰出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于1877年完成的代表作之一,与战争与和平、复活一起成为列夫托尔斯泰最成功的长篇作品。这部经典被广为传颂,不只是因为作品以历史为广阔的背景,描写了资本主义冲击下俄国社会生活和人的躁动不安,展示了俄国农奴制度刚废除,新的社会制度有没有完全确立,政治制度“青黄不接”的年代,更因为小说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的人物形象。其中,又以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最具典型性,它就像一颗闪耀的明珠,魅力十足,吸引众人的探索目光。19世纪70年代俄国的社会特点表现为矛盾尖锐、动荡不安,正处在历史大变动时期,古老的封建俄国受到了西欧资本主义浪潮的猛烈冲击,资本主义势力的迅猛发展破坏了家长制农村的旧基础和传统的生活方式。正如书中人物列文所说的“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翻了身”的是封建贵族的旧秩序,“刚刚开始安排”的则是资本主义制度。社会的变动使作者的世界观在创作前后期产生了尖锐矛盾。在初稿中,安娜是一个其貌不扬、品德不佳的女人。她为情欲所吞噬,抛弃了自已温和而善良的丈夫,最后很可怜地自杀了。这是咎由自取,却不能说是悲剧。托尔斯泰写安娜卡列尼娜的本意是要宣扬他宗法制的家庭生活方式和道德理想。他始终认为,贵族阶级家长制的传统生活方式和道德原则是可贵的。随着农奴制的改革以及俄国一切旧基础的急剧破坏,作者进入了“新的热情探索和激烈的矛盾时期”,他对周围事物的注意以及兴趣,使他的世界观和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于是他果断地对小说作了大的改动,大大改变了安娜的外表和精神面貌,使得安娜具有了反抗意识,使这一形象闪耀着思想的异彩,使作品具有深刻的批判现实主义意义。二、人物之美在简爱一书中,作者塑造了一个新型的女主人公,她不是往日小说中那种无病呻吟的富家小姐,而是一个“不美、穷、矮小”但仍充满激情的孤女。简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生灵,有着凡人的种种弱点和常人的优点,而不是一个模式。她感情真挚、细腻、炽烈,性格不卑不亢且刚直不阿;她心地纯正、善于思考,有独立的人格,敢于表达自己强烈的爱憎;她柔弱瘦小,没有吸引人的外表,但她不能忍受压迫屈辱和一切卑鄙、不正义的行为,在她身上有着强烈的反抗精神和追求平等、自由、独立的思想。在托尔斯泰笔下,安娜是一个优雅迷人,美丽大方,热情的贵族妇女。她身材高挑匀称,相貌出众,身上洋溢着青春的、生命的活力,充满生活的激情。在列文看来,“安娜的言行举止总是沉稳端庄,洒脱自然”。她的美丽,成了丈夫卡列宁的一个门面,作为一位省长,娶到比自己年轻20岁又貌美如花的女子作妻子,是“才子佳人”的绝配,他对安娜的迷恋使得他将其他人拒于心门外,“他甚至没有朋友”。渥伦斯基对她一见倾心。他忍不住看安娜第二眼,“不是因为安娜非常美丽,身姿优美素雅”,而是安娜脸上“特别温柔亲切的表情”。她对死去的车工的同情,她在劝慰陶丽时,“脸上流露的关切和爱怜并无做作的痕迹”,说明安娜真诚,富有爱心。同时她也很有女人缘。托尔斯泰首先在外形和性格上,塑造了一个突显、丰满、富有魅力的人物形象,给人深刻印象。三、爱情观简和罗切斯特的爱情不像一般资产阶级小说描写的那样庸俗、空虚、肤浅,而是建立在共同理想、认识和比较纯洁的精神基础之上。简所作的爱情表白本身就具有大胆的平等宣言的性质:“你以为我是一架没有情感的机器吗?你以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我的灵魂和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我现在不是以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准则和你说话,而是我的心灵和你的心灵讲话,就像我们平等的站在上帝面前一样,因为我们是平等的。”作为心爱人的未婚妻时,简依然保持着沉着和冷静,她不仅要维护自己的名誉,而且要维护自己的独立。她寓骄傲于谦逊,珍惜自己的人格尊严,渴望自食其力的诚实劳动和独立。在结婚前夕,简对珠宝服饰全不在意,她唯一要求的是和丈夫在人格上、精神上完全平等,这种关于妇女应有的独立、自由及与男子完全平等的思想在作者和简身上是强烈而始终如一的。