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理说明书 前 言手册用途本手册详细讲述了新华公司大型火电机组性能计算软件包(XPASTM2003版)的功能、计算原理和专用计算模块。手册内容第一部分原理说明书第一章概述第二章锅炉系统性能计算第三章汽水热力系统性能计算第四章凝汽式机组的主要热经济指标第五章调试和运行时测量参数的处理第六章操作员界面设计第七章测点清单和设计资料第二部分模块说明书第一章回热加热器流量系数模块第二章给水泵汽机排汽焓第三章汽轮机级组效率和出汽焓第四章机组热经济性指标第五章凝汽器性能第六章汽轮机级组比功第七章低压缸排汽焓第八章燃料的比热第九章烟气比热第十章烟气体积第十一章灰渣热损失第十二章空气预热器第十三章基准温度第十四章开关模块第十五章稳定工况第十六章循环水流量第十七章测量数据校验手册的阅读对象XPAS系统的软件开发人员XPAS系统的项目开发人员XPAS系统的使用和维护人员相关手册XDPS 工程师手册XDPS 标准功能块手册目 录c0116006版本 2.0第一章概述1第二章锅炉系统性能计算31输入输出法(正平衡法)效率32热损失法(反平衡法)效率53空气预热器94基准温度,10第三章汽水热力系统性能计算111蒸汽和水的焓值计算112蒸汽流量和各级抽汽量计算143凝汽器计算174循环水流量和流速计算185循环热效率计算21第四章凝汽式机组的主要热经济指标231热效率232能耗率25第五章调试和运行时测量参数的处理271测量参数处理的意义272基于直观判断的处理273基于参数计算的处理274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29第六章操作员界面设计301关于操作员界面的说明302操作员输入303热经济指标314统计计算315汽轮机高中压缸性能326汽轮机低压缸性能327小机和给水泵性能338电动给水泵性能339高加组性能3410低加组性能3511凝汽器性能3612空预器性能36第七章测点清单和设计资料371设计资料372测点清单37原理说明书 41第一章 概述大型火电机组性能计算软件包OPCS(Operation Performance Calculating Software)是新华公司大型火电机组性能分析系统XPASTM的一个组件,可完成DCS系统所要求的性能计算功能。该软件包的运行需具备XDPS的专用虚拟DPU程序和专用动态连接库,由工程师以组态方式实现具体的性能计算要求,其执行要求DCS系统中的一个计算站。OPCS由计算原理、基本模块、软件组态、人机界面所组成,秉承了XDPS的传统,最大限度的利用了XDPS丰富的系统资源,既适用于XDPS组成的DCS系统,也可用于其它厂家的DCS系统。OPCS提供了许多不能直接测量的机组和主要设备的性能指标:1) 机组性能如机组热耗率、汽耗率、循环热效率、厂用电率、发电煤耗、供电煤耗等。2) 锅炉性能如燃烧效率、排烟热损失和其他各项燃烧损失等。3) 空预器性能如空预器漏风率、烟气侧效率、空气侧效率等。4) 汽轮机性能如汽缸进汽流量、排汽流量、效率、输出内功、低压缸排汽干度、低压缸排汽焓等。5) 小机和给水泵性能如小机效率、给水泵效率、给水泵给水焓升等。6) 加热器性能如进汽流量、端差、抽汽管道压损、给水焓升等。7) 除氧器性能如进汽流量、抽汽管道压损等。8) 凝汽器性能如过冷度、传热端差、循环水温升、效能系数、循环水流量等。当机组处于稳定运行工况时,计算出来的运行性能值具有较高的精确度。OPCS根据以下六个关键参数的连续十分钟的测量值的均方根偏差判定机组是否处于稳定工况:1) 发电机功率,均方根偏差不大于2%;2) 主汽压力,均方根偏差不大于2%;3) 主汽温度,均方根偏差不大于5;4) 再热汽温度,均方根偏差不大于5;5) 总给水流量,均方根偏差不大于2%;6) 省煤器出口氧量,均方根偏差不大于5%;由于火电机组类型的多样性,本说明书以国产300MW机组的DCS系统配备的性能计算软件包为主线,其他类型机组的性能计算软件包以具体说明书为准。