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张拉计算书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张拉计算书 一 工程简介一 工程简介 汕昆高速公 路土建工程第 T22 合同段部分 路堑边坡设计采 用锚索框架梁进 行防护 见右图 所示 框架以两 根竖肋为一片 每片水平宽度为 8m 竖肋水平间 距 4m 横梁间距 为 3 5m 横梁根 数根据边坡坡面 长度计算确定 横梁水平布置 通过调整上下端 自由段以适应路 线纵坡坡度 相邻两片框架之间留 2cm 伸缩缝 缝内填充浸沥青木板 框架梁采用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进行锚固 每孔锚索由三单元共六束 钢绞线组成 钢绞线采用直径 15 24mm 强度 1860MPa 的高强度低松弛无粘 结钢绞线 每个单元锚索分别由两根无粘结钢绞线内锚于钢质承载体组成 钢绞线通过特制的挤压簧 类似于夹片功能 和挤压套 类似于锚环功能 对称地锚固于钢质承载体上 其单根的连接强度大于 200KN 各单元锚索的 固定长度分别为 L1 L2 L3 共同组成复合型锚索的锚固段 且 L1 L2 L3 5m 为叙述及计算方便 命名对应锚固长度的单元为 D1 D2 D3 单元 其对应锚索长度为 l l1 l l2 l l3 且 l l1 l l2 l l3 详见下图所示 注 为计算方便 上图中 L1 和 L3 标注与设计图纸标注位置相反 现场施工时需注意 上图中 自由段长度根据边坡级数位置不同而有三种设计长度 分别为 10m 15m 和 20m 其对应设置位置详见具体的边坡锚索框架防护设计图 压力分散型锚索与一般拉力分散型锚索不同之处在于 压力分散型锚索 由几个单元组成 各单元间锚索长度及其自由段长度不同 致使各单元间因 自由段长度不同而产生伸长量不同 因此 在进行整体分级张拉前 要先计 算各单元间的差异伸长量和差异荷载增量 并先进行补足荷载张拉及预张拉 二 差异荷载增量 差异伸长量和理论伸长量计算二 差异荷载增量 差异伸长量和理论伸长量计算 1 1 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因压力分散型锚索各单元长度长短不一 故必须先计算相邻两单元之间 的差异伸长量和差异荷载增量 对于三单元共六束压力分散型锚索 其计算 公式如下 差异伸长量 差异伸长量 L L1 2 1 2 L L1 1 L L2 2 L L2 3 2 3 L L2 2 L L3 3 L L1 1 E E L L1 1 L L2 2 E E L L2 2 L L3 3 E E L L3 3 P A P A 差异荷载增量 差异荷载增量 P P1 1 E A L E A L1 2 1 2 L L1 1 2 2 P P2 2 E A L E A L2 3 2 3 L L2 2 E A L E A L2 3 2 3 L L1 1 2 2 以上各式中 L L1 1 L L2 2 L L3 3 分别为第一 二 三单元锚索的自由段长度 且 L L1 1 L L2 2 L L3 3 L L1 1 L L2 2 L L3 3 分别为在给定最终张拉 设计锁定 荷载作用下的伸长 量 L L1 2 1 2 L L2 3 2 3为对应单元在给定最终张拉 设计锁定 荷载作用下的差 异伸长量 为在给定最终张拉 设计锁定 荷载作用下的钢绞线束应力 P P 为在给定最终张拉 设计锁定 荷载作用下的单根单根钢绞线束荷载 A A 为单根钢绞线束的截面面积 取 A 140mm2 E E 为钢绞线的弹性模量 E 1 95 105MPa 195000Pa P P1 1 P P2 2为进行分步补偿差异张拉的第一 二级张拉荷载增量 各单元锚索张拉时的实际总伸长值各单元锚索张拉时的实际总伸长值 等于初应力以下的补偿张拉伸长量等于初应力以下的补偿张拉伸长量 加上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力间的伸长量 即 加上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力间的伸长量 即 L L L L初以下 初以下 L L初至最大 初至最大 2 2 不同长度自由段锚索差异荷载及伸长量计算 不同长度自由段锚索差异荷载及伸长量计算 本合同段压力分散型锚索框架类型 按自由段长度不同共分为三种 即 自由段长 10m 15m 和 20m 锚索设计荷载 500KN 锁定荷载 550Kn 现分别 列表计算三种锚索各单元的差异荷载及伸长量如下 各种锚索差异荷载及差异伸长量计算表 最短 自由 段长 度 m 单元 分类 张拉端有效 自由段长度 Li mm 各单元锚索在 