简对生活和法律的原则是严格的,在真相大白之后,她毅然出走。她不愿成为罗切斯特的附属品,更不愿成为他的情妇,她追求的是人格和爱情上的平等,即使被抛弃在生活的荆棘丛里,她也无怨无悔。在颠沛流离中,她遇到了瑞弗斯一家,有了暂时的休憩之地。圣约翰向简提出缔结没有爱情的婚姻,只不过是为自己娶得一位俯首帖耳、任劳任怨的女伴,正暴露了他的冷酷无情和利己打算。这极大地侮辱了简,简蔑视他本人和他的求爱,并断然拒绝。这说明了简不愿做任何人的附属品,有思想,有个性。安娜的悲剧和她把爱情等同于生活的爱情观有关。拜伦曾经说过:“男人的爱情是男人生命的一部分,女人的爱情是女人生命整个的存在。”安娜对真爱、纯爱的大胆热烈,是情感的觉醒,更是人类本性的复苏。安娜所追求的爱是崇高、纯洁的,她要的是诚挚专一、坦坦荡荡的阳光爱情,她的率真、纯洁使她不愿意与偷情的贵族们置身于虚伪和欺骗的境地。安娜毫不掩饰的将自己的外遇告诉了丈夫,公开了与渥伦斯基的恋情,迈出了与上流社会格格不入的步伐,放出了个性解放的光彩。爱的征程荆棘丛生,坎坷异常。承受外界打压的同时,安娜在与丈夫卡列宁决裂,和与情人渥伦斯基相爱的过程中,内心始终充满了矛盾、焦虑、不安、苦痛、内疚、自责等情绪。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情绪恰恰是对安娜这个“真实人物”的填充。尽管安娜内心矛盾,她还是行动了起来,冒天下之大不韪,逃脱虚伪的婚姻,反对夫权社会,解放自己的情感。她是妇女解放的先驱,同娜拉、包法利夫人艾玛一样,追求个人的价值,追求解放个性。她的大胆,坦诚,率真自然使得她的个性鲜明,艺术形象鲜明活泼。如同维纳斯雕像残缺的美一样,安娜身上也有着值得批评的缺点:在寻爱中,迷失了自我。安娜觉得自己“一无所有”,只剩下渥伦斯基,她的整个生命维系在与渥伦斯基的爱情上,她的行动、言行举止、穿着打扮全是为了取悦渥伦斯基,在个性解放的道路上,她失去了独立性。“我要求他愈来愈完完全全地献身于我。但是他却愈来愈疏远我。”渥伦斯基遵守的规律却如拜伦说的“男人的爱情是男人生命的一部分”。安娜说“他要在我身上捞取什么?与其说是得到爱情,不如说是得到虚荣心的满足”,满足后的渥伦斯基开始经受不住功名利禄的诱惑和上流社会的排挤、冷落,他变得烦躁,用安娜是话说是“我的爱情愈来愈热烈,愈来愈自私,而他的却愈来愈减退,这就是我们分离的原因而这是无法补救的”,爱情得不到回应,变得不平等。安娜密密实实的爱情将渥伦斯基包围得喘不过气,招致渥伦斯基的反感。这也说明安娜没有尽除贵族特性,解放自我的意识没有从心底被确立,即解放、独立意识的未完全清醒。就像子君与涓生,失去了自我后,爱情的花朵就黯淡了甚至凋谢。安娜的悲剧的促成,社会不合理的制度是根本的原因,渥伦斯基是直接导火线,而安娜自身的迷失是间接原因。对安娜来说爱情就是生活的本质,生活的全部,而对握伦斯基而言,爱只是生命的一部分,是生活的一种调剂,是实现生命价值的一种方式。”“安娜不晓人生的广阔和深邃,更不觉自己的人生意愿在男权目光中的廉价,她将自己全部的生命力量投之于对握伦斯基的爱,”悲剧的帷幕由此拉开。作者进一步指出:“托尔斯泰揭示了一种爱情悲剧的实质:它既不是婚姻这层外壳,也并非是变心与否或另有新欢之类,而是一种失控了的不和谐两颗相爱的心在某种缝隙、某种隔阂下的偏离以及情感的空缺。”并引出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结论:性别类型和位置注定了男女两性在整个世界和人生理解方面的隔膜,尤其是在对爱的意义的领会上,女性承受着一种绝对的孤独和困惑的境地。但是,正是因为这些缺点,才使得安娜这个人物形象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更深刻的思考意义,才使她具有了更高的艺术真实性和审美价值,毕竟,一个十全十美的人太飘渺。四、女性意识人在群体中生存,巴赫金指出,自我与他人的对话关系才是真正的生命存在。“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思想不是生活在孤立的个人意识中,它如果仅仅留在这里,就会退化以至死亡。思想只有同他人别的思想发生重要的对话关系之后,才能开始自己的生活,亦即才能形成发展,寻找和更新自己的语言表现形式,衍生新的思想。”9(P344)安娜与伏伦斯基的交往中,缺少对话必备的两个因素,必然导致二人关系的破裂。交往就是对话,在进行对话的时候,对话双方必须选择一种能够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正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可女性的身体、欲望、自然、文化、社会交往等,在男权话语中根本找不到对应的符号。