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罐区岗位操作法(试行版).doc_第1页
球罐区岗位操作法(试行版).doc_第2页
球罐区岗位操作法(试行版).doc_第3页
球罐区岗位操作法(试行版).doc_第4页
球罐区岗位操作法(试行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岗位任务及职责1.1岗位任务本岗位任务是贮存乙烯装置来的液相乙烯、丙烯等液态烃物料,并根据需要将液相乙烯气化后送至高压聚乙烯和全密度聚乙烯装置;将液相乙烯返送至乙烯装置;丙烯送往聚丙烯装置;将乙烯装置来的裂解碳四送至碳四抽提装置;碳四抽提装置来的抽余碳四(主要成分为液化气)转送下游用户;将全密度聚乙烯装置来的精制丁烯-1,转送至聚丙烯装置。另外,还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要,与24万吨/年乙烯装置互送液态乙烯等物料,优化公司生产格局。1.2岗位职责、负责辖区内设备的维护与保养。、负责自控仪表的操作和维护。、负责联系机、电、仪人员检修机泵、电器、仪表。、负责联系分析工取样分析。、在事故情况下,负责与调度、消防队联系,并及时采取措施。、负责需检修设备、机泵的倒空、置换、交出。、出现紧急状态,岗位人员有权先处理,后汇报。、认真按时填写岗位记录,记录要清晰、整洁,记录差错率1.5。、严格执行岗位操作法和班组各项制度,工艺违反率2%。2、岗位管辖范围本岗位所辖范围包括6座1500m3乙烯球罐、 2座2000m3丙烯球罐、 2座4000m3裂解碳四球罐、1座2000m3抽余碳四球罐、1座1000m3回收丙烯球罐、1座500m3精制丁烯-1球罐,以及配套的输送设备、消防设施。 、传动设备23台,静止设备25台,设备位号详见设备一览表。、所属管线、阀门、现场一次仪表及控制室DCS系统。、生产所需工器具。、现场及控制室环境卫生。、配套的消防设施 。3、物料性质及原料规格 3.1、物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3.1.1、乙烯乙烯分子结构式为 CH2CH2,常温、常压下为稍带芳香味的无色可燃性气体,具有麻醉作用, 浓度在爆炸范围下限时,没有任何中毒危险,浓度大于20%时,对人体有危害性。乙烯微溶于水,在酒精中溶解度增大。熔点为-169.4,沸点-103.8,相对密度:气体(空气1)0.9752,液体0.5699(-103.9),临界温度9.90,临界压力4.95MPa,临界密度0.277kg/L,在空气中爆炸极限:下限3%3.5%,上限16%29%。乙烯反应能力很强,水合生成乙醇,氧化生成氧乙烷,本身可以聚合,也可与丙烯等共聚,乙烯纯度高时(99.9%)在350以下很稳定,更高的温度将使乙烯分解为甲烷、氢和碳,并放出大量热量。 3.1.2、丙烯丙烯分子结构式为CH3CH=CH2,常温、常压下为无色可燃性气体,难溶于水,微具烃类特有的臭味。通常搬运时是在常温下加压使之成为液态。熔点-185.25,沸点-47.7,相对密度气体 (空气=1)1.474,液体0.5139(20),临界温度91.9,临界压力4.45MPa,临界密度0.233kg/L,空气中爆炸极限:下限2.0%,上限11.1%, -17.7时蒸气压0.33 MPa,21 时1.0 MPa。丙烯反应能力也很强,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能与氢、氯、溴、卤化氢以及水等起加成反应,本身也可以聚合,丙烯与其它烃类一样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放出大量热量。 3.1.3、精制丁烯-1 丁烯-1分子结构式为CH3CH 2CH=CH2,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对人体有刺激作用,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沸点-6.3,液体比重(20)0.595,蒸汽密度(25)1.94kg/m3,闪点-79,自燃点445,爆炸极限1.7%9.6%。丁烯-1与其同系物一样具有很强的反应能力,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氢、卤素、卤化氢等起加成反应,丁烯-1易被高锰酸钾氧化,也能在空气中燃烧,并放出大量热量。3.1.4、裂解碳四裂解碳四为混合组分,主要成分为丁二烯、正丁烯和异丁烯,其中,丁二烯分子结构式为CH3CH=C=CH2,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且具有特殊甜味的芳香气体,对人体有强烈刺激和麻醉作用,长期处于丁二烯浓度高的环境中,可以使人反胃和视觉模糊,并对肝脏机能有抑制作用。