最终荷载下的 伸长量 Li mm 相邻单元在最终 荷载下的差异伸 长量 Li i 1 mm 相邻单元分步补 偿张拉差异荷载 增量 Pi N D1L120408 L168 5 L1 216 8 P144947 D2L215408 L251 7 L2 316 8 P2104480 10 D3L310408 L334 9 D1L125408 L185 3 L1 216 8 P136102 D2L220408 L268 5 L2 316 8 P281049 15 D3L315408 L351 7 D1L130408 L1102 1 L1 216 8 P130166 D2L225408 L285 3 L2 316 8 P266268 20 D3L320408 L368 5 表中其他计算参数 每单元钢绞线束 n 2 单根钢绞线最终荷载 P 500 1 1 6KN 91666 7N 单根钢绞线截面面积 A 140mm2 钢绞线弹性模量 E 195000 Pa 表中各单元张拉端有效自由段长度计算详见下表 各种锚索各单元张拉端有效自由段长度计算表 序号 最短自 由段长 度 m 单元 分类 锚索自由段长 度 Li mm 千斤顶及 工作锚环 段长度 mm 千斤顶上 工具锚环 厚度 mm 张拉端有 效自由段 长度 mm 各单元 钢绞线 束数 n D1L12000036345204082 D2L21500036345154082110 D3L31000036345104082 D1L12500036345254082 D2L22000036345204082215 D3L31500036345154082 D1L130000 36345304082 D2L225000 36345254082320 D3L320000 36345204082 千斤顶型号规格为 YDC1500 其公称张拉力 1500KN 公称油压 52MPa 三 锚索张拉三 锚索张拉 压力分散型锚索的张拉 因各单元间锚索自由段长度不同 张拉时要注 意严格按设计次序分单元采用差异分步张拉 根据设计荷载和锚索自由段长 度计算确定差异荷载 并根据计算的差异荷载分单元张拉 张拉采用 双控 法 即采用设计张拉力与锚索体伸长值来综合控制锚索应力 以控制油表 读数为准 用伸长量校核 实际伸长量与理论值的偏差应在 6 范围内 否 则应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方可进行张拉 千斤顶 油表等张拉设备必须采用专用设备 并送相应资质的计量单位 进行标定 并在标定有效期内使用 本项目前期使用张拉千斤顶及油表已经过贵州省计量测试院标定 千斤 顶型号为 YDC1500 出厂编号为 31558 29 已标定的两油表及校准方程分别 为 091020091020 油表 油表 Y 32 2X 12 7 973928 4Y 32 2X 12 7 973928 4 油表 油表 Y 31 9X 3 6 Y 31 9X 3 6 式中 式中 Y Y 为为 张拉力张拉力 单位单位 KN XKN X 为油表读数 单位为油表读数 单位 MPaMPa 在施工过程中 是采用读油表读 在施工过程中 是采用读油表读 数数 X X 来检验张拉力是否达到张拉要求 即 应对应油表编号换算成来检验张拉力是否达到张拉要求 即 应对应油表编号换算成 091020091020 油表油表 X 0 0310559 Y 0 3944X 0 0310559 Y 0 3944 973928 4973928 4 油表油表 X X 0 031347962 Y 0 11290 031347962 Y 0 1129 在进行整体张拉前 取 10 20 的设计张拉荷载进行预张拉 使其各部 位接触紧密 钢绞线完全平直 张拉时一般按照 40KN min 的速度进行 压力分散型锚索具体的张拉程序如下 安装千斤顶 0 P1 首先单独张拉 D1 单元 2 根钢绞线 补足 D1 单元差异荷载 P1 计算 D1 单元锚索 0 P1的伸长值即 L1 2 并 量取 D1 单元锚索实际伸长值进行双控校核 P2 同时张拉 D1 D2 单元锚索 补足 D1 D2 单元差异荷载 P2 量取 D2 单元锚索伸长值 L2 3 并与计算值校核 注意此时 D1 单元伸长值为 L1 2 L2 3 25 P 正式整体张拉 量取 D3 单元伸长值并进行双控校核 50 P 75 P 100 P 110 P 双控校核合格后 持荷 10 20 分钟 然后及时进行锁定 各单元锚索实际伸长值 等于分级张拉伸长值加相应的差异伸长值 锚索的预应力在补足差异荷载后分 5 级 预张拉不计 按上述张拉程序 进行施加 即按设计荷载的 25 50 75 100 110 除张拉最后一级 荷载时持荷稳定 10 20 分钟外 其余各级持荷稳定 5 分钟 因锚索设计荷 载为 500KN 锁定荷载 550KN 