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 朱卫平,一、广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喜与忧,(一)经济发展水平,1、经济总量:GDP雄踞全国第一。自1989年以来,我省一直是全国第一的GDP大省。2009年GDP为39081.59亿元,占全国GDP总量(335353亿元)的比重为11.7%。,1989年以来我省GDP总量及其占全国比重,(一)经济发展水平,2、人均水平:前有标兵后有追兵。2009年我省人均GDP为40748元,按照名义汇率折算为5965美元,排在上海(11320.41美元)、北京(10298.30)、天津(9295.48美元)、浙江(6582.88美元)、江苏(6437.91美元)之后,居于全国第六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浙江和江苏人均GDP以前一直低于我省,90年代后期浙江超越,2005年开始江苏超越。另外,内蒙(5467.30美元)、山东(5262.96美元)、辽宁(5013.66美元)不但人均GDP紧随我省,且差距有缩小趋势。,(二)经济增长与需求结构的关系,1、经济增长与消费的关系:和全国一样,我省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但下降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2000年到2008年,我省最终消费额占GDP比重从53%下降到49%,全国从62%下降到49%。同时,我省消费占GDP比重持续高于浙江、江苏和山东等可比省份。,2000-2008年我省省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变化,(二)经济增长与需求结构的关系,2、经济增长与投资的关系:我省经济增长的投资贡献率低于江苏、山东和浙江等可比省份,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2000年到2008年,我省经济增长的投资的贡献率平均为36.02%, 低于浙江(47.3%)、江苏(49.3%)、山东(46%)和全国平均水平(45.1%)。,2000-2008年间我省与可比省份经济增长投资依存度比较,3、经济增长与出口的关系:我省是一个净出口大省,货物净出口从2000年的137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1249亿美元。2009年为1068亿美元,略有下降。2000-2008年净出口贡献率平均为14.4%,高于浙江(10%)、江苏(10.3%)、山东(6.9%)和全国平均水平(11.2%)。,(二)经济增长与需求结构的关系,2000-2008年我省货物净出口额,2000-2008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比较,(二)经济增长与需求结构的关系,(三)产业结构,1、整体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可比省份。从1990年到2009年,我省三次产业结构由24.7:39.5:35.8转变为5.1:49.3:45.6,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下降了19.6%,工业上升了9.8%,服务业上升了9.76%,产业结构不断向高度化方向演进。我省的第三产业比重高于山东( 33.4% )、浙江( 41% )和江苏( 38.1% )等省份。,2008年我省产业结构与其他省份和全国平均水平比较,(三)产业结构,2、产业价值链结构严重偏低。我省产业发展具有高行业结构与低产业价值链结构并存的特点,在电子信息和电器机械等许多代表现代制造业发展方向的行业中,我省都处于国际产业链条分工的低端环节,主要从事加工组装和贴牌生产,核心技术、关键制造和品牌仍然主要掌握在国外跨国公司手上。从统计数据上来看,最直观的表现是工业增加值率长期在低位徘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我省高加工度工业增加值率平均仅为24.2%,作为IT产业主要内容的通信及计算机制造业只有21.3%。越是代表高新技术的产业行业,工业增加值率越低。,(四)收入分配结构,劳动者报酬明显偏低,三大主体的收入分配结构持续向企业和政府倾斜。1978-2008年间,在第一次分配过程中,我省劳动者报酬、政府生产性税收净值和企业盈余的整体变化趋势是劳动者报酬所占份额呈明显下降趋势,政府生产税净额所占份额呈明显上升趋势态势,企业营业盈余所占份额呈快速上升态势。,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省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横向比较,我省劳动报酬所占比重高于山东、江苏,但低于浙江和全国平均水平。将我省与国际上一些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经济体的收入分配结构对照,可以发现,我省劳动报酬份额偏低的情况更为明显。如韩国1990年(人均GDP5770美元)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为45.8%、日本1980年(人均GDP10000美元)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为54.3%,美国1970年(人均GDP为4950美元)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为61.3%;英国1980年(人均GDP为8550美元)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为59.7%,均远远高于我省的38.7%。,(四)收入分配结构,2007年我省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与部分省份以及全国平均水平比较,(五)区域协调发展,1、地区差异系数:纵向比较开始下降,横向比较水平仍然偏大。从2000-2008年广东人均GDP的地区差异系数来看,广东的地区差异从2006年开始下降,广东地区差异扩大的趋势已有所抑制,广东经济正朝着区域协调发展的方向前行。注:人均GDP的地区差异系数也称人均GDP的变差系数、离散系数、变异系数,它是某区域内各地区人均GDP的标准差与其均值之比,是衡量地区相对差异的主要指标。,2000-2008年广东人均GDP的地区差异系数,(五)区域协调发展,1、地区差异系数:纵向比较持续增加,横向比较水平仍然偏大。尽管2006年以来,广东人均GDP的地区差异系数不断缩小,但相对而言,与浙江、山东和江苏等省份相比,广东人均GDP的地区差异系数仍然偏大。2008年人均GDP的地区差异系数(0.77)比上述三个省份(0.34、0.56和0.72)分别高出0.43、0.21和0.05,表明与可比省份相比,广东人均GDP的地区差距仍然较大,广东区域发展仍然不平衡。,2000-2008年各主要省份人均GDP的地区差异系数,(六)科教投入与产出,1、研发投入:纵向比较持续增加,横向比较水平偏低。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研发经费的投入持续增加。2009年我省省的研发经费支出约为625亿元,较2000的107.12亿元和2005年的249.60亿元分别增加了5.83和2.50倍。但相对而言,与江苏、浙江等省份相比,我省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仍比较滞后。2008年我省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1.41%)比上述两个省份(1.93%、1.61%)分别低0.52、0.20个百分点。此外,2008年我省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尚不及全国平均水平(1.5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13个百分点。,2000-2008年我省省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及其占GDP的比重,(六)科教投入与产出,2000-2008年全国及各主要省份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六)科教投入与产出,2、教育投入:纵向比较持续增加,但整体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省教育投入总量虽然不断增加,但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却在低水平徘徊,2000年投入总量为360.97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36%,2007年投入总量为1073.48亿元,占GDP比重为3.45%。