丁二烯气体比空气重,因此它最易聚集在低处,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在工作场所,丁二烯允许浓度为0.1毫克/升。丁二烯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丁二烯与空气或氧接触时起氧化反应,生成过氧化物,这种过氧化物具有极强的爆炸力。因此,丁二烯贮存或运输过程中为了防止过氧化物的生成,在丁二烯中加阻聚剂。丁二烯具有共轭双键,其化学性质极为活泼,能与氢、卤素、卤化氢起加成反应,丁二烯最重要且最显著的化学性质是聚合,聚合反应可以独立进行,也可在各种催化剂和引发剂的作用下进行。3.1.5、抽余碳四抽余碳四为混合组分,主要成分为液化气,正丁烯、异丁烯和顺丁烯含量较高,沸点-4.12,液体比重(20)0.615,闪点-56,自燃点456,爆炸极限1.6%12.5%。 3.2物料及辅料规格3.2.1、物料规格、聚合级乙烯(mol): 组分名称含量组分名称含量乙烯99.95%甲烷乙烷500ppm乙炔5ppmC3以上烃类10ppm氧 1ppm一氧化碳 1ppm二氧化碳5ppm 氢5ppm硫(以硫化氢计)1ppm水1ppm氯(以氯化氢计)1ppm醇(以甲醇计)1ppm、聚合级丙烯(mol):组分名称含量组分名称含量丙烯纯度 99.6% 烷烃0.4%乙烯10ppm乙炔 1ppmMAPD1ppm 丁二烯1ppm丁烯 1ppm 氧 1ppm一氧化碳1ppm二氧化碳2ppm氢5ppm硫(以硫化氢计)1ppm水2.5ppm醇(以甲醇计)1ppm氯(以氯化氢计)1ppm、精制丁烯-1(v) 组分名称含量组分名称含量精制丁烯-199.0异丁烯0.5%丁烯-2 0.1%丁烷0.4%丁二烯+丙二烯50ppm丙炔5ppmMTBE0.1ppm一氧化碳0.1ppm二氧化碳0.1ppm氧0.1ppm水0.1ppm醇类(以甲醇计)0.1ppmCOD0.1ppm氯无总硫0.1ppmCAN5ppm、裂解碳四(wt%) 组分名称含量组分名称含量碳三馏份0.001丙烯0.003丙二烯0.019正丁烷1.776异丁烷0.238正丁烯20.989异丁烯19.473反丁烯4.308顺丁烯3.1081,3丁二烯48.063丙炔0.066丁炔10.181乙烯基乙炔1.1901,2丁二烯0.485碳五 0.100、抽余碳四(丁烷丁烯)(wt%) 组分名称含量组分名称含量碳三馏份0.002丙烯0.006丙二烯0.037正丁烷3.666异丁烷0.492正丁烯42.951异丁烯39.886顺丁烯8.7921,3丁二烯4.166 丙炔0.001乙腈5 g/g水20 g/g3.2.2、辅料规格、甲醇甲醇规格执行GB338-76的标准,其中水含量为150ppm。、润滑油规格润滑油质量指标名称代号运动粘度50(厘泊)凝点()闪点()残碳(%)灰分(%)水分(%)杂质(%)酸值(mgKOH/g)20号机械油HJ-201723-151700.150.007无0.0050.1630号机械油HJ-302733-101800.150.007无0.0070.240号机械油HJ-401733-151900.250.007无0.0070.35说明:润滑油质量指标以最终的资料为准,以上数据仅供参考。3.2.3、公用工程规格、蒸汽:0.3MPa; 、仪表空气:0.6MPa;、工艺空气:0.5MPa; 、氮气:0.6MPa;、生活水:0.4MPa; 、高压消防水:0.71.2 MPa;、电:380/220V。4、物料贮存原理及流程说明 4.1、物料贮存原理液态乙烯的贮存温度低于环境温度,因此,尽管贮罐采取了保温措施,但在贮存过程中难免会与外界发生传热而使部分液相乙烯冷损气化,利用乙烯气化吸热的原理可实现乙烯的低温液态贮存。少量液态乙烯气化会使球罐压力逐渐升高,对于冷损气化的乙烯,通过罐顶气相乙烯采出管线及时送往乙烯装置,以达到对球罐压力的控制,从而实现液态乙烯低温、安全贮存的目的。丙烯及其它物料根据自身的物理性质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液态贮存。4.2、流程说明4.2.1、乙烯贮存、输送工艺流程 由乙烯生产装置送来的液态乙烯(-38,2.0Mpa)经计量(FRQ-1001)后,在乙烯丙烯换热器(E-304)与液相丙烯换热升温至-36,进入各乙烯球罐(R301AF),进料调节由各乙烯球罐的液位联锁控制(LICAS-1001)。液相乙烯在-36、1.67MPa(表)下贮存。由罐区向用户输送乙烯时,各乙烯球罐出料设遥控阀(HC-1001)。液态乙烯经泵(P301AC)在调节流量(FIC-1002A/B)后,送至乙烯蒸发器(E301A/B),蒸发为-3、3.8MPa(表)的气态乙烯( 乙烯蒸发器采用甲醇做中间热载体),气态乙烯再经乙烯过热器(E302A/B)过热至30、3.8MPa,通过 (PRC-1004A/B) 将压力调节为3.5MPa后、经流量记录(FPQ-1004)送出界区(30、3.5MPa)。