即设计荷载的 110 因此 应在锁定荷载级张 拉持荷 10 20 分钟后及时锁定 锚索锁定 48 小时内 若发现明显的预应力 损失现象 必须及时进行补充张拉 各种类型锚索具体补偿张拉及分级张拉控制参数见以下各表 各种类型锚索具体补偿张拉及分级张拉控制参数见以下各表 最小自由段长最小自由段长 10m10m 类型锚索张拉控制参数计算表类型锚索张拉控制参数计算表 补偿张拉整体分级张拉 张拉力 Y P1 KN P2 KN 25 P KN 50 P KN 75 P KN 100 P KN 110 P KN 锚索单元分类 张拉端有效自由段 长度 Li mm 及其 他 44 94 7 104 4 8 125 0 250 0 375 0 500 0 550 0 D 1 张拉端有效自 由段长度 L1 20408 16 8 D 2 张拉端有效自 由段长度 L2 15408 16 8 D 3 张拉端有效自 由段长度 L3 10408 7 9 15 9 23 8 31 8 34 9 理论计算伸长 值 16 816 8 33 633 6 41 541 5 49 549 5 57 457 4 65 465 4 68 568 5 实际量取伸长 值上限 17 81 35 62 43 99 52 47 60 84 69 32 72 61 D 1 实际量取伸长 值下限 15 79 31 58 39 01 46 53 53 96 61 48 64 39 理论计算伸长 值 16 816 8 24 724 7 32 732 7 40 640 6 48 648 6 51 751 7 实际量取伸长 值上限 17 81 26 18 34 66 43 04 51 52 54 80 D 2 实际量取伸长 值下限 15 79 23 22 30 74 38 16 45 68 48 60 D 3 理论计算伸长 值 7 97 9 15 915 9 23 823 8 31 831 8 34 934 9 实际量取伸长 值上限 8 37 16 85 25 23 33 71 36 99 实际量取伸长 值下限 7 43 14 95 22 37 29 89 32 81 使用 091020 压力 表读数 X MPa 1 00 2 85 3 49 7 38 11 27 15 16 16 71 使用 973928 4 压 力表读数 X MPa 1 52 3 38 4 03 7 94 11 85 15 76 17 33 分级张拉行程时间 min 1 121 490 513 133 133 131 25 最小自由段长最小自由段长 15m15m 类型锚索张拉控制参数计算表类型锚索张拉控制参数计算表 补偿张拉整体分级张拉 张拉力 Y P1 KN P2 KN 25 P KN 50 P KN 75 P KN 100 P KN 110 P KN 锚索单元分类 张拉端有效自由段 长度 Li mm 及其他 36 102 81 049 125 0 250 0 375 0 500 0 550 0 D1 张拉端有效自由段 长度 L1 25408 16 8 D2 张拉端有效自由段 长度 L2 20408 16 8 D3 张拉端有效自由段 长度 L3 15408 11 8 23 5 35 3 47 0 51 7 理论计算伸长值 16 816 8 33 633 6 45 445 4 57 157 1 68 968 9 80 680 6 85 385 3 实际量取伸长值上 限 17 81 35 62 48 12 60 53 73 03 85 44 90 42 D1 实际量取伸长值下 限 15 79 31 58 42 68 53 67 64 77 75 76 80 18 理论计算伸长值 16 816 8 28 628 6 40 340 3 52 152 1 63 863 8 68 568 5 实际量取伸长值上 限 17 81 30 32 42 72 55 23 67 63 72 61 D2 实际量取伸长值下 限 15 79 26 88 37 88 48 97 59 97 64 39 理论计算伸长值 11 811 8 23 523 5 35 335 3 47 047 0 51 751 7 D3 实际量取伸长值上 限 12 51 24 91 37 42 49 82 54 80 实际量取伸长值下 限 11 09 22 09 33 18 44 18 48 60 使用 091020 压力表读 数 X MPa 0 73 2 13 3 49 7 38 11 27 15 16 16 71 使用 973928 4 压力表 读数 X MPa 1 24 2 65 4 03 7 94 11 85 15 76 17 33 分级张拉行程时间 min 0 91 121 13 133 133 131 25 最小自由段长最小自由段长 20m20m 类型锚索张拉控制参数计算表类型锚索张拉控制参数计算表 