,(六)科教投入与产出,2000-2007年我省省教育经费投入及其占GDP的比重,纵向比较,我省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高于山东,与江苏和浙江处于同一水平,但持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00-2007年全国及各主要省份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六)科教投入与产出,3、专利授权:总量和发明专利均居于领先地位。近年来,我省省专利授权量,特别是发明专利授权量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明显增强。从2000年到2009年,我省专利授权总量从15799件上升到83621件,年均增长率达到47.7%,发明专利授权量从261件增加到11355件,年均增长率为472%。与可比省份相比,我省历年的专利授权总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均高于江苏、山东和浙江,2008年我省专利授权总量分别是浙江、江苏和山东的1.17倍、1.40倍和2.32倍,我省的发明专利授权量分别是江苏、浙江和山东的2.17倍、2.33倍和4.12倍。在深圳,涌现了华为、中兴和比亚迪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大批企业;华为的发明权拥有量以企业为单位已经名列世界第一。,(六)科教投入与产出,2000-2008年我省专利授权与其他省份对比(单位:件),(六)科教投入与产出,2000-2008年我省发明专利授权与其他省份对比 (单位:件),(六)科教投入与产出,4、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增长速度明显,水平全国领先。近年来,我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全省科技和经济发展的亮点。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与比重呈现双上升态势。2008年,我省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2.2万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0.02%,排名位居全国第一。2009年我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2.6万亿元。,(六)科教投入与产出,2000-2008年我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情况,(七)要素投入产出效率,1、土地投入效率。近年来我省省土地生产率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从2000年到2009年,我省省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实现的GDP从603.78万元上升到2196.83万元,年均增长率为29.3%。横向比较来看,虽然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低于江浙 。,2000-2008年全国及各主要省份土地生产率,2、劳动投入效率。2000-2008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即工业增加值与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的比例)虽然从5.98万元/人增加到11.79万元/人,但横向比较来看, 2008年我省的数据虽然高于浙江(9.92万元/人),但明显低于山东(18.32万元/人)和江苏(13.37万元/人),甚至低于2007年的全国平均水平(14.86万元/人)。,(七)要素投入产出效率,2000-2008年全国及各主要省份规模以上工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情况(元/人),(八)节能减排效果,1、单位GDP能耗:节能降耗成效显著,未来进步压力增大。近年来我省单位GDP能耗持续降低,2008年我省每万元GDP仅仅消耗0.715吨标准煤,明显低于山东(1.1)、江苏(0.803)和浙江(0.782)三省和全国平均水平(1.102)。但相比于发达国家, 我省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6倍,是德国的4倍。另一方面,从2000-2008年我省省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来看,尽管近年来我省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呈总体上下降的趋势,但下降的幅度低于山东、浙江和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2007和2008年我省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0.74、0.52)均高于山东(0.64、0.38)、浙江(0.67、0.4)和全国平均水平(0.6、0.44),这表明我省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越来越大,节能降耗工作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2000-2008年我省省能源消费总量及单位GDP能耗情况,(八)节能减排效果,2000-2008年全国及各主要省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八)节能减排效果,2、减排工作:排放总量仍在增加,治污工作任重道远。从2000年到2008年,我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是:工业废水排放量从11.4亿吨增加到21.3亿吨,生活污水排放量从33.3亿吨增加到46.4亿吨;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从88.2万吨增加到109.7万吨,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从2.3万吨增加到3.9万吨;工业废弃排放量从8326亿标立方米增加到20510亿标立方米。种种情况表明我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八)节能减排效果,2000-2008年我省省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情况,结 论,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我省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社会经济发展先行一步地区,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在前面涉及到的反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指标中,包括消费对GDP的贡献、投资对GDP的贡献、三次产业结构、专利授权量、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单位GDP能耗等大部分指标优于全国和可比省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起步早、力度大、成效显著。这些成绩的取得可以归功于以下几个原因:第一,省委省政府对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高度重视、措施得力。