为了维持乙烯球罐的储存压力,在乙烯蒸发器后设有气相乙烯平衡线经压力调节(PRC-1002A/B)后补充各乙烯球罐罐顶气相压力。球罐压力高时,冷损气化的乙烯经各乙烯球罐罐顶气相采出管线送出,调节流量(FIC-1003A/B)后送出界区返回乙烯装置。乙烯蒸发器和乙烯过热器采用0.3MPa低压蒸气做热源(其中乙烯蒸发器以甲醇作中间热媒),分别由温度控制(TRC1006A/B、TRC-1008A/B)蒸汽的加入量。冷凝液回收送出界区。乙烯泵出口总管设液相乙烯回流管线,液相乙烯经压力调节(PIC-1003A/B)后返回各乙烯球罐进料管线。泵出口总管还设有开车前用于冷泵的回流管线,该管线返回各乙烯球罐顶部。各乙烯球罐罐底均设有去冷排料罐(V301)的排料管线,用于排空罐底残料;球罐液相乙烯进、出管线间配有连通管线,可在开车阶段用来打通流程;球罐液相乙烯进料管线上还设有直接去球罐顶部的管线,进料时可作为调整球罐压力的辅助手段。各乙烯罐顶、泵出口、蒸发器出口、过热器以及乙烯丙烯换热器出口分别设有安全阀,出口连接火炬气管网。工艺过程参数的监测、控制与调节均由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DCS)操作完成。4.2.2、丙烯贮存、输送工艺流程乙烯装置送来的液态丙烯温度46、压力2.2MPa(表),经计量(FRQ-1101)后,进入罐区丙烯球罐(R302A/B),进料调节由各丙烯球罐的液位联锁控制(LICAS-1101)。在常温、1.51.8MPa(表)压力下贮存。由罐区向用户输送丙烯时,各丙烯球罐出料设遥控阀(HC-1101)。液态丙烯经泵(P302A/B)加压至3.3MPa(表),经计量(FRQ-1102A/B)后送至用户。丙烯罐设有升压器,若从2000 m3丙烯球罐(R302A/B)向外输送丙烯,贮存压力低时,用0.3MPa低压蒸汽使丙烯汽化从而使丙烯罐压力升高,以保证丙烯泵入口压力不低于1.5 MPa(表), 低压蒸汽冷凝液去冷凝液罐(V303)回收利用。 丙烯泵出口设液相丙烯回流,经压力调节(PIC-1102)后返回各丙烯球罐进料管线。丙烯泵还设有至罐顶的排气管线,开泵时用来排放泵体内的气体。各丙烯球罐(R302A/B/C)顶部和液相丙烯输入输出管线上分别设有安全阀,出口接火炬管网。由聚丙烯装置来需回收的不合格丙烯,压力55.2MPa,温度50,经换热器(E305)与液相乙烯进行换热降温,计量后(FRQ-1103),再减压(PIC-1104)至2.02.5MPa进罐(R302C),在常温、1.51.8MPa(表)下贮存;由罐区输出回收丙烯时,经泵(P302C)送往用户(进出管线为同一条管线)。回收丙烯罐(R302C)既可用来贮存不合格丙烯,也可贮存合格丙烯。当贮存的合格丙烯送出时,可由P302C送至罐区合格丙烯总管送出,也可通过与R302A/B的连通管线实现物料倒罐和送料。4.2.3、精制丁烯-1贮存、输送工艺流程由全密度装置来的精制丁烯-1,压力0.7MPa,温度2055,经减压(PIC-1502)和计量(FRQ-1501)后进精制丁烯-1罐(R306),在常温、0.3MPa(表)下贮存,罐区输出精制丁烯-1时,罐出料设遥控阀(HC-1502),经泵(P306A/B)加压、计量(FRQ-1502)后,送往用户。精制丁烯-1泵设有至罐顶的排气管线,开泵时用来排放泵体内的气体。4.2.4、裂解碳四贮存、输送工艺流程乙烯装置来的裂解碳四,压力0.4MPa,温度常温,经计量(FRQ-1201)后送至裂解碳四罐(R303A/B),在常温、0.3MPa(表)下贮存,由罐区输出裂解碳四时,罐出料设遥控阀(HC-1201A/B),经泵(P303A/B)加压、计量(FRQ-1202)后送往碳四抽提装置。抽余碳四装置来的液态不合格丁二烯可通过罐进料管线接进裂解碳四球罐(抽余碳四装置生产不正常时)贮存。4.2.5、抽余碳四贮存、输送工艺流程碳四抽提装置来的抽余碳四,压力0.52MPa,温度常温,经计量后(FRQ-1301)送至抽余碳四罐(R304),在常温、0.3MPa(表)下贮存,由罐区输出抽余碳四时,罐出料设遥控阀(HC-1302),液态抽余碳四经泵(P304A/B)加压、计量(FRQ-1302)后送往下游装置。4.2.6、球罐倒空工艺流程正常情况下,丙烯、乙烯罐需要倒空时,将残余的物料排入冷排料罐(V301)中;裂解碳四、抽余碳四和精制丁烯-1罐残余的物料排入热排料罐(V302)中,排入冷排料罐和热排料罐中的物料,用蒸汽间接加热气化后排入火炬管网。罐区排出的蒸汽冷凝液统一回收至冷凝液罐(V303)中,经冷凝液泵(P307A/B)加压后送回乙烯界区回收利用。4.2.7、高压消防水、喷淋冷却水、高、低压注水及排水系统流程 球罐区高压消防水来自大乙烯高压消防水系统,该系统供水压力0.71.2MPa。,供水能力为2000m3/h,故水量及水压完全能满足罐区消防的需要。