美国女性文学批评的代表肖沃尔特认为:“问题不在于语言不足以表达女性意识,而在于女子从来未得到过充分运用语言手段的权利,被迫沉默,或用委婉、曲折的方法表达思想。”10(P269-270)人类学家阿登那(EdwinArdener)称,在男权社会,男性处于主宰集团,拥有话语权;女性处于失声集团,她的话语只有通过主宰集团的语言才能说出。所以,女性习惯于用肢体语言表达情绪。作者在写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时,就这样认为:“她不善于写信,因为她没法用信(哪怕是写上一千次)来表达她习惯用声音、微笑、目光加以表达的东西。”安娜在初识伏伦斯基时,也是用“弯了弯朱唇的微微一笑”和“明亮的眼睛”里迸射出来的光彩,泄露了自己身上“被压抑着的生气”;她被上流社会放逐以后,她常常眯着眼睛,有时“眯得只看见合在一起的睫毛”,借此关闭自己内心的闸门,同时把世界抛掷一边;等她发现这个世界不值得丝毫留恋,就永远闭上了眼睛,从这个凡俗的尘世超脱了。肢体语言可以表达情绪,可以表达思想,从中看出她与伏伦斯基的交流越来越困难,最后交流变成了不可能。终于在她临死之前,她发现自己拥有的仍然只是媚惑人的女性魅力,她对自己以前的幻想彻底绝望了。安娜的悲剧以她肉体的死亡显示了精神的不死。夏洛蒂勃朗特塑造的女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出身贫苦的孤儿,经过孤儿院的冷酷生活而后成为家庭女教师。但她心地纯正,感情深挚,善于思考,个性倔强。敢于反杭压迫、屈辱和任何卑鄙那恶的行为;敢于表达自己强烈的爱憎;敢于捍卫自己独立的人格与尊严。部小说一开始,作者就用简爱那激烈的言词和勇敢的行为向读者展现了简爱性格中所具有的反抗精神。对蛮横无理的约翰表哥,她忍无可忍,怒斤这个欺侮她的小魔王“你这个男孩真是又恶毒又残酷!你像个杀人犯,是一个虐待奴隶的人,你像罗马皇帝!”并且不顾一切地和他怒打起来,一个瘦弱的女孩以她的勇敢表现立刻吸引了读者。面对强敌,她毫不示弱,毫不屈服,维护自己的尊严。面对里德太太这位以恩人自居的冷酷无情的舅妈,简爱对她的自私、虚伪的品质嗤之以鼻。在小说第四章里,简爱和里德太太发生了争吵,在里德太太向布洛克尔赫斯特还说了简爱的“坏脾气”之后,简爱被里德太太这番话深深地刺痛了,她感到“我必须说话,我下地狱般的受到残酷的践踏,如今非反抗不可了。”于是她勇敢地向里德太太大喊“我不爱你,除了约翰里德以外,我最恨的人就是你”。里德太太以为凭借她的地位可以吓倒这个外甥女,然而恰恰相反,简一针见血地骂她:“别以为你是好女人,可是你坏,你狠心,你才会骗人呢。”简爱傲视权贵,反抗压迫的鲜明个性.从童年的言语里就显露出来了。简爱虽出身贫寒,身材矮小,但丝毫没有自惭形秽。当她以家庭教师的身份从容自若地出现在桑菲尔德时,在高傲的主人罗切斯特面前她无一丝媚态,举止端庄,坦诚率直,即使是在那些仪态高雅的贵妇人面前仍不失落落大方,不亢不卑的作派。简爱的这些自尊、自重、自强的品质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吸引着罗切斯特,赢得了他的爱慕之心,而简爱也深深地爱上了主人。在小说第二十三章里,罗切斯特与简爱在花园里谈话,罗切斯特故意说起自己要与英格拉姆小姐结婚,要简爱必须离开桑菲尔德。简爱觉得自己还是失败了,彻底失去了对爱情的渴望,忍不住流下了眼泪。痛楚之余,她意识到自已就要永远离开罗切斯特,永远离开桑菲尔德,于是,她毫无顾忌的倾诉自己的真实感情。对罗切斯特的极力挽留,简爱更是大为恼火,一段全书中最为经典的对话由此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你以为我会留下来,成为你觉得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我是一架自动机器?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吗?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好看、矮小就没有感情吗?我也会的!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一定要使你难以离开我就像现在我难以离开你。上帝没有这样!