从90年代中期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就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提出发展战略、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本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两年来,省委省政府更是推出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第二,我省作为先行一步的地区,各种内外部环境和条件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制约出现得更早,感受更深。第三,我省作为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地区,要素相对价格水平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相对比较充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省未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道路仍然非常漫长。上面的数据分析表明,我省在人均GDP、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劳动者报酬、区域协调发展、工业增加值率、研发投入、劳动生产率、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和能源和电力弹性系数等指标上劣于可比省份甚至全国平均水平。这些情况也说明,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甚至可以说,如果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3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果就可能付诸东流。,结 论,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任务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非常丰富,涉及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方方面面,但我认为,其中心任务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具体理由如下: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复杂问题必须在产业发展中才能得到解决。正如汪洋书记所说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必然有既得利益的阻力,而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表明,在经济发展中通过增量利益的调整来改变利益格局是克服既得利益阻碍的有效途径。比如近年来各地都在积极推行的“三旧改造”就是典型的例子。2、我省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其根子都在于其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我把它称之为:外源型高消耗数量扩张模式。前面分析中许多不太好看的指标如人均GDP、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工业增加值率、劳动者报酬、劳动生产率、能源、电力弹性系数等都与我省的产业发展模式高度相关。正是这一模式表现出对外部要素和市场的过度依赖;正是这一模式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导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长期得不到提高;也正是这一模式形成了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3、我们的产业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国际和国内竞争的严峻挑战,不管是在资源市场上作为买方还是在产品市场上作为卖方,都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缓慢。在国内竞争方面更是群雄并起。,(一)牢牢抓住产业转型升级这一中心任务,(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1、产业结构高度化,3、加工程度高度化,2、产业价值链高度化,1、模式之一: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即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主导产业的依次更替,如三次产业结构由一、二、三到二、三、一再到三、二、一的更替,又如工业化过程中从轻工业起步经过重化工业化、高加工度化再到技术知识集约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取决于需求结构的变动。如现在提出的大力发展新兴战略产业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附加价值,产业资本密集度产业技术密集度,纺织家具等传统制造业,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2、模式之二:高加工度化。即随着资源相对价格的变化,特别是随着劳动、土地和环境资源的稀缺程度的提高,对于同一产业或产品生产的投入结构发生变化,通过不断提高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将制造加工环节做到极致,不断提高制造环节的附加加值。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附加价值,3、模式之三:产业加值链高度化。即随着战略性竞争资源的优化,在嵌入产业价值链中逐步向高附加价值的微笑曲线两端攀升。,(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产业升级的三种基本模式可以同时并存,但也存在明显的时序性和阶段性。产业升级的第一阶段以模式一为主,第二阶段以模式二为主,第三阶段以模式三为主。广东产业升级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应该处于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并重的阶段。,(二)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钢构穹顶施工方案设计
- 店铺照明改造方案范本
- 2025企业租赁合同范本如何编写
- 护岸工程排水管施工方案
- 淮阴三恒系统施工方案
- 2025合同规定下的抵押车辆能否购买是否合法
- 沧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招聘政府专职消防队员考试真题2024
- 盐田区净化车间施工方案
- 施工方案钢桥架施工方案
- 烟道收纳改造方案范本
- 2025山东菏泽鲁西新区招聘城市社区工作者招聘8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市容安全培训课件
- 2025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民乐支公司招聘1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重庆明德商业保理有限公司招聘1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仁怀市中小学校长绩效考核的实施方案a
- 中国工商银行2026年度校园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气象系统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真题模拟试卷(结构化小组)
- 风力发电项目审批流程及要点梳理
- 医院污水站维护方案(3篇)
- 视频监控考核管理办法
- StarterUnit3Wele!SectionB1a1e(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