该罐区从高压消防水总管接引两根DN500管线与本罐区高压消防水管网相连,各罐设有一组电动蝶阀,可在火灾事故状态下实现中控室远程或就地快速操作,向球罐喷洒消防水,形成一层水膜,起到灭火和隔离乡邻罐的作用。本球罐区还专门设置了一套专门用于非保冷球罐夏季喷淋冷却用的循环水系统,该系统开启条件是:夏季由于环境温度上升,使球罐温度大于40(暂定)对应的储存物料的饱和蒸气压时进行喷淋冷却。在储罐物料泄露和事故状态下,则需向罐内注水(乙烯罐除外),丙烯球罐下部第一道阀前设有高压注水线;裂解碳四、抽余碳四、精制丁烯-1球罐下部第一道阀前设有低压注水线,罐区分别设有高、低压注水泵。 罐区的雨水汇集到雨水池后,经雨水泵送往原西罐区雨排出口。罐区的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汇集到污水池后,经泵送往西罐区污水处理单元一次处理后,转送至污水处理厂。5、岗位开停车及正常操作 5.1乙烯系统开停车及正常操作5.1.1、接料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工艺系统,流程正确,经仪表或调节阀的旁路吹扫干净。(2)球罐气密性试验合格。(3)球罐用精氮置换合格,氧含量0.2%(V%),露点-50。(4)检查设备、仪表及电气设备完好,应具备开车条件。(5)安全装置调试完毕,球罐处于备用状态。5.1.2、初次接料步骤(1)罐内氮气泄压至0.02MPa(表)。(2)系统用气相乙烯置换、预冷。从乙烯装置引入常温气相乙烯(030),进入乙烯球罐系统。置换采用充压法,即球罐充压到0.1MPa(表),按照球罐罐底排料管线去冷排料管线放火炬的步骤,重复进行34次。然后联系调度从乙烯装置引入液相乙烯,按照罐进料管线出入口连通线出料管线乙烯泵蒸发器气相平衡线乙烯球罐罐底排料管线冷排料罐火炬管网的步骤,用蒸发器后的冷气相乙烯(-15-30)进行置换、预冷,取样分析N2+CH4+C2H61000ppm,露点-50,氧含量5ppm,合格后停止置换,置换过程中应注意进气速度,使球罐上、下部温差40。预冷过程中通过控制蒸发器出口气相乙烯的温度对球罐本体进行缓慢降温,直至罐温降至-10以下,同时对设备、管道、仪表及其它安全附件进行详细、认真的检查,确保预冷效果。然后分别关闭六台乙烯球罐(R-301)出入口阀门,通过调节阀控制返回罐顶的气相乙烯进气速度,给球罐缓慢充压至1.67MPa(表),罐温在-10以下,气相乙烯预冷操作完毕。(3)液相预冷和接料缓慢打开进料阀,用进料阀控制液相乙烯进料速度,以5/h的降温速度进料,冷罐至-36(罐体下部),液面计显示液面时、预冷完毕。开大进料阀,液面升至2.0米时停止接料,期间应停留24小时以上,同时应认真检查设备状况。其后,每接入液面升高2.0米均应停留24小时,以使球罐各部分温度均匀,直至液面升至正常工艺指标范围内,接料完毕。 液相进料过程中罐压高时,气相乙烯由罐顶经调节阀及时送回乙烯装置。5.1.3、正常接料步骤(1)接到调度通知后,确定接料罐位号,准备接料流程,经检查确认无误。(2)通知调度向送料单位索取乙烯分析结果和预计送入量。(3)准备好后通过调度通知送料单位送料。(4)检查罐液面、温度、压力以及设备、管道、工艺等变化情况。(5)接到调度送料完毕的通知后,经调度允许再关接料阀。(6)接料过程中罐压高,罐顶压力1.8Mpa时,应及时联系调度将气相乙烯返出。5.1.4、正常贮存(1)经常检查罐的液面、温度、压力的变化。(2)按时巡检,仔细观察设备、管道有无泄漏。(3)罐压高时,应及时联系调度将罐顶气相乙烯返出。(4)罐压低时,应及时升压。(5)罐面高时,应及时倒罐或联系送出。5.1.5、气相乙烯送出步骤(1)接到调度送料通知后,确定送料罐位号,准备送料流程,经检查确认无误。(2)通知调度向接料单位索取所需量。(3)开送料切断阀(R-301A、B、C、D、E、F罐出口至乙烯泵必须有一个阀门常开,以确保乙烯泵处于预冷备用状态)。(4)作开泵前的准备工作。(5)蒸发器、过热器作开车准备,接引蒸汽,调整蒸发器甲醇液位在规定的范围内。(6)开乙烯泵的循环阀(常开,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关闭!),打开泵的排气阀。(7)开蒸发器、过热器,温度和压力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以内。(8)开泵进行循环,有压力指示时,开泵出口阀,关小循环阀PIC-1003A/B。(9)调节PIC-1003A/B控制泵出口压力为3.70.05MPa。(10)通过TRC-1006A/B调节蒸发器内气相甲醇温度为62、压力0.05MPa(表),以控制气相乙烯温度-3、压力3.7MPa(表)。(11)调节TRC-1008A/B控制过热器出口温度为30。(12)通过分程调节阀PRC-1004A/B控制气相乙烯送出压力3.5 MPa,向用户送料。