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一体化建设情况汇报[范本]_第1页
教育一体化建设情况汇报[范本]_第2页
教育一体化建设情况汇报[范本]_第3页
教育一体化建设情况汇报[范本]_第4页
教育一体化建设情况汇报[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一体化建设情况汇报 *区面积平方千米,全区户籍人口62万,流动人口约22万。多年以来,*区按照成都市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推进区域一体化的统一部署,不断深化区域教育一体化建设,努力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四大变革”,构建区域教育一体化格局 *建区之初,全区教育呈现出政府办学、企业办学、农村办学的“三分天下、分散办学”格局,如何让*教育实现从“分散薄弱”走向“统筹均衡”,*开始了区域教育的四大历史性变革。 一是实施企业子弟校剥离。为支持国有企业改革,从1998年起,*区率先在全省实施企业子弟校剥离改革,到2016年,经过全面改造、重组,全区26所企业子弟校成功剥离,全面结束了企业办学的历史,翻开了*教育新的一页。 二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区曾拥有成都市中心城区最大的农村。2016年,*区在全市率先打响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会战。通过改革管理体制,29所乡村学校全部上挂区政府统一管理,700余名教师、2万名学生全部进入政府公办学校。此后,*区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彻底打破了城乡教育二元结构。 三是接纳农民工子女就读。*区有着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为了促进教育公平,2016年,率先在全省创建农民工子女学校红花学校,同时,建立健全农民工子女就学保障体系,全面开放区公办学校接纳外来农民工子女就读。目前,在*区义务段公办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已达万余人,占全区的%,有效地促进了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 四是接收市属中学管理权限。为了配合成都市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2016年,*区接收了11所市属中学。至此,彻底结束了教育管理体制“三分天下,分散办学”的格局,建立了区域教育统筹发展的“一盘棋”格局。 二、“三大战略”,助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 一是实施“一带四区”优质均衡发展战略。按照成都市推进城乡优质教育一体化的整体部署,依托我区产业发展布局,我们制定和确立了“一带四区”优质均衡发展战略,全力打造二环路优质教育发展带、猛追湾(内环)优质教育发展区、北部新城优质教育发展区、龙潭新城优质教育发展区、东方新城优质教育发展区,努力实现优质教育全域化。 二是实施“三位一体”学校品牌发展战略。通过提升现有品牌,打造新兴品牌,引进优质品牌,实现全区学校特色品牌发展。目前,在品牌发展战略带动下,我区双林小学、*小学、*实验小学、列五中学、华西中学等一大批学校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区域优质生源吸纳力大大增强,系列名校已在*崭露头角。 三是实施“雪球滚动”集群组团发展战略。通过“一体管理、集团(合作)领办、一体管理、帮扶合作、提升指导”等形式,组建跨学段、跨区域、跨体制的“雪球”发展共同体。目前,我们组建了若干个区级公、民办雪球集团,促进了区域教育更加均衡、优质和可持续发展,壮大了区域教育的整体实力。 三、“四轮驱动”,实现全区学校内涵发展 一是创新内涵管理,提升管理效能。出台关于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八条规定,对检查、开会、考察、放假、学校干部兼课、听课、巡课、赛课等都做出明确要求,切实做到把学校还给校长,把教师留在课堂,把学习还给学生,确保干部、教师深入扎根教育教学工作。 二是创新教师培养,打造名师梯队。大力实施人才强教战略,深入推进“三名工程”,积极组建名师工作站(室),成立“中青年教师创新工作室”,打造名师后备梯队,培育名师新生代,努力构筑区域教师成长“立交桥”。几年来,我区一大批优秀教师、校长脱颖而出,成为了省市级教育专家。 三是强化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省级实验区,我区始终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教学质量评价改革为突破口,全面、系统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2016年,我区以电子科大附小等学校为试点,积极开设素质教育课程超市,受到广泛赞誉。同时,我区坚持把学校体育、艺术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大力实施体育、艺术“3+2” 普及教育,成效显著。 四是实施有效科研,提升教育品质。2016年,我区率先在全市将“课堂细节描述技术”用于校本教研中,大大地提高了校本教研效益,被省教科所评为“四川省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优秀实验基地。促进学生有效参与学习活动的基本策略研究等课题荣获省政府表彰。近三年以来,全区教育教学质量连续攀升,增幅均位居成都市前列,连年获得上级表彰。 四、“三全三走”,促进区域教育深度均衡 一是立足“全面发展”,实施学生走班制。以电子科大附小、成都双语实验学校等为试点,打破班级界限,推行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定班制”与“走班制”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受到各级领导、专家和社会各界的积极评价。 二是立足“全域*”,推行教师走校制。以绩效工资改革为契机,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打破校际壁垒,探索教师“区管校用”机制,引导优秀教师、特长教师在集团内、城乡间、公民办学校之间有序流动。我区先后出台了关于在远郊薄弱学校建立区学科带头人岗位制度的通知、关于开展名优骨干教师走校帮带、校际互动工作的通知等文件,鼓励名师积极参与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全区教师专业成长。 三是立足“全程育人”,探索校长走段制。打破学段、体制界限,由优质高段学校带动一般下段学校,由优质高段学校的校长出任相邻学段一般学校的学监或总校长,纵向集团、组群、成片,在以往教育集团平面发展的基础上,初步实现了区域教育集团立体发展。 五、借脑引智,引领区域教育和谐发展 一是专业团队掀起头脑风暴。我区积极创新教育公共服务机制,广泛借脑引智,向专业机构、专业组织购买教育服务,逐步完善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教育服务体系。我区先后与中国教育学会等知名教育机构和西南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合作,开展全国和谐教育等改革实践,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二是教育管理专家纷纷支招。我区坚持大教育资源观,引入国内知名教育专家参与我区教育改革与发展。成都石室中学原校长王明宪、北大附小原校长刘开云、北京史家小学原校长卓立、北京小学原校长吴国通以及全国、省市教育研究机构的十数名专家加盟*教育管理,为*教育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是对外交流拓宽国际视野。2016年初,我区加快了区域教育国际化步伐,联姻国内外名校,加强与教育发达国家(地区)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我区教育国际化水平。目前,我区已与香港、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多项教师教育交流与合作。 统筹擘宏图,教育开新篇。我区教育一体化的大胆探索与实践,带来了区域教育事业的全新发展势头。2016年,成功创建为“全国和谐教育实验区”;2016年5月,我区被教育部评选为全国首批“阳光体育先进区”、确定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11月,教育局被教育部评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12月,被评为“全国教育改革示范区”,众多改革经验在国际国内高端会议交流,先后应邀出席“全国民办教育大会”、“联合国第七届世界青年大会”、“环太平洋地区早期儿童教育第十一届国际会议”,承办“全国生命教育现场会”、“全国教师教育改革创新推进会”,并作经验发言,引起了强烈反响。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成都市构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崭新定位,在成都市建设“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的宏观视野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建“全国和谐教育示范区”为抓手,以“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建设现代教育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