参考资料:1) 何衍庆等,XDPS分散控制系统,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2) GB 10184-8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3) ASME PTC 4-1998 Fired Steam Generators4) ASME PTC 4.3 68 Air Heaters5) 范从振,锅炉原理,水利电力出版社 6) 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7) 林万超,火电厂热系统节能理论,西安交大出版社,19948) 翦天聪,汽轮机原理,水利电力出版社,19859) 重庆大学郑体宽,热力发电厂,199210) JB/T 3344-93,凝汽器性能试验规程第二章 锅炉系统性能计算锅炉系统性能计算包括运行工况下的锅炉毛效率计算、煤耗量计算和空预器漏风及效率计算。锅炉系统简图如图2-1所示。图2-1 锅炉系统简图1 输入输出法(正平衡法)效率 1.1 燃料的输入热量(KJ/kg燃料)燃料的输入热量包括燃料(煤)应用基低位发热量和燃料(煤)的物理显热,由(2-1)计算: (2-1)式中,为燃料(煤)应用基低位发热量,KJ/kg燃料;为燃料(煤)的物理显热,KJ/kg燃料,由(2-2)计算: (2-2)式中,为燃料的比热,KJ/kg.,由(2-3)计算;为燃料的温度,;为基准温度,: (2-3)式中,为煤的干燥基比热,KJ/kg.,由(2-4)计算;为燃料(煤)应用基水分,%: (2-4)式中,为灰的比热,KJ/kg.,由(2-5a)计算;为燃料(煤)应用基灰分,%;为可燃物质的比热,KJ/kg.,由(2-5b)计算: (2-5a) (2-5b)式中,为灰的温度,;为燃料(煤)的可燃基挥发分,%。1.2 锅炉热负荷(KJ/kg燃料) (2-6)式中,为总锅炉热负荷,由(2-7)计算;B为燃料消耗量,T/h: (2-7)式中, 为省煤器给水流量,T/h;为主蒸汽焓(炉侧),KJ/kg;为给水焓,KJ/kg;为过热器减温水流量,T/h;为过热器减温水焓,KJ/kg;为再热器入口蒸汽流量,T./h;热再热汽焓(炉侧),KJ/kg;为冷再热汽焓(炉侧),KJ/kg;为再热器减温水流量,T/h;为再热器减温水焓,KJ/kg;为汽包饱和蒸汽抽出量,T/h;为汽包饱和蒸汽焓,KJ/kg;为汽包饱和水焓,KJ/kg;为排污水流量,T/h。1.3 输入输出法效率(正平衡效率) (2-8)实用中,(2-8)用来计算实际燃煤消耗量B和标准煤耗量B0: (2-9) (2-10)式中,为由热损失法计算得到的锅炉效率,Qr0为标准煤的低位发热量:。2 热损失法(反平衡法)效率2.1 排烟热损失,% (2-11) 式中,为干烟气带走的热量,KJ/kg燃料,由(2-12)式计算;为烟气中含水蒸气的显热,KJ/kg燃料,由(2-13)式计算: (2-12) (2-13)式中,为排烟温度,;为基准温度,;为干烟气从到的平均定压比热,KJ/m3.,由(2-14a)计算;为每千克燃料燃烧生成的干烟气体积,m3/kg燃料,由(2-15)计算;为水蒸气从到的平均定压比热,KJ/m3.,由(2-21)计算;为烟气中所含的水蒸汽容积,m3/kg燃料,由(2-22)计算:2.1.1 干烟气的平均定压比热 (2-14a)式中:从到的平均定压比热,KJ/m3.,由(2-14b)计算;:干烟气中的容积成分,%。