超压时PRC-1004A/B自动切换将气相乙烯排往火炬管网。(13)罐压低时,调节PRC-1002A/B,向罐内补充压力。 (14)检查罐面、设备、管道及工艺的变化,了解送料状况。(15)接到调度停送料通知后,泵打循环,停蒸发器、过热器同时应注意保持蒸发器内压力0.05MPa(表),甲醇温度在4070。(16)关泵出口阀,停泵,并通知调度。5.1.6、罐顶气相乙烯返出步骤(1)球罐压力高及时联系调度。(2)接调度通知允许气相乙烯返出指令后,调节FIC-1003A/B向乙烯装置送罐顶气相乙烯。(3)球罐压力低及时联系调度,关闭FIC-1003A/B。5.1.7、液相乙烯送出步骤(1)接到送料通知后,确定送料罐位号,准备送料流程,经检查确认无误。(2)作开泵前的准备工作。(3)开泵进行循环。(4)调节泵出口压力2.00.05MPa(表)。(5)经泵出口回流管线,通过液相乙烯进口总管,将压力调节至规定的范围后送往乙烯装置(接送液相乙烯的管线为同一条管线)。(6)检查罐面、设备、管道及工艺的变化,了解送料状况。(7)接到调度停送料通知后,关液相乙烯送出阀,停泵。(8)恢复界区接料流程。(9)送料过程中罐压低时,应及时升压。5.1.8、升压操作步骤(1)开送料阀。(2)开蒸发器。(3)开泵进行循环。开泵出口阀并调节泵出口压力2.00.05MPa(表)。(4)调节TRC-1006A/B控制蒸发器压力0.05MPa(表)。(5)调节FIC-1002A/B控制蒸发器的出口压力为1.8MPa(表),向罐内补充压力。(6)停止升压时,泵打循环,停蒸发器。(7)停泵。5.1.9、紧急停车(1)停电:停送料操作,并联系调度。通知电工查明停电原因,并及时处理,恢复供电。(2)停蒸汽:停气相乙烯送料操作,并及时向调度汇报。(3)停仪表风:所有仪表自控阀门均用旁路进行调节,密切注意工艺参数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操作。(4)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状态:按罐区应急处理预案处理。5.1.10、检修停车(1)在调度的协调下,用乙烯泵将乙烯罐内物料送回乙烯装置或倒入另一罐中,气相乙烯送乙烯装置,直至最低液面,泄压至1.5MPa(表)。(2)从罐底至冷排料罐,泄压至0.02MPa(表)。泄压时应注意缓慢进行,罐上、下部温差应40。(3)关闭罐出入口所有阀门。(4)加堵盲板,使检修罐与系统隔离。(5)通知仪表工对液面计采取保护措施。(6)采用充压法,用精N2置换球罐,直至有机物含量0.1%(V%),并泄压至0.02MPa(表)。(7)加堵火炬盲板。(8)打开罐上、下部人孔,自然通风直至有机物含量0.1%(V%),氧含量19%(V%),交出检修。 (9)检修结束后,办理验收交接手续。 (10)封闭罐上、下部人孔。用精N2充压至0.3MPa(表)进行气密性试验合格。(11)用精N2置换球罐,直至系统O20.2%(V%),露点-50并泄压至0.02MPa(表)。(12)置换合格后,拆除盲板。(13)精N2充压至0.20.3MPa(表)。(14)接料(按初次进料的步骤进行操作)。5.2丙烯系统开停车及正常操作5.2.1、接料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工艺系统,流程正确,经仪表或调节阀的旁路吹扫干净。 (2)球罐气密性试验合格。(3)球罐用精氮置换合格,氧含量0.2%(V%),露点-45。(4)检查设备、仪表及电气设备完好,应具备开车条件。(5)安全装置调试完毕,球罐处于备用状态。5.2.2、初次接料步骤(1)罐内N2泄压至0.02MPa(表)。(2)气相丙烯置换:丙烯升压器(E-303A/B)投入运行。引入液相丙烯通过球罐进出口连通管线进入升压器,调节丙烯进升压器的阀门,控制进料速度,监视TR-1102点,温度控制在520。罐压升至0.5MPa(表),按照球罐罐底排料管线去冷排料管线放火炬的步骤,泄压至0.02MPa(表),重复以上步骤,直至罐内N2含量1000ppm。置换过程中,罐上、下部温差应40。(3)充压采用上述方法,罐压升至1.5MPa(表),停升压操作。(4)进料开进料阀,液面升至24米时停止接料,认真检查设备状况。进料过程中罐压高,罐顶压力1.8Mpa时,通知调度暂停接料或由罐顶紧急放空阀泄压。5.2.3、正常接料步骤(1)接到调度接料通知后,确定接料罐位号,检查接料流程确认无误。(2)通过调度向送料单位索取丙烯的分析结果和预计送入量。(3)开丙烯进料阀。(4)通过调度通知送料单位送料。(5)检查罐液面、温度、压力以及设备、管道、工艺的变化情况。(6)接到调度送料完毕的通知后,关闭丙烯进料阀。接料过程中罐压高,罐顶压力1.8Mpa时,通知调度暂停接料或由罐顶紧急放空阀泄压。5.2.4、贮存(1)经常检查罐面、温度、压力的变化。(2)按时巡检,仔细观察设备、管道有无泄漏。(3)罐压高时,应及时泄压和喷淋降温。