补偿张拉整体分级张拉 张拉力 Y P1 KN P2 KN 25 P KN 50 P KN 75 P KN 100 P KN 110 P KN 锚索单元分类 张拉端有效自由 段长度 Li mm 及其 他 30 1 66 66 26 8 125 0 250 0 375 0 500 0 550 0 D1 张拉端有效自 由段长度 L1 30408 16 8 D2 张拉端有效自 由段长度 L2 25408 16 8 D3 张拉端有效自 由段长度 L3 20408 15 6 31 1 46 7 62 3 68 5 理论计算伸长 值 16 816 8 33 633 6 49 249 2 64 764 7 80 380 3 95 995 9 102 1102 1 实际量取伸长 值上限 17 8 1 35 62 52 15 68 58 85 12 101 65 108 23 D1 实际量取伸长 值下限 15 7 9 31 58 46 25 60 82 75 48 90 15 95 97 理论计算伸长 值 16 816 8 32 432 4 47 947 9 63 563 5 79 179 1 85 385 3 实际量取伸长 值上限 17 81 34 34 50 77 67 31 83 85 90 42 D2 实际量取伸长 值下限 15 79 30 46 45 03 59 69 74 35 80 18 D3 理论计算伸长 值 15 615 6 31 131 1 46 746 7 62 362 3 68 568 5 实际量取伸长 值上限 16 54 32 97 49 50 66 04 72 61 实际量取伸长 值下限 14 66 29 23 43 90 58 56 64 39 使用 091020 压力表 读数 X MPa 0 54 1 67 3 49 7 38 11 27 15 16 16 71 使用 973928 4 压力 表读数 X MPa 1 06 2 19 4 03 7 94 11 85 15 76 17 33 分级张拉行程时间 min 0 750 91 473 133 133 131 25 四 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四 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 压力分散型锚索张拉 在对第一 二单元进行差异分步张拉后 分五级 进行 每级荷载分别为设计荷载的 0 25 0 5 0 75 1 0 1 1 倍 除最后 一级需要稳定 10 20 分钟外 其余每级需要稳定 5 分钟 并分别记录每一 级钢绞线的伸长量 在每一级的稳定时间里必须测读锚头位移三次 一 准备工作 1 注浆体 框架混凝土及锚斜托台座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80 以上后 方可进行锚索张拉 锚斜托台座的承压面应平整 并与锚索的轴线 方向垂直 2 将锚垫板管内的混凝土清理干净 消除钢绞线上的锈蚀 泥浆 3 套上工作锚板 根据气候干燥程度在锚板锥孔内抹上一层薄薄的黄 油 锚板每个锥孔内装上工作夹片 二 千斤顶的定位安装 1 套上相应的限位板 根据钢绞线直径大小确定限位尺寸 2 装上张拉千斤顶 并且与油泵相连接 锚具安装应与锚垫板和千斤 顶密贴对中 千斤顶轴线与锚孔及锚索轴线在一条直线上 不得压弯或偏折 锚头 确保承载均匀同轴 必要时用钢质垫片调整以满足要求 三 张拉 按张拉程序首先张拉第一单元差异荷载 P P1 1 再张拉第一 二单元差异 荷载 P P2 2 然后再分 5 级进行整体张拉 1 向千斤顶张拉油缸慢慢送油 直至达到相应张拉级荷载设计值 张 拉加荷 卸荷速率应平稳 张拉时 升荷速率每分钟不宜超过设计预应力值 的 0 1 卸荷速率每分钟不宜超过设计预应力值的 0 2 2 测量预应力筋伸长量 按油表读数及伸长量进行双控检验张拉力及 伸长量直至合格 并按设计要求达到稳定持荷时间 3 做好张拉详细记录 四 锚固 张拉至最后一级时 持荷约 15 分钟后及时进行锚固锁定 1 松开送油阀 张拉活塞在预应力筋回缩下回程若干毫米 工作夹片 锚固好预应力筋 2 关闭送油阀 向回程油缸送油 活塞慢慢回程到底 卸荷速率每分 钟不宜超过设计预应力值的 0 2 3 按顺序拆除工具夹片 工具锚板 张拉千斤顶 限位板 五 封端 锚索锁定 48 小时内 若发现明显的预应力损失现象 必须及时进行补 充张拉 1 在距工作夹片大于或等于 100mm 处 机械切除多余的预应力筋 严 禁电割 氧割 2 最后用 C25 混凝土及时将锚头按设计要求进行封锚 3 张拉时认真填写张拉记录 每孔锚索施工完成后 应向监理工程师提 交必须的验收资料 五 安全注意事项五 安全注意事项 