(2-14b)2.1.2 每千克燃料燃烧生成的干烟气体积 (2-15)式中,为按应用基燃料成分,由实际燃烧掉的碳计算的理论燃烧干烟气量,m3/kg燃料,由(2-16)计算;为排烟过量空气系数,由实测排烟中的含量计算(2-17): (2-16) (2-17)式中,为燃料应用基实际烧掉的C质量含量百分率,%,由(2-18)计算;为燃料应用基S和N的质量含量百分率,%;为按应用基燃料成分,由实际燃烧掉的C计算的理论燃烧所需干空气量,m3/kg燃料,由(2-19)计算: (2-18) (2-19)式中,为燃料应用基C和灰分质量含量百分率,%;为燃料应用基S、H、O的质量含量百分率,%;为灰渣中平均碳量与燃煤灰量之比率,%,由(2-20)计算: (2-20)式中,为炉渣、飞灰中灰量占燃煤总灰量的质量含量百分比,%;为炉渣、飞灰中含碳量,%。2.1.3 水蒸气的平均定压比热 (2-21)2.1.4 烟气中所含的水蒸气容积 (2-22)式中,为燃料应用基H、H2O的质量含量百分率,%;为空气的绝对湿度,由(2-23)计算: (2-23)式中,为空气相对湿度,%;为就地大气压,Pa;为在温度下的水蒸气饱和压力,Pa,由(2-24)计算: (2-24)2.2 可燃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假定烟气中未完全燃烧的可燃气体只有,则 (2-25) 式中,为烟气中的容积成分,%。2.3 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2-26)式中,为(2-20)中的灰渣中平均碳量与燃煤灰量之比率,%。2.4 散热损失,% (2-27)式中,为额定蒸发量下的散热损失,%;为锅炉的额定蒸发量,T/h;为锅炉的实际蒸发量,T/h。2.5 灰渣热物理热损失,% (2-28)式中,为由炉膛排出的炉渣温度,取灰渣的软化温度1400;为飞灰温度,可取排烟温度;为炉渣、飞灰从到流出温度的平均比热,KJ/kg.,由(2-29)计算: (2-29)2.6 热损失法效率计算: (2-30)3 空气预热器3.1 漏风系数,% (2-31)式中,为实测空预器进口烟气中O2含量,%;为实测空预器出口烟气中O2含量,%。3.2 进出口空气加权平均温度, (2-32) (2-33)式中:实测空预器进口一次风温()和一次风流量(m3/h);实测空预器进口二次风温()和二次风流量(m3/h);实测空预器出口一次风温()和一次风流量(m3/h);实测空预器出口二次风温()和二次风流量(m3/h);3.3 烟气侧效率,%: (2-34)式中,为实测的入口烟气温度,;为无漏风修正的出口烟气温度,由(2-35)计算: (2-35)式中,为空气从到的平均定压比热,KJ/m3.;为烟气从到的平均定压比热,KJ/m3. ;根据各组分气体含量由(2-14a)计算。为实测的出口烟气温度,。3.4 空气侧效率,% (2-36)4 基准温度,取为空预器进口空气加权平均温度。第三章 汽水热力系统性能计算1 蒸汽和水的焓值计算蒸汽和水的焓值是二次计算量,是性能计算的基础。300MW机组的汽水热力系统如图3-1所示。图3-1 300MW机组汽水热力系统图1.1 主蒸汽、再热蒸汽、调节级后蒸汽的焓值计算公式: (3-1)为主蒸汽、再热蒸汽、调节级后蒸汽的压力和温度的测量值1.2 汽轮机抽汽的焓值计算公式:,当j点蒸汽为干蒸汽时 (3-2)Pj、Tj为各抽汽点压力和温度的测量值1.3 给水(凝结水)、加热器疏水的焓值计算公式: (3-3)为各给水(凝结水)系统平均压力和各点温度的测量值为各加热器进汽压力和疏水温度的测量值1.4 #8低加出口凝结水出口温度由于加热器结构的原因,#8低加出口凝结水温度较难测量。这里根据 #7低加设计下端差计算#8低加凝结水出口温度。由端差定义: (3-4)为#7低加设计下端差,在计算中保持不变。为#7低加疏水温度。1.5 汽轮机排汽焓Hqc 汽轮机的排汽处于湿蒸汽区,湿蒸汽的焓值较难于确定。软件中采用两种方法计算, 由人工选择。1.5.1 简单方法。在凝汽式汽轮机通常的排汽压力范围内,每kg低压缸排汽的凝结放热量变化很小,约为2200-2300kJ/kg,可取为常数。