(4)罐压低时,应及时升压。(5)罐面高时,应及时倒罐或联系送出。(6)罐面低时,应及时补充丙烯,以维持最低安全液位。5.2.5、正常送料步骤(1)接到调度送料通知后,确定送料罐位号,准备送料流程,经检查确认无误。(2)作开泵前的准备工作。(3)开泵进行循环。开泵出口阀、关小循环阀,调节泵出口压力。(4)检查罐面、设备、管道及工艺的变化,了解送料状况。(5)接到调度停送料通知后,开大循环阀,关泵出口阀,停泵。关界区送料阀,送料过程中罐压低时,应及时升压。5.2.6、升压操作步骤(1)升压器作开车准备。(2)开升压器。(3)开升压器进料阀。(4)监视PIA-1101,检查升压情况。(5)停止升压时,关升压器进料阀,停升压器(冬季应注意防冻保温)。5.2.7、紧急停车(1)停电:停送料操作,联系调度,通知电工查明停电原因,并及时处理恢复供电。(2)停蒸汽:停升压操作,并及时向调度汇报。(3)停仪表风:所有仪表自控阀门均用旁路进行调节,密切监视工艺参数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操作。(4)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状态:按罐区应急处理预案处理。5.2.8、检修(1)在调度的协调下,用丙烯泵将丙烯罐内物料送至另一台罐中,直至最低液面。(2)残余料从罐底排至冷排料罐,泄压至0.02MPa(表)。泄压时控制泄压速度,罐上、下部温差应40。(3)关闭罐出、入口所有的阀门。(4)加堵盲板,使检修的罐与系统隔离。(5)通知仪表工对液面计采取保护措施。(6)采用充压法,用精N2置换球罐,直至有机物含量0.1%(V%),并泄压至0.02MPa(表)。(7)加堵火炬盲板。(8)打开罐上、下部人孔,自然通风直至有机物含量0.1%(V%),氧含量19%(V%),交出检修。 (9)检修结束后,办理验收交接手续。 (10)封闭罐上、下部人孔,用精N2充压至0.3MPa(表)进行气密性试验合格。(11)用精N2置换球罐,直至系统O20.2%(V%),露点-45并泄压至0.02MPa(表)。(12)置换合格后,拆除盲板。(13)精N2充压至0.20.3MPa(表)。(14)接料(按初次进料的步骤进行操作)。5.3、裂解碳四系统开停车及正常操作5.3.1、接料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工艺系统,流程正确,吹扫干净。(2)球罐气密性试验合格。(3)球罐用精氮置换合格,氧含量0.2%(V%)。(4)检查设备、仪表及电气设备完好,应具备开车条件。(5)安全装置调试完毕,球罐处于备用状态。5.3.2、初次接料步骤(1)罐内N2泄压至0.02MPa(表)。(2)开液态裂解碳四罐进料阀进料,液面至24米时停止进料,检查设备状况。罐压高时,通知调度暂停接料或由罐顶紧急放空阀泄压。5.3.3、正常接料步骤(1)接到调度接料通知后,确定接料罐位号,检查接料流程确认无误。(2)通过调度向送料单位索取裂解碳四或不合格丁二烯的分析结果和预计送入量。(3)开进料阀。(4)通过调度通知送料单位送料。(5)检查罐液面、温度、压力以及设备、管道、工艺的变化情况。(6)接到调度送料完毕的通知后,关闭进料阀。接料过程中罐压高,罐顶压力0.50Mpa时,通知调度暂停接料或由罐顶紧急放空阀泄压。5.3.4、贮存(1)经常检查罐面、温度、压力的变化。(2)按时巡检,仔细观察设备、管道有无泄漏。(3)罐压高时,应及时泄压。(4)罐面高时,应及时联系送出。(5)若罐内掺入了不合格丁二烯,则要按时对物料进行取样分析(气相氧含量、过氧化物、二聚物等),气相氧含量高于指标时,应及时排放,过氧化物、二聚物高于指标时,及时联系送出。掺入了不合格丁二烯的最长贮存期不得超过2个月,并视接不合格丁二烯的频次不定期的对储罐进行清理。(6)冬季从罐底取样(1次/周),进行水含量检测,必要时进行排水。5.3.5、正常送料步骤(1)接到调度送料通知后,确定送料罐位号,准备送料流程,经检查确认无误。(2)作开泵前的准备工作。(3)开泵进行循环。开泵出口阀、关小循环阀,调节泵出口压力。(4)检查罐面、设备、管道及工艺的变化,了解送料状况。(5)接到调度停送料通知后,开大循环阀,关泵出口阀,停泵。关界区送料阀,送料过程中罐压低时,应及时升压。5.3.6、升压操作步骤(1)氮气取样,分析合格。检查氮气总管压力必须大于球罐压力。(2)开氮气进罐阀门。(3)监视PIA-1201,检查升压情况。(4)罐压达到要求时停止升压(每次充压后必须完全关闭氮气阀门,以防裂解碳四在氮气总管压力低时倒入管网,造成严重后果)。5.3.7、紧急停车(1)停电:停送料操作,联系调度,通知电工查明停电原因,并及时处理恢复供电。(2)停仪表风:所有仪表自控阀门均用旁路进行调节。(3)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状态:按罐区应急处理预案处理。