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就如同你跟我经过坟墓将同样地站在上帝面前。”这段义正辞严的表白是对自己尊严的维护、是她人格的宣言,这种自尊、自重、自强的品质,自信的气质使她赢得了罗切斯特由衷的敬佩和真挚的爱意。当婚礼受阻后,罗切斯特提议去法国“过一种愉快、安全而无忧无虑的生活,简爱坚决地拒绝了。她不想当情妇,不想违背自己的原则,她不屈不挠地回答:“我自己在乎我自己,越孤单,越无亲无友,越无人依靠,我越是要尊重自己。”因此她毅然离开了桑菲尔德。简爱的反抗的性格,自尊自立的精神到此得以充分体现。简爱的个性力量在逆境中显得格外富有魅力。她在竭力寻求一条自己的道路,一条能让自己正直、独立、自由地生活道路。这就是简爱,一个充满勇气,不向逆境妥协的自强不息的女性形象。小说的语言很符合人物特定的性格,因此更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无论何时,只要读到小说中这些掷地有声,极具个性的话语,简爱的形象便跃然纸上。安娜与简爱形象略论葛丽娟在众多的外国文学形象画廊中,要论刻画得最生动美丽、最能撼动人心、使人过目不忘的女性形象,当属安娜卡列尼娜和简爱.她们一个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托尔斯泰于1877年完成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主人公,一个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于1847年发表的长篇小说简爱中的女主人公.虽出自不同国度,不同性别的作家之手,但在她们身上却不乏其共性,皆以其独立的人格力量及对爱情的矢志追求,激励、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对其作一浅要分析,揭示出她们永具魅力的奥秘.我要生活。确在安娜的意识里,巳很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女性的存在,她应该享有爱情和生活的权力,这是上帝斌予的。这种意识是全新的,因而具有特殊的意义.简爱作为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女性意识在她的头脑中表现得更加清醒,她更为大胆地向着女性的对立面男性提出了挑战,她对罗切斯特喊道:“你以为我是一架自动机器吗?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吗?.一你以为,我因为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l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我们站在上帝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I确这无异于一篇女子解放运动的宜言书J在19世纪40年代的英国,在一个偏僻的乡村,一个默默无闻的穷牧师的女儿夏洛蒂,向世人扔出一枚炸弹,在英国乃至世界各地引起震动,简爱这一形象的精神风貌在英国文坛上是史无前例的,作家由此而成为英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思想先驱,并被马克思列入“现代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戈列。二、美在心灵安娜与简爱,一个是上流社会的贵夫人,艳丽迷人,雍容娴雅,一个是出身低微的家庭女教师,矮小平凡,在这两位出身、外貌方面大相径庭的女性身上,托尔斯泰和夏洛蒂却不约而同地斌予他们的主人公一个诗意的、丰富的精神世界,使读者将那些外在的东西抛在脑后,一同领略主人公美的、富于智慧的心灵。托尔斯泰一再表明,人的内心生活应当是现实主义文学描写的一个重要方面,真正的艺术必须紧紧抓住人的心灵,揭示人心灵的奥秘。遵循这一创作原则,托尔斯泰在作品中真实地展现了安娜这位已婚妇女的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托尔斯泰不是呆板地描写其外貌、各个器官如何的美,写她的美丽、优雅的风度乃是其内在气质的一种外化,“一股压抑着的生气流露在她的脸上,在她那亮晶晶的眼睛和把她的朱唇弯曲了的隐隐约约的微笑之间掠过.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滥在她整个的身心”,.