因此可由凝汽器凝结水的焓反算汽轮机排汽焓:。1.5.2 迭代方法。根据热功平衡方程与抽汽量的计算一起进行迭代计算。热功平衡方程为: (3-5) 实测发电机功率,机械效率,发电机效率汽轮机各级组流量,进口焓,出口焓1.6 #7、#8抽汽为湿蒸汽时的焓#7、#8抽汽为湿蒸汽,由#6抽汽与低压缸排汽间的平均效率计算抽汽焓: (3-6)式中,下标s表示等熵焓。1.7 给水泵汽轮机排汽焓给水泵汽机排汽为湿蒸汽,排汽焓不能直接通过水蒸汽函数计算,采用热平衡法计算: (3-7a)则 (3-7b)式中给水泵比焓升 小汽机比功 给水泵组机械效率给水泵进、出口水焓小汽机进、出口蒸汽焓给水泵内水的流量系数小汽机内蒸汽的流量系数2 蒸汽流量和各级抽汽量计算2.1 流量测量值、流量计算值与系统主流量选择总给水流量(为给水流量和过热器减温水流量之和)为系统主流量,定义流量系数。这里,为某处流量测量值或流量计算值。当流量为测量值时,计算流量系数,例如:q 流经高压加热器的给水流量系数 ;q 过热器减温水的流量系数 ;q 流经低压加热器的凝结水流量系数 ;q 当流量为计算值时,由流量系数计算流量,例如:q 1#抽汽流量 ;q 2#抽汽流量 ;q 3#抽汽流量 ;q 除氧器进汽流量 ;q 5#抽汽流量 ;q 6#抽汽流量 ;q 7#抽汽流量 ;q 8#抽汽流量 ;2.2 加热器分类把热力系统中繁多的热力参数整理为四类:其一是给水在加热器中的焓升,以表示;其二是蒸汽在加热器中的放热量,用表示;其三是疏水在加热器中的放热量,用表示;其四是其他汽源(漏汽等)在加热器中的放热量,用表示。这里,j为加热器编号,j=1,8;k为漏汽代号,k=A、B、C等。把加热器分成两类:一类称为疏水放流式加热器,其疏水方式为逐级自流;另一类称汇集式加热器,它们是指混合式加热器或带疏水泵的面式加热器,其疏水汇集于本加热器的进口或出口。如图3-2所示。图3-2 加热器分类图在整理数据时,根据加热器类型的不同,其加热器的的计算规定也各不相同: 对疏水放流式 (3-8a) 对汇集式加热器 (3-8b)则 (3-9)式中, 进入加热器的抽汽流量系数加热器疏水流量系数加热器给水(或出水)流量系数进入加热器的上级加热器疏水流量系数进入加热器的其他蒸汽流量系数2.3 漏汽量和漏汽焓的计算考虑如下几项漏汽(参考图3-1),漏汽量根据主机厂提供的各工况热平衡图整理成主蒸汽流量的函数:,漏汽焓为漏出点的蒸汽焓。A阀杆漏汽(新蒸汽)去高压缸排汽。B阀杆漏汽(新蒸汽)去轴封冷却器。D高压平衡鼓漏汽(调节级后蒸汽)至中压缸E夹层漏汽(调节级后蒸汽)至高压缸排汽K中压进汽套筒漏汽(再热蒸汽)去#3加热器。L高压缸汽封漏汽(高压缸排汽)至除氧器。MH高压缸汽封漏汽(高压缸排汽)至轴封蒸汽调节器N高压缸汽封排汽(高压缸排汽)去轴封冷却器。P中压缸汽封漏汽(中压缸排汽)去轴封蒸汽调节器。R中压缸汽封排汽(中压缸排汽)去轴封冷却器。S轴封蒸汽调节器(混合蒸汽S)至低压缸汽封。其中T去轴封冷却器,(S-T)去凝汽器。T低压缸汽封排汽(混合蒸汽S)去轴封冷却器。W轴封蒸汽调节器溢流(混合蒸汽W)至凝汽器2.4 锅炉排污流量锅炉排污流量系数取为常数或根据排污流量测量值计算。2.5 蒸汽流量计算按流量平衡法则计算各段蒸汽流量系数(参考图3-1):新蒸汽流量系数 调节级蒸汽流量系数 级组I1蒸汽流量系数 级组12蒸汽流量系数 高压缸排汽流量系数 冷再热蒸汽流量系数 热再热蒸汽流量系数 级组34蒸汽流量系数 #4抽汽流量系数 (注:为除氧器进汽流量系数,为小汽机进汽流量系数)中压缸排汽(级组45)流量系数 级组56蒸汽流量系数 级组67蒸汽流量系数 级组78蒸汽流量系数 低压缸排汽(级组8c)流量系数 3 凝汽器计算3.1 循环水温升: (3-10)式中,Tcwi 、 Tcwo分别为循环水入口和出口温度的测量值。3.2 凝汽器端差和凝汽器过冷度: (3-11)式中,为凝汽器热井温度测量值,为凝汽器压力测量值对应的饱和温度。