5.3.8、检修(1)用泵将裂解碳四罐内物料送至另一台罐中,直至最低液面。(2)残余料从罐底排至热排料罐,泄压至0.02MPa(表)。(3)关闭罐出入口所有的阀门。(4)加堵盲板,使检修的罐与系统隔离。(5)通知仪表工对液面计采取保护措施。(6)采用充压法,用精N2置换球罐,直至有机物含量0.1%(V%),并泄压至0.02MPa(表)。(7)加堵火炬盲板。(8)打开罐上、下部人孔,自然通风直至有机物含量0.1%(V%),氧含量19%(V%),交出检修。 (9)检修结束后,办理验收交接手续。(10)封闭罐上、下部人孔,用精N2充压进行试压合格。(11)用精N2置换球罐,直至系统O20.2%(V%),泄压至0.02MPa(表)。(12)置换合格后,拆除盲板。(13)精N2充压至0.20.3MPa(表)。(14)接料(按初次进料的步骤进行操作)。5.4、抽余碳四及精制丁烯-1系统开停车及正常操作同裂解碳四系统的操作。5.5离心泵的正常操作5.5.1、作开泵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设备,应符合完好要求。(2)检查润滑油应满足设备要求。(3)手动盘车。(4)通知电工送电(电机长时间停运后,开启前检查绝缘)。(5)点动电机,确认旋转方向。(6)打开压力表阀。5.5.2、开泵步骤(1)稍开罐底部液相出口至泵入口的阀,再开泵入口阀。(2)开泵出口返罐顶的排气阀排气(乙烯泵要通过冷泵线进行预冷,待泵体结霜,充分预冷后,关冷泵阀)。(3)开泵出口至罐的循环阀,开大罐底液相出口至泵入口的阀。(4)开启泵进行循环,关闭排气阀。 (5)开泵的出口阀;关小泵的循环阀,并调节泵出口压力、流量达到预定值。5.5.3、停泵步骤 (1)关闭泵出口阀,停泵。(2)关泵入口阀(乙烯泵入口阀常开,以保持泵的预冷备用状态)。(3)长期停泵,应将泵切除,泵内物料排空,切断电源,定期盘车。5.5.4、泵的切换(1)备用泵作开车准备。(2)开启备用泵。(3)确认无问题后,停待停泵。5.5.5、运行维护(1)正常操作时,泵入口不能节流。(2)泵的循环阀,在操作时一般不得关闭。(3)检查电机温度最高不得超过55。(4)检查泵的轴承温度最高不得超过60。(5)检查泵的震动及出口压力情况。(6)检查设备润滑系统,定期更换润滑油。(7)及时消除跑、冒、滴、漏,保持设备卫生干净。(8)当班者要对设备进行维护,备用泵定期盘车。5.5.6、紧急停泵(1)电机温度过高。(2)电机、泵发生强烈震动或有异常响声。(3)轴承发热超过规定值。(4)机械严重发热。发生以上情况,先开启备用泵。如情况不充许立即按停车按钮。其余步骤与正常停泵相同。5.5.7、检修(1)关泵的出、入口阀及返罐顶阀。(2)开倒空阀将泵内物料排空。(3)通知电工切断电源。(4)填检修证,设备交出。5.5.8、验收(1)作开泵前的准备工作。(2)开泵。(3)检查设备运转状况。(4)确认无误后,签字验收。5.6、屏蔽泵的正常操作5.6.1、开泵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设备,应符合完好要求。(2)通知电工送电(电机长时间停运后,开启前检查绝缘)。(3)点动电机,确认旋转方向(现场泵轴承监视器指针指最大,即旋转方向反向)。(4)检查轴承监视器,应指示零位。(5)打开压力表阀。(6)开泵的入口阀。5.6.2、开泵步骤(1)开排气阀,排气。(2)点动电机确认旋转方向。(3)开循环阀,启动泵进行循环,关闭排气阀。(4)开泵的出口阀。(5)关小循环阀,调节泵出口压力到规定值。5.6.3、停泵步骤(1)关闭泵的出口阀,停泵。(2)长期停泵:关泵的入口阀,用排气或倒空阀将泵内物料排空,切断电源。5.6.4、泵的切换(1)备用泵作开车准备。(2)开启备用泵。(3)确认无问题后,停待停泵。5.6.5、泵运行维护(1)检查泵是否发出异常响声或震动。(2)检查泵出口压力。(3)检查轴承监视器是否指示正常。(4)检查泵体温度。(5)当班者要对设备进行维护,保持设备卫生干净。备用泵应定期盘车和维护。5.6.6、紧急停泵(1)轴承监视器指示红区。(2)发生泄漏、堵塞。(3)有气蚀现象。(4)泵体发生较大震动或有异常响声。(5)泵体发热。发生以上情况,先开启备用泵。如情况不允许应立即按停车按钮,其余步骤与正常停泵相同。5.6.7、检修(1)关泵的出、入口阀及返罐顶阀。(2)开倒空阀将泵内物料排空。(3)通知电工切断电源。(4)填检修证,设备交出。5.6.8、验收(1)作开泵前的准备工作。(2)开泵。(3)检查设备运转状况。(4)确认无误后,签字验收。5.7、乙烯蒸发器(E-301)的操作5.7.1、作开车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设备,应符合完好要求。(2)检查甲醇液面,应符合工艺要求。(3)检查加热系统及蒸汽入口压力。(4)检查冷凝液回水,应畅通。