“甚蒂感觉到安娜十分单纯而毫无隐瞒,但她心中却存在着另一个复杂的,富有诗意的更崇高的境界”,托尔斯泰用生花妙笔描写了这位富有诗意、充满生命活力的女子在爱情降临时的激动、渴望而又胆怯、逃避的矛盾心理,当写到安娜同弗龙斯基的爱情由初恋发展至肉体结合时,托尔斯泰18对此的描写非常简略,简略到只有一句话:“那欲望终于如愿以偿了。钾作者重点要揭示的是这一事实发生后,安娜内心世界发生的变化。他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在丈夫与情人、情人与儿子、爱情与名声地位之间苦苦挣扎的一个痛苦的灵魂.安娜感情真挚,为人坦诚,她追求的是真正的爱情,而不同于上流社会贵夫人们的偷情艳史,仅仅满足于情欲。同弗龙斯荃肉体结合这一事实,象一只无情的手将安娜从爱情的幸福喜悦中一下子拉回到无情的现实中,她发现自己正处在一种令人难堪的境地,如她梦中所示:她有两个丈夫卡列宁和弗龙斯基,她的品性使她不会既做卡列宁夫人,又安于同弗龙斯基私下偷情,可要改变,又谈何容易,对卡列宁的了解,使她深知丈夫为了名声、地位,宁肯维持名存实亡的家庭,也绝不会轻易放过她,和她离婚,而且丈夫手中还有一张王牌,就是儿子,她是一位母亲,深深地爱着她的儿子,多年来儿子一直是她的精神支柱,失去儿子的痛苦,使她感到恐惧。这复杂而痛苦的内心世界,是那个仅仅追求安娜美貌的弗龙斯基所难以理解的,当安娜经过痛苦的决择,终于同弗龙斯基同居,弗龙斯基的占有目的达到、虚荣心得到满足后,热情也就自然冷却,心又开始向外,这对安娜的打击是毁灭性的。自己倾其所有得来的爱情只不过是幻梦一场,安娜的精神几乎处于崩溃,这种崩演其外化表现为同弗龙斯基的争吵,不谐之音充斥在他们周围,宜告了安娜的爱情必以悲剧告终。设想一下,如果抽掉安娜这种复杂的变化发展的内心活动,这个形象定会黯然失色,流于平庸.同安娜相比,简爱的经历远没有这么复杂,但其内心世界却同样地丰富,充满诗意和智慧。作者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少女初恋的、敏感又充满激情的内心世界。夏洛蒂不象托尔斯泰那样运用“灵魂的辩证法”,展示人物心灵发展变化的过程,而是充分展示她驾驭语言的才能,利用对话艺术,在男女主人公看似漫不经心,不着边际的对话中,展示人物的心灵世界。简爱与罗切斯特之间能够产生爱情,重要的是他们之间心灵与心灵的相互吸引、碰撞,相互进出爱的火花。这灵与灵相交的外在形式即他们之间的对话.对话中,他们了解了对方,“他的天性就是爱谈话,他喜欢向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心灵透露一点世界上的情景和风气。接受他提供的新看法,想象他描绘的新图画,思想上跟随着他穿过他揭示的新领域,而丝毫没有有害的暗示来叫我吃强烈的喜悦.他态度随便,我也就不再痛苦的觉着拘束,他用来对待我的那种既正直又热诚的友好坦率使我想接近他.礴简爱用她那聪惫、敏感、善良的心灵,理解、感受并容纳了一顺曾受过创伤,阴郁但仍热诚、善良的心灵,爱情在他们中间产生了。当简爱误认为她所爱的人要同一位有钱的,漂亮的小姐结婚,自己要离开桑菲尔德府的时候,她终于向罗切斯特大胆地表露了心迹:“我爱它,因为我在那里过着丰实、愉快的生活,我没有受到践踏.我没有被弄得僵化。我没有被埋在低劣的心灵中,没被排斥在同光明、活力、祟高的一切交往之外.我曾经面对面地同我所尊敬的人,同我所喜爱的人,同一个独特、活跃、宽广的心灵交谈过。峋这种心灵与心灵的相爱,远非那些肤浅的,流于形式的郎才女貌的爱情模式所能比拟,加上简爱不时地将她爱情的激动、感受,用富于激情的心语告知读者,因而更能撼动人心。这或许是直到今天,人们重读简爱,依旧会激动不已的原因吧!三、女性的出路安娜与简爱,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都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气,但她们爱情追求的结局却迥然不同一个悲惨死去,一个幸福地同所爱的人结了婚。从两位女性不同的结局,我们来看一下女性要真正寻求自身解放,出路究竟在哪里!安娜虽出身贵族,但她的父母却未给她留下任何遗产,所以她虽人格上独立,经济上却如同乞丐,在她向卡列宁挑明了同弗龙斯基的关系后,却仍然不得不屈辱地接受冷冰冰的卡列宁寄给她的零用钱,与弗龙斯基同居,她依旧囊中空空,需靠弗龙斯基来养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