3.3 凝汽器效能系数 (3-12)3.4 凝汽器热负荷(1kg工质)凝汽器热负荷是进入凝汽器,由循环水热交换带走的热量。其中包括:1) 汽机低压缸排汽 2) 给水泵汽轮机排汽 3) #8低加疏水 4) 轴封冷却器疏水 式中, 取轴封压力下的饱和水焓5) 轴封蒸汽调节器溢出蒸汽 6) 凝汽器补水 式中,Tw为补水温度的测量值则凝汽器热负荷为 (3-13)4 循环水流量和流速计算循环水流量难以测量,这里根据循环水泵特性曲线和循环水管网特性计算循环水流量。4.1 循环水泵并联运行时的特性方程一般火电厂都采用多台循环水泵并联运行的方式。并联运行的水泵特性方程(压头-流量)为各台水泵特性方程(压头-流量)在压头相等的条件下将流量叠加起来得到。一般水泵的特性方程为二次抛物线,叠加后的特性方程也仍然为二次抛物线。假设各台水泵的特性方程相同。一台水泵的特性方程为 (3-14)并联运行的n台水泵的特性方程为 (3-15)则 (3-16)4.2 循环水流量图3-3 凝汽器循环水系统及测点图3-3为一般凝汽器循环水系统的测点布置图,可采用直接法和增量法两种方法计算循环水流量。4.2.1 直接法由循环水母管压力计算循环水流量。图3-4 直接法流量计算原理直接法流量计算原理如图3-4所示。根据管道特性方程和水泵特性方程,可列出如下关系: (3-17)则流过水泵的循环水总流量为: (3-18) 式中,为循环水母管前的管路沿程阻力系数。 凝汽器循环水流量等于流过水泵的循环水总流量减去其他用水量。 (3-19)式中,为其他用水量。4.2.2 增量法由循环水管道压降的变化计算循环水流量。增量法计算循环水流量的原理如图3-5所示。使用增量法时有以下假设。q 循环水流量初值已知,通常为设计值;q 水泵特性方程为;q 管道压降的变化是由于管道阻力的变化所引起;图3-5 增量法流量计算原理则由循环水管道压降的变化可直接求出流量的变化。 (3-20)式中为管道洁净时的循环水流量,取为设计流量。4.3 循环水管内流速根据凝汽器设计循环水管内流速和循环水流量计算实际循环水管内流速。 (3-21)式中,为设计循环水流量和设计循环水管内流速。5 循环热效率计算5.1 循环吸热量(1kg工质) (3-22)式中,总锅炉热负荷,参见(2-7)系统主流量,T/h 系数5.2 循环热效率(正平衡法)1) 汽轮机对外做功(1kg工质) (3-23)2) 循环热效率 (3-24)式中,机组发电功率,MW机械效率和发电机效率,取为常数小汽机比功和给水泵比焓升,KJ/kg,参见(3-7)5.3 循环热效率(反平衡法) (3-25)式中,Qn为 各种损失的总和,包括冷源损失和散热损失。冷源损失的值等于凝汽器热负荷Q1= Qcn 。散热损失,为各管道散热损失之和。第四章 凝汽式机组的主要热经济指标1 热效率1.1 锅炉效率衡量锅炉能量转换程度的指标。取锅炉反平衡计算效率。 (4-1)1.2 汽轮机绝对内效率衡量汽轮机能量转换程度的指标。取汽轮机热力系统正平衡计算效率。 (4-2)1.3 汽轮发电机组的绝对电效率衡量汽轮发电机组能量转换程度的指标。 (4-3)式中分别为汽轮发电机组机械传动效率和发电机效率,取为常数。1.4 管道效率衡量锅炉至汽轮机能量传递程度的指标。 (4-4)式中,系统主流量(主给水+过热器减温水),T/h1kg工质汽轮机热力系统循环吸热量,参见(3-21)总锅炉热负荷,参见(2-7)1.5 电厂发电热效率衡量单元机组能量转换程度的指标。 (4-5)1.6 厂用电率厂用电占单元机组全部发电量的比率。 (4-6)单元机组厂用电功率和发电机电功率,MW1.7 电厂供电热效率衡量单元机组电能转换程度的指标。 (4-7)2 能耗率2.1 电厂发电标准煤耗率和供电标准煤耗率, g/(kW.h) (4-8)单元机组标准煤耗量,T/h2.2 电厂发电热耗率和供电热耗率,KJ/kw.h (4-9)2.3 汽轮发电机组发电热耗率和供电热耗率,KJ/kw.h (4-10)2.4 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汽耗率,kg/kw.h (4-11) 单元机组新蒸汽流量,T/h2.5 设备效率高压缸效率: (4-12)中压缸效率: (4-13)低压缸效率: (4-14)给水泵汽轮机内效率: (4-15)给水泵内效率: (4-16)上列式中,H的下标s表示对应压力下的等熵焓。第五章 调试和运行时测量参数的处理1 测量参数处理的意义DCS系统的实时测量数据的正确,是性能计算结果正确与否的基础。由于在线性能计算所依赖的大部分实时数据均为热工参数,而热工参数具有动态变化的特征,在本质上具有测量的不确定性。此外,由于测量元件安装位置不当、运行设备故障或热工测点失效都有可能引起参数异常。因此,为了得到合理的性能计算和分析结果,在调用这些热工参数进行模型计算之前,必须对热工参数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判断和处理,及时解决数据的正确性问题。2 基于直观判断的处理基于直观判断的处理可解决数据的正常性问题。1) 坏点由于测量元件或测量通道的问题,进入DCS的测量数据可能为坏点,观察实际运行值或历史记录值,将坏点剔除或校验测量元件和测量通道,保证用于模型计算的测点都为好点;2) 实时数据的波动由于测量元件的电子干扰的存在,实时测量数据都有波动现象(高频扰动),这种波动可以通过连续8个测量值的算术平均的方法予以消除。3) 实时数据的测量误差由于测量元件的精度水平,同一空间位置的不同测量元件的测量数据可能不同,这种测量误差可采用多点算术平均的方法予以消除。4) 空间上相邻的物理参数的顺序规律空间上相邻的物理参数的沿流程之大小关系应满足顺序规律,如沿流程的压力、温度都要降低,空预器后的氧量应大于空预器前的氧量等,观察实际运行值或历史记录值,校验不符合顺序规律的相关测量元件和测量通道。3 基于参数计算的处理基于参数计算的处理可解决数据的正确性问题。1) 测量参数的畸变、保持或跳变问题由于测量元件或测量通道故障和运行设备故障,测量参数可能畸变、保持或跳变;此外,由于测量元件的安装位置问题,由测量参数计算出来的一些二次计算量(如效率、管道压损等)可能不合理,这些问题在性能计算软件调试过程中需要引起注意。2) 稳态参数的伪五值无因次相对值及其语义值假设为测量参数在负荷变动范围内的正常区间,一种五值无因次状态表示法如式(5-1),它表示了参数X的测量值偏离其正常区间的程度: (5-1)式中,、是机组负荷(主蒸汽流量)的函数,综合设计数据、运行数据和经验确定。由式(5-1),一个五值集合以自然语言的形式描述了从-1到+1的不确定性,如(5-2)式: (5-2)、的相互关系如图5-1所示。图5-1 、的相互关系图3) 参数的变化率因子及其语义值参数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其在单位时间增长或减小的幅度。设表示参数的初值,表示参数的终值,参数的变化率因子及其语义值由(5-3)和(5-4)所定义: (5-3) (5-4)式中, 称为惩罚系数,通常可取0.1-0.2。这里,取本次采样值,取上次采样值。当参数的无因次相对值或变化率因子时,说明相应的测点可能有问题,应及时予以解决。当参数的变化率因子时,通常说明相应的测点为坏点。4 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在性能计算软件运行过程中,电厂运行和热工人员应注意参数的报警状态,当参数出现异常时及时予以解决,时刻保持测量参数的正确性和合理性。第六章 操作员界面设计1 关于操作员界面的说明性能计算软件包的操作员界面由XDPS的图形界面生成工具Maker生成,其调用方式等同于XDPS的操作员界面的调用。配备在具体机组上的性能计算软件包的操作员界面可根据用户要求适当修改。当机组在稳定工况下运行时,在操作员界面上予以提示。