5.7.2、开蒸发器(1)打通物料流程。(2)调节TRC-1006A/B,控制蒸发器气相甲醇压力0.05MPa(表)。(3)调节阀FIC-1002控制蒸发器入口的压力和流量。5.7.3、停蒸发器(1)TRC-1006A/B手动关阀。(2)E-301A/B入口的调节阀手动关阀。(3)排放冷凝液(注意甲醇温度在4070)。5.7.4、运行(1)检查甲醇液面。(2)检查压力。(3)检查冷凝液回水,不得有水击现象。(4)及时消除跑、冒、滴、漏。(5)按时巡回检查。5.7.5、紧急停车(1)停电:TRC-1006A/B手动关闭,排放冷凝液。(2)停蒸汽:E-301A/B入口的调节阀FIC-1002A/B手动关闭,停泵。(3)停仪表风:自控阀用旁路调节。(4)发生泄漏、着火:FIC-1002A/B、TRC-1006A/B手动关闭,停泵。5.7.6、检修(1)关闭蒸汽出入口阀门,加热系统倒空加盲板。(2)关闭物料出入口阀门,倒空加盲板。(3)将蒸发器内甲醇排净。(4)N2置换至系统有机物含量0.1%(V%)。(5)如要进入设备内检修,应用空气置换O219%(V%)。(6)填检修证,设备交出。5.7.7、验收(1)进行气密性试验合格。(2)氮气置换至系统氧含量0.2%(V)。(3)蒸发器内加入甲醇至规定液面。(4)拆除加热系统、物料系统盲板,阀门复位。(5)开蒸发器。(6)确认无误后,签字验收。5.8乙烯过热器(E-302)的操作5.8.1、开车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设备,应符合完好要求。(2)检查加热系统及蒸汽入口压力。(3)检查冷凝液回水,应畅通。5.8.2、开过热器(1)打通物料流程(2)调节TRC-1008A/B,给定值30。5.8.3、停过热器(1)TRC-1008A/B手动关阀。(2)排放冷凝液。5.8.4、运行(1)检查进出口温度。(2)检查冷凝回水,不得有水击现象。(3)按时巡回检查。5.8.5、紧急停车(1)停电:TRC-1008A/B手动关闭,关物料进出口阀。(2)停蒸汽:TRC-1008A/B手动关闭,关物料进出口阀。(3)停仪表风:自控阀用旁路调节。(4)发生泄漏、着火:TRC-1008A/B手动关闭,关物料进出口阀。5.8.6、检修(1)关闭蒸汽出入口阀门,加热系统倒空加盲板。(2)关闭物料出入口阀门,倒空加盲板。(3)N2置换至系统有机物含量0.1%(V%)。(4)填检修证,设备交出。5.8.7、验收(1)进行气密性试验合格。(2)N2置换至系统氧含量0.2%(V%)。(3)拆除加热系统、物料系统盲板,阀门复位。(4)开过热器。(5)确认无误后,签字验收。5.9、丙烯升压器(E-303A/B)的操作5.9.1、作开车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设备,应符合完好要求。(2)检查加热系统及蒸汽入口压力。(3)检查冷凝液回水,应畅通。5.9.2、开升压器(1)开加热系统进出口阀。(2)开升压器进料阀。(3)监视PIA-1101A/B/C,检查升压情况。5.9.3、停升压器(1)关升压器进料阀。(2)关蒸汽入口阀。(3)排放冷凝液。5.9.4、运行(1)检查PIA-1101A/B/C。(2)检查冷凝液回水,不得有水击现象。(3)按时巡回检查。5.9.5、紧急停车(1)停蒸汽:关升压器进料阀。(2)发生泄漏、着火:停升压器。5.9.6、检修(1)关闭蒸汽出入口阀门,加热系统倒空加盲板。(2)关闭物料出入口阀门,倒空加盲板。(3)N2置换至系统有机物含量0.1%(V%)。(4)填检修证,设备交出。5.9.7、验收(1)进行气密性试验合格。(2)N2置换至系统氧含量0.2%(V%)。(3)拆除加热系统、物料系统盲板,阀门复位。(4)开升压器。(5)确认无误后,签字验收。6、主要工艺条件和控制指标 序号设备名称位号工艺指标压力Mpa(表)温度液位m1乙烯球罐R-301AF1.670.1-3621.910.72丙烯球罐R-302AB1.501.8常温452.211.53不合格丙烯罐R-302C1.501.8常温451.88.54精制丁烯-1罐R-3060.200.3常温1.87.05裂解碳四罐R-303AB0.250.3常温2.515.06抽余碳四罐R-3040.250.3常温2.211.57乙烯蒸发器E-301AB3.70.1-321.10.18乙烯过热器E-302AB3.70.1302注:管程出口9丙烯升压器E-303AC1.501.8常温45注:管程出口10冷排料罐V-3010.10-60/11热排料罐V-3020.15常温/12热水罐V-3030.10851.00.27、岗位不正常现象及处理方法 序号异常现象原因处理方法 1丙烯罐升压时罐压不上升(1)升压器物料进口阀未开(2)蒸汽压力低(3)升压器堵塞(1)开阀升压(2)提高蒸汽压力(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