为了贯彻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的方针 做到 三不生产 的原则 即不安全不生产 不消除事故隐患不生产 不落实安全防护措施不生产 现制定有关预应力张拉的安全措施如下 1 施工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 熟悉设计图纸 领会设计意图 认真做好 各项工程施工组织计划 充分考虑施工期间气候对施工工艺的影响 2 张拉所用千斤顶和压力表在张拉前要经过有资质的检测部门进行标 定 张拉前要检查油泵 千斤顶的机械性能 使之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 只有在张拉机具运行正常可靠后才能进行正式安装张拉 3 张拉所用的夹片和锚具 锚垫板进场时 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和质 量证明书 并按规范要求的抽检频率对其进行力学性能检测 使用前还要 对其外观进行检查 严格杜绝使用外观有裂纹和其他缺陷的夹片 锚具 夹片与锚环孔不应粘附泥浆和其他杂物 且不允许锈蚀 若有轻微浮绣 应彻底清除 锚具安装到位后应及时张拉 以防止应锈蚀而产生滑丝 断 丝 工作锚板夹片与工具锚夹片不能混用 工作锚具不能重复使用 4 张拉所用的预应力钢绞线除按规定送检外 还要检查其外观 杜绝 使用外观有裂纹和已受伤的钢绞线 对表面有绣的钢绞线 张拉前应彻底 除锈 以减少摩擦损失 5 张拉人员必须详细了解张拉施工工艺及张拉设备操作规程 在张拉 时严格按照张拉施工工艺进行张拉并严格遵守张拉设备操作规程 6 张拉前 要求严格检查张拉作业工作平台脚手架是否固定牢靠 7 张拉区域周围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标牌 非作业人员不得进入 张拉作业区 千斤顶出力方向严禁站人 施工操作者及测量人员应站在侧面 严禁越过安全区 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张拉区 张拉前应检查张拉系统安 全可靠 张拉时应有安全措施 张拉人员站在千斤顶旁边张拉作业 严禁 任何人张拉端前面 8 张拉作业时 千斤顶前端与锚具贴密 外余部分不应有约束 张拉力 的作用线应与钢绞线中心一致 不得偏扭 张拉过程中严禁拆卸管路 严禁 碰 敲锚具组件 9 张拉时 油泵应徐徐加压 使千斤顶加载平稳 均匀 缓慢 卸载 时 应慢慢打开油阀 使油压缓缓下降 油泵运转时 若有不正常现象 应立即停车 张拉时 严禁工作压力超过额定压力 10 预应力钢绞线的锚固 应在张拉控制应力处于稳定状态下进行 11 切割多余钢绞线 一般应用砂轮切割机 如确需用加热方法切割 时 应采取保护方法使锚具夹片不受热 以确保夹片不因受热退火而滑丝 六 质量控制六 质量控制 1 杜绝不合格的钢绞线及锚具产品进入工地 2 应对孔位 孔径 孔深 孔斜和方位角应进行严格检查 偏差应符合 规定 3 锚索制作中应对下料长度 隔离架位置 绑扎间距 灌浆管的内口 位置及编号进行检查 锚索的存放和临时防护应符合规范要求 4 锚索安装前应核对编号和孔号 检查索体的顺直性 PE 防护套的完好 性 进浆管密封性 内口位置和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质量管控与产品保障承诺书7篇范文
- 技术研究开发诚信合规承诺函5篇范文
- 产品质量监控全流程自动化工具
- 企业行政公文写作与审核标准
- 项目验收标准及操作指南
- 坚持长期服务品质承诺书4篇
- 供应链管理流程优化与操作手册
- 农业合作项目保证承诺书(6篇)
- 《世界历史多元文化交融与冲突教案》
- 生产车间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清单
- 国开《液压气动技术》专题报告答案
- 《休闲农业》课件 项目四 休闲农业项目策划
- 办公室管理-形考任务二(第一~第二章)-国开-参考资料
- 2024年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初赛题库
- 2025年云南省普洱市监察委员会招聘辅助人员55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输尿管癌根治术手术配合
- 慢阻肺疑难病例护理讨论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中国香文化-傅京亮著
- 农产品电子商务-形考任务三-国开(ZJ)-参考资料
- 肺癌护理查房文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