2 操作员输入操作界面,如图6-1所示。图6-1 操作界面显示提供环境条件、煤质分析数据等需操作员输入的界面。3 热经济指标热经济指标的显示,如图6-2所示。图6-2 热经济指标显示锅炉、汽机、给水泵等的效率、损失、热耗等性能指标。4 统计计算统计计算,如图6-3所示。图6-3 统计计算显示显示在稳定工况时段内的关键参数和关键性能指标的时间平均值。5 汽轮机高中压缸性能汽轮机高中压缸性能显示,如图6-4所示。图6-4 汽轮机高压性能显示汽轮机高中压缸的关键参数和效率。6 汽轮机低压缸性能汽轮机低压缸性能显示,如图6-5所示。图6-5 汽轮机低压缸性能显示显示汽轮机低压缸的关键参数和效率、排汽干度。7 小机和给水泵性能小机和给水泵性能显示,如图6-6所示。图6-6 小机和给水泵性能显示显示小汽机和汽动给水泵的关键参数和效率。8 电动给水泵性能电动给水泵性能显示,如图6-7所示。图6-7 电动给水泵性能显示显示电动给水泵的关键参数和效率。9 高加组性能高加组性能显示,如图6-8、图6-9所示。图5-8 高加组性能显示一图6-9 高加组性能显示二显示高压加热器和除氧器的关键参数和传热端差、管道压损。10 低加组性能低加组性能显示,如图6-10、图6-11所示。图6-10低加组性能显示一图6-11低加组性能显示二显示低压加热器的关键参数和传热端差、管道压损。11 凝汽器性能凝汽器性能显示,如图6-12所示。显示凝汽器的关键参数、传热端差、冷却水温升、过冷度和效能系数。图6-12 凝汽器性能显示12 空预器性能空预器性能显示,如图6-13所示。图6-13 空预器性能显示显示空预器的关键参数和效率、漏风率。第七章 测点清单和设计资料1 设计资料为使性能计算能够顺利进行,性能计算软件包要求用户提供如下设计资料。汽轮机热力性能计算书;锅炉热力性能计算书;凝汽器说明书;循环水泵性能曲线;2 测点清单为使性能计算能够顺利进行,性能计算软件包要求在DCS系统中具备如下测点。组别/序号测点备注单元机组1机组实发功率2高厂变有功功率3发电机无功功率蒸汽系统1炉侧主蒸汽压力2炉侧主蒸汽温度3机侧主蒸汽压力4机侧主蒸汽温度5调节级蒸汽压力6调节级蒸汽温度71#抽汽压力81#抽汽温度91#高加进汽压力101#高加进汽温度112#抽汽压力122#抽汽温度132#高加进汽压力142#高加进汽温度15热再热汽压力(炉侧)16热再热汽温度(炉侧)17热再热汽压力(机侧)18热再热汽温度(机侧)193#抽汽压力203#抽汽温度213#高加进汽压力2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师面试必 备技能实战:程序员工程面试题库精 编
-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掉进泥潭的小象》
- 引领潮流的电商社群面试题库指南
- 无趣先生课程讲解
- 销售年终数据汇报
- 国际禁毒日活动策划主题教育课件
- 如何精简做汇报
- 眩晕症中医治疗
- 信息技术之信息核心解析
- 设计公司创业汇报
- 路基压实度检验汇总表
-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侯部分)
- 信访事项办理流程图
- 2022年版《义务教育信息科技技术新课程标准》试题与答案
- (完整word版)中国户口本英文翻译模板
- 反家暴法课件
- JJG 366-2004接地电阻表
- 外来手术器械及植入物管理课件
- DB37-T 3080-2022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配备要求
- Q∕SY 13001-2016 承荷探测电缆采购技术规范
- GB∕T 33425-2